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公路坡面植被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植被技術,特別是公路坡面植被方法。
背景技術:
高速公路是人流密集的區域,與人們身心健康、交通安全息息相關,公路坡面植被 恢復對改善路域生態環境、美化景觀、提高駛乘人員行車安全發揮重要作用。現有的公路坡面植被有采用土工網固土植草護坡技術,它是在土層較薄的坡面 上,錨設錨桿,上掛土工網,然后人工鋪設種植土、侵蝕防止劑、緩效性肥料,拌合有機肥、泥 炭,拍實后種植灌木,再用液壓噴播機噴薄合適的草種,從而實現綠化的目的。該技術的突 出優點在于(1)對環境破壞極小,很好的保護了原有環境,以土壤結構改良為突破口,力 求簡化公路植被養護管理。(2)由于客土的應用,為灌木和草種根系提供了良好的生長基 礎,能夠實現草、灌木合理的植物群落配比,達到建設后路域植被與自然植被融為一體的效 果,同時在植物選種上以當地物種為主,避免了外來物種影響。一段時間以后,隨著當地其 他物種的侵入,更能適應該類環境的植物群落即可形成。(3)灌木根系可扎入巖石縫隙,固 土護坡效果比草本植物更可靠,可較大程度地減少邊坡坍塌,穩固風化的巖面,節省維護費 用,提高交通安全。(4 )工期短、比較工程防護措施經濟性好,施工方便。然而,客土的厚度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較厚有利于植物生長,減少后期施肥 維護,但相應的增加了施工成本,尤其在竣工初期,較厚的客土層增大了發生坡面滑坡的可 能,但客土太薄對植物,尤其是草種的生長不利。土工網固土(間植灌木)植草護坡技術在 本公路上的應用取得了一定的綠化及防護效果,但植物生長情況,如成活率、地上地下生物 量、植物群落的優勢度、客土厚度、基質材料的配比等存在不確定的因素。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施工方便、方便維護、成活率高、隨時隨地可進行施肥澆 灌的公路坡面植被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公路坡面植被方法,其特征是它至少包括植物桿 體,植物桿體通過植物桿體關結與公路坡面固定成平面分布體。植物桿體為柱狀體,植物桿體內有植物生長土,植物生長土采用本地土或人造土, 柱狀體內有毛細管,毛細管上有毛細孔,毛細管通過管件與進水管和排水管相通,進水管通 過毛細管的毛細孔與植物桿體的植物生長土相通,以提供植物生長土生長植物的水份和營養。所述的植物桿體或采用縱人造植物桿體和橫人造植物桿體連接成網狀結構,縱人 造植物桿體和橫人造植物桿體各段之間通過植物桿體關結連接,植物桿體關結一方面完成 每節縱人造植物桿體或橫人造植物桿體相互之間的連接,同時完成植物桿體與公路坡面的 固定,植物桿體與公路坡面的固定通過公路坡面固定件連接,植物桿體關結中間有公路坡 面固定件的固定孔。
所述的植物桿體長度在30-300mm之間,植物桿體外表可以為竹狀結構,也可以是 植物表面體。所述的植物桿體制造時,可由上下體膠結為柱狀體。所述的植物桿體上有一個或多個植物植被孔,植物植被孔與植物桿體的植物生長 土相通,植物種植在植物植被孔內,在一節植物桿體上植物植被孔的數量與其長度有關,一 般為300-1000mm之間一個。所述的進水管和排水管在公路坡面的上下位置,植物桿體通過毛細管與進水管相 通過,進水管連接水池,由控制閥門控制。所述的植物桿體關結是多通道管件結構,在其內部有植物生長土和毛細管。所述的植物桿體通過植物桿體關結與公路坡面固定成平面分布體可以是平面樹, 植物桿體有主桿和支桿,由主桿和支桿構成一棵樹狀結構,支桿通過插入或螺紋連接在主 桿上。所述的網狀結構或樹狀結構的植物桿體固定有發光體,發光體與太陽能板提供的 電壓電連接,太陽能板白天充電,晚上向發光體加電,使發光體發光。所述的發光體構造成廣告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這種公路坡面植被方法主要包括植物桿體,植物桿體 通過植物桿體關結與公路坡面固定成平面分布體,植物桿體為柱狀體,植物桿體內有植物 生長土,植物生長土采用本地土或人造土,柱狀體內有毛細管,毛細管上有毛細孔,毛細管 通過管件與進水管和排水管相通,進水管通過毛細管的毛細孔與植物桿體的植物生長土相 通,以提供植物生長土生長植物的水份和營養;進水管和排水管在公路坡面的上下位置,植 物桿體通過毛細管與進水管相通過,進水管連接水池,由控制閥門控制。它施工方便、方便 維護、成活率高、可隨時隨地進行施肥澆灌。
下面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植物桿體剖面圖; 圖3是圖1的植物桿體截面圖; 圖4是植物桿體關結剖面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3結構示意圖。圖中1、進水管;2、排水管;3、公路坡面;4、縱人造植物桿體;5、橫人造植物桿體; 6、植物桿體關結;7、植物植被孔;8、植物桿體;9、植物生長土 ;10、毛細管;11、毛細孔;12、 公路坡面固定件;13、植物;14、發光體;15、太陽能板。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圖2、圖3所示,公路坡面植被方法,它至少包括植物桿體8,植物桿體8通過植 物桿體關結6與公路坡面3固定成平面分布體,植物桿體8為柱狀體,植物桿體8內有植物 生長土 9,植物生長土 9采用本地土或人造土,柱狀體內有毛細管10,毛細管10上有毛細孔 11,毛細管10通過管件與進水管1和排水管2相通,進水管1通過毛細管10的毛細孔11 與植物桿體8的植物生長土 9相通,以提供植物生長土 9生長植物13需要的水份和營養。
4
植物桿體8或采用縱人造植物桿體4和橫人造植物桿體5連接成網狀結構,網狀 結構是井字狀或樹狀結構。井字狀結構是由縱人造植物桿體4和橫人造植物桿體5各段之間通過植物桿體關 結6連接構成,植物桿體關結6 —方面完成每節縱人造植物桿體4或橫人造植物桿體5相 互之間的連接,同時完成植物桿體8與公路坡面3的固定,植物桿體8與公路坡面3的固定 通過公路坡面固定件12連接,植物桿體關結6中間有公路坡面固定件12的固定孔。植物桿體8依據需要設計長度,各節的長度和粗細可以相同,長度在30_300mm之 間,植物桿體8外表可以為竹狀結構,也可以是植物表面體(如人造樹),但植物桿體8中間 的毛細管10直徑相同。植物桿體8制造時,可由上下體膠結為柱狀體,植物桿體8上有一 個或多個植物植被孔7,植物植被孔7與植物桿體8的植物生長土 9相通,植物13種植在植 物植被孔7內(當然也可種植在植物桿體關結6上),在一節植物桿體8上植物植被孔7的 數量與其長度有關,一般300-1000 mm之間一個。這與植物植被面積有關,植物植被面積有 0. 25平方米時,植物植被孔7的間距選300mm.。進水管1和排水管2在公路坡面3的上下位置,植物桿體8通過毛細管10與進水 管1相通過,進水管1連接水池,由控制閥門控制。水池的水從進水管1經物桿體8內的毛 細管10滲透到植物生長土 9內。水池的水可加入營養液。植物生長土 9采用人造土(實際上是無土栽培技術)有利于植物桿體8長期使用, 因為,毛細管10滲透到植物生長土 9內時,不會讓毛細孔11封堵。如圖4所示,植物桿體關結6實際上是多通道管件結構,如兩通、三通、四通管件一 樣,只不過在其內部有植物生長土 9和毛細管10。植物桿體關結6到底是幾通根據需要確定。實施例2 如圖5所示,植物桿體8通過植物桿體關結6與公路坡面3固定成平面 分布體可以是平面樹,植物桿體8有主桿和支桿,由主桿和支桿構成一棵樹狀結構,在支桿 通過插入或螺紋連接在主桿上。主桿和支桿與縱人造植物桿體4和橫人造植物桿體5具有 相同的意義,連接成網狀結構或樹狀結構。主桿和支桿內有毛細管10,主桿和支桿上有植物 植被孔7,植物植被孔7的數量與其長度有關。實施例3 如圖6所示,為了充分利用空間,連接成網狀結構或樹狀結構的植物桿 體8固定有發光體14,發光體14與太陽能板15提供的電壓電連接,太陽能板15白天充電, 晚上向發光體14加電,使發光體14發光,發光體14可構廣告體,一方面向公路提供照明, 同時可為產品做廣告。
權利要求
公路坡面植被方法,其特征是它至少包括植物桿體(8),植物桿體(8)通過植物桿體關結(6)與公路坡面(3)固定成平面分布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坡面植被方法,其特征是植物桿體(8)為柱狀體;植 物桿體(8)內有植物生長土(9),植物生長土(9)采用本地土或人造土 ;柱狀體內有毛細管 (10),毛細管(10)上有毛細孔(11),毛細管(10)通過管件與進水管(1)和排水管(2)相通, 進水管(1)通過毛細管(10)的毛細孔(11)與植物桿體(8)的植物生長土(9)相通,以提供 植物生長土(9)生長植物(13)所需的水份和營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坡面植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植物桿體(8)采用縱 人造植物桿體(4)和橫人造植物桿體(5)連接成網狀結構的植物桿體(8),縱人造植物桿體 (4)和橫人造植物桿體(5)各段之間通過植物桿體關結(6)連接,植物桿體關結(6) —方面 完成每節縱人造植物桿體(4)或橫人造植物桿體(5)相互之間的連接,同時完成植物桿體 (8 )與公路坡面(3 )的固定,植物桿體(8 )與公路坡面(3 )的固定通過公路坡面固定件(12 ) 連接,植物桿體關結(6)中間有公路坡面固定件(12)的固定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坡面植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植物桿體(8)長度在 30-300mm之間,植物桿體(8)外表是竹狀結構,或是植物表面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坡面植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植物桿體(8)制造時, 由上下體膠結為柱狀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坡面植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植物桿體(8)上有一個 或多個植物植被孔(7),植物植被孔(7)與植物桿體(8)的植物生長土(9)相通,植物(13) 種植在植物植被孔(7)內,在一節植物桿體(8)上植物植被孔(7)的數量與其長度有關,一 般在300-IOOOmm之間一個。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坡面植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進水管(1)和排水管 (2)在公路坡面(3)的上下位置,植物桿體(8)通過毛細管(10)與進水管(1)相通過,進水 管(1)連接水池,由控制閥門控制。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坡面植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植物桿體關結(6)是多 通道管件結構,在其內部有植物生長土(9)和毛細管(10)。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坡面植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植物桿體(8)通過植物 桿體關結(6)與公路坡面(3)固定成平面分布體是樹狀結構的植物桿體(8),植物桿體(8) 有主桿和支桿,由主桿和支桿構成一棵樹狀結構,支桿通過插入或螺紋連接在主桿上。
10.根據權利要求3或9所述的公路坡面植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連接成網狀結 構的植物桿體(8)或樹狀結構的植物桿體(8)固定有發光體(14),發光體(14)與太陽能板 (15)提供的電壓電連接,太陽能板(15)白天充電,晚上向發光體(14)加電,使發光體(14) 發光,所述的發光體(14)可構成廣告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一種植被技術,特別是公路坡面植被方法,其特征是它至少包括植物桿體,植物桿體通過植物桿體關結與公路坡面固定成平面分布體,植物桿體為柱狀體,植物桿體內有植物生長土,植物生長土采用本地土或人造土,柱狀體內有毛細管,毛細管上有毛細孔,毛細管通過管件與進水管和排水管相通,進水管通過毛細管的毛細孔與植物桿體的植物生長土相通,以提供植物生長土生長植物的水份和營養。它提供了一種施工方便、方便維護、成活率高、隨時隨地可進行施肥澆灌的公路坡面植被方法。
文檔編號A01G25/00GK101946626SQ20101028447
公開日2011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3日
發明者劉珉愷 申請人:西安信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