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施肥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44281閱讀:53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施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耕種農業用具,確切的說是一種施肥器。
背景技術
為了確保農業的豐產豐收,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需要追施幾遍化肥,傳
統的追施化肥的方法是手工勞動,施肥時3人一組, 一人刨坑, 一人施肥,一 人培土,占用勞動力多,勞動強度大,效率低,浪費化肥。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效率高的施肥器。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施肥器,包括主梁、左右前觸臂、左右傳動桿、左右切肥臂、左右下 肥管,主梁前端有固定前觸臂的螺栓,螺栓上套有前觸臂回位彈簧,回位彈簧 兩端連接所述左右硬質連接臂,在連接臂上連接有柔軟的橫向前觸臂;所述左 右下肥管固定在主梁兩側,與主梁保持一定間隙,主梁上靠近下肥管的位置固 定一個螺栓,該螺栓上套有切肥臂彈簧,切肥臂彈簧的兩端連接所述左右切肥 臂,切肥臂恰堵住下肥管的出肥口處,左右傳動桿連接所述連接臂和切肥臂, 在主梁上末端安裝所述與犁連接的鉗子。
優選的,所述主梁上前端不同位置有多個用以固定前觸臂的備用螺栓或螺 栓孔。
優選的,所述前觸臂和切肥臂上有插孔,所述傳動桿插在前觸臂和切肥臂 的插孔內將前觸臂和切肥臂連接,所述前觸臂以及切肥臂上都有多個插孔。 優選的,所述鉗子為U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施肥器和外力結合作為動力施肥的,通過外 力帶動使施肥的效率高,可一人獨立完成,效率高,施肥成本低。而且本施肥 器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安裝方便。施肥精確,無苗不下肥,省肥。調 鉗子的高低可調節施肥器的高低,調車速可調出肥量。


圖l是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 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il明。
參照圖1, 一種施肥器,無自身動力,利用外力推拉行走施肥,如犁,可 施中、高桿作物及林木或部分菜類。主要包括主梁l、左右前觸臂2、左右傳 動桿3、左右切肥臂4、左右下肥管5和末端的鉗子6。
具體結構為
主梁1前端有一個螺栓7,在該螺栓7上套有前觸臂回位彈簧(圖中未示 出),該回位彈簧兩端分別連接左右連接臂8,該左右連接臂8是鐵等硬質材 料的,該左右連接臂8分別連接左右柔軟且長的前觸臂2,左右連接臂8關于 主梁l左右兩側對稱設置,呈圖中的"一,,字型,故前觸臂2關于主梁1左右 對稱。
主梁1的中間固定所述的左右下肥管5,左右下肥管5分別固定在主梁1 的左右兩側,并保持和主梁1之間有一定間隙,主梁1上靠近下肥管5的位置 固定一個螺栓9,該螺栓9上套有切肥臂彈簧(圖中未示出),切肥臂彈簧兩 端分別連接左右切肥臂3,左右切肥臂3恰堵在左右下肥管5的出肥口處。
左右連接臂7通過左右傳動桿3連接左右切肥臂3,前觸臂2和切肥臂3 上都有插孔,傳動桿兩端分別插在插孔內將它們連接。在主梁上末端有一個U型鉗子6,將施肥器固定在犁上,U型便于固定,
調鉗子的高低可調節施肥器的高低。
出肥量可通過多種結構調節,主要在于以下
連接臂上有多個插孔10,切肥臂上也有多個插孔11,調節傳動桿3位于 不同插孔內形成不同的角度,可調出肥量,多個插孔可調多種出肥量。還可通 過調前觸臂長短調節行距寬窄。
所述主梁1上前端不同位置有多個備用螺栓或備用螺栓孔12,根據車速 快慢調節前觸臂2在不同的螺栓或螺栓孔12上,車速快時需要車過即施肥, 前觸臂2與下肥管4之間距離縮小,調至后面螺栓或螺栓孔11上;車速慢時 拉大前觸臂和下肥管之間的距離,調至前面螺栓或螺栓孔12,從而保證施肥 的準確性,防止施肥靠前或落后。
本施肥器工作原理為當前面的前觸臂碰觸到秸稈等作物時向后退,帶動 切肥臂后退離開下肥管的出肥口 ,下肥管上端為入肥口 ,用一根軟管連接肥箱, 切肥臂離開出肥口時便可為田地施肥,沒有秸稈等作物,前觸臂通過回位彈簧 帶動回位,堵住下肥管不再下肥。
本施肥器由于結構簡單,故體積小、重量輕、安裝方便。施肥精確、出肥 量可調車的行走速度。在工作中不傷秧苗。省工,可一人獨立完成,工作效率 高,從而降低施肥成本。施肥器觸動到苗時才下肥,無苗不下肥,省肥。施肥
器重量可根據肥箱大小來調整。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 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 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施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左右前觸臂、左右傳動桿、左右切肥臂、左右下肥管,主梁前端有固定前觸臂的螺栓,螺栓上套有前觸臂回位彈簧,回位彈簧兩端連接所述左右硬質連接臂,在連接臂上連接有柔軟的橫向前觸臂;所述左右下肥管固定在主梁兩側,與主梁保持一定間隙,主梁上靠近下肥管的位置固定一個螺栓,該螺栓上套有切肥臂彈簧,切肥臂彈簧的兩端連接所述左右切肥臂,切肥臂恰堵住下肥管的出肥口處,左右傳動桿連接所述連接臂和切肥臂,在主梁上末端安裝所述與犁連接的鉗子。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上前 端不同位置有多個用以固定前觸臂的備用螺栓或螺栓孔。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觸臂和 切肥臂上有插孔,所述傳動桿插在前觸臂和切肥臂的插孔內將前觸臂 和切肥臂連接,所述前觸臂以及切肥臂上都有多個插孔。
4、 根據權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鉗 子為U型。
專利摘要一種施肥器,包括主梁、左右前觸臂、左右傳動桿、左右切肥臂、左右下肥管,主梁前端有上套有前觸臂回位彈簧的螺栓,回位彈簧兩端連接左右連接臂,連接臂上連接有左右柔軟的橫向前觸臂;左右下肥管固定在主梁兩側,與主梁保持一定間隙,主梁上靠近下肥管的位置固定一個上套有切肥臂彈簧的螺栓,切肥臂彈簧的兩端連接所述左右切肥臂,切肥臂恰堵住下肥管的出肥口處,左右傳動桿連接所述連接臂和切肥臂,主梁上末端安裝所述與犁連接的鉗子。本施肥器利用外力帶動施肥,可一人獨立完成,效率高,施肥成本低。而且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安裝方便。施肥精確,無苗不下肥,省肥。調鉗子的高低可調節施肥器的高低,調車速可調出肥量。
文檔編號A01C15/06GK201393387SQ2009201471
公開日2010年2月3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13日
發明者賈永和 申請人:賈永和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