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花生覆膜打孔聯合穴播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花生播種機械,特別是一種先覆膜后播種并可在膜上打孔的的花生 覆膜打孔聯合穴播機。
背景技術:
近年來,花生機械化播種覆膜技術得到了廣泛推廣,覆膜播種機可以先播種后鋪膜,也 可以先鋪膜后播種,但是目前國內生產的花生覆膜播種機械基本采用先起壟、開溝、播種, 后覆蓋地膜的傳統作業方式,這種作業方式對土壤的擾動較大,不僅不利于土壤的保摘和抗 旱,而且,這種作業方式在花生出苗前需要人工破口或機械打孔放苗,增加了田間管理的作 業工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花生播種機械的不足,提供一種先覆膜后播種的花生播 種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花生覆膜打孔聯合穴播機,包括機架,機架上由前至后 依次設置有起壟裝置,施肥裝置、覆膜裝置、播種裝置以及覆土器,其中,播種裝置包括種 子箱和設置于種子箱底部的播種輪,所述的播種輪內安裝有內充種排種器,內充種排種器通 過添種孔與種子箱相接,內充種排種器的排種盤固裝于排種軸上,播種輪也固裝于排種軸上, 且播種輪上與排種盤上的種穴相對應的位置上設置有鴨嘴式可開合排種口 。
優選的是所述的鴨嘴式可開合排種口包括凸起于播種輪上的排種通道以及軸接于排種 通道上的排種蓋,其中,排種通道的排種口設置為斜面,播種時,排種通道先著地的一端為 髙端,排種蓋軸接于斜面的的另一端低端,且排種蓋的尾部設置有通過其自身重量控制排種 蓋開合的弧形端塊。
優選的是所述的內充種排種器包括殼體以及設置于殼體內的排種盤,殼體的下部設置有落種孔,殼體上安裝有位于排種盤內側的護種板,排種盤上設置有雙排種穴。 優選的是所述的護種板外表面上與落種孔相應的位置上設置有兩個凸起片。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將覆膜裝置設置于播種裝置的前部,花生播種時, 先鋪膜后播種,在覆蓋好地膜的土壤上播種,成穴部件只是在播種位置上將地膜切開并形成 穴孔,對土壤的擾動小,因而有利于土壤的保摘和抗旱,另外節省了出苗后打孔放苗的作業 工序,采用鴨嘴式可開合排種口,排種口的位置與種穴的位置相對應,可準確排種,雙種率 可達到98%,另外,排種蓋的尾部設置有弧形端蓋,利用其自重,在排種口到達種穴的位置 后通過弧形端蓋和地面之間的相互作用打開排種蓋播種,同時弧形端蓋壓住膜,使得播種輪 轉動的時候不會發生挑膜等問題,播種效果好,護種板上設置有凸起片可以防止種子卡進種 穴造成漏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播種輪的切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花生覆膜打孔聯合穴播機,包括機架l,機架1上由前至后依次設置有起壟裝置2,
施肥裝置3、覆膜裝置4、播種裝置以及覆土器5,其中,播種裝置包括種子箱6和設置于種 子箱6底部的播種輪7,所述的播種輪7內安裝有內充種排種器,內充種排種器通過添種孔8 與種子箱6相接,內充種排種器的排種盤9固裝于排種軸10上,播種輪7也固裝子排種軸 10上,且播種輪7上與排種盤9上的種穴11相對應的位置上設置有鴨嘴式可開合排種口。 所述的鴨嘴式可開合排種口包括凸起于播種輪7上的排種通道12以及軸接于排種通道12上 的排種蓋13,其中,排種通道12的排種口設置為斜面,播種時,排種通道12先著地的一端 為高端,排種蓋13軸接于斜面的的另一端低端,且排種蓋13的尾部設置有通過其自身重量 控制排種蓋13開合的弧形端塊14。所述的內充種排種器包括殼體15以及設置于殼體15內的排種盤9,殼體15的下部設置有落種孔17,殼體15上安裝有位于排種盤9內側的護種板 18,排種盤9上設置有雙排種穴11。所述的護種板18外表面上與落種孔17相應的位置上設 置有兩個凸起片16。
工作時,種子箱6內的種子通過添種孔8進入內充種排種器并落入排種盤9上,隨著排 種盤9的轉動,種子進入種穴ll,種穴11里的種子隨著排種盤9的轉動位置逐漸升高,多 余的未位于種穴11內的種子落下,種穴11內的種子在護種板18的作用下轉動至落種孔17 的位置處落下至鴨嘴式可開合排種口的排種通道12,護種板18外表面上與落種孔17相應的 位置上設置有兩個凸起片16可以幫助種子落下,以防種子被卡住產生漏播等問題。而此時排 種蓋13的弧形端蓋14與地面接觸,排種蓋13被打開,種子播入土壤中,播種輪7繼續轉動 至下一鴨嘴式可開合播種口進行連續播種即可。
權利要求1、一種花生覆膜打孔聯合穴播機,包括機架(1),機架(1)上由前至后依次設置有起壟裝置(2),施肥裝置(3)、覆膜裝置(4)、播種裝置以及覆土器(5),其中,播種裝置包括種子箱(6)和設置于種子箱(6)底部的播種輪(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播種輪(7)內安裝有內充種排種器,內充種排種器通過添種孔(8)與種子箱(6)相接,內充種排種器的排種盤(9)固裝于排種軸(10)上,播種輪(7)也固裝于排種軸(10)上,且播種輪(7)上與排種盤(9)上的種穴(11)相對應的位置上設置有鴨嘴式可開合排種口。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覆膜打孔聯合穴播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鴨嘴式可開合排種 口包括凸起于播種輪(7)上的排種通道(12)以及軸接于排種通道(12)上的排種蓋(13),其中,排種通道(12)的排種口設置為斜面,播種時,排種通道(12)先著地 的一端為高端,排種蓋(13)軸接于斜面的的另一端低端,且排種蓋(13)的尾部設置 有通過其自身重量控制排種蓋(13)開合的弧形端塊(14)。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覆膜打孔聯合穴播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充種排種器包括 殼體(15)以及設置于殼體(15)內的排種盤(9),殼體(15)的下部設置有落種孔(17), 殼體(15)上安裝有位于排種盤(9)內側的護種板(18),排種盤上設置有雙排種穴(11)。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花生覆膜打孔聯合穴播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護種板(18)外表 面上與落種孔(17)相應的位置上設置有兩個凸起片(16)。
專利摘要一種花生覆膜打孔聯合穴播機,包括機架,機架上由前至后依次設置有起壟裝置,施肥裝置、覆膜裝置、播種裝置以及覆土器,其中,播種裝置包括種子箱和設置于種子箱底部的播種輪,所述的播種輪內安裝有內充種排種器,內充種排種器通過添種孔與種子箱相接,內充種排種器的排種盤固裝于排種軸上,播種輪也固裝于排種軸上,且播種輪上與排種盤上的種穴相對應的位置上設置有鴨嘴式可開合排種口。本實用新型在花生播種時,先鋪膜后播種,在覆蓋好地膜的土壤上播種,成穴部件只是在播種位置上將地膜切開并形成穴孔,對土壤的擾動小,因而有利于土壤的保墑和抗旱,另外節省了出苗后打孔放苗的作業工序。
文檔編號A01C7/06GK201430765SQ20092016050
公開日2010年3月31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26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26日
發明者萬書波, 昊 馮, 偉 華, 吳正鋒, 孫奎香, 孫學武, 李世臣, 王才斌, 陶賢成 申請人:山東省花生研究所;青島萬農達花生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