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育苗流水線用土壤鋪覆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機械播種領域,特別是一種用于流水線育苗的覆土或育苗流水線 用土壤鋪土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育苗流水線中的覆土和鋪土裝置,絕大多數采用的是輸送帶送土。水稻作物 育苗播種的土壤鋪覆裝置,用輸送帶送土( 土為常規的田間用土),作業效果不錯。當覆土 或鋪土的用土為營養土時,因為營養土的自重輕,采用帶傳輸覆土或鋪土作業,輸送帶易打 滑,作業效果不好,達不到農藝作業要求。因此,用營養土作為覆土或鋪土土源時,送土方式 急待改進。根據用戶的反饋和實際試驗發現,輸送帶送土裝置,出土口易堵塞,送土不勻,輸 送帶易打滑等現象。因此,如何提供一種送土均勻,且不易堵塞的鋪土裝置,成為現有技術 中值得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送土均勻且不易堵塞出土口的育苗流水線
用土壤鋪覆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育苗流水線用土壤鋪覆 裝置,所述育苗流水線用土壤鋪覆裝置安裝在育苗流水線上,其包括鋪覆土箱及設置在鋪 覆土箱內的至少一個滾筒,所述鋪覆土箱由端板及導向板組成,所述鋪覆土箱上部為進料 口,下部為出料口,所述滾筒活動安裝在鋪覆土箱的端板上,其與傳動機構連接,所述滾筒 表面有若干凸起,所述滾筒表面的凸起與鋪覆土箱導向板之間形成適合土壤通過的出料通 道。作為本發明所述育苗流水線用土壤鋪覆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滾筒表面沿其 軸向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與鋪覆土箱導向板之間的距離為0. 5cm 6cm。作為本發明所述育苗流水線用土壤鋪覆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滾筒表面的凸 起與鋪覆土箱導向板之間的距離為Icm 3cm。作為本發明所述育苗流水線用土壤鋪覆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滾筒表面的凸 起數量為6個 20個。作為本發明所述育苗流水線用土壤鋪覆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滾筒表面的凸 起高度為0. 5cm 5cm。作為本發明所述育苗流水線用土壤鋪覆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滾筒表面的凸 起高度為Icm 3cm。作為本發明所述育苗流水線用土壤鋪覆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滾筒表面的若 干凸起呈螺旋狀分布。作為本發明所述育苗流水線用土壤鋪覆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鋪覆土箱沿垂 直于滾筒軸向的截面呈倒梯形或矩形。
作為本發明所述育苗流水線用土壤鋪覆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鋪覆土箱內的 滾筒為兩個,所述兩個滾筒的轉動方向相反,所述兩個滾筒之間的距離與滾筒和導向板之 間的距離相當。作為本發明所述育苗流水線用土壤鋪覆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鋪覆土箱上設 置有進料斗。采用了本發明所述結構之后,育苗流水線的營養土傳輸裝置,由皮帶傳動革新為 滾筒傳動,一方面避免了傳送帶打滑,營養土傳輸不勻和容易堆積現象;另一方面結構簡 單,制造成本較低。本發明既實現了送土的均勻、穩定效果,又進一步的將土打散、打碎,更 加有利于苗種出芽時的土壤盤根。
圖1是本發明所述育苗流水線用土壤鋪覆裝置的側面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所述裝置的端面示意圖。圖3是所述滾筒凸起與導向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4是設置有兩個滾筒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所述裝置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其中,育苗流水線1、鋪覆土 箱2、滾筒3、傳動機構4、凸起5、出料通道6、導向板7、端板8、出料口 9、進料斗10、進料口 11。所述育苗流水線用土壤鋪覆裝置主要由鋪覆土箱及其內的滾筒組成,鋪覆土箱由 兩塊端板和兩塊導向板組成,滾筒活動安裝在端板上,優選方式是利用軸承座安裝在端板 上,滾筒與傳動機構連接,所述傳動機構可以是一般的皮帶傳動機構、鏈條傳動機構或齒輪 傳動機構。所述滾筒的凸起部分與導向板之間留有適合土壤通過的出料通道,根據不同的 土質,可以調節滾筒的凸起與導向板之間的距離,可以調節0. 5cm 6cm,優選Icm 3cm, 當然具體距離根據實際土壤情況而定。所述滾筒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兩個,或者更多。如 果是兩個或以上,則兩個滾筒之間應當是相對運動的。滾筒表面的凸起數量取決于滾筒的 直徑大小以及土壤的粘性等性質。優選為6 20齒。調整滾筒的齒數,可以使得在齒之間 的低凹處土的容量增加了,而可堆積的土增多了,土的重量也相對提高了,這樣滾筒在轉動 作業時,營養土可以隨著滾筒的轉動力而完全下落,確保了營養土在齒間不堆積,不積留。 作為本發明所述育苗流水線用土壤鋪覆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滾筒表面的凸起數量為 6個 20個。所述滾筒表面的凸起高度為0.5cm 5cm。所述滾筒表面的凸起高度優選為 Icm 3cm。所述滾筒表面的若干凸起也可以呈螺旋狀分布在滾筒表面。所述鋪覆土箱沿 垂直于滾筒軸向的截面呈倒梯形或矩形。所述鋪覆土箱內的滾筒為兩個,所述兩個滾筒的 轉動方向相反,所述兩個滾筒之間的距離與滾筒和導向板之間的距離相當。所述鋪覆土箱 上設置有進料斗。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 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 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一種育苗流水線用土壤鋪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流水線用土壤鋪覆裝置安裝在育苗流水線上,其包括鋪覆土箱及設置在鋪覆土箱內的至少一個滾筒,所述鋪覆土箱由端板及導向板組成,所述鋪覆土箱上部為進料口,下部為出料口,所述滾筒活動安裝在鋪覆土箱的端板上,其與傳動機構連接,所述滾筒表面有若干凸起,所述滾筒表面的凸起與鋪覆土箱導向板之間形成適合土壤通過的出料通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流水線用土壤鋪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表面沿 其軸向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與鋪覆土箱導向板之間的距離為0. 5cm 6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流水線用土壤鋪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表面的 凸起與鋪覆土箱導向板之間的距離為Icm 3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流水線用土壤鋪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表面的 凸起數量為6個 20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流水線用土壤鋪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表面的 凸起高度為0. 5cm 5c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流水線用土壤鋪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表面的 凸起高度為Icm 3c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流水線用土壤鋪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表面的 若干凸起呈螺旋狀分布。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流水線用土壤鋪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鋪覆土箱沿 垂直于滾筒軸向的截面呈倒梯形或矩形。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流水線用土壤鋪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鋪覆土箱內 的滾筒為兩個,所述兩個滾筒的轉動方向相反,所述兩個滾筒之間的距離與滾筒和導向板 之間的距離相當。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育苗流水線用土壤鋪覆裝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鋪覆土箱上設置有進料斗。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育苗流水線用土壤鋪覆裝置,采用了本發明所述結構之后,育苗流水線的營養土傳輸裝置,由皮帶傳動革新為滾筒傳動,一方面避免了傳送帶打滑,營養土傳輸不勻和容易堆積現象;另一方面結構簡單,制造成本較低。本發明既實現了送土的均勻、穩定效果,又進一步的將土打散、打碎,更加有利于苗種出芽時的土壤盤根。
文檔編號A01G9/10GK101965791SQ201010266949
公開日2011年2月9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31日
發明者季順中, 李群, 陸東興, 陳松慧 申請人:江蘇云馬農機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