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大棚培育羅氏沼蝦苗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大棚培育羅氏沼蝦苗的方法,屬于水產養殖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羅氏沼蝦(Macrobrachiumrosenbergii)又名馬來西亞大蝦、淡水長臂大蝦、金錢蝦、大河蝦,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蝦類,原產于整個南亞和東南亞地區以及大洋洲北部和西太平洋島嶼,全年生活在這些地區的淡水或咸淡水水域中,并在受潮水影響的河口地區進行繁殖。羅氏沼蝦是沼蝦屬中個體最大的一種,由于其體形較大、食性廣、病害少、易生存、生長快、營養好,因此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我國長三角地區的養殖方式多數以單季一茬養殖為主,但據放苗時間可
劃分為三種養殖模式
1. 鍋爐苗養殖模式放苗時間在3月份,采用土池塑料(農膜)大棚、水鍋爐加溫(少數為電熱棒加熱)提早培苗養殖模式。在4月份補放一次大棚苗,到5月中旬,當大塘水溫達到22'C時,將大棚內已培育成大規格的幼蝦放入大塘養殖。從6月下旬起陸續通過捕大留小、輪捕上市的方法,將規格達到80-100尾/千克的成品蝦上市,小規格蝦和軟殼蝦則留塘繼續養殖,直到10月份干塘結束。
2. 大棚苗養殖模式放苗時問在4月中下旬,采用土池塑料(農膜)大棚保溫捉早培苗養殖模式。至IJ5月中旬,當大塘水溫達到22'C以上時,將大棚內己培育成大規格的幼蝦放入大塘養殖。7月份起陸續通過捕大留小、輪捕上市的方法,將規格達到80-100尾/千克的成品蝦上市,小規格蝦和軟殼蝦則留塘繼續養殖,直到10月份干塘結束。
3. 直放苗養殖模式放苗時間在5月中下旬,即在蝦塘自然水溫條件下的放苗養殖模式。8月底至9月初陸續通過捕大留小、輪捕上市的方法,將規格達到80 100尾/千克的成品蝦上市,小規格蝦和軟殼蝦則留塘繼續養殖,直到10月份銷售完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改進鍋爐苗養殖模式和大棚苗養殖模式中的苗種培育過程,從而提供一種大棚培育大規格羅氏沼蝦苗種的方法,在適當的面積水域上搭建大棚,以合適的密度放養羅氏沼蝦苗,配以新型合理的肥水技術、溫度調控技術、增氧技術、館料投喂技術、應激管理技術以及水質管理技術,
全面有效控制苗種培育全過程,經過40 — 60天培育,使羅氏沼蝦苗種成活率提高10%,規格大且整齊,比常規培育苗可提高0.5-lcm。
按照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一種大棚培育大規格羅氏沼蝦苗種的方法,采用以下培育步驟
1、 養殖池塘大棚養殖池塘面積400-600平方米,水深60-80厘米。
2、 養殖密度養殖密度以每平方米養殖2000-3000尾羅氏沼蝦苗為宜。
3、 肥水利用雞糞與乳酸菌混合重量比為100: 2發酵的生物有機肥做底肥,按每畝每米水深用3-5公斤全池潑灑,用硝化細菌、芽孢桿菌、乳酸菌混合重量比為l: 2: 8發酵作追肥,用量為每畝每米水深100-150克。
4、 溫度調控大棚培育池水溫應穩定在25-27'C,按早期溫度略高,應與苗場池溫基本相近,溫差不超過2。C為宜,5-6天后逐步調整到25-27t:,早期水溫低要燒爐加溫,中期停止燒爐,利用大棚自然增溫,后期自然溫度逐步升高時,要適時開窗掀棚降溫,保持大棚內的通風、透光、適宜溫度及良好水質。
5、 增氧措施大棚增氧采用空氣泵進行增氧,每池配用1.1KW空氣泵,氣泵放在大棚的中下部,離開池底5cm,通過直徑40mm塑料管由中央向二端送氣。
6、 餌料控制剛開始的l-3天投喂蛋黃、蝦片;每l萬尾蝦苗投l只雞蛋,
每100萬尾蝦苗投3-5公斤蝦片,隨后按蝦體重的10-15%進行投喂以0#料為主的粉碎料,其中按每公斤飼料添加三寶高穩維生素C5克和蝦預混料2克及按蝦預混料的五分之一添加蝦片,投喂10-15天,之后開始投喂蛋白0#料,日投喂量為蝦體重的10-15%(以配合餌料計),前期小量多次,可達6-8次,之后逐步減少投喂次數到3-4次,按每天的投喂量分配,白天投喂量占30%,晚上占70%,陰雨天晚上適量少投。
7、 養殖應激管理及水質管理技術苗種放養后當天按l克/立方米水體全池潑灑三寶高穩VC,以后每隔3天交替按l-2克/立方米水體全池潑灑三寶高穩VC和按0.5克/立方米水體全池潑灑加酶益生素,加強蝦苗培育期間的應激管理和水質調控技術。
本發明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對原有的苗種培育技術進行了細化和規范化,從肥水、溫度調控、增氧、餌料、應激調控和水質等多方面細化蝦苗培育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采用新型
的底層增氧技術、在餌料中添加Vc和預混料等、在蝦苗培育期間通過潑灑高穩Vc和有益微生物制劑控制應激反應,從而提高羅氏沼蝦苗的成活率及生長速度。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一本發明一種大棚培育羅氏沼蝦苗種的方法,采用以下培育步
驟
高郵市三垛鎮少游村養殖戶秦紅鵬有用于羅氏沼蝦苗種培育的大棚面積400平方米,水深80cm,于3月10日放養羅氏沼蝦苗種120萬尾。利用雞糞與乳酸菌混合重量比為100: 2發酵的生物有機肥做底肥,按每畝每米水深3公斤全池潑灑,用硝化細菌、芽孢桿菌、乳酸菌混合重量比為l: 2: 8發酵作追肥,用量為每畝每米水深150克。大棚培育池水溫應穩定在25'C,按早期溫度略高,應與苗場池溫基本相近,溫差不超過2'C為宜,5天后逐步調整到25匸,早期水溫低要燒爐加溫,中期停止燒爐,利用大棚自然增溫,后期自然溫度逐步升高時,要適時開窗掀棚降溫,保持大棚內的通風、透光、適宜溫度及良好水質。大棚增氧采用空氣泵進行增氧,每池配用1.1KW空氣泵,氣泵放在大棚的中下部,離開池底5cm,通過直徑40mm塑料管由中央向二端送氣。剛開始的l天按每l萬尾蝦苗投l只雞蛋、每100萬蝦苗投3公斤蝦片蝦片,以后按蟲下體重的10%投喂以0#料為主的粉碎料,其中按每公斤飼料添加三寶高穩維生素C5克和蝦預混料2克及按蝦預混料的五分之一添加奸片,投喂10天,之后開始投喂蛋白0#料,日投喂量為蝦體重的10%(以配合餌料計),前期小量多次,可達6次,之后逐步減少投喂次數到3次,按每天的投喂量分配,白天投喂量占30%,晚上占70%,陰雨天晚上適量少投。苗種放養后當天按l克/立方米水體全池潑灑三寶高穩VC,以后每隔3天交替按l克/立方米水體全池潑灑三寶高穩VC和按0.5克/立方米水體全池潑灑加酶益生素,加強蝦苗培育期間的應激管理和水質調控。5月12日,羅氏沼蟲下苗出棚,出棚時苗種體長4cm,成活率達62%。
實施例二本發明一種大棚培育羅氏沼蝦苗種的方法,采用以下培育步
驟
高郵市三垛鎮柳二村養殖戶楊寶龍有用于羅氏沼蝦苗種培育的大棚面積
500平方米,水深70cm,于3月8日放養羅氏沼蝦苗種125萬尾。利用雞糞與乳酸菌混合重量比為100: 2發酵的生物有機肥做底肥,按每畝每米水深用5公斤全池潑灑,用硝化細菌、芽孢桿菌、乳酸菌混合重量比為l: 2: 8發酵作追肥,
用量為每畝每米水深100克。大棚培育池水溫應穩定在27"C ,按早期溫度略高,應與苗場池溫基本相近,溫差不超過2"C為宜,6天后逐步調整到27"C,早期水溫低要燒爐加溫,中期停止燒爐,利用大棚自然增溫,后期自然溫度逐步升高時,要適時開窗掀棚降溫,保持大棚內的通風、透光、適宜溫度及良好水質。大棚增氧采用空氣泵進行增氧,每池配用1.1KW空氣泵,氣泵放在大棚的中下部,離開池底5cm,通過直徑40mm塑料管由中央向二端送氣。剛開始的2天按每1萬尾蝦苗投1只雞蛋、每100萬蝦苗投4公斤蝦片蝦片,以以后按蝦體重的12%投喂以0#料為主的粉碎料,其中按每公斤飼料添加三寶高穩維生素C5克和每公斤飼料添加蝦預混料2克及按蝦預混料的五分之一添加蝦片,投喂12天,之后開始投喂蛋白0#料,日投喂量為奸體重的12%(以配合館料計),前期小量多次,可達7次,之后逐步減少投喂次數到4次,按每天的投喂量分配,白天投喂量占30%,晚上占70%,陰雨天晚上適量少投。苗種放養后當天按1克/立方米水體全池潑灑三寶高穩VC,以后每隔3天交替按1.5克/立方米水體全池潑灑三寶高穩VC和按0.5克/立方米水體全池潑灑加酶益生素,加強蝦苗培育期間的應激管理和水質調控。5月15日,羅氏沼蝦苗出棚,出棚時苗種體長4cm,成活率達600%。
實施例三本發明一種大棚培育羅氏沼蝦苗種的方法,采用以下培育步
驟
高郵市三垛鎮大盧村養殖戶張國斌有用于羅氏沼蝦苗種培育的大棚面積600平方米,水深60cm,于3月8日放養羅氏沼蟲下苗種120萬尾。利用雞糞與乳酸菌混合重量比為100: 2發酵的生物有機肥做底肥,按每畝每米水深用4公斤全池潑灑,用硝化細菌、芽孢桿菌、乳酸菌混合重量比為l: 2: 8發酵作追肥,用量為每畝每米水深120克。大棚培育池水溫應穩定在26"C,按早期溫度略高,應與苗場池溫基本相近,溫差不超過2t:為宜,6天后逐步調整到26"C,早期水溫低要燒爐加溫,中期停止燒爐,利用大棚自然增溫,后期自然溫度逐步升高時,要適時開窗掀棚降溫,保持大棚內的通風、透光、適宜溫度及良好水質。大棚增氧采用空氣泵進行增氧,每池配用1.1KW空氣泵,氣泵放在大棚的中下部,離開池底5cm,通過直徑40mm塑料管由中央向二端送氣。剛開始的3天按每1萬尾蝦苗投1只雞蛋、每100萬蝦苗投3公斤蝦片蝦片,以后按蝦體重的15%投喂以0#料為主的粉碎料,其中按每公斤飼料添加三寶高穩維生素C5克和每公斤飼料添加蝦預混料2克及按蝦預混料的五分之一添加蝦片,投喂15天,之后開始投喂蛋白0#料,日投喂量為蝦體重的15%(以配合餌料計), 前期小量多次,可達8次,之后逐步減少投喂次數到4次,按每天的投喂量分 配,白天投喂量占30%,晚上占70%,陰雨天晚上適量少投。苗種放養后當 天按1克/立方米水體全池潑灑三寶高穩VC,以后每隔3天交替按2克/立方米水 體全池潑灑三寶高穩VC和按0.5克/立方米水體全池潑灑加酶益生素,加強蟲下 苗培育期間的應激管理和水質調控。5月12日,羅氏沼蝦苗出棚,出棚時苗種 體長4.2cm,成活率達60%。
本發明改進了鍋爐苗養殖模式和大棚苗養殖模式中的苗種培育過程,通 過肥水技術、溫度調控技術、增氧技術、餌料投喂技術、應激管理技術、水 質管理技術等全面有效控制苗種培育全過程。
上述所述的三寶高穩VC為廣東惠州市三寶生物化學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所述加酶益生素為江蘇省蘇微微生物有限公司生產。所述乳酸菌、硝化細菌、 芽孢桿菌均為江蘇省蘇微微生物有限公司的產品。所述0#料為通威股份有限 公司產品;所述維生素C為廣東惠州市三寶生物化學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所 述蝦預混料為無錫中水漁藥有限公司生產。
權利要求
1、一種大棚培育羅氏沼蝦苗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以下培育步驟(1)、養殖池塘大棚養殖池塘面積400-600平方米,水深60-80厘米;(2)、養殖密度養殖密度以每平方米養殖2000-3000尾羅氏沼蝦苗;(3)、肥水用雞糞與乳酸菌混合發酵的生物有機肥做底肥,按每畝每米水深用3-5公斤全池潑灑;用硝化細菌、芽孢桿菌、乳酸菌混合發酵作追肥,用量為每畝每米水深100-150克;(4)、溫度調控大棚培育池塘水溫穩定在25-27℃,按早期溫度略高,應與苗場池溫基本相近,溫差不超過2℃為宜,5-6天后逐步調整到25-27℃;(5)、增氧措施大棚增氧采用空氣泵進行增氧,空氣泵放在大棚的中下部,離開池底5cm,通過直徑40mm塑料管由中央向二端送氣;(6)、餌料控制剛開始的1-3天投喂蛋黃、蝦片;每1萬尾蝦苗投1只雞蛋,每100萬尾蝦苗投3-5公斤蝦片,隨后按蝦體重的10-15%進行投喂以0#料為主的粉碎料,其中按每公斤飼料添加三寶高穩維生素C5克和蝦預混料2克及按蝦預混料的五分之一添加蝦片,投喂10-15天,之后開始投喂蛋白0#料,日投喂量為蝦體重的10-15%,前期小量多次,可達6-8次,之后逐步減少投喂次數到3-4次;(7)、養殖應激管理及水質管理苗種放養后當天按1克/立方米水體全池潑灑三寶高穩VC,以后每隔3天交替按1-2克/立方米水體全池潑灑三寶高穩VC和按0.5克/立方米水體全池潑灑加酶益生素,加強蝦苗培育期間的應激管理和水質調控。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棚培育羅氏沼蝦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雞糞與乳酸菌混合發酵的質量比為100: 2;所述硝化細菌、芽孢桿菌、乳酸菌混合發酵的質量比為1: 2: 8。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大棚培育羅氏沼蝦苗的方法,特征是在適當的面積水域上搭建大棚,以合適的密度放養羅氏沼蝦苗,配以新型合理的肥水、溫度調控、增氧、餌料投喂、應激管理以及水質管理等技術,全面有效控制苗種培育全過程,對原有的苗種培育技術進行了細化和規范化,由于采用底層增氧、在餌料中添加Vc和預混料等、在蝦苗培育期間通過潑灑高穩Vc和有益微生物制劑控制應激反應,從而提高羅氏沼蝦苗的成活率及生長速度;經過40-60天培育,使羅氏沼蝦苗種成活率提高10%,規格大且整齊,比常規培育苗可提高0.5-1cm。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1647414SQ20091018285
公開日2010年2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8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8日
發明者何義進, 波 劉, 周群蘭, 跑 徐, 戚國祥, 潘良坤, 慶 王, 駿 謝, 譚小龍, 陳林祥, 高啟平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江蘇戚伍水產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