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腐植酸菌肥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肥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應用微生物發酵方法生產高活性腐植酸 菌肥的一種方法。
背景技術:
腐殖酸類肥料是富含腐殖酸和一定標明量無機養分的肥料,簡稱腐肥。用腐殖酸 含量較高的泥炭、褐煤、風化煤等為主要原料,經不同的化學處理或加入一定量的氮、磷、鉀 或某些微量元素所制成的肥料。如腐殖酸銨、硝基腐殖酸銨、腐殖酸氮磷復合肥等,這些統 稱為腐殖酸類肥料,簡稱腐肥。腐肥即含有大量有機質,具有農家肥料的多種功能,同時又 含有速效養分,兼有化肥的某些特性,所以稱它是一種多功能的有機無機復合肥料。目前, 國內外生產各種腐殖酸肥料品種,已廣泛用于農業生產,而市面上出售的以風化煤為原料 的肥料大部分是腐植酸有機肥或腐植酸有機復合肥。生產工藝主要采取利用物理或化學方 法提取風化煤中的腐植酸,輔料加入一些含有腐植酸的物質,如褐煤、泥炭等。雖然這些方 法能提取出大量的腐植酸,但卻需要大型的設備及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肥料的生產成 本,而且污染環境。而且現有菌肥只是注重肥料本身的微生物活性,但是不注重微生物在土 壤里的活性,肥料的作用效果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從風化煤中分離出具有降解風化煤使腐植酸含量增加 的高活性菌株,以風化煤為底物進行降解發酵,利用菌種在風化煤中的代謝活動,使腐植酸 活性增加,生產制成高活性腐植酸菌肥。本發明的目的由如下技術方案實施一種腐植酸菌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微生物菌種分離步驟從風化煤堆中選取風化煤作為樣品,用水稀釋樣品質 量份的5-30倍后,作為培養基,在37°C條件下培養,通過平板劃線分離法,利用接種環挑選 出菌種,反復調節培養基,PH在6. 2-8. 3和溫度為20-37°C的條件下,通過72-168小時,可 分離出能降解風化煤的分離菌種,所述分離菌種包括霉菌、放線菌、細菌;(2)菌種培養步驟將所述分離菌種在溫度20 37°C、PH為6. 2 8. 3條件下, 在三角瓶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72-168小時;再在溫度20 37°C、PH 6. 2 8. 3條件下, 在大三角瓶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72-168小時;再在溫度20 37°C、PH 6. 2 8. 3條件 下,在一級種子罐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72-168小時;再在溫度20 37°C、PH 6. 2 8. 3 條件下,在二級種子罐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72-168小時后,得到培養菌種;(3)發酵步驟將風化煤粉碎到粒徑在0. 2mm以下,按其質量百分比的比例 加入所述培養菌種,混合后在溫度25-37°C的條件下,在發酵槽中發酵7-15天,得到一次發 酵風化煤;(4)復混步驟將所述一次發酵風化煤按其質量百分比的1-2%比例加入所述培養菌種后再次混和后進行造粒,粒徑在0. 2 0. 8mm范圍,得到二次發酵風化煤;(5)包裝步驟將所述二次發酵風化煤的顆粒篩選、干燥、稱重、裝袋即為產品。一種腐植酸菌肥的制備方法,其中優選的步驟(1)微生物菌種分離步驟如下從 風化煤堆中選取風化煤作為樣品,用水稀釋樣品質量份的15倍后,作為培養基,在37°C條 件下培養,通過平板劃線分離法,利用接種環挑選出菌種,反復調節培養基,在PH 7. 2和溫 度28°C的條件下,通過100小時,可分離出能降解風化煤的分離菌種,所述分離菌種包括霉 菌、放線菌、細菌。一種腐植酸菌肥的制備方法,其中優選的步驟(2)菌種培養步驟如下將所述分 離菌種在PH 7. 2和28°C條件下,在三角瓶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100小時;再在溫度28°C 和PH 7. 2條件下,在大三角瓶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100小時;再在溫度28°C和PH :7. 2條 件下,在一級種子罐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100小時;再在溫度28°C和PH 7. 2條件下,在二 級種子罐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100小時后,得到培養菌種。一種腐植酸菌肥的制備方法,其中優選的步驟(3)發酵步驟如下將風化煤粉碎 到粒徑在0. 2mm以下,按其質量百分比的1. 5%比例加入所述培養菌種,混合后在溫度28°C 的條件下,在發酵槽中發酵10天,得到一次發酵風化煤。一種腐植酸菌肥的制備方法,其中優選的步驟(4)復混步驟如下將所述一次發 酵風化煤按其質量百分比的1. 5%比例加入所述培養菌種后再次混和后進行造粒,粒徑在 0. 2 0. 8mm范圍,得到二次發酵風化煤。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所公開的菌肥生產方法較現在市面上出售的腐植酸肥料,具 有反應條件溫和、生產工藝簡單、無污染、成本低等優點;按照本發明生產的菌肥具有腐植 酸活性高,且含有微生物活菌,作用時效長效果好的特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舉例說明的目的,并沒有 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實施例1:一種腐植酸菌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微生物菌種分離步驟從風化煤堆中選取風化煤作為樣品,用水稀釋樣品質 量份的5倍后,作為培養基,在37°C條件下培養,通過平板劃線分離法,利用接種環挑選出 菌種,反復調節培養基,在PH8. 3和溫度37°C的條件下,通過168小時的時間,可分離出能降 解風化煤的分離菌種,包括霉菌、放線菌、細菌;(2)菌種培養步驟將分離菌種在溫度37°C、PH 8. 3條件下,在三角瓶中進行菌 種擴大培養168小時;再在溫度37°C、PH 8. 3條件下,在大三角瓶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 168小時;再在溫度37°C、PH 8. 3、溫度37°C條件下,在一級種子罐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 168小時;再在溫度37°C、PH 8. 3、溫度37°C條件下,在二級種子罐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 168小時后,得到培養菌種;(3)發酵步驟將風化煤粉碎到粒徑在0. 2mm以下,按其質量百分比的比例加 入培養菌種,混合后在溫度37°C的條件下,在發酵槽中發酵15天,得到一次發酵風化煤;(4)復混步驟將一次發酵風化煤按其質量百分比的比例加入培養菌種后再次混和后進行造粒,粒徑在0. 2 0. 8mm范圍,得到二次發酵風化煤;(5)包裝步驟將二次發酵風化煤的顆粒經篩選、干燥、稱重、裝袋即為產品。實施例2 一種腐植酸菌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微生物菌種分離步驟從風化煤堆中選取風化煤作為樣品,用水稀釋樣品質 量份的30倍后,作為培養基,在37°C條件下培養,通過平板劃線分離法,利用接種環挑選出 菌種,反復調節培養基,在PH6. 2和溫度20°C的條件下,通過72小時的時間,可分離出能降 解風化煤的分離菌種,包括霉菌、放線菌、細菌;(2)菌種培養步驟將分離菌種在溫度20°C、PH 6. 2條件下,在三角瓶中進行菌 種擴大培養72小時;再在溫度20°C、PH 6. 2條件下,在大三角瓶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72 小時;再在溫度20°C、PH 6. 2條件下,在一級種子罐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72小時;再在溫 度20°C、PH 6. 2條件下,在二級種子罐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72小時后,得到培養菌種;(3)發酵步驟將風化煤粉碎到粒徑在0. 2mm以下,按其質量百分比的2%比例加 入培養菌種,混合后在溫度25°C的條件下,在發酵槽中發酵7天,得到一次發酵風化煤;(4)復混步驟將一次發酵風化煤按其質量百分比的2%比例加入培養菌種后再 次混和后進行造粒,粒徑在0. 2 0. 8mm范圍,得到二次發酵風化煤;(5)包裝步驟將二次發酵風化煤的顆粒經篩選、干燥、稱重、裝袋即為產品。實施例3:一種腐植酸菌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微生物菌種分離步驟從風化煤堆中選取風化煤作為樣品,用水稀釋樣品質 量份的10倍后,作為培養基,在37°C條件下培養,通過平板劃線分離法,利用接種環挑選出 菌種,反復調節培養基,在PH:7和溫度30°C的條件下,通過120小時的時間,可分離出能降 解風化煤的分離菌種,包括霉菌、放線菌、細菌;(2)菌種培養步驟將分離菌種在溫度30°C、PH 7條件下,在三角瓶中進行菌種 擴大培養120小時;再在溫度30°C、PH 7條件下,在大三角瓶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120小 時;再在溫度30°C、PH 7條件下,在一級種子罐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120小時;再在溫度 30°C、PH 7條件下,在二級種子罐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120小時后,得到培養菌種;(3)發酵步驟將風化煤粉碎到粒徑在0. 2mm以下,按其質量百分比的1. 5%比例 加入所述培養菌種,混合后在溫度30°C的條件下,在發酵槽中發酵12天,得到一次發酵風 化煤;(4)復混步驟將一次發酵風化煤按其質量百分比的1. 5%比例加入培養菌種后 再次混和后進行造粒,粒徑在0. 2 0. 8mm范圍,得到二次發酵風化煤;(5)包裝步驟將二次發酵風化煤的顆粒經篩選、干燥、稱重、裝袋即為產品。實施例4 一種腐植酸菌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微生物菌種分離步驟從風化煤堆中選取風化煤作為樣品,用水稀釋樣品質 量份的15倍后,作為培養基,在37°C條件下培養,通過平板劃線分離法,利用接種環挑選出 菌種,反復調節培養基,在PH :7. 2和28°C溫度的條件下,通過100小時的時間,可分離出能 降解風化煤的分離菌種,包括霉菌、放線菌、細菌任意一種;
(2)菌種培養步驟將分離菌種在PH 7. 2和28°C條件下,在三角瓶中進行菌種擴 大培養100小時;再在溫度28°C和PH :7. 2條件下,在大三角瓶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100小 時;再在溫度28°C和PH 7. 2條件下,在一級種子罐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100小時;再在溫 度28°C和PH 7. 2條件下,在二級種子罐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100小時后,得到培養菌種;(3)發酵步驟將風化煤粉碎到粒徑在0. 2mm以下,按其質量百分比的1. 5%比例 加入培養菌種,混合后在溫度28°C的條件下,在發酵槽中發酵10天,得到一次發酵風化煤;(4)復混步驟將一次發酵風化煤按其質量百分比的1. 5%比例加入培養菌種后 再次混和后進行造粒,粒徑在0. 2 0. 8mm范圍,得到二次發酵風化煤;(5)包裝步驟將二次發酵風化煤的顆粒經篩選、干燥、稱重、裝袋即為產品。
權利要求
一種腐植酸菌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微生物菌種分離步驟從風化煤堆中選取風化煤作為樣品,用水稀釋樣品質量份的5-30倍后,作為培養基,在37℃條件下培養,通過平板劃線分離法,利用接種環挑選出菌種,反復調節培養基,PH在6.2-8.3和溫度為20-37℃的條件下,通過72-168小時,可分離出能降解風化煤的分離菌種,所述分離菌種包括霉菌、放線菌、細菌;(2)菌種培養步驟將所述分離菌種在溫度20~37℃、PH為6.2~8.3條件下,在三角瓶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72-168小時;再在溫度20~37℃、PH6.2~8.3條件下,在大三角瓶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72-168小時;再在溫度20~37℃、PH6.2~8.3條件下,在一級種子罐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72-168小時;再在溫度20~37℃、PH6.2~8.3條件下,在二級種子罐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72-168小時后,得到培養菌種;(3)發酵步驟將風化煤粉碎到粒徑在0.2mm以下,按其質量百分比的1-2%比例加入所述培養菌種,混合后在溫度25-37℃的條件下,在發酵槽中發酵7-15天,得到一次發酵風化煤;(4)復混步驟將所述一次發酵風化煤按其質量百分比的1-2%比例加入所述培養菌種后再次混和后進行造粒,粒徑在0.2~0.8mm范圍,得到二次發酵風化煤;(5)包裝步驟將所述二次發酵風化煤的顆粒篩選、干燥、稱重、裝袋即為產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腐植酸菌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驟(1)微生 物菌種分離步驟從風化煤堆中選取風化煤作為樣品,用水稀釋樣品質量份的15倍后,作 為培養基,在37°C條件下培養,通過平板劃線分離法,利用接種環挑選出菌種,反復調節培 養基,在PH:7.2和溫度28°C的條件下,通過100小時,可分離出能降解風化煤的分離菌種, 所述分離菌種包括霉菌、放線菌、細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腐植酸菌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驟(2)菌 種培養步驟將所述分離菌種在PH 7. 2和28°C條件下,在三角瓶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100 小時;再在溫度28°C和PH:7.2條件下,在大三角瓶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100小時;再在溫 度28°C和PH 7. 2條件下,在一級種子罐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100小時;再在溫度28°C和 PH 7. 2條件下,在二級種子罐中進行菌種擴大培養100小時后,得到培養菌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腐植酸菌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驟(3)發 酵步驟將風化煤粉碎到粒徑在0. 2mm以下,按其質量百分比的1. 5%比例加入所述培養菌 種,混合后在溫度28°C的條件下,在發酵槽中發酵10天,得到一次發酵風化煤。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腐植酸菌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驟(4)復混 步驟將所述一次發酵風化煤按其質量百分比的1. 5%比例加入所述培養菌種后再次混和 后進行造粒,粒徑在0. 2 0. 8mm范圍,得到二次發酵風化煤。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從風化煤中分離出具有降解風化煤使腐植酸含量增加的高活性菌株,以風化煤為底物進行降解發酵,利用菌種在風化煤中的代謝活動,使腐植酸活性增加,通過微生物菌種分離步驟、菌種培養步驟、發酵步驟、復混步驟和包裝步驟,生產制成高活性腐植酸菌肥。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所公開的菌肥生產方法較現在市面上出售的腐植酸肥料,具有反應條件溫和、生產工藝簡單、無污染等優點;按照本發明生產的菌肥具有腐植酸活性高,且含有微生物活菌,作用時效長,效果好的特點。
文檔編號C05F11/08GK101823907SQ201010171860
公開日2010年9月8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4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14日
發明者劉媛媛, 段開紅, 王春穎, 田瑞華, 田野, 胡利偉, 蘇士, 郭旺, 阿拉坦其其格 申請人:內蒙古西蒙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