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懸浮式線釣漁具的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釣魚技術,具體是指適用于水庫的懸浮式線釣漁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桂魚(鱖魚)是水庫中常見的魚類,并且在大型水庫中占有很大數量,它們以小 魚為食,會導致家魚的減產,對于水庫養殖業是一種危害,但是一般的捕撈方法與工具很難 捕撈這種生活習性的魚。但是桂魚又是一種經濟價值和營養價值很高的魚,一般市場上是 70-80元/公斤。水庫里的人員雖然很想大量捕撈這種魚類,但是苦于沒有合適的捕撈方法 和工具,而導致桂魚每年的捕撈量很少。對水面下確定深度進行大批量懸浮式釣魚的方法, 目前現有技術沒有發現。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現有技術不能在深水區域的確定深度大批量釣 魚的技術難題,提供一種懸浮式線釣漁具的使用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懸浮式線釣漁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 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驟在預釣區域內設立至少兩個支點,在兩個支點之間設置線釣漁具,在 線釣漁具的主線上設置釣線組,在釣線組兩端的主線上分別設置下墜塊,下墜塊通過主線 與對應支點相連,通過調節主線放線釣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方案是,所述方法是在水面上設立至少兩個浮塊為對應支點, 并在兩支點間設置線釣漁具,至少包括以下步驟1)設立支點在水面上設浮塊為支點,在水底設對應的重物,一繩索兩端分別捆 綁浮塊和重物,以此方法再設置若干浮塊為支點,兩個浮塊之間用拉繩連接拉緊。2)設置釣線組將線釣漁具的主線捆綁在兩對應支點上,在主線上設一釣線組, 兩相鄰釣線間的距離大于兩釣線長度之和,主線兩端捆綁在支點上。3)設置下墜塊下墜塊捆綁固定在釣線組兩端的主線上。4)放線釣魚將主線兩端分別從支點上松開放線,兩下墜塊分別沉入水中,釣線 組隨主線下沉到水中一定深度后,將主線捆綁在支點上。本發明的另一種優選方案是,所述方法是在水面對應岸邊預定位置以至少兩個固 定物為對應支點,在兩支點間設置線釣漁具,至少包括以下步驟1)設立支點橫過水面在對應岸邊的預定位置以固定物為支點。2)設置釣線組將線釣漁具的主線捆綁在兩對應支點上,在主線上設一釣線組, 兩相鄰釣線間的距離大于兩釣線長度之和,主線兩端捆綁在支點上。3)設置下墜塊下墜塊捆綁固定在釣線組兩端的主線上。4)放線釣魚將主線兩端分別從支點上松開放線,兩下墜塊分別沉入水中,釣線 組隨主線下沉到水中一定深度后,將主線捆綁在支點上。本發明與現有技術比較,其有益效果明顯
水庫地形和植被條件復雜,不便于放置線釣,現有方法釣魚成功率低。以桂魚為 例,全國很多水庫養殖桂魚,如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新疆、山東、湖北等地。各地水庫養殖 都是網箱養殖,大型水庫水深有的超過70-80米,因地形復雜,捕撈桂魚是世界性的難題。 對自然繁殖的野生桂魚還沒有好的辦法釣上來,使用本發明的技術能解決這個問題。通過 觀察桂魚生活習性及水庫地型地貌的特點,采用本發明的技術釣桂魚,具有以下優點1、工 作效率高,每人每天能放釣一百多到幾百個釣。2、操作安全可靠,可以把線釣設在靠岸邊魚 活動出沒的地方,而不被水庫植被掛住,魚上釣后,能控制在一定范圍內。3、便于調節釣線 深度,如根據不同季節魚在水的深度來調節。4、操作簡單,能日夜連續作業,只要按時巡查、 收魚和換食即可。綜上所述,采用本發明的技術能克服復雜地形環境和季節因素影響,可以根據魚 在水中所處的不同位置,自由調節釣線組在水中的位置,使釣線組懸在水中,適合在水庫線 釣活食性魚類。操作簡單,便于推廣,能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經過反復試驗,用于批量線 釣桂魚、鯰魚、翹嘴魚等活食性魚類,每次釣魚量可靠。
圖1為本發明的第一種優選實施例結構原理2為本發明的第二種優選實施例結構原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詳細說明。實施例1、如圖1,所述懸浮式線釣漁具的使用方法是在水面上設立至少兩個浮塊 為對應支點,并在兩支點間設置線釣漁具,至少包括以下步驟1、設立支點在水面上設浮塊為支點4,在水底設對應的重物7,一繩索6兩端分別 捆綁浮塊和重物,以此方法再設置另一浮塊為支點,兩個浮塊之間用拉繩5連接拉緊。2、設置釣線組將線釣漁具的主線1捆綁在兩對應支點上,在主線1上設一釣線 組2,各釣線上分別設有活食魚餌,兩相鄰釣線間的距離大于兩釣線長度之和,主線1兩端 分別捆綁在對應支點上。所述釣線長度范圍最好是10厘米-200厘米。3、設置下墜塊下墜塊3捆綁固定在釣線組2兩端的主線1上。4、放線釣魚將主線1兩端分別從對應支點上松開放線,兩下墜塊分別沉入水中, 釣線組2隨主線1下沉到水中一定深度后,將主線1捆綁在對應支點上。釣線組2下沉深 度可以是從水面到水底的任意深度。作為本發明的優化方案,還可以在兩浮塊之間的拉繩5上捆綁若干浮塊作為支 點,在支點下方對應的主線1上捆綁下墜塊,支點和下墜塊之間通過另一主線8連接,從而 控制釣線組2在水中的穩定性。實施例2、如圖2,所述懸浮式線釣漁具的使用方法是在水面對應岸邊預定位置以 兩個固定物為對應支點,在兩支點間設置線釣漁具,至少包括以下步驟1、設立支點橫過水面在對應岸邊的預定位置以固定物為支點4。2、設置釣線組將線釣漁具的主線1捆綁在兩對應支點上,在主線1上設一釣線 組2,各釣線上分別設有活食魚餌,兩相鄰釣線間的距離大于兩釣線長度之和,主線1兩端分別捆綁在對應支點上。所述釣線長度范圍最好是10厘米-200厘米。 3、設置下墜塊下墜塊3捆綁固定在釣線組2兩端的主線1上。4、放線釣魚將主線1兩端分別從對應支點上松開放線,兩下墜塊分別沉入水中, 釣線組2隨主線1下沉到水中一定深度后,將主線1捆綁在對應支點上。釣線組2下沉深 度可以是從水面到水底的任意深度。
權利要求
懸浮式線釣漁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驟在預釣區域內設立至少兩個支點,在兩個支點之間設置線釣漁具,在線釣漁具的主線上設置釣線組,在釣線組兩端的主線上分別設置下墜塊,下墜塊通過主線與對應支點相連,通過調節主線放線釣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懸浮式線釣漁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是在水面上 設立至少兩個浮塊為對應支點,并在兩支點間設置線釣漁具,至少包括以下步驟1)設立支點在水面上設浮塊為支點,在水底設對應的重物,一繩索兩端分別捆綁浮 塊和重物,以此方法再設置若干浮塊為支點,兩個浮塊之間用拉繩連接拉緊;2)設置釣線組將線釣漁具的主線捆綁在兩對應支點上,在主線上設一釣線組,兩相 鄰釣線間的距離大于兩釣線長度之和,主線兩端捆綁在支點上;3)設置下墜塊下墜塊捆綁固定在釣線組兩端的主線上; 4)放線釣魚將主線兩端分別從支點上松開放線,兩下墜塊分別沉入水中,釣線組隨 主線下沉到水中一定深度后,將主線捆綁在支點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懸浮式線釣漁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是在水面對 應岸邊預定位置以至少兩個固定物為對應支點,在兩支點間設置線釣漁具,至少包括以下 步驟1)設立支點橫過水面在對應岸邊的預定位置以固定物為支點;2)設置釣線組將線釣漁具的主線捆綁在兩對應支點上,在主線上設一釣線組,兩相 鄰釣線間的距離大于兩釣線長度之和,主線兩端捆綁在支點上;3)設置下墜塊下墜塊捆綁固定在釣線組兩端的主線上;4)放線釣魚將主線兩端分別從支點上松開放線,兩下墜塊分別沉入水中,釣線組隨 主線下沉到水中一定深度后,將主線捆綁在支點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懸浮式線釣漁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還可以在 兩浮塊之間的拉繩上捆綁若干浮塊作為支點,在支點下方對應的主線上捆綁下墜塊,支點 和下墜塊之間通過另一主線連接,從而控制釣線組在水中的穩定性。
全文摘要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技術不能在深水區域的確定深度大批量釣魚的技術難題,提供一種懸浮式線釣漁具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驟在預釣區域內設立至少兩個支點,在兩個支點之間設置線釣漁具,在線釣漁具的主線上設置釣線組,在釣線組兩端的主線上分別設置下墜塊,下墜塊通過主線與對應支點相連,通過調節主線放線釣魚。能自由調節釣線組在水中的位置,用于批量線釣桂魚、鯰魚、翹嘴魚等活食性魚類,每次釣魚量可靠。
文檔編號A01K91/00GK101940196SQ20101024180
公開日2011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26日
發明者楊志光 申請人:楊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