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大米拋光機的拋光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糧食加工中的大米加工機械,特別涉及大米拋光機上的核心部
件一拋光輥。
背景技術:
拋光是大米加工中的重要工序,它可以清除大米表面浮糠,延長保質期,改善大米 的品質。大米拋光是在大米拋光機上進行的,拋光輥是大米拋光機中的重要部件,其設置在 拋光室內,包括由中空的頭輥和尾輥連接而成的輥體,頭輥和尾輥的外圓周上分布有4個 高度一致的凸筋,該頭輥和尾輥上的凸筋在輥體軸向方向上一一對應過渡連接,凸筋的背 面開設有噴風槽,頭輥上的凸筋其軸向方向上呈螺旋分布。工作時,輥體單向轉動,凸筋驅 動大米翻動前進,凸筋推動大米的一側為正面,另一側為背面,通過凸筋背面的噴風槽噴風 和/或噴水,使大米表面的浮糠軟化,從大米表面脫離,從而使大米表面光滑、干凈,拋光效 果的好壞取決于大米在拋光室內翻動的機率,大米翻動頻率越高,大米表面各個方向受到 的磨擦機會越大,拋光效果越好。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在于現有的大米拋光機的拋光輥使 得大米在拋光室內翻動的機會相對較少,拋光效果有待進一步提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大米拋光機的拋光輥,能提高大米在拋光室內翻 動的機率。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大米拋光機的拋光輥,包括由中 空的頭輥和尾輥連接而成的輥體,頭輥和尾輥的外圓周上分布有4個凸筋,所述頭輥和尾 輥上的凸筋在輥體軸向方向上一一對應過渡連接,所述凸筋的背面開設有噴風槽,頭輥上 的凸筋在其軸向方向上呈螺旋分布;所述凸筋在圓周方向上均勻分布并分為兩組,每組中 的兩個凸筋在圓周方向上呈中心對稱分布,其中一組的凸筋回轉軌跡的直徑大于另一組凸 筋回轉軌跡的直徑。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采用高低相結合的凸筋,輥體轉動時,在拋光室內可形成忽緊
忽松的交變內壓,使大米得到充分的翻動,更加有利于噴風帶走糠粉。與現有技術相比,本
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施方便,可提高大米拋光效果,更利于糠粉的排除。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其中一組的凸筋回轉軌跡的直徑比另一組凸筋回
轉軌跡的直徑大8-10mm。該技術方案兼顧了大米的翻動效率和噴風的排糠效果,使兩者能
配合達到最佳拋光效果。 為方便制造且能保證足夠的結構強度,所述頭輥、尾輥上的凸筋與頭輥、尾輥之間 為整體成型結構,頭輥和尾輥軸向方向上采用榫頭連接。 為保證頭輥具有良好的軸向推進作用同時又不至于推進過快,所述頭輥上的凸筋 的螺旋角為4-6° 。此外,為使得尾輥也具有一定的軸向推進作用,所述尾輥上的凸筋在尾 輥的軸向方向上也可呈螺旋分布。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大米拋光機的拋光輥的主視圖。 圖2為圖1中大米拋光機的拋光輥的A-A剖視圖。 圖3為圖1中大米拋光機的拋光輥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參照圖1-圖3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拋光輥的輥體由頭輥1和尾輥3組成,頭輥1和尾輥3中空,頭輥1的外圓周上均 勻分布有兩組螺旋凸筋2和8,每組螺旋凸筋中的兩個凸筋在圓周方向上呈中心對稱分布, 兩組螺旋凸筋2和8在頭輥的軸向方向上呈螺旋分布,其螺旋角均為4。 6° ,其中一組 螺旋凸筋2的外圓直徑D比另一組螺旋凸筋8的外圓直徑d大8 10mm ;頭輥、尾輥上的 凸筋與頭輥1、尾輥3之間為整體成型結構,尾輥3通過榫頭7和頭輥1連接在一起,在尾輥 3的外圓周上均勻分布2個直凸筋4和2個直凸筋6,直凸筋4和直凸筋6分別與頭輥1中 的螺旋凸筋2和螺旋凸筋8 —一對應并過渡連接,相應直凸筋和螺旋凸筋的背面設有噴風 槽5。 該裝置工作時,輥體轉動,由于兩組螺旋凸筋的回轉軌跡的直徑不一致,可在拋光 室內可形成忽緊忽松的交變內壓,使大米得到充分的翻動,更加有利于噴風帶走糠粉,噴風 槽5用來向拋光室內噴風和噴水,以使大米表面的浮糠軟化,易從大米表面脫離,使大米表 面光滑。 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所述尾輥上的凸筋在尾輥的軸向方向上也可 呈螺旋分布。
權利要求一種大米拋光機的拋光輥,包括由中空的頭輥和尾輥連接而成的輥體,頭輥和尾輥的外圓周上分布有4個凸筋,所述頭輥和尾輥上的凸筋在輥體軸向方向上一一對應過渡連接,所述凸筋的背面開設有噴風槽,頭輥上的凸筋在其軸向方向上呈螺旋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在圓周方向上均勻分布并分為兩組,每組中的兩個凸筋在圓周方向上呈中心對稱分布,其中一組的凸筋回轉軌跡的直徑大于另一組凸筋回轉軌跡的直徑。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米拋光機的拋光輥,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組的凸筋回轉軌 跡的直徑比另一組凸筋回轉軌跡的直徑大8-10mm。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米拋光機的拋光輥,其特征在于所述頭輥、尾輥上的 凸筋與頭輥、尾輥之間為整體成型結構,頭輥和尾輥軸向方向上采用榫頭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米拋光機的拋光輥,其特征在于所述尾輥上的凸筋 在尾輥的軸向方向上呈螺旋分布。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米拋光機的拋光輥,其特征在于所述頭輥上的凸筋的螺旋角為4-6°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大米加工機械領域內的大米拋光機的拋光輥,包括由中空的頭輥和尾輥連接而成的輥體,頭輥和尾輥的外圓周上分布有4個凸筋,所述頭輥和尾輥上的凸筋在輥體軸向方向上一一對應過渡連接,所述凸筋的背面開設有噴風槽,頭輥上的凸筋在其軸向方向上呈螺旋分布;所述凸筋在圓周方向上均勻分布并分為兩組,每組中的兩個凸筋在圓周方向上呈中心對稱分布,其中一組的凸筋回轉軌跡的直徑大于另一組凸筋回轉軌跡的直徑。輥體轉動時,在拋光室內可形成忽緊忽松的交變內壓,使大米得到充分的翻動,更加有利于噴風帶走糠粉,可提高拋光和排糠效果。
文檔編號B02B3/04GK201543436SQ2009202316
公開日2010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17日
發明者錢申波 申請人:江蘇牧羊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