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便攜筒式采棉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采棉裝置,特別是便攜筒式采棉器。
背景技術:
現有采棉裝置大多為大型的重型采棉機械,其體積大,也不靈活,只適合于聯合、集中采棉作業,租用大型采棉機械對于分散的棉農或單獨采棉作業的收棉農戶來說,由于其經濟承受能力差,則很難負擔得起,只能用傳統的手工作業來采摘棉花,這反而大大降低了采棉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活塞式擠壓切菜器,其結構簡單、合理,采棉效率較高,體積小巧、靈活,經濟適用性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便攜筒式采棉器,包括換向機構,筒體上配合安裝著由蓄電池驅動的電動機,筒體一端進口上配合安裝的上主動鏈輪和下主動鏈輪,在靠近筒體另一端筒壁的上、下側分別配合安裝著與上主動鏈輪和下主動鏈輪相對應配合的上被動鏈輪和下被動鏈輪,上主動鏈輪和下主動鏈輪與上被動鏈輪和下被動鏈輪分別通過上鏈條和下鏈條相嚙合連接,在上、下鏈條外周面上均布設置的針桿其根部固接在上、下鏈條外周面上;上、下鏈條及與筒體內腔相適應的針桿一同沿與筒體軸線平行的方向從筒體的一端進口穿入,上、下鏈條從靠近筒體另一端筒壁上、下側開設的上、下開孔穿出,針桿則通過從位于下開孔處開設的與針桿相適應的條形縫隙穿出;電動機通過換向機構驅動上、下主動鏈輪分別使該上、下鏈條帶動針桿作從筒體一端進口至條形縫隙方向的運動;在靠近條形縫隙處的后側筒壁上開設的出口與袋子的開口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打開控制電動機啟、停的開關后,電動機驅動上、下主動鏈輪使上、下閉合鏈條帶動針桿向筒體一端進口同向進入,將該端的進口朝向待采摘的棉花,針桿的針頭由于循環往復往筒體進口內的方向移動,致使棉花被挑掛在位于筒體進口處運動的針頭上被固定再被移動的針桿帶入筒體內,再通過條形縫隙時,棉花則從針桿的針頭上脫下,而針桿從條形縫隙中穿出,脫下的棉花再從筒壁相應位置設置的出口因重力掉入袋子當中,直至棉花裝滿袋子后在換一個袋子繼續采棉作業。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采棉效率較高,體積小巧、靈活,經濟適用性強。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07]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體剖視結構示意圖;[0008]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0009] 圖3為圖2中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0010] 圖4位圖3中B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0011] 圖5為圖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0012] 圖6為圖5中C處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種便攜筒式采棉器,如圖1至圖3所示,包括換向機構,筒體1上配合安裝著由蓄電池驅動的電動機28,筒體1 一端進口 9上配合安裝的上主動鏈輪8和下主動鏈輪10,在靠近筒體1另一端筒壁的上、下側分別配合安裝著與上主動鏈輪8和下主動鏈輪10相對應配合的上被動鏈輪和下被動鏈輪,上主動鏈輪8和下主動鏈輪10與上被動鏈輪和下被動鏈輪分別通過上鏈條7和下鏈條18相嚙合連接,在上、下鏈條7和18外周面上均布設置的針桿5其根部固接在上、下鏈條7和18外周面上;上、下鏈條7和18及與筒體1內腔相適應的針桿5 —同沿與筒體1軸線平行的方向從筒體1的一端進口 9穿入,上、下鏈條7和18從靠近筒體1另一端筒壁上、下側開設的上、下開孔16和13穿出,針桿5則通過從位于上、下開孔16和13處開設的與針桿5相適應的條形縫隙19穿出;電動機28通過換向機構驅動上、下主動鏈輪8和10分別使該上、下鏈條7和18帶動 針桿5作從筒體1 一端進口 9至條形縫隙9方向的運動;在靠近條形縫隙19處的后側筒壁上開設的出口 2與袋子的開口連通。 上、下被動鏈輪分別固接在筒壁上、下開孔16和13內的上、下主從動鏈輪6和12分別通過支撐架17和15固裝在上、下開孔16和13旁的筒壁上的上、下副從動鏈輪4和14上;上、下鏈條7和18分別嚙合安裝在上、下主動鏈輪8和10、上、下主從動鏈輪6和12以及上、下副從動鏈輪4和14上。 針桿5與上、下鏈條7和18的外周面相垂直。 位于均布設置的上、下鏈條7和18外周面上的針桿5,其每一橫排針桿5為一對向上、下鏈條7和18兩側對稱傾斜且固接在上、下鏈條7和18外周面上。[0017] 筒體上設置著把手21,把手上設置著可啟、停電動機的開關22。[0018] 筒體1外筒壁上固接著掛帶20。 上、下鏈條7和18的外周面上設置著覆蓋上、下鏈條外周面的片層33或上、下鏈條7和18外周面為封閉面,上、下鏈條7和18分別配合通過筒體1內周壁上相應開設的與上、下閉合鏈條7和18相配合的兩條上、下凹槽36和37移動。 換向機構由六個齒輪和兩個傳動鏈相配合組成;其中兩個齒輪23和24同軸固接在電動機28的輸出軸上,齒輪24通過傳動鏈35傳動齒輪34,齒輪34與上主動鏈輪8通過傳遞軸32同軸固接,另一個齒輪23通過另一傳動鏈25傳動安裝在筒體1外筒壁下部的齒輪26,與該齒輪26通過轉軸30同軸固接的另一齒輪27又與下主動鏈輪10通過傳遞軸31同軸固接的齒輪29相嚙合傳動。 筒體1上配合固裝著分別罩住上、下鏈條7和18的上、下罩殼3和11。 使用該本實用新型時,可以將筒體挎在腰間,作為收棉的進口朝向棉花,打開開關
啟動電動機驅動針桿轉動則可開始采棉作業。
權利要求一種便攜筒式采棉器,包括換向機構,其特征是筒體(1)上配合安裝著由蓄電池驅動的電動機(28),筒體(1)一端進口(9)上配合安裝的上主動鏈輪(8)和下主動鏈輪(10),在靠近筒體(1)另一端筒壁的上、下側分別配合安裝著與上主動鏈輪(8)和下主動鏈輪(10)相對應配合的上被動鏈輪和下被動鏈輪,上主動鏈輪(8)和下主動鏈輪(10)與上被動鏈輪和下被動鏈輪分別通過上鏈條(7)和下鏈條(18)相嚙合連接,在上、下鏈條(7)和(18)外周面上均布設置的針桿(5)其根部固接在上、下鏈條(7)和(18)外周面上;上、下鏈條(7)和(18)及與筒體(1)內腔相適應的針桿(5)一同沿與筒體(1)軸線平行的方向從筒體1的一端進口(9)穿入,上、下鏈條(7)和(18)從靠近筒體1另一端筒壁上、下側開設的上、下開孔(16)和(13)穿出,針桿(5)則通過從位于上、下開孔(16)和(13)處開設的與針桿(5)相適應的條形縫隙(19)穿出;電動機(28)通過換向機構驅動上、下主動鏈輪(8)和(10)分別使該上、下鏈條(7)和(18)帶動針桿(5)作從筒體(1)一端進口(9)至條形縫隙(9)方向的運動;在靠近條形縫隙(19)處的后側筒壁上開設的出口(2)與袋子的開口連通。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便攜筒式采棉器,其特征是上、下被動鏈輪分別固接在筒壁 上、下開孔(16)和(13)內的上、下主從動鏈輪(6)和(12)分別通過支撐架(17)和(15) 固裝在上、下開孔(16)和(13)旁的筒壁上的上、下副從動鏈輪(4)和(14);上、下鏈條(7) 和(18)分別嚙合安裝在上、下主動鏈輪(8)和(10)、上、下主從動鏈輪(6)和(12)以及上、 下副從動鏈輪(4)和(14)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筒式采棉器,其特征是針桿(5)與上、下鏈條(7)和 (18)的外周面相垂直。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筒式采棉器,其特征是位于均布設置的上、下鏈條(7) 和(18)外周面上的針桿(5),其每一橫排針桿(5)為一對向上、下鏈條(7)和(18)兩側對 稱傾斜且固接在上、下鏈條(7)和(18)外周面上。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便攜筒式采棉器,其特征是筒體上設置著把手(21),把手上 設置著可啟、停電動機的開關(22)。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筒式采棉器,其特征是筒體(1)外筒壁上固接著掛帶 (20)。
7.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便攜筒式采棉器,其特征是上、下鏈條(7)和18的外周面上 設置著覆蓋上、下鏈條外周面的皮層(33)或上、下鏈條(7)和(18)外周面為封閉面,上、下 鏈條(7)和(18)分別配合通過筒體(1)內周壁上相應開設的與上、下閉合鏈條(7)和(18) 相配合的兩條上、下凹槽(36)和(37)移動。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筒式采棉器,其特征是換向機構由六個齒輪和兩個傳 動鏈相配合組成;其中兩個齒輪(23)和(24)同軸固接在電動機(28)的輸出軸上,齒輪 (24)通過傳動鏈(35)傳動齒輪(34),齒輪(34)與上主動鏈輪(8)通過傳遞軸(32)同軸 固接,另一個齒輪(23)通過另一傳動鏈(25)傳動安裝在筒體(1)外筒壁下部的齒輪(26), 與該齒輪(26)通過轉軸(30)同軸固接的另一齒輪(27)又與下主動鏈輪(10)通過傳遞軸 (31)同軸固接的齒輪(29)相嚙合傳動。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筒式采棉器,其特征是筒體(1)上配合固裝著分別罩 住上、下鏈條(7)和(18)的上、下罩殼(3)和(1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便攜筒式采棉器,在靠近筒體另一端筒壁的上、下側分別配合安裝著與上、下主動鏈輪相對應配合的上、下被動鏈輪,上、下主動鏈輪與上、下被動鏈輪分別通過上鏈條和下鏈條相嚙合連接,在上、下鏈條外周面上均布設置的針桿其根部固接在上、下鏈條外周面上;上、下鏈條及與筒體內腔相適應的針桿一同沿與筒體軸線平行的方向從筒體的一端進口穿入,上、下鏈條從靠近筒體另一端筒壁上、下側開設的上、下開孔穿出,針桿則通過從位于上、下開孔處開設的與針桿相適應的條形縫隙穿出;電動機通過換向機構驅動上、下主動鏈輪分別使該上、下鏈條帶動針桿作從筒體一端進口至條形縫隙方向的運動;在靠近條形縫隙處的后側筒壁上開設的出口與袋子的開口連通。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采棉效率較高,體積小巧、靈活,經濟適用性強。
文檔編號A01D46/14GK201504425SQ2009201738
公開日2010年6月16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22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22日
發明者武步文 申請人:武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