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施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用工具,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施肥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人工施肥器,多采用背帶式或肩扛式的肥料筒,都只設有一個出肥口,因此一次只能為一壟地施肥,作業效率低,而為了避免頻繁添加肥料的麻煩,操作者需要負擔大重量的肥料,勞動者的勞動強度非常大。因此需要一種提高播撒效率,以盡量減少操作者的負擔肥料時間的施肥器。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了一種施肥器,以克服現有技術中施肥器施肥效率低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施肥器,包括儲肥箱、連接在儲肥箱上的背帶、與儲肥箱連通的出肥軟管,所述出肥軟管末端設有出肥口 A和出肥口 B,所述出肥口 A和出肥口 B上分別設有硬管C和硬管D。所述硬管C和硬管D之間有滑桿,所述滑桿上設有滑槽,滑桿通過滑槽和鎖緊螺絲將硬管C和硬管D活動連接在一起。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增加了一個出肥口,因此施肥的效率增加了一倍,從而減輕了勞動者的負擔;硬管的張開角度可調,可以適應不同壟距田地的施肥。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的局部視圖。圖中,I、儲肥箱;2、背帶;3、出肥軟管;4、出肥口 A;5、出肥口 B ;6、滑桿;7、硬管C ;8、硬管D ;9、鎖緊螺絲;10、滑槽。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中,一種施肥器,主要包括儲肥箱I、背帶2、出肥軟管3,背帶2固定連接在儲肥箱I上,出肥軟管3與儲肥箱I內部連通,所述出肥軟管3末端分叉,分出出肥口 A4和出肥口 B5兩部分,所述出肥口 A4和出肥口 B5上分別連接有硬質材料制成硬管C7和硬管D8 ;硬管C7和硬管D8之間設有一個帶有滑槽10的滑桿6,所述滑桿6通過穿過滑槽10的鎖緊螺絲9活動連接在硬管C7和硬管D8之間。使用時,將盛有肥料的儲肥箱I背在肩上,根據田間的壟距調節硬管C7和硬管D8合適的夾角,并用鎖緊螺絲9分別固定住,操作者手持滑桿6,走在兩壟田地之間,使得肥料可以分別從硬管C7和硬管D8中撒入兩壟地中;也可只撒一壟地,只需將硬管C7和硬管D8合攏在一起即可 。
權利要求1.一種施肥器,包括儲肥箱(I)、連接在儲肥箱⑴外部的背帶(2)、與儲肥箱⑴內部連通的出肥軟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肥軟管(3)末端設有出肥口 A(4)和出肥口 B(5),所述出肥口 A(4)和出肥口 B(5)上分別設有硬管C(7)和硬管D(8)。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C(7)和硬管D(8)之間有滑桿(6),所述滑桿(6)通過鎖緊螺絲(9)將硬管C (7)和硬管D (8)活動連接在一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施肥器,它屬于機械配件領域。其克服了現有技術中施肥器施肥效率低的缺陷。其技術方案的要點是一種施肥器,包括儲肥箱、連接在儲肥箱上的背帶、與儲肥箱連通的出肥軟管,所述出肥軟管末端設有出肥口A和出肥口B,所述出肥口A和出肥口B上分別設有硬管C和硬管D。本實用新型主要用于人工田間的施肥。
文檔編號A01C15/02GK202514290SQ2012201713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0日
發明者劉登富, 張斌 申請人:連云港步升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