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挖拓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作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土壤深耕作業的挖拓機。
背景技術:
我國大部分地區傳統耕作方式都是犁耕和旋耕組合方式,連年耕作,導致土壤耕 層只有12 15厘米左右,土壤板結嚴重,耕作阻力不斷增大,并且形成了堅硬的犁底層,它 阻礙著土壤上下水氣的貫通和天然降水的貯存,破壞了土壤養分的輸送能力,影響了植株 正常生長對水、肥、氣、熱的要求。同時由于犁底層的存在,使降雨徑流現象十分突出,土壤 蓄水保墑能力明顯不足,影響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因此在目前現有綜合技術條件下,大力推 廣以機械化深耕深松為主導的種植模式,是使作物增產的最有效方式。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打破傳統耕作所形成的犁底層,耕后土塊為中
等尺寸大小,可防止形成土壤板結的土壤深耕作業的挖拓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法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種挖拓機,包括機架和懸掛機構,還包括四速中央減速齒輪箱和四連桿作業機 構,所述懸掛機構固定連接在機架的正前端,所述四速中央齒輪箱與四連桿作業機構設置 于機架的中間;所述四速中央減速齒輪箱,包括箱體、箱體蓋、輸入軸、第一對變速齒輪、第 二對變速齒輪、主動齒輪、被動齒輪以及輸出軸;所述的輸入軸的一端外伸出箱體,輸入軸 的另一端穿過箱體的軸孔與第一對變速齒輪的輸入齒輪固定連接,所述主動齒輪的軸向端 面上設有傳動軸,該傳動軸與第一對變速齒輪的輸出齒輪固定連接,主動齒輪與被動齒輪 相互嚙合,輸出軸與被動齒輪固定連接,第二對變速齒輪空套在箱體蓋上設置的支撐軸上; 所述的四連桿作業機構與四速中央齒輪箱的輸出軸固定連接。 所述的四連桿作業機構包括曲柄、刀桿、連桿和鏟刀組成;所述的曲柄一端連接刀 桿,曲柄另一端與四速中央齒輪箱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所述連桿一端與刀桿連接,另一端與 機架連接;所述的鏟刀固定于刀桿上; 所述的鏟刀上設有定位柱和調整板,調整板上設有高度不一致的調整孔,所述定
位柱插入調整板的調整孔中; 所述的懸掛機構為三點懸掛式; 所述第一對變速齒輪以及第二對變速齒輪中的各個齒輪均優選為直齒圓柱齒 輪; 所述主動齒輪優選為直齒錐齒輪; 所述被動齒輪優選為直齒錐齒輪; 動力經由動力輸入軸,傳遞給互相嚙合的兩對直齒圓柱齒輪,通過直齒圓柱齒輪 將動力傳遞到傳動軸,傳動軸轉動帶主動齒輪轉動,再傳遞給主動齒輪,主動齒輪將動力經 被動齒輪傳遞到輸出軸。由輸出軸輸出的動力通過四連桿機構由曲柄傳遞至刀桿,將旋轉
3運動轉變為往復式上下運動,裝在刀桿上的鏟刀進行連續鏟土作業。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可實現耕作深度可達到25 35厘米,能夠有效地改善土壤的蓄水保墑能力,充
分接納天然降水,建立土壤水庫,利于作物根系的深扎,提高農業生產的水平; 2、同時具備犁耕翻土、覆草、碎草,碎土的功能,且針對藤蔓植被的地表耕作不被
纏繞,利于墾荒作業; 3、鏟刀往復鏟土時產生向前的推力,使作業機組在需要較大牽引力的丘陵坡地上 具有優勢。 4、可以方便地與所有帶動力輸出和標準三點懸掛的輪式拖拉機配套使用,通用性 強,結構可靠,作業平穩。 5、本實用新型的兩對直齒圓柱齒輪,可以互換,從而得到四種不同的傳動比。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四速中央減速齒輪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四連桿作業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 下面結合圖1、圖2及圖3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定于 此。 —種挖拓機,包括機架1和三點懸掛式4,還包括四速中央減速齒輪箱2和四連桿 作業機構3,所述三點懸掛式4固定連接在機架1的正前端,所述四速中央齒輪箱2與四連 桿作業機構3設置于機架1的中間;所述四速中央減速齒輪箱2,包括箱體5、箱體蓋6、輸 入軸7、第一對變速齒輪9、11、第二對變速齒輪8、10、主動齒輪13、被動齒輪14以及輸出軸 12 ;所述的輸入軸7的一端外伸出箱體5,輸入軸7的另一端穿過箱體5的軸孔與第一對變 速齒輪9、11的輸入齒輪固定連接,所述主動齒輪13的軸向端面上設有傳動軸15,該傳動 軸15與第一對變速齒輪9、11的輸出齒輪固定連接,主動齒輪13與被動齒輪14相互嚙合, 輸出軸12與被動齒輪14固定連接,第二對變速齒輪8、10空套在箱體蓋6上設置的支撐軸 16上;所述的四連桿作業機構3與四速中央齒輪箱2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所述的四連桿作 業機構3包括曲柄17、刀桿18、連桿19和伊刀20組成;所述的曲柄17 —端連接刀桿18,曲 柄17另一端與四速中央齒輪箱2的輸出軸12固定連接;所述連桿19 一端與刀桿18連接, 另一端與機架1連接;所述的鏟刀20可直接固定于刀桿18上。考慮到為提高挖拓機的耕 深達到理想深度也可采用如下結構鏟刀20上設有定位柱21和調整板22,調整板22上設 有高度不一致的調整孔23,定位柱21插入調整板22的調整孔23中,可根據需要調整調板 的犁地高度;所述第一對變速齒輪9、11以及第二對變速齒輪8、10中的各個齒輪均為直齒 圓柱齒輪;所述主動齒輪13為直齒錐齒輪;所述被動齒輪14為直齒錐齒輪;動力經由動力 輸入軸7,傳遞給互相嚙合的直齒圓柱齒輪9、11或者8、10,通過直齒圓柱齒輪11或IO將 動力傳遞到傳動軸,傳動軸轉動帶主動齒輪13轉動,再傳遞給主動齒輪13,主動齒輪13將動力經被動齒輪14傳遞到輸出軸8。由輸出軸8輸出的動力通過四連桿機構由曲柄17傳 遞至刀桿18,將旋轉運動轉變為往復式上下運動,裝在刀桿18上的鏟刀20進行連續鏟土作 業。
權利要求一種挖拓機,包括機架(1)和懸掛機構(4),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四速中央減速齒輪箱(2)和四連桿作業機構(3),所述懸掛機構(4)固定連接在機架(1)的正前端,所述四速中央齒輪箱(2)與四連桿作業機構(3)設置于機架(1)的中間;所述四速中央減速齒輪箱(2),包括箱體(5)、箱體蓋(6)、輸入軸(7)、第一對變速齒輪(9)、(11)、第二對變速齒輪(8)、(10)、主動齒輪(13)、被動齒輪(14)以及輸出軸(12);所述的輸入軸(7)的一端外伸出箱體(5),輸入軸(7)的另一端穿過箱體(5)的軸孔與第一對變速齒輪(9)、(11)的輸入齒輪固定連接,所述主動齒輪(13)的軸向端面上設有傳動軸(15),該傳動軸(15)與第一對變速齒輪(9)、(11)的輸出齒輪固定連接,主動齒輪(13)與被動齒輪(14)相互嚙合,輸出軸(12)與被動齒輪(14)固定連接,第二對變速齒輪(8)、(10)空套在箱體蓋(6)上設置的支撐軸(16)上;所述的四連桿作業機構(3)與四速中央齒輪箱(2)的輸出軸固定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挖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連桿作業機構(3)包括曲柄 (17)、刀桿(1S)、連桿(19)和鏟刀(20)組成;所述的曲柄(17) —端連接刀桿(18),曲柄(17) 另一端與四速中央齒輪箱(2)的輸出軸(12)固定連接;所述連桿(19) 一端與刀桿(18) 連接,另一端與機架(1)連接;所述的鏟刀(20)固定于刀桿(18)上。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挖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鏟刀(20)上設有定位柱(21)和 調整板(22),調整板(22)上設有高度不一致的調整孔(23),所述定位柱(21)插入調整板 (22)的調整孔(23)中。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挖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懸掛機構(4)為三點懸掛式。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挖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對變速齒輪(9) 、 (11)以及第 二對變速齒輪(8)、 (10)中的各個齒輪均為圓柱齒輪。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挖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齒輪(13)為錐齒輪。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挖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動齒輪(14)為錐齒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挖拓機,包括機架和懸掛機構及四速中央減速齒輪箱和四連桿作業機構,懸掛機構固定連接在機架的正前端,四速中央齒輪箱與四連桿作業機構設置于機架的中間,四連桿作業機構與四速中央齒輪箱的輸出軸固定連接。利用本實用新型可實現耕作深度最深達到35厘米,能夠有效地改善土壤的蓄水保墑能力,且利于墾荒和丘陵坡地上作業,結構可靠,作業平穩;同時,本實用新型的兩對直齒圓柱齒輪,可以互換,從而得到四種不同的傳動比。
文檔編號A01B13/08GK201518568SQ2009202324
公開日2010年7月7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21日
發明者李小春, 翁志煌, 鐘世啟, 顧國平 申請人:常州漢森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