專利名稱:盤式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盤式磨,尤其是涉及一種效率高的電動盤式磨。
背景技術:
盤式磨,例如石磨,長期以來用于研磨面粉。傳統石磨通常以人力、 畜力或水力為驅動力轉動上磨盤,從而研磨上下磨盤之間的糧食。傳統石 磨費時費力,生產效率非常低,無法適應大規模的生產,因此逐漸被利用 輥子擠壓糧食進行加工的電磨取代。
然而,電磨在粉碎糧食原料時產生較高的溫度,例如面粉的溫度達到
40攝氏度,機體內的溫度達到60-70攝氏度,使得面粉的物化特性發生 改變,例如,在加工小麥時,面粉的面筋值和原味被完全破壞,因此與傳 統石磨加工的面粉相比,口味差。而且,電磨的耗電量非常大,從而導致 成本增加,并且電磨的噪聲非常大、粉塵大,操作環境差。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928235Y提出了一種石磨磨面機,該石磨磨面 機采用電機驅動石磨,替代了人力、畜力或水力驅動磨盤。但是,在該石 磨磨面機中,糧食通過上磨盤的加料口加入到上磨盤和下磨盤之間,僅依 靠磨盤的轉動將糧食帶到上下磨盤相接觸的研磨位置處,這與傳統非電動 石磨的一樣,因此,加工的效率低,無法實現大規模工業化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之一。 為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生產效率高、適應大規模工業 化應用、且不破壞加工物料物化性能的盤式磨。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盤式磨包括上磨盤,所述上磨盤內設有送料腔;位于上磨盤下面的下磨盤;位于送料腔內的送料器;中空驅動軸,所述中 空驅動軸與下磨盤相連且支撐下磨盤;送料器驅動軸,所述送料器驅動軸 的上端穿過中空驅動軸與送料器相連以支撐送料器,且所述送料器驅動軸 的下端從中空驅動軸內伸出;和分別通過中空驅動軸和送料器驅動軸驅動 下磨盤和送料器在相反方向上轉動的驅動裝置。
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盤式磨還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所述送料器包括板狀主體,所述板狀主體設有中心孔,其中所述送 料器驅動軸的上端配合在所述中心孔內;和安裝在板狀主體外周側壁上的葉片。
所述送料器進一步包括中空的錐形體和蓋體,所述錐形體的下端與板 狀主體上表面的外周沿相固定而所述錐形體的上端從上磨盤伸出,所述蓋 體覆蓋在錐形體的上端,及其中所述送料腔包括下送料腔和上送料腔,其 中所述下送料腔和上送料腔都為上端小下端大的錐形且下送料腔上端與 上送料腔下端相接。
所述下磨盤的下表面上設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內設有支撐板,其中所 述中空驅動軸的上端配合在所述支撐板內。
此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盤式磨進一步包括設置在上磨盤的上表面上 的料斗。
所述驅動裝置包括第一傳動軸,所述第一傳動軸的一端安裝有第一 傳動錐齒輪且另一端安裝有第一圓柱齒輪;第二傳動軸,所述第二傳動軸
的一端安裝有第二傳動錐齒輪且第二傳動軸上安裝有與第一圓柱齒輪嚙 合的第二圓柱齒輪;驅動第二傳動軸的電機;安裝在中空驅動軸上并與第
一傳動錐齒輪嚙合的第一驅動錐齒輪;和安裝在送料器傳動軸上并與第二 傳動錐齒輪嚙合的第二驅動錐齒輪。
此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盤式磨進一步包括設在上磨盤的頂表面上防 止上磨盤隨下磨盤轉動的防轉架。
此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盤式磨進一步包括用于調節防轉架向下壓力 的壓力調節裝置,其中所述防轉架通過壓力調節裝置與固定機架相連。此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盤式磨進一步包括設置在下磨盤下方且可移 動的蘿和驅動所述蘿往復移動的驅動機構。
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電機;由電機驅動旋轉的主軸;安裝在主軸端面 上的副軸,所述副軸的軸線方向與主軸的軸線方向一致且副軸的軸線偏離 所述主軸的軸線;可旋轉地安裝在副軸上的驅動套;和分別與蘿和驅動套 相連的連桿。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盤式磨至少具有下列優點之一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盤式磨,由于在上磨盤內設置了轉動方向與下磨盤 轉動方向相反的送料器,因此,通過送料器能夠有效地將加入的物料(例 如糧食)送到上磨盤和下磨盤的研磨位置處,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從而 能夠大規模工業化應用。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盤式磨,耗電量小,加工出的面粉的口味好,而且 噪聲小,操作和維護簡單、操作環境好。
才艮據本實用新型的盤式磨,由于送料器具有錐形體,能夠更加有效地 將加入的物料分布到板狀主體的周圍,從而送料器的葉片能夠更加有效地 將物料輸送到上磨盤和下磨盤之間的研磨表面,進一步提高加工的效率。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盤式磨,通過一套驅動裝置能夠同時驅動送料器和 下磨盤在相反的方向上轉動,因此結構更加簡單。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盤式磨,送料器和下磨盤支撐和驅動結構簡單,從 而使得整個盤式磨能夠小型化。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盤式磨,通過在防止上磨盤轉動的防轉架和固定機 架之間設置壓力調節裝置,能夠根據需要方便地調節上磨盤對下磨盤的壓 力,從而調節研磨力。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 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盤式磨的總體結構示意圖2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盤式磨的總體結構平面示意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盤式磨的局部剖視示意圖,其中主要
示出了上磨盤、下磨盤和驅動裝置;
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盤式磨的送料器的示意圖; 圖5是圖4所示送料器的平面示意圖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盤式磨的上磨盤的平面示意圖; 圖7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盤式磨的上磨盤的剖視示意圖; 圖8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盤式磨的下磨盤的平面示意圖; 圖9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盤式磨的下磨盤的剖視示意圖; 圖IO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上磨盤的固定的示意圖;和 圖ll是圖IO的平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 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 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 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類似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中,術語"上"、"下"、"左"、"右"等位置關系為基于附 圖所示的位置關系,僅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而不能解 釋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描述中,以將糧食例如小麥研磨成面粉 為例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盤式磨。需要理解的是,根據本實用新 型實施例的盤式磨并不限于研磨糧食,可以用于其他類似的場合,例如, 礦石研磨,藥品研磨等。根據不同的應用場合,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盤 式磨的上磨盤和下磨盤可以由任何合適的材料制成,例如,石磨盤,木制 磨盤,冶金粉末磨盤等。下面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盤式磨。 如圖1和3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盤式磨包括上磨盤1、下
磨盤2、送料器9、支撐并帶動下磨盤2轉動的中空驅動軸3、支撐并帶動 送料器9轉動的送料器驅動軸4、和分別通過中空驅動軸3和送料器驅動 軸4驅動下磨盤2和送料器9在相反方向上轉動的驅動裝置7。
如圖1和3所示,上磨盤l位于下磨盤2上且不隨下磨盤2轉動。在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中,如圖10和11所示,可以在上磨盤1的頂表面 上設置防轉架13,防轉架13可以通過螺栓固定在上磨盤1的上表面上, 也可以在上磨盤1的頂表面上開設凹口,防轉架13的橫桿13a卡在凹口 內,橫桿13a通過縱桿13b連接在一起,從而防止上磨盤1隨下磨盤2轉 動。上磨盤1依靠自身重量壓在下磨盤2上,從而擠壓和研磨進入上磨盤 1與下磨盤2之間的研磨位置的糧食。
可選地,為了能夠調節上磨盤1與下磨盤2之間的壓力,防轉架13 可以通過壓力調節裝置(未示出)與固定機架12相連,壓力調節裝置例 如為彈簧,通過調節彈簧的壓縮程度,就可以調節防轉架13向下的壓力, 從而調節上磨盤l對下磨盤2的壓力,防轉架13也可以不與固定機架12 相連,而是卡固在固定機架12內,如圖10和11所示,防轉架13被限制 在固定機架12的立柱內而無法轉動。當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 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防止上磨盤1隨下磨盤2轉動,而不限于利用上述示 例中的防轉架13,例如可以在上磨盤1的外周側壁上開設孔,在孔內插入 杠杠,防止上磨盤1隨下磨盤2轉動。
如圖3和6-7所示,上磨盤1設有送料腔110,送料器9位于送料腔 110內。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中,送料腔110包括下送料腔110b和上 送料腔110a,下送料腔110b和上送料腔110a都為上端小下端大的錐形且 下送料腔110b上端與上送料腔110a下端相接,換言之,上送料腔110a 的底端徑向尺寸與下送料腔110b的頂端徑向尺寸相等,錐形送料腔110 能夠更有利地通過送料器9將小麥驅動到研磨位置A處。
如圖3和4-5所示,送料器9包括板狀主體913,安裝在板狀主體913外周側壁上的葉片912,圖中示出了 3個葉片912,當本實用新型并不限 于此,葉片912的數量可以任意設置,例如6個或8個。板狀主體913設 有中心孔914,送料器驅動軸4的上端配合在中心孔914內。
在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示例中,送料器9還包括中空的錐形體911和 蓋體910,錐形體911的下端與板狀主體913上表面的外周沿相固定,且 錐形體911的上端從上磨盤l伸出,蓋體910可拆卸地安裝在錐形體913 的上端,用于覆蓋錐形體913的上端開口。
如圖3所示,送料器9的錐形體911位于上送料腔110a內,且上部從 上送料腔110a內向上伸出,板狀主體913位于下送料腔110b內,由此, 從錐形體911與上磨盤1之間的縫隙供給的小麥沿著錐形體911的外周面 進入下送料腔110b內之后,通過葉片912的轉動將小麥驅動到上磨盤1 與下磨盤2之間的研磨位置A處(圖3中上磨盤1的下表面和下磨盤2的 上表面的靠近外周沿的向對著的部分),因為葉片912的轉動方向與下磨 盤2的轉動方向相反,因此能夠有效地將小麥驅動到上磨盤1與下磨盤2 之間的研磨位置A處。
下磨盤2由中空驅動軸3支撐并且隨中空驅動軸3旋轉。具體地,中 空驅動軸3的上端與下磨盤2相連,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中,如圖3 和8-9所示,在下磨盤2的下表面上設有凹槽21,在凹槽21內設有支撐 板11,中空驅動軸3的上端配合在支撐板11的中心孔內。對于本領域的 普通技術人員可知,凹槽21、支撐板11可以形成為非圓形形狀,同理, 支撐板11的中心孔和中空驅動軸3的上端也可以形成為非圓形形狀。但 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如,中空驅動軸3也可以通過鍵與支撐板11 相連,而凹槽21和支撐板11也可以形成為圓形,支撐板11可以通過螺 栓等與下磨盤2固定。
為了增加強度,在支撐板11與中空驅動軸3之間設有筋板10。中空 驅動軸3通過軸承15可旋轉地固定和支撐在固定機架12上。
如上所述,中空驅動軸3為中空形狀,在中空驅動軸3內穿有送料器 驅動軸4,送料器驅動軸4的上端穿過中空驅動軸3伸入送料腔110內并與送料器9相連以支撐送料器9。送料器驅動軸4的下端從中空驅動軸3 內伸出。具體地,送料器驅動軸4的上部通過軸承14可旋轉地支撐在中 空驅動軸3內,而下端通過軸承14可旋轉地支撐在固定機架12上,當然, 送料器驅動軸4的支撐位置并不限于上述位置,例如,也可以在中空驅動 軸3的下端內設置軸承14以可旋轉地支撐送料器驅動軸4。
驅動裝置7分別驅動中空驅動軸3和送料器驅動軸4轉動,從而驅動 裝置7分別通過中空驅動軸3和送料器驅動軸4驅動下磨盤2和送料器9 在相反方向上轉動。
如圖1和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中,驅動裝置7包括第一 傳動軸73,第二傳動軸77,電機712,安裝在中空驅動軸3上的第一驅動 錐齒輪71和安裝在送料器傳動軸4上的第二驅動錐齒輪75。
第一傳動軸73的一端(圖1和3中的左端)安裝有第一傳動錐齒輪 72,第一傳動錐齒輪72與第一驅動錐齒輪71嚙合。第一傳動軸73的另 一端(圖1和3中的右端)安裝有第一圓柱齒輪74。
第二傳動軸77的一端(圖1和3中的左端)安裝有第二傳動錐齒輪 76,第二傳動錐齒輪76與第二驅動錐齒輪75嚙合。第二傳動軸77上安 裝有與第一圓柱齒輪74嚙合的第二圓柱齒輪78。在圖1和3中,第二傳 動軸77的右端安裝有皮帶輪79,電機712的輸出軸上安裝有皮帶輪711, 皮帶輪79和皮帶輪711通過皮帶710相連。
電機712通過皮帶710驅動第二傳動軸77轉動,第二傳動軸77通過 第二傳動錐齒輪76驅動第二驅動錐齒輪75轉動,由此驅動送料器驅動軸 4和與之相連的送料器9在例如順時針方向上轉動。同時,第二傳動軸77 上的第二圓柱齒輪78驅動第一傳動軸73上的第一圓柱齒輪74,從而驅動 第一傳動軸73轉動,第一傳動軸73上的第一傳動錐齒輪72驅動中空驅 動軸3上的第一驅動錐齒4侖71轉動,由此驅動中空驅動軸3和與之相連 的下磨盤2在與送料器9相反的逆時針方向上轉動。
可選地,電機712也可以通過鏈條驅動第二傳動軸77轉動,或者第 二驅動軸77的右端直接與減速器的輸出軸相連,電機712通過減速器驅動第二驅動軸77轉動。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傳動軸73和 第二傳動軸77也可以分別由獨立的兩套驅動機構驅動在相反的方向上轉 動。此外,也可以通過電機、減速器和鏈條傳動直接驅動中空驅動軸3和 送料器驅動軸4,以代替上述示例中的錐齒輪和傳動軸。因此,驅動裝置 7并不限于附圖中所示的具體示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通過任何 合適的驅動裝置驅動下磨盤2和送料器9在相反的方向上轉動。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盤式磨進一步包括設置在上磨盤1的 上表面上的料斗8,料斗8為錐形并且設置在上送料腔110a的上開口處, 以便于向下磨盤1的送料腔110內添加小麥。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如圖1和3所示,盤式磨進一步包括 蘿5和驅動蘿5往復移動的驅動機構6。蘿5設置在下磨盤2的下方并且 上沿可以與下磨盤2的上表面同高。蘿5內具有篩分面粉和麩皮的篩分件 51,面粉出口 52位于篩分件51的下方,麩皮出口 53位于篩分件51的一 側,經過研磨后的面粉和麩皮的混合物從上磨盤1和下磨盤2的外周沿排 出落到蘿51內,在驅動機構6的驅動下,蘿5往復移動,從而粒度相對 小的面粉落到篩分件51的下方通過面粉出口 52排出,而粒度相對大的麩 皮通過麩皮出口 53排出。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中,如圖2所示,驅動機構6包括電機68、 由電機68驅動旋轉的主軸64;安裝在主軸64端面(圖2中的上端面)的 副軸63,副軸63的軸線方向與主軸64的軸線方向一致且副軸63的軸線 偏離主軸64的軸線;可旋轉地安裝在副軸63上的驅動套62;和分別與蘿 5和驅動套62相連的連桿61。主軸64可以通過軸承18可旋轉地支撐在 固定機架12上,而副軸63與驅動套62之間設有軸承19。
在圖2所示的示例中,電機68的輸出軸上安裝有皮帶輪67,在主軸 64的另一端(圖2中的下端)安裝有皮帶輪65,皮帶輪67和皮帶輪65 之間通過皮帶66相連。當然,電機68也可以通過鏈條驅動主軸64轉動, 或者通過減速器驅動主軸64轉動。主軸64在電機68的驅動下旋轉,而 副軸63繞主軸64的軸線轉動,由此將電機68的旋轉運動轉換為連桿61的往復運動,從而通過連桿61帶動蘿5往復移動。
下面簡單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盤式磨的操作。
如圖1和3所示,將小麥通過料斗8加入到上磨盤1的上送料腔110a 內,小麥沿著送料器9的錐形體911外表面周向均勻地下落到下送料腔 110b內。此時,電機1通過驅動中空驅動軸3和送料器驅動軸4分別驅動 下磨盤2和送料器9在相反的方向上轉動。送料器9的葉片912通過相反 方向的旋轉有效地將小麥驅動到上磨盤1和下磨盤2之間的研磨位置A處 進行研磨,研磨后的面粉和麩皮的混合物通過下磨盤2的轉動而從上磨盤 1和下磨盤2的外周沿排出到蘿5內,蘿5在驅動機構6的驅動下往復移 動,從而通過篩分件51將面粉和麩皮分離,并且分別通過面粉出口 52和 麩皮出口 53排出。
因此,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盤式磨,通過在上磨盤l內設置與下 磨盤2轉向相反的送料器9,能夠有效地將小麥驅動到研磨位置A處,提 高了加工效率,從而能夠適應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同時,節能,噪聲和粉 塵小,加工的溫度低,操作環境好,面粉的口味好。
此外,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盤式磨,結構簡單,維修方便,成本低。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 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 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 同物限定。
權利要求1、一種盤式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磨盤,所述上磨盤內設有送料腔;位于上磨盤下面的下磨盤;位于送料腔內的送料器;中空驅動軸,所述中空驅動軸與下磨盤相連且支撐下磨盤;送料器驅動軸,所述送料器驅動軸的上端穿過中空驅動軸與送料器相連以支撐送料器,且所述送料器驅動軸的下端從中空驅動軸內伸出;和分別通過中空驅動軸和送料器驅動軸驅動下磨盤和送料器在相反方向上轉動的驅動裝置。
2、 根據權利1所述的盤式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器包括板狀 主體,所述板狀主體設有中心孔,其中所述送料器驅動軸的上端配合在所 述中心孔內;和安裝在板狀主體外周側壁上的葉片。
3、 根據權利2所述的盤式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器進一步包括 中空的錐形體和蓋體,所述錐形體的下端與板狀主體上表面的外周沿相固 定而所述錐形體的上端從上磨盤伸出,所述蓋體覆蓋在錐形體的上端,及其中所述送料腔包括下送料腔和上送料腔,其中所述下送料腔和上送 料腔都為上端小下端大的錐形且下送料腔上端與上送料腔下端相接。
4、 根據權利1所述的盤式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磨盤的下表面上 設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內設有支撐板,其中所述中空驅動軸的上端配合在 所述支撐板內。
5、 根據權利1所述的盤式磨,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設置在上磨 盤的上表面上的料斗。
6、 根據權利1所述的盤式磨,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包括第 一傳動軸,所述第一傳動軸的一端安裝有第一傳動錐齒輪且另一端安裝有 第一圓柱齒輪;第二傳動軸,所述第二傳動軸的一端安裝有第二傳動錐齒 輪且第二傳動軸上安裝有與第 一圓柱齒輪嚙合的第二圓柱齒輪;驅動第二 傳動軸的電機;安裝在中空驅動軸上并與第一傳動錐齒輪嚙合的第一驅動 錐齒輪;和安裝在送料器傳動軸上并與第二傳動錐齒輪嚙合的第二驅動錐齒輪。
7、 根據權利1所述的盤式磨,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設在上磨盤 的頂表面上防止上磨盤隨下磨盤轉動的防轉架。
8、 根據權利7所述的盤式磨,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用于調節防轉架向下壓力的壓力調節裝置,其中所述防轉架通過壓力調節裝置與固定才幾架相連。
9、 根據權利1-8中任一項所述的盤式磨,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設 置在下磨盤下方且可移動的蘿和驅動所述蘿往復移動的驅動機構。
10、 根據權利9所述的盤式磨,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電 機;由電機驅動旋轉的主軸;安裝在主軸端面上的副軸,所述副軸的軸線 方向與主軸的軸線方向一致且副軸的軸線偏離所述主軸的軸線;可旋轉地 安裝在副軸上的驅動套;和分別與蘿和驅動套相連的連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盤式磨,包括上磨盤,所述上磨盤內設有送料腔;位于上磨盤下面的下磨盤;位于送料腔內的送料器;中空驅動軸,所述中空驅動軸與下磨盤相連且支撐下磨盤;送料器驅動軸,所述送料器驅動軸的上端穿過中空驅動軸與送料器相連以支撐送料器,且所述送料器驅動軸的下端從中空驅動軸內伸出;和分別通過中空驅動軸和送料器驅動軸驅動下磨盤和送料器在相反方向上轉動的驅動裝置。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盤式磨,通過上磨盤內的送料器能夠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從而適應大規模工業化應用,且加工溫度低,且不破壞加工物料物化性能,節能,噪聲低,操作環境好。
文檔編號B02C7/08GK201316640SQ2008201833
公開日2009年9月30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2日
發明者董保有 申請人:彭 娟;董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