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食用菌的菌棒破袋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43387閱讀:37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食用菌的菌棒破袋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食用菌的菌棒破袋機,特別是指一種適合于木耳、香菇等食
用菌栽培過程使用的菌棒破袋機。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香菇、木耳等是我國的食用菌類特產之一,因營養豐富,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自古人們就有采食的習慣,被視為山珍。在唐朝的《唐本草注》中就記載著人工培植食用菌的方法,但因是屬于自然接種的原始方法,其成功率和產量都難有保障,一直都以采集野生為主。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期,廣大科研人員和食用菌裁培人員開始代用料栽培的研究,經過多年不懈努力,袋用料裁培技術已經日趨成熟,即將木屑、農作物桔桿粉碎物、礦物質等營養輔料,經過粉碎、攪拌、裝袋、滅菌、接種、培養、破袋、出耳等過程,人們把這種栽培模式統稱為袋栽食用菌。 由于食用菌菌絲體是一種好氣性菌絲,在缺氧的條件下,菌絲體的發育會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用作于菌棒的栽培袋是由不透氣的塑料薄膜制成,因而在培養過程需通過及時破袋來解決菌棒內補氧問題;另外,食用菌菌絲體也不能靠自身的生長力鉆出栽培袋面,需要通過破袋來解決出耳問題。但目前食用菌栽培袋的破袋(割口)工作仍采用手工捶打破袋釘破袋的人工作業方式,其缺點是工作強度大,速度慢,效率低;破袋位置不均勻、深度和形狀一致性差;而且菌棒內的培養基易松散,需重新裝袋,耗時多;菌絲體易斷裂,受天氣影響,如不及時下田栽培,極易引起菌棒病變,直接影響到食用菌的栽培速度和栽培質量,無法滿足大批量栽培的需要。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可靠,即可快速破袋,又可提高成品質量的菌棒破袋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種食用菌的菌棒破袋機,所述的破袋機包括有工作架及安裝在工作架上的菌棒工作板和菌棒推動板,其中工作架由上、下固定框及上、下固定框的支撐腳組成;所述的菌棒工作板連接在下固定框上,在菌棒工作板的上端面設置有菌棒放置區以及分別設置在菌棒放置區兩側的擋板和菌棒破袋區,其中菌棒破袋區上均勻分布有破袋釘;所述的菌棒推動板通過導向機構可移動連接在上固定框上,且菌棒推動板的下端面均勻分布有與菌棒工作板上的菌棒破袋區相對應的破袋釘。[0006]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與現有的技術相比,通過采用機械化破袋方式代替了原先人工手工破袋的方式。使用時,只需將菌棒安放在工作板的放置區,移動推動板帶動菌棒朝破袋區滾動,從而達到破袋的效果,從而克服了現有食用菌菌棒人工操作破袋的方式,彌補了人工破袋工作強度大、效率低;破口不均勻、產品質量差、生產成本高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可靠;具有節省勞動力、破口速度快、位置均勻、深度和形狀一致性好的優點;且工作效率高,機械破袋的食用菌菌棒長出的食用菌發耳率高、形狀規則、質量好。
以下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立體結構示意圖;[0009]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仰視結構示意圖;[0010]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菌棒推動板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采用一種食用菌的菌棒破袋機,所述的破袋機包括有工作架1及安裝在工作架1上的菌棒工作板2和菌棒推動板3,其中工作架1由上、下固定框11、12及上、下固定框11、12的支撐腳13組成;在菌棒工作板2下方的下固定框12上對稱設置有連接環14,用以連接位于菌棒破袋機與菌棒堆放區之間的菌棒輸送帶。 所述的菌棒工作板2通過螺栓24和螺母25連接在下固定框12上,并且可通過調節螺栓24和螺母25設定菌棒工作板2和菌棒推動幫3之間的距離,以便適用不同大小的菌棒破袋。在菌棒工作板2的上端面設置有菌棒放置區21以及分別設置在菌棒放置區21兩側的擋板22和菌棒破袋區23,其中菌棒破袋區21上均勻且交錯分布有7排,每排分別設置有13枚破袋釘231。 所述的菌棒推動板3通過導向機構4可相對菌棒工作板2移動連接在上固定框11上,在菌棒推動板3的下端面均勻且交錯分布有8排,每排分別設置有13枚且與菌棒工作板2上的菌棒破袋區23相配合的破袋釘31。所述的菌棒推動板上端面安裝有手把32,方便推動菌棒推動板3。 當然本實用新型的破袋釘231、31的數量和排列可根據實際要求破袋的菌棒大小自行調整。 所述的上固定框ll內側端對稱開設有導向槽41,在菌棒推動板3的兩側對稱設置有與導向槽41相配合的導輪組42,其中導輪組42分別由兩個橫向設置且與導向槽41縱向面配合的軸承43及兩個縱向設置且與導向槽41橫向面配合的軸承44組成,使得菌棒推動板3滑動輕便,破袋更均勻,導向槽41與導輪組42構成菌棒推動板3的導向機構4。[0016]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先將菌棒推動板3移動至菌棒放置區21的后方,然后將菌棒放置在菌棒工作板2的菌棒放置區21上,移動菌棒推動板3通過設置在菌棒推動板3上的破袋釘31帶動菌棒沿導向槽41朝位于菌棒放置區21 —側的菌棒破袋區23滾動,在菌棒滾動的同時利用菌棒破袋區23上的破袋釘231及菌棒推動板3上的破袋釘31進行破袋,破袋之后的菌棒通過輸送帶輸送至堆放區,破袋成功后菌棒推動板3回初始位置,完成菌棒破袋工序。
權利要求一種食用菌的菌棒破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破袋機包括有工作架及安裝在工作架上的菌棒工作板和菌棒推動板,其中工作架由上、下固定框及上、下固定框的支撐腳組成;所述的菌棒工作板連接在下固定框上,在菌棒工作板的上端面設置有菌棒放置區以及分別設置在菌棒放置區兩側的擋板和菌棒破袋區,其中菌棒破袋區上均勻分布有破袋釘;所述的菌棒推動板通過導向機構可移動連接在上固定框上,且菌棒推動板的下端面均勻分布有與菌棒工作板上的菌棒破袋區相配合的破袋釘。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的菌棒破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棒破袋區上交錯設置有7排破袋釘,且每排分別設置有13枚破袋釘;所述的菌棒推動板下端面交錯設置有8排破袋釘,且每排分別設置有13枚破袋釘。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的菌棒破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固定框內側端對稱開設有導向槽,在菌棒推動板的兩側對稱設置有與導向槽相配合的導輪組,導向槽與導輪組構成菌棒推動板的導向機構。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食用菌的菌棒破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輪組分別由兩個橫向設置且與導向槽縱向面配合的軸承及兩個縱向設置且與導向槽橫向面配合的軸承組成。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食用菌的菌棒破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棒工作板通過螺栓和螺母可調節連接在下固定框上;所述的位于菌棒破袋區下方的下固定框上對稱設置有連接環;所述的菌棒推動板上端面安裝有手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食用菌的菌棒破袋機,包括有工作架及安裝在工作架上的菌棒工作板和菌棒推動板,其中菌棒工作板連接在工作架的下固定框上,在工作板的上端面設置有菌棒放置區以及分別設置在菌棒放置區兩側的擋板和菌棒破袋區,其中菌棒破袋區上均勻分布有破袋釘;所述的菌棒推動板通過導向機構可移動連接在工作架的上固定框上,且菌棒推動板的下端面均勻分布有與菌棒工作板上的菌棒破袋區相對應的破袋釘。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可靠;具有節省勞動力、破口速度快、位置均勻、深度和形狀一致性好的優點;且工作效率高,機械破袋的食用菌菌棒長出的食用菌發耳率高、形狀規則、質量好。
文檔編號A01G1/04GK201450907SQ2009201227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18日
發明者葉偉俊 申請人:葉偉俊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