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機插秧單季稻田紫云英一次播種多年自繁利用的方法

文檔序號:318829閱讀:43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機插秧單季稻田紫云英一次播種多年自繁利用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插秧單季稻田紫云英一次播種多年自繁利用的方法,適用于單 季稻田并水稻采用機插秧的前提下,紫云英的種植和利用。
背景技術
紫云英是一種綠肥作物,能固定空氣中氮,一般每畝紫云英能固定純氮5-10公 斤。在太湖流域早有種植,上世紀七十年代,紫云英種植面積占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 傳統的稻田紫云英種植利用技術是每年秋季在稻田收割前套播,第二年春季紫云英盛花期 耕翻還田利用,需要每年播種,用種量和化工量較大,由于紫云英作為一種綠肥,還田利用, 沒有直接的經濟效益,因此,隨著經濟發展,大量的勞動者進入流通領域和企業,水稻上大 量施用化學肥料,耕地質量越來越差,拋荒面積越來越多,紫云英種植面積也越來越少。然而,近年來,紫云英播種面積有一定回升趨勢,其主要原因是政府認識到大量使 用化學肥料,不僅降低了土壤耕地質量,降低肥料利用率,而且加快水稻田氮、磷的流失,對 水體富營養化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因此,政府加大投入,對紫云英種植進行獎勵,推動紫 云英發展;其次,受養殖業的帶動,種草養畜再次為許多農民所接受,第三,水稻機插秧推 廣,土地流轉,種植大戶產生,從而推動紫云英的回升。雖然稻田種植紫云英,利用根瘤菌進行固氮,可以改良培肥土壤,提高水稻產量, 還可作為青飼料養畜或早春采摘當菜,但由于不能直接產生效益,再加上每年購種及播種 等成本因素,制約了紫云英的種植。為了解決紫云英種植成本高的難題,眾多研究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 得了可喜進步,2005年江蘇省農科院朱普平等報導了一種節本增效的稻田紫云英栽培方 法,但他們的研究僅限于水稻常規栽插條件下紫云英栽培方法,而對水稻機插秧前提下紫 云英一次播種多年自繁利用以及對土壤耕地質量的影響未能進一步研究,因而,在太湖地 區大面積推行機插秧的前提下紫云英一次播種多年自繁利用的技術未能在實際生產中大 面積應用,因此,研究探索一種機插秧單季稻田紫云英一次播種多年自繁利用的方法仍然 十分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機插秧單季稻田紫云英一次播種多年自繁利用的方法, 使紫云英在太湖地區進行自然繁殖,降低紫云英種植成本,提高水稻產量和品質,同時培肥 土壤耕地質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稻田氮、磷流失,減輕農業面源污染。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一種機插秧單季稻田紫云英一次播種多年自繁利用的方法,它包括1、選用早中熟紫云英品種,如余江種等,早中熟是指第一層莢的種子于5月20日 前完全成熟;2、適期套播紫云英需在水稻收割前7 10天套播于稻田;
3
3、播種量每畝紫云英播種量2. 5公斤左右;4、適期耕翻5月10日至5月20日,紫云英第一層莢的種子完全成熟;5、耕作方式先上水3 5天,再用中拖耕翻或旋耕并腐爛20天以上,水稻機插秧 栽插前耕翻或耙田;6、田間管理水稻管理與常規相同,水稻增產7%以上。水稻收割后及時開通三 溝,以防積水漬害,開溝可采用機械或人工開溝。本發明的技術思路1、適期播種,確保紫云英種子與水稻有一定時間的共生期,有利于種子在適宜的 環境下發芽生長,保證有一定量苗的基數。2、水稻收獲后及時開好三溝,防止因積水而影響紫云英生長或死苗。3、采取先上水耕翻的方法,有利于紫云英在耕作層中均勻分布及充分腐爛,有利 于促進水稻生長和4、養分吸收,提高水稻產量。5、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有機質,平均年提高有機質含量 0. 02mg/Kg 左右。本發明的技術效果1、減少了用種量及播種人工費,降低了生產成本。按3年周期計算,采用本項技術 只需第一年播種,每畝紫云英用種量2. 5公斤,成本30元,播種人工費5元,合計35元,平 均每畝每年成本為11. 67元,而常規方法需每年播種2. 5公斤,共需用種量7. 5公斤,成本 90元,播種人工費15元,合計105元,平均每畝每年成本為35元,成本支出下降66. 7%。2、保證紫云英的產量,采用本發明技術,第一年播種后,隨后的第二年紫云英鮮草 畝產量平均達1800公斤左右,第三年紫云英鮮草畝產量平均達1700公斤左右。3、相當于增施純氮量6公斤以上,增加水稻產量7%以上,平均年提高土壤有機質 含量0. 02mg/Kg左右,并顯著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本發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時間2007-2009年實施地點江蘇吳江選用品種余江種(市場可購買)。耕作方式先上水3 5天,再用中拖耕翻或旋耕并腐爛20天以上,水稻機插秧栽 插前耕翻或耙田。田間管理水稻管理與常規相同,水稻收割后及時開好三溝,以防漬害,開溝選晴 天進行,方法可采用機械或人工開溝。畝播種量2. 5公斤。實施方案1試驗設置試驗于2007年10月-2009年12月在吳江市勝墩農業科技苑進行。 紫云英播種時間為2007年10月17日,當年水稻收割時間在2007年10月27日。試驗設6 個處理處理A,紫云英耕翻還田時間為4月30日;處理B,紫云英耕翻還田時間為5月10 日;處理C,紫云英耕翻還田時間為5月20日;處理D,紫云英耕翻還田時間為5月25日; 上述處理在耕翻回田時采集部份種子進行發芽試驗。處理E為對照(CK),紫云英耕翻還田時間為4月20日左右(當地常規耕翻時間),并每年進行常規播種。處理F為空白,連續三 年冬季空白休閑,不播種紫云英和種植其它農作物。翌年紫云英基本苗以品字型進行查苗, 每塊田查5個點,每個點1個平方米,5個點的平均數換算畝基本苗。2實施效果2. 1種子不同收割期對種子發芽率及翌年出苗的影響2. 1. 1種子不同收割期對種子發芽率的影響種子不同收割時間對發芽率的影響非常明顯,種子收割時間越早,種子成熟度 越差,發芽率越低。表1表明,處理A既4月30日進行種子收割,其種子發芽率最低,為 18. 67%,隨著種子收割時間推遲,成熟的種子越來越多,發芽率也逐步提高,從處理B既 5月10日以后,種子開始成熟,其種子發芽率已經達到39. 33%,5月20日發芽率提高到 41. 33%,到5月25日最后一批種子收割,其發芽率為最高,達43. 67%,但最后三批發芽率 差距明顯縮小。因此,從養分積累和保證種子發芽率以及不影響下茬作物水稻機插的角度 考慮,紫云英耕翻還田的時間以5月10日至5月20日為宜。表1不同種子收割期對種子發芽的影響
權利要求
1.一種機插秧單季稻田紫云英一次播種多年自繁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選用早中熟紫云英品種,早中熟是指第一層莢的種子于5月20日前完全成熟;(2)適期套播紫云英需在水稻收割前7 10天套播于稻田;(3)播種量每畝紫云英播種量2.5公斤左右;(4)適期耕翻5月10日至5月20日,紫云英第一層莢的種子完全成熟;(5)耕作方式先上水3 5天,再用中拖耕翻或旋耕并腐爛20天以上,水稻機插秧栽 插前耕翻或耙田;(6)田間管理水稻收割后及時開通三溝,以防積水漬害,開溝可采用機械或人工開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機插秧單季稻田紫云英一次播種多年自繁利用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上述稻田,是指太湖地區單季水稻和紫云英輪作制度的稻田,并水稻栽插方式采 用機插秧形式進行栽插。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機插秧單季稻田紫云英一次播種多年自繁利用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紫云英第一年按常規套播方法進行播種,第二年開始連續多年生長的紫云 英不再進行播種,而是依靠自身種子休眠進行越夏,秋季發芽生長,直至冬季作物改種其它 作物而中斷紫云英自繁生長。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機插秧單季稻田紫云英一次播種多年自繁利用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水稻收割后及時開通三溝,是指水稻收割后,選擇晴天,用機械或人工的方 式,開通田內溝、田間溝和田外溝,確保溝溝相通,便于灌排。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機插秧單季稻田紫云英一次播種多年自繁利用方法,涉及單季稻田采用機插秧的前提下紫云英的栽培和利用,尤其適用于太湖地區水稻-綠肥輪作制度。該方法采用稻田套播紫云英,通過選擇早中熟的紫云英品種、確定5月10~20日進行紫云英耕翻還田、確保在6月初至6月20日進行水稻機插、水稻收割后及時開通三溝有利灌排等措施,達到紫云英一年播種多年自繁利用,年平均降低種子及人工播種費66.7%,水稻增產7%以上,增加水稻效益30-50元,年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近0.02mg/Kg的目的,本發明省工省力,降低成本,提高水稻產量,提高水稻綜合效益,同時做到用地與養地相結合,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文檔編號A01G7/00GK102144513SQ20101010995
公開日2011年8月10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4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4日
發明者沈生元, 秦淑平, 穆利明, 莫美英, 許露生, 陳雪明 申請人:吳江市土壤肥料技術指導站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