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草莓腋芽組織培養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物組織培養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草莓腋芽進行組織培養的方法。
背景技術:
:草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栽培生產中主要靠匍匐莖進行營養繁殖,經多年種植后,由于感染多種病毒,致使品質及產量降低,經濟效益明顯下降。目前,草莓組培苗已在農業生產中廣泛應用。它對于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草莓產品的品質、提高農民經濟收入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利用組培快繁技術可對草莓脫毒苗進行快速繁殖及推廣,出苗整齊,可進行周年生產,不受季節限制,實現新品種的工廠化育苗并迅速推廣。現有的研究中,采用的外植體為蓮尖、葉片、葉柄、根、花藥、花瓣、托葉、子房等,雖然都獲得了成功,但均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陷。例如以莖尖為外植體進行的快繁,主要存在繁殖系數較低的問題;而以葉片、葉柄、根、花藥、花瓣、托葉、子房等為外植體,雖然繁殖系數有較大的提高,但存在變異較大的問題,不能很好地保持原有品種的種性。在前人研究中,多采用的外植體為莖尖、葉片、葉柄、根、花藥、花瓣、托葉、子房等,雖然都獲得了成功,但均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陷。例如以莖尖為外植體進行的快繁,主要存在繁殖系數較低的問題;而以葉片、葉柄、根、花藥、花瓣、托葉、子房等為外植體,雖然繁殖系數有較大的提高,但存在變異較大的問題,不能很好地保持原有品種的種性。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草莓的組織培養的方法。本發明提供的草莓的組織培養的方法,是以草莓帶托葉的短縮莖為外植體進行組織培養,得到草莓植株。上述草莓帶托葉的短縮莖是將草莓幼苗去除短縮莖內部的生長點、葉片和葉柄后,得到的含有托葉的短縮莖。本發明的草莓的組織培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上述外植體置于誘導腋芽萌發培養基上培養,誘導腋芽萌發,得到萌發的腋芽;2)將上述步驟1)得到的腋芽轉接到生根培養基上培養,誘導生根,得到完整再生植株。上述誘導腋芽萌發培養基是在MS基本培養液中添加6-BA、NAA、碳源和凝膠劑得到的固體培養基;其中6-BA的終濃度是0.5-1.5mg/L,NAA的終濃度是0.1-0.3mg/L;MS基本培養液的溶劑是水、溶質如表1所示。表1.MS基本培養液的溶質<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table>上述誘導腋芽萌發培養基中6-BA的終濃度最好是1.Omg/L,NAA的終濃度最好是0.2mg/L。上述腋芽的生根培養是在生根培養基中進行的,該生根培養基是在1/2MS基本培養液中添加IBA、碳源和凝膠劑得到的固體培養基;其中IBA的終濃度是0.lmg/L;上述1/2MS基本培養液的溶劑是水、溶質如表2所示。表2.1/2MS基本培養液的溶質<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table>上述草莓植株可以是不同品種的草莓植株,特別是甜查理、豐香、童子一號、紅顏。上述誘導腋芽萌發培養基和生根培養基中的碳源均可為葡萄糖、麥芽糖或蔗糖等;在誘導腋芽萌發培養基中優選為蔗糖,蔗糖在誘導腋芽萌發培養基中的終濃度可為30g/L;在生根培養基中優選也是蔗糖,蔗糖在生根培養基中的終濃度可為15g/L。上述誘導腋芽萌發培養基和生根培養基中的凝膠劑均可為瓊脂、卡拉膠或Gelrite等;在兩培養基中均可優選為瓊脂,瓊脂的終濃度均可為8_9g/L。在本發明中培養基的凝膠劑的用量以能達到培養基的硬度為基礎,可適當調整用量。本發明是以草莓無菌的帶托葉的短縮莖為外植體,先誘導草莓的腋芽萌發,進而誘導生根獲得再生植株。本發明中腋芽的萌發率均達90.0%以上,生根率可達92.5%以上。本發明可用于多個品種草莓的快速繁殖,如甜查理、童子一號、豐香等。本發明以腋芽為基礎進行快速繁殖,不僅繁殖系數較高,平均可達5.8以上,而且很好的保持了原由品種的特性,尤其對轉基因珍貴草莓植株的短期擴繁,種質庫保存植株的快繁殖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并不限于以下實施例。下述實施例中,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實施例1、草莓腋芽組織培養獲得再生植株一、外植體的預處理在無菌的條件下,將無菌的甜查理幼苗(購自北京市小湯山特菜基地)的葉片、葉柄全部剪除,只保留基部短縮莖和托葉部分,然后用鑷子小心將包裹在短縮莖內部的生長點去除,即得到用于組織培養的帶托葉的短縮莖(外植體)。二、腋芽的萌發及統計觀察1、腋芽的萌發將上述步驟一中得到的外植體接種到誘導腋芽萌發培養基上,每瓶誘導腋芽萌發培養基上接種3-5個外植體,在光照強度為2000Lx,光照培養時間為14小時,溫度為25°C的條件下,培養兩周左右,得到萌發的腋芽。上述誘導腋芽萌發培養基是在MS基本培養液中添加6-BA、NAA、碳源和凝膠劑得到的固體培養基;其中6-BA的終濃度是1.Omg/L,NAA的終濃度是0.2mg/L;碳源為終濃度是30g/L的蔗糖,凝膠劑為終濃度是8g/L的瓊脂;MS基本培養液的溶劑是水、溶質如表1所示,該培養基的PH為5.9。2、統計觀察實驗重復3次,統計觀察上述步驟二中步驟1的腋芽萌發情況,在培養16天時對腋芽進行統計觀察,實驗結果見下表3。接種的外植體培養兩周左右,在葉腋處即可產生5-6個腋芽;由下表3可知三次重復實驗腋芽的萌發率分別為90.0%,91.4%和94.3%,計算增殖倍數平均為5.6。表3.腋芽的萌發情況<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table>三、生根培養及統計觀察1、生根培養將上述步驟二中步驟1得到的生長至1-2厘米的腋芽轉接到生根培養基上,在溫度為25°C,光照強度為2000LX,光照時間為12小時/天的培養條件下進行誘導生根培養14天后,得到已生根的再生植株。上述生根培養基是在1/2MS基本培養液中添加IBA、碳源和凝膠劑得到的固體培養基;其中IBA的終濃度是0.lmg/L,碳源是蔗糖,蔗糖的終濃度是15g/L,凝膠劑是瓊脂,瓊脂的終濃度是8g/L;1/2MS基本培養液的溶劑是水、溶質如表2所示,該生根培養基的pH為5·9ο2、統計觀察實驗重復3次,統計觀察上述步驟三的步驟1中生根培養的生根情況,實驗結果見下表4,從表4可以看出本實施例生根培養的生根率平均可達95.4%,每個腋芽平均生根3.7根。表4.生根培養的生根率<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table>實施例2、童子一號草莓腋芽組織培養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采用的外植體為無菌童子一號(購自北京市小湯山特菜基地)草莓幼苗的帶托葉的短縮莖為外植體,本實施例的外植體帶托葉的短縮莖的獲得方法與實施例1的方法相同,其余步驟與實施例1的一致。本實施例的統計觀察結果如下1、腋芽的萌發情況在培養16天時對腋芽進行統計觀察,實驗結果見下表5。表5.腋芽的萌發情況<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table>2、生根情況在培養14天時對生根情況進行統計觀察,實驗結果見下表6。表6.生根培養的生根率<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table>由上述表5和表6可知,童子一號品種的草莓的帶托葉的短縮莖為外植體進行組織培養,腋芽的萌發率可達92.1%以上,生根率可達95.0%以上,每個腋芽的平均生根數為3.9根;本實施例組織培養的繁殖系數約為5.8。實施例3、豐香草莓腋芽組織培養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采用的外植體為豐香(購自北京市小湯山特菜基地)草莓幼苗的帶托葉的短縮莖為外植體,本實施例的外植體帶托葉的短縮莖的獲得方法與實施例1的方法相同,其余步驟也與實施例1的一致。本實施例的統計觀察結果如下1、腋芽的萌發情況在培養16天時,實驗結果見下表7。腋芽的萌發率分別為100.0%、94.3%和96.2%。表7.腋芽的萌發情況<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table>2、生根情況在培養14天時對生根情況進行統計觀察,實驗結果見下表8。表8.生根培養的生根率<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table>80<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table>由上述表7和表8可知,豐香品種的草莓的帶托葉的短縮莖為外植體進行組織培養,腋芽的萌發率可達94.3%以上,生根率可達92.5%以上,每個腋芽的平均生根數為3.8條;本實施例組織培養的繁殖系數為6.0。權利要求草莓的組織培養的方法,是以草莓帶托葉的短縮莖為外植體進行組織培養,得到草莓植株。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草莓帶托葉的短縮莖是將草莓幼苗去除短縮莖內部的生長點、葉片和葉柄后,得到的含有托葉的短縮莖。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植體置于誘導腋芽萌發培養基上培養,誘導腋芽萌發,得到萌發的腋芽;2)將上述步驟1)得到的腋芽轉接到生根培養基上培養,誘導生根,得到完整再生植株。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誘導腋芽萌發培養基是在MS基本培養液中添加6-BA、NAA、碳源和凝膠劑得到的固體培養基;其中6-BA的終濃度是0.5-1.5mg/L,NAA的終濃度0.1-0.3mg/L;所述MS基本培養液的溶劑是水、溶質如表1所示。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誘導腋芽萌發培養基中6-BA的終濃度是1.Omg/L,NAA的終濃度是0.2mg/L。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誘導腋芽萌發培養基中凝膠劑是瓊脂、卡拉膠或Gelrite,優選為瓊脂,瓊脂在誘導腋芽萌發培養基的終濃度為8_9g/L;所述碳源是葡萄糖、麥芽糖或蔗糖,優選為蔗糖,蔗糖在誘導腋芽萌發培養基中的終濃度為30g/L。7.根據權利要求3-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生根培養基是在1/2MS基本培養液中添加IBA、碳源和凝膠劑得到的固體培養基;其中IBA的終濃度是0.lmg/L;所述1/2MS基本培養液的溶劑是水、溶質如表2所示。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培養基中凝膠劑是瓊脂、卡拉膠或Gelrite,優選為瓊脂,瓊脂在生根培養基中的終濃度為8_9g/L;所述碳源是葡萄糖、麥芽糖或蔗糖,優選為蔗糖,蔗糖在生根培養基中的終濃度為15g/L。全文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草莓腋芽組織培養的方法。本發明的草莓腋芽組織培養的方法是以帶托葉的短縮莖作為外植體進行組織培養,先誘導草莓的腋芽萌發,進而誘導生根獲得再生植株。本發明中腋芽的萌發率均達90.0%以上,生根率可達92.5%以上。本發明以腋芽為基礎進行快速繁殖,不僅繁殖系數較高,而且很好的保持了原由品種的特性,尤其對轉基因珍貴草莓植株的短期擴繁,種質庫保存植株的快繁殖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另外,還可作為一種新的轉基因途徑加以運用。文檔編號A01H4/00GK101836591SQ201010197820公開日2010年9月22日申請日期2010年6月3日優先權日2010年6月3日發明者劉莉莎,王玉玨,趙永欽,郭仰東申請人:中國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