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高灌藍莓無公害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高新農業技術領域,涉及新品種選種、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具體 涉及一種高灌藍莓無公害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高灌藍莓(Blueberry),學名越橘,系多年生灌木,原產北美。我國原有野生品種, 但栽培性狀差、商品性差,自上世紀引種美國藍莓品種開始,種植面積有了較大發展,但品 種針對性差,產品商品性不佳,面臨提高產量和提高品質以及降低管理成本等多方面技術 問題。本發明針對高灌藍莓品種對土壤、環境等方面的要求,采取水肥一體化控制、病蟲害 無公害防治等一系列技術措施,保證高灌藍莓瓶中在我國適種地區高產高質的無公害種植 方法,能大幅度提高鮮果商品性狀,屬無公害種植方法,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收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合高灌藍莓適種地區,提高產量、品質,降低管理成本 的無公害種植方法。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方案。高灌藍莓無公害種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土壤改良高端藍莓在pH值為4. 3 5. 3之間的土壤上生長最好。若土壤pH 過高或過低,可在藍莓種植前3 4個月,通過施用硫磺粉、酸性草炭等進行調整。調整方 法主要有全面施用和局部施用兩種。另外,可利用草炭、秸稈、稻殼、麥殼、樹葉、鋸屑,增加土壤有機質。種植后第2年,有些地塊可能會出現土壤pH值上升的情況,需要定期檢測土壤PH 值的變化,并施肥調整。(2)、定植建園一般選用1 2年生的苗木,在“秋季落葉后”或“春季萌芽前”定植。植苗方法定植時將苗木從缽內取出,觀察根系的狀況。如果根系已經網絡狀密集 于底部,則需要用刀將底部輕輕切開呈十字形,用手把中心部的土壤取出并將根系理順;如 果是裸根苗,則需要將根系展開后栽植。栽植苗木時,需要在事先準備好的定植穴或種植床 上挖深度為10 15cm、幅度20 30cm的小坑,在小坑內填入一些濕的酸性草炭土或事先 配制好的種植土,然后再將苗放入,將根系展開,讓添進的混合草炭土等包圍在苗根周圍, 并向上輕輕提苗1次,以便使根系充分與種植土壤結合,最后覆土至與地面相平。定植的株行距為1MX2M或1MX1. 5M。一般藍莓的行距在1. 5 2m,如果考慮到 機械作業可擴大到2. 5m左右。貧瘠的土壤上種植株距可小一些,在較肥沃的土壤上可大一 些。栽植株數因品種、行間距、土地狀況和管理方式不同而略有差異。除主栽品種以外,還 要選用1 2個以上品種做授粉樹,以提高產量。(3)水肥管理肥料以農家肥和“高端”牌高效能菌群發酵的微生物有機肥為主,
3忌尿素、氯化鉀型復合肥等。栽植后第1年,是新梢旺長期,根據新梢葉片的形態可適量追 施硫酸亞鐵肥、碳酸氫銨或硫酸銨等速效肥。施肥距離根部20cm以外環狀施入,地表10cm 深度平覆施肥,效果更佳。栽植后第2年,施肥量是種植后第1年的1. 5 2倍。(4)病蟲害防治主要采取結合修剪剪除病枝清除病原;利用頻振式殺蟲燈、新型 性誘劑誘殺害蟲;生物天敵和生物制劑防治病蟲害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例對本發明的實施做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1 1、園地選擇。藍莓為多年生落葉灌木,屬淺根性無根毛樹種,以山地、丘陵、平原等土壤呈微酸 性、排水通暢、透氣良好的土地為宜。2、土壤改良。高端藍莓在pH值為4. 3 5. 3之間的土壤上生長最好。若土壤pH過高或過低, 可在藍莓種植前3 4個月,通過施用硫磺粉、酸性草炭等進行調整。調整方法主要有全面 施用和局部施用兩種。另外,可利用草炭、秸稈、稻殼、麥殼、樹葉、鋸屑,增加土壤有機質。種植后第2年,有些地塊可能會出現土壤pH值上升的情況,需要定期檢測土壤pH 值的變化,并施肥調整。3、定植建園。一般選用1 2年生的苗木,在“秋季落葉后”或“春季萌芽前”定植。植苗方法定植時將苗木從缽內取出,觀察根系的狀況。如果根系已經網絡狀密集 于底部,則需要用刀將底部輕輕切開呈十字形,用手把中心部的土壤取出并將根系理順;如 果是裸根苗,則需要將根系展開后栽植。栽植苗木時,需要在事先準備好的定植穴或種植床 上挖深度為10cm左右、幅度20cm左右的小坑,在小坑內填入一些濕的酸性草炭土或事先配 制好的種植土,然后再將苗放入,將根系展開,讓添進的混合草炭土等包圍在苗根周圍,并 向上輕輕提苗1次,以便使根系充分與種植土壤結合,最后覆土至與地面相平。定植的株行距為1MX2M。一般藍莓的行距在1. 5m左右。除主栽品種以外,還要選 用1 2個以上品種做授粉樹,以提高產量。4、地表覆蓋。定植后樹盤內實行覆草。在定植穴的表面覆上一層麥草、稻草、腐葉土、樹皮、木屑 等,可調節地溫、防止地表水分蒸發、保持土壤水分并促進根系生長。覆蓋物的厚度在10cm 左右,起到覆草壓草保濕的作用。5、施肥管理。藍莓對肥料比較敏感,肥料以農家肥和“高端”牌高效能菌群發酵的微生物有機肥 為主,忌尿素、氯化鉀型復合肥等。栽植后第1年,是新梢旺長期,根據新梢葉片的形態可適 量追施硫酸亞鐵肥、碳酸氫銨或硫酸銨等速效肥。施肥距離根部20cm以外環狀施入,地表 10cm深度平覆施肥,效果更佳。栽植后第2年,施肥量是種植后第1年的1. 5。6、除草管理。
4
有地表有覆蓋的情況下,會有效地控制雜草的生長。第2年后會有雜草生長,要及 時除掉,特別注意要在雜草長結實前除掉,長成大草拔出時容易傷及樹木的根系。除草的深 度不要超過3cm。忌用除草劑。7、水分管理。藍莓的生長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判斷土壤的排水狀況優劣的簡易方法在種植 地面挖一個直徑20cm、深20cm的坑,大量降雨后觀察24小時坑內水面的變化,如果水面沒 有變化則表示排水不良,須起垅種植。如果水分不足則需要灌溉,灌溉在種植當年尤為重 要,在定植后第一個月,要4 5天灌溉1次。在降雨少需經常灌溉的地區,最好安裝滴灌 等節水灌溉設施。8、光照管理。藍莓是喜光的樹木,盡量保證較多的光照時間和較強的光照強度,以增加產量。對 于種植園周邊的高大樹木要及時修枝透光或伐除。9、修剪整形。采用多主蔓(枝)樹籬形整形。在花芽萌發膨大之前的早春修剪。修剪的原則 是剔除基部細弱枝以集中養分,短截徒長枝和強發育枝,以培養翌年的結果枝組;疏除病 殘、衰老及過密的枝蔓,以改善冠內的通風透光條件;對于豐產性強的品種,應對結果枝組 短截,以增大果個。栽植當年要剪掉地上部分的二分之一左右;栽植后第2年幾乎不修剪,但要除掉 花芽、瘦弱枝條和病蟲傷害的枝條;栽植后第3年和第2年相同,也可在強壯的枝條上保留 少許花芽;栽植后第4年,樹高達到120 150cm,進入盛果期,但要注意千萬不要結實過 多,以防壓彎枝條和影響果實品質。10、病蟲害防治。主要采取結合修剪剪除病枝清除病原;利用頻振式殺蟲燈、新型性誘劑誘殺害蟲; 生物天敵和生物制劑防治病蟲害。11、采收管理。大部分鳥類都喜歡食取藍莓。防鳥的最好辦法是架設防鳥網,網目為20mm左右, 最好要全園架網,以方便作業。作法是在園內均勻布設支柱,在支柱上布設鐵線,把網鋪在 鐵線上。如果以鮮食為主,藍莓果實在變藍后3 5天采收,品質最好。12、越冬防寒。山東、河南等以南的地區栽種藍莓一般不需要防寒。東北地區以及其他寒冷地區 需要防寒。越冬防寒的方法有埋土法、冷棚法、套袋法等。定植當年冬季應扣塑料薄膜拱棚 以防止抽條。實施例2 1、園地選擇。藍莓為多年生落葉灌木,屬淺根性無根毛樹種,以山地、丘陵、平原等土壤呈微酸 性、排水通暢、透氣良好的土地為宜。2、土壤改良。高端藍莓在pH值為4. 3 5. 3之間的土壤上生長最好。若土壤pH過高或過低, 可在藍莓種植前3 4個月,通過施用硫磺粉、酸性草炭等進行調整。調整方法主要有全面
5施用和局部施用兩種。另外,可利用草炭、秸稈、稻殼、麥殼、樹葉、鋸屑,增加土壤有機質。種植后第2年,有些地塊可能會出現土壤PH值上升的情況,需要定期檢測土壤pH 值的變化,并施肥調整。3、定植建園。一般選用1 2年生的苗木,在“秋季落葉后”或“春季萌芽前”定植。植苗方法定植時將苗木從缽內取出,觀察根系的狀況。如果根系已經網絡狀密集 于底部,則需要用刀將底部輕輕切開呈十字形,用手把中心部的土壤取出并將根系理順;如 果是裸根苗,則需要將根系展開后栽植。栽植苗木時,需要在事先準備好的定植穴或種植床 上挖深度為15左右cm、幅度30cm左右的小坑,在小坑內填入一些濕的酸性草炭土或事先配 制好的種植土,然后再將苗放入,將根系展開,讓添進的混合草炭土等包圍在苗根周圍,并 向上輕輕提苗1次,以便使根系充分與種植土壤結合,最后覆土至與地面相平。定植的株行距為IMX 1. 5M。一般藍莓的行距在2m左右,如果考慮到機械作業可 擴大到2. 5m左右。貧瘠的土壤上種植株距可小一些,在較肥沃的土壤上可大一些。栽植株 數因品種、行間距、土地狀況和管理方式不同而略有差異。除主栽品種以外,還要選用1 2個以上品種做授粉樹,以提高產量。4、地表覆蓋。定植后樹盤內實行覆草。在定植穴的表面覆上一層麥草、稻草、腐葉土、樹皮、木屑 等,可調節地溫、防止地表水分蒸發、保持土壤水分并促進根系生長。覆蓋物的厚度在IOcm 左右,起到覆草壓草保濕的作用。5、施肥管理。藍莓對肥料比較敏感,肥料以農家肥和“高端”牌高效能菌群發酵的微生物有機肥 為主,忌尿素、氯化鉀型復合肥等。栽植后第1年,是新梢旺長期,根據新梢葉片的形態可適 量追施硫酸亞鐵肥、碳酸氫銨或硫酸銨等速效肥。施肥距離根部20cm以外環狀施入,地表 IOcm深度平覆施肥,效果更佳。栽植后第2年,施肥量是種植后第1年的1. 5 2倍。6、除草管理。有地表有覆蓋的情況下,會有效地控制雜草的生長。第2年后會有雜草生長,要及 時除掉,特別注意要在雜草長結實前除掉,長成大草拔出時容易傷及樹木的根系。除草的深 度不要超過3cm。忌用除草劑。7、水分管理。藍莓的生長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判斷土壤的排水狀況優劣的簡易方法在種植 地面挖一個直徑20cm、深20cm的坑,大量降雨后觀察24小時坑內水面的變化,如果水面沒 有變化則表示排水不良,須起垅種植。如果水分不足則需要灌溉,灌溉在種植當年尤為重 要,在定植后第一個月,要4 5天灌溉1次。在降雨少需經常灌溉的地區,最好安裝滴灌 等節水灌溉設施。8、病蟲害防治。主要采取結合修剪剪除病枝清除病原;利用頻振式殺蟲燈、新型性誘劑誘殺害蟲; 生物天敵和生物制劑防治病蟲害。9、光照管理。
藍莓是喜光的樹木,盡量保證較多的光照時間和較強的光照強度,以增加產量。對 于種植園周邊的高大樹木要及時修枝透光或伐除。10、修剪整形。采用多主蔓(枝)樹籬形整形。在花芽萌發膨大之前的早春修剪。修剪的原則 是剔除基部細弱枝以集中養分,短截徒長枝和強發育枝,以培養翌年的結果枝組;疏除病 殘、衰老及過密的枝蔓,以改善冠內的通風透光條件;對于豐產性強的品種,應對結果枝組 短截,以增大果個。栽植當年要剪掉地上部分的二分之一左右;栽植后第2年幾乎不修剪,但要除掉 花芽、瘦弱枝條和病蟲傷害的枝條;栽植后第3年和第2年相同,也可在強壯的枝條上保留 少許花芽;栽植后第4年,樹高達到120 150cm,進入盛果期,但要注意千萬不要結實過 多,以防壓彎枝條和影響果實品質。11、采收管理。大部分鳥類都喜歡食取藍莓。防鳥的最好辦法是架設防鳥網,網目為20mm左右, 最好要全園架網,以方便作業。作法是在園內均勻布設支柱,在支柱上布設鐵線,把網鋪在 鐵線上。如果以鮮食為主,藍莓果實在變藍后3 5天采收,品質最好。12、越冬防寒。山東、河南等以南的地區栽種藍莓一般不需要防寒。東北地區以及其他寒冷地區 需要防寒。越冬防寒的方法有埋土法、冷棚法、套袋法等。定植當年冬季應扣塑料薄膜拱棚 以防止抽條。
權利要求
一種高灌藍莓無公害種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土壤改良高端藍莓在pH值為4.3~5.3之間的土壤上生長最好。若土壤pH過高或過低,可在藍莓種植前3~4個月,通過施用硫磺粉、酸性草炭等進行調整并定期檢測土壤pH值的變化,并施肥調整。調整方法主要有全面施用和局部施用兩種。同時利用草炭、秸稈、稻殼、麥殼、樹葉、鋸屑,增加土壤有機質;(2)、定植建園一般選用1~2年生的苗木,在“秋季落葉后”或“春季萌芽前”定植。定植時將苗木從缽內取出,觀察根系的狀況,如果根系已經網絡狀密集于底部,則需要用刀將底部輕輕切開呈十字形,用手把中心部的土壤取出并將根系理順;如果是裸根苗,則需要將根系展開后栽植。栽植苗木時,需要在事先準備好的定植穴或種植床上挖深度為10~15cm、幅度20~30cm的小坑,在小坑內填入一些濕的酸性草炭土或事先配制好的種植土,然后再將苗放入,將根系展開,讓添進的混合草炭土等包圍在苗根周圍,并向上輕輕提苗1次,以便使根系充分與種植土壤結合,最后覆土至與地面相平;定植的株行距為1M×2M或1M×1.5M,一般藍莓的行距在1.5~2m,如果考慮到機械作業可擴大到2.5m左右,貧瘠的土壤上種植株距可小一些,在較肥沃的土壤上可大一些。栽植株數因品種、行間距、土地狀況和管理方式不同而略有差異,除主栽品種以外,還要選用1~2個以上品種做授粉樹,以提高產量;(3)水肥管理肥料以農家肥和“高端”牌高效能菌群發酵的微生物有機肥為主,忌尿素、氯化鉀型復合肥等。栽植后第1年,是新梢旺長期,根據新梢葉片的形態可適量追施硫酸亞鐵肥、碳酸氫銨或硫酸銨等速效肥。施肥距離根部20cm以外環狀施入,地表10cm深度平覆施肥,效果更佳。栽植后第2年,施肥量是種植后第1年的1.5~2倍;(4)病蟲害防治主要采取結合修剪剪除病枝清除病原;利用頻振式殺蟲燈、新型性誘劑誘殺害蟲;生物天敵和生物制劑防治病蟲害。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灌藍莓無公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土壤 改良用硫磺粉和酸性草炭處理。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灌藍莓無公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定植 苗處理為如果根系已經網絡狀密集于底部,則需要用刀將底部輕輕切開呈十字形,用手把 中心部的土壤取出并將根系理順;如果是裸根苗,則需要將根系展開后栽植。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灌藍莓無公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定植 穴深度為10 15cm、幅度20 30cm的小坑。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灌藍莓無公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生物 肥為高端微生物高菌群生物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灌藍莓無公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所述病蟲 害防治為生物、物理綜合防治。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高灌藍莓無公害種植方法,包括土壤改良高端藍莓在pH值為4.3~5.3之間的土壤上生長最好;定植建園一般選用1~2年生的苗木,在“秋季落葉后”或“春季萌芽前”定植。水肥管理肥料以農家肥和“高端”牌高效能菌群發酵的微生物有機肥為主,忌尿素、氯化鉀型復合肥等。
文檔編號A01B79/00GK101869024SQ200910020730
公開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21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21日
發明者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山東高端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