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晝夜電子發光定位浮漂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晝夜電子發光定位浮漂。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釣魚休閑成為一種時尚。尤其是近幾年,海桿和 遠投桿發展迅速,但是海桿和遠投桿需要定點投魚食,只有魚食投得準,魚上鉤的機率才會 大。現在釣魚用定點浮漂都是用塑料或泡沫制成的,并且其必須用船劃行到投放點后才能 安放,操作非常不方便,其用完后不能將其回收,造成很大的環境污染。并且這種簡單的浮 漂不能在晚上使用,其限制了人們釣魚的時間,而且在白天太陽強烈的時候,浮漂會產生逆 光,其不方便對浮漂的觀察。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情況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的晝夜電子發光定位浮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晝夜電子發光定位浮漂,包括浮漂本體和吊裝在浮 漂本體下部的定位器,其中,浮漂本體的上部由透明材料制成,浮漂本體內設置有發光器, 發光器發出的光透過所述透明材料射出,來將浮漂本體進行定位。 進一步,所述浮漂本體包括相互螺紋連接的透明帽和底座,所述發光器安裝在透 明帽和底座所形成的內部空腔內。 進一步,所述發光器包括發光二極管和電池,發光二極管的安裝座、連接線路和控 制開關均封裝在高強泡沫內,電池安裝在塑膠電池座內。 進一步,所述透明帽的頂部設置有醒目扇片安裝座,該醒目扇片安裝座沿其周向 均布設置有3個插槽,該3個插槽內均分別插裝有醒目扇片,醒目扇片安裝座的外表面上設 置有螺紋結構,通過在醒目扇片安裝座上安裝螺紋緊固帽,來將醒目扇片固定在醒目扇片 安裝座上。 進一步,所述3個醒目扇片的外表面上分別涂有紅、綠、黃三種顏色的反光防水涂 料。 進一步,所述相鄰的醒目扇片之間的扇面夾角為60度。 進一步,所述醒目扇片包括扇片本體和設置在扇片本體下端的插柱。 進一步,所述定位器包括定位重塊,其與所述底座的下端之間,由上至下依次連接
有魚線、陶瓷環、連接環、活動轉圜、連接桿和定位主桿。 進一步,所述底座的下部還連接有控制魚線,該控制魚線用于收發所述定位浮漂。 本實用新型晝夜電子發光定位浮漂通過設置醒目扇片,可防止在白天釣魚,太陽 光對照時產生的逆光現象;通過在浮漂本體內設置發光器,可滿足夜間釣魚的需求,提高了 投桿的準確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浮漂本體組合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3為透明帽結構示意圖; 圖4為底座結構示意圖; 圖5為醒目扇片結構示意圖; 圖6為發光器結構示意圖; 圖7為定位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至圖7所示,本發明晝夜電子發光定位浮漂,包括浮漂本體1和吊裝在浮漂 本體1下部的定位器2,其中,浮漂本體1包括相互螺紋連接的透明帽12和底座ll,在透明 帽12和底座11所形成的內部空腔內設置有發光器4。發光器4包括發光二極管42和電池 46,發光二極管42的安裝座、連接線路45和控制開關41均封裝在高強泡沫44內,高強泡沫 44上還蓋裝有電路蓋板43,電池46安裝在塑膠電池座47內;通過發光二極管42發光,并 透過透明帽12的透明材料射出,來將浮漂本體1進行定位。實際使用中,控制開關41可采 用3V單向開關,發光二極管42可采用3V發光二極管,電池46可采用2節1. 5V5號電池。 透明帽12的頂部設置有醒目扇片安裝座121,醒目扇片安裝座121沿其周向均布 設置有3個插槽122,插槽122內用于插裝醒目扇片5,醒目扇片5包括扇片本體51和設置 在扇片本體51下端的插柱52,插柱52插裝在插槽122內,3個醒目扇片5的外表面上分別 涂有紅、綠、黃三種顏色的反光防水涂料。醒目扇片安裝座121的外表面上設置有螺紋結 構,醒目扇片安裝座121上安裝有帶有內螺紋的螺紋緊固帽6,實際應用中,螺紋緊固帽6的 內表面為錐面結構,隨著在醒目扇片安裝座121上向下擰緊螺紋緊固帽6,螺紋緊固帽6的 內錐面將逐漸鎖緊插槽122,從而將醒目扇片5固定在醒目扇片安裝座121上。醒目扇片5 安裝好后,相鄰的醒目扇片5之間的扇面夾角為60度。 定位器2包括定位重塊27,其與底座11的下端之間,由上至下依次連接有魚線 21、陶瓷環22、連接環23、活動轉圜24、連接桿25和定位主桿26。在定位重塊27的自重作 用下,可將浮漂本體1定位在水中,防止其隨水浪漂動。底座11的下部還連接有控制魚線 3,控制魚線3用于收發本實用新型定位浮漂。 使用時,可在岸上,根據釣魚的需求,用控制魚線3將本實用新型定位浮漂投放到 理想位置,釣完魚后,可再收回,其防止了環境污染。通過設置醒目扇片,可防止在白天釣 魚,太陽光對照時產生的逆光現象;通過在浮漂本體內設置發光器,可滿足夜間釣魚的需 求,提高了投桿的準確性。
權利要求晝夜電子發光定位浮漂,其特征在于,該定位浮漂包括浮漂本體和吊裝在浮漂本體下部的定位器,其中,浮漂本體的上部由透明材料制成,浮漂本體內設置有發光器,發光器發出的光透過所述透明材料射出,來將浮漂本體進行定位。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晝夜電子發光定位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漂本體包括相互 螺紋連接的透明帽和底座,所述發光器安裝在透明帽和底座所形成的內部空腔內。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晝夜電子發光定位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光器包括發光二 極管和電池,發光二極管的安裝座、連接線路和控制開關均封裝在高強泡沫內,電池安裝在 塑膠電池座內。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晝夜電子發光定位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帽的頂部設置 有醒目扇片安裝座,該醒目扇片安裝座沿其周向均布設置有3個插槽,該3個插槽內均分別 插裝有醒目扇片,醒目扇片安裝座的外表面上設置有螺紋結構,通過在醒目扇片安裝座上 安裝螺紋緊固帽,來將醒目扇片固定在醒目扇片安裝座上。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晝夜電子發光定位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3個醒目扇片的外表 面上分別涂有紅、綠、黃三種顏色的反光防水涂料。
6.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晝夜電子發光定位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鄰的醒目扇片之 間的扇面夾角為60度。
7.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晝夜電子發光定位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醒目扇片包括扇片 本體和設置在扇片本體下端的插柱。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晝夜電子發光定位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器包括定位重 塊,其與所述底座的下端之間,由上至下依次連接有魚線、陶瓷環、連接環、活動轉圜、連接 桿和定位主桿。
9.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晝夜電子發光定位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部還連接 有控制魚線,該控制魚線用于收發所述定位浮漂。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晝夜電子發光定位浮漂,包括浮漂本體和吊裝在浮漂本體下部的定位器,其中,浮漂本體的上部由透明材料制成,浮漂本體內設置有發光器,發光器發出的光透過所述透明材料射出,來將浮漂本體進行定位。本實用新型晝夜電子發光定位浮漂通過設置醒目扇片,可防止在白天釣魚,太陽光對照時產生的逆光現象;通過在浮漂本體內設置發光器,可滿足夜間釣魚的需求,提高了投桿的準確性。
文檔編號A01K93/00GK201518671SQ20092011018
公開日2010年7月7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23日
發明者胡志義 申請人:胡志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