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農業廢棄物飼料資源化利用的一種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專利涉及畜牧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是農業廢棄物秸稈、食醋廠副產品醋糟 等作為粗飼料,飼養反芻動物方面技術。
背景技術:
我國農業廢棄物稻草產量豐富,每年都有大量秸稈被焚燒掉,既浪費資源,又污染 環境。利用稻草開發飼料資源,飼喂反芻家畜(羊),以解決養羊生產粗飼料資源匱乏的難 題。稻草秸稈飼喂動物的主要問題是營養價值低、適口性差。當前,以稻草秸稈作飼料的加 工方法主要有氨化、堿化和微貯等,在稻草飼料加工過程中,需要外源加入堿液、氨氣或發 酵菌液等。醋糟作為食醋加工副產品,是潛在飼料資源,主要采用以下兩種飼料化利用方式, 一是將醋糟添加到肉雞、豬、羊、肉牛、肉兔等日糧中,目前國內已有相關研究報道,可替代 10 30%基礎日糧;二是利用微生物發酵醋糟提高其營養價 ,然后再用作畜禽飼料。目 前,尚未見把醋糟用于農業廢棄物青貯發酵的研究報道。水葫蘆作為世界十大害草之一,常因其爆發式生長,造成河道堵塞、破壞水體生物 多樣性,形成生態災害。將其用于家畜飼料始于20世紀70年代前后,主要目的是緩解糧食 緊張和經濟貧困,但由于其適口性差直接飼喂動物效果不理想。水葫蘆水分含量大,直接青 貯發酵難以成功。本發明通過將稻草秸稈、醋糟及水葫蘆復合,在密閉厭氧青貯發酵過程中,無添加 外源菌種和添加劑條件下,通過不同種農業廢棄物原料復合,來調節發酵基質,利用天然存 在的微生物自然發酵成功。
發明內容
解決農業廢棄物稻草秸稈單獨作為羊飼料加工利用時,營養價值低、適口性差問 題,把稻草、醋糟和水葫蘆三種廢棄物轉化成羊優質粗飼料。在沒有任何微生物接種物、夕卜 源添加物條件下,調節釀造業廢棄物醋糟、水生植物鳳眼蓮(即水葫蘆)與稻草復合比例, 自然發酵成羊可利用的發酵飼料,經羊肥育試驗表明,復合青貯飼料能夠達到中等以上生 產性能水平。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農業廢棄物飼料資源化利用的一種方法。以3種農業廢棄物,即稻 草、水葫蘆、醋糟為原料,突出了廢棄物的重新利用;不需添加堿、氨等外源添加物,不需微 生物接種,通過發酵底物及其適宜比例即可自然發酵成功;該發酵飼料適口性好,動物采食 量大,羊飼喂效果可達到中等以上生產水平;營養價值高且成本低廉。技術方案以河道、池塘打撈的鮮水葫蘆、于盛裝網框中浙水2小時后,粉碎成2-3公分左右; 干稻草,粉碎2-3公分左右。分別以重量比水葫蘆稻草醋糟=7 2 1均勻混合后,密閉封裝于青貯窖、青貯塔或塑料袋中。反復踩壓后,密封。經夏、秋季節自然狀態發酵30 天以上,即可開封飼喂。表1.精料配方組成(%,風干基礎) 該粗飼料飼喂羊之前,按照每公斤與360克精飼料(表1),均勻混合后,構成 TMR(Total Mixed Ration)全混合日糧飼喂羊,精粗比例約1 1,其最終配方比例如表2 所示。表2.羊肥育全混合日糧(%,鮮重) 本發明涉及的農業廢棄物稻草、水葫蘆、醋糟青貯發酵加工,按干物質精粗比為 1 1構成精粗全混合日糧,即TMR日糧比例折算,解決了稻草、醋糟及水葫蘆三種廢棄物單 獨飼喂家畜適口性差、采食量低的問題,并通過調節全混合日糧配方比例,達到營養全價。有益效果在廣大農村地區,農業廢棄物稻草產量豐富,我國每年大量秸稈被焚燒掉,既浪費 資源,又污染環境;水葫蘆作為生物入侵有害植物,今年來經常因其爆發式生長,導致堵塞 河道等生物侵害;醋糟是食醋廠產品加工后剩余物。如果單獨以稻草秸稈為粗飼料飼喂家 畜,其營養價值低、適口性差。當前,對稻草秸稈作飼料加工方法主要有氨化、堿化和微貯 等,在稻草飼料加工過程中,需要外源加入堿液、氨氣或發酵菌液等,操作麻煩又增加額外 成本。本發明,在無任何外源添加物添加,通過微生物發酵底物的調節,將該三種廢棄物復 合厭氧發酵,轉化為家畜可再利用飼料資源。通過該技術制作混合發酵飼料,具有良好酸性味道,適口性良好。每公斤發酵 飼料與360g精料混合飼喂,通過羊飼喂試驗,平均采食量達到1541. 4士 143. Og,日增重 108. 8 士 28. 7g,飼料轉化效率 7. 0 士 1. 7。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的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進一步詳細描述,但并不意味著對本發明的任何限 制。實施例一、袋裝農業廢棄物發酵飼料加工發酵袋設計原料準備稻草粉碎至2-3cm,太湖圍網水葫蘆、打撈、鮮粉碎2-3cm,食醋廠干燥 后醋糟。制作步驟以水葫蘆、稻草、醋糟按7 2 1比例均勻混合,裝入塑料袋中,反復 踩壓后密封、自然發酵30天。
二、袋裝農業廢棄物發酵飼料常規營養成分分析方法總能測定IS09831_1998,氧彈式熱量計法粗蛋白測定方法依據GB T5009. 5-2003,采用凱氏定氮法測定。纖維測定依據AOAC (2000 版),Van Soest 法;鈣測定依據GB/T 6436-2002,高錳酸鉀間接測定法;磷測定依據GB/T 6437-2002,釩鉬酸比色法;粗灰分測定GB/T 6438-1992,馬弗爐高溫灰化;pH測定酸度計直接測定。2、發酵后常規養分發酵30天后,感官指標呈酸香味道。pH值為4. 457 士0.052,即已達到青貯飼料發 酵酸度水平,風干樣品中總能(GE) 15. 86士0. 03MJ/kg,粗蛋白質(CP%)9. 02士0. 48,總磷 (P%)0. 139士0. 003,灰分(Ash%)11.66±0. 12,中性洗滌纖維(NDF% ) 66. 71 士0. 56,酸性 洗滌纖維(ADF% )42. 91 士 0. 81,半纖維素(% )23. 80 士 0. 94,纖維素(% )27. 72 士 4. 55,木 質素(% ) 11. 86士 1.89,酸不溶灰(% )4· 68士0. 16。3、袋裝農業廢棄物發酵飼料的飼喂效果將上述發酵飼料按照每公斤發酵飼料與360克精飼料均勻混合,構成全價 TMR(Total Mixed Ration)飼喂羊。其中,精料組成為玉米粉55,豆粕17,麥麩25,食鹽1, 磷酸氫鈣0.5,石粉1,預混劑0.5,合 計100%。在本例中,羊品種為波雜羊,日齡120天, 通過60天飼喂試驗,日增重(g) 101. 9士28. 9,日采食量1541. 4士 143. 0,日干物質采食量 716. 9 士 66. 5,飼料效率15. 0 士 3. 6,干物質飼料效率7. 0 士 1. 7。
權利要求
農業廢棄物飼料資源化利用的一種方法,其特征在于1)所采用原料都是農業生產廢棄物;2)稻草、水葫蘆和醋糟發酵比例為7∶2∶1;3)在夏秋季節厭氧發酵30天后,即可達到飼喂標準;4)每100公斤發酵飼料與360克精料混合后飼喂生長羊,日采食量可達到1.5公斤左右,日增重達到100克以上。
2.權利要求1所述農業廢棄物混合發酵飼料生產工藝方法。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農業廢棄物飼料資源化利用的一種方法,屬于畜牧養殖技術領域。該方法是將農業廢棄物稻草秸稈,非工業污染區河道、池塘生長水葫蘆及食醋加工廠副產品醋糟,初粉碎后,按特定比例混合、壓實、密封后,厭氧發酵30天,得到用于飼喂羊的一種類似青貯加工發酵飼料。該方法無需外源添加物,在自然條件下進行發酵,用于生長羊肥育可達到中等以上生產水平,所采用加工原料皆為農業生產廢棄物,為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條新的有效途徑。
文檔編號A23K1/06GK101843301SQ20101018391
公開日2010年9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7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27日
發明者嚴少華, 劉建, 周衛星, 白云峰 申請人:江蘇省農業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