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方頭甲的室內繁育及野外釋放方法

文檔序號:352995閱讀:38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方頭甲的室內繁育及野外釋放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林害蟲生物防治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方頭甲的室內繁育及野外釋放 方法。
背景技術
盾蚧科是同翅目胸喙亞目中種類最多,最進化的類群,廣泛分布于全球,尤以亞、 歐、非大陸最為豐富。目前盾蚧科已記錄372屬2088種,占盾蚧類昆蟲種類的三分之一,而 中國已知的盾蚧種類約320多種,主要寄生于各種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是林業、果樹、經 濟作物和觀賞植物的重要害蟲類群。由于盾蚧類害蟲特殊的形態結構,化學防治十分困難, 造成的經濟損失無法估計。盾蚧蟲種類天敵資源豐富,方頭甲是最重要的捕食性天敵類群, 其寄主廣泛,能適應各種生境,捕食率高,既可用于林業上的盾蚧的生物防治,也可用于果 樹、經濟作物和觀賞植物的盾蚧類害蟲,如捕食矢尖蚧、糠片蚧、黑點蚧、木瓜刺西蚧、褐圓 階、柑桔白輪階、米蘭白輪階、樟囊階、桑盾階、柿絨粉階、桔全爪螨等,很有繁殖利用價值, 應用前景廣闊。方頭甲(Scale picnic beetle),昆蟲綱鞘翅目。該科已記述近140種。在非洲 (包括非洲區和屬于古北區的非洲北部地區)方頭甲科的分類研究較為深入。世界上已記 述的方頭甲種類,2/3以上的種類分布在非洲,古北區方頭甲的種類已記述了 40余種,印度 和馬來亞區方頭甲種類僅有零星的描述和記載,種類中極大多數種類均屬方頭甲屬。中國 的方頭甲研究還不夠深入,到目前為止僅記載9種。田明義等人,方頭甲屬中國已知種類描述及一新種記述。昆蟲天敵,16 (3),1994。 該文對方頭甲屬中國已知種類進行了形態描述,并記述了采自南嶺的方頭甲屬新種。1、日甲(Cybocephalus nipponicus Endrody Yonnga), ( ^^ T^ 的頭部)1. 00 1. 35mm,寬 0. 75 0. 95mm。2、微亮方頭甲(C. sublucidus Plavilshtshikov),體長(不包括下彎的頭 部)2. 10mm,寬 1. 30mm。S^lllf^^ (Cybocephalus nanlingensis sp. Nov), ( ^^ T^ 部)1. 18 1. 20mm,寬 0. 97 0. 10mm。田明義等人,海南省方頭甲屬種類記述。華南農業大學學報,18(1),1997。該文作 者對海南省方頭甲種類進行了調查,共鑒定出方頭甲屬種類8種,即(Cybocephalus nipponicus Endrody-Yonnga, 1971), ( ^^ 括下彎的頭部,下同)1. 00 1. 35mm,寬0. 76 0. 95mm,雄蟲頭部及前胸背板黃色,足黃 色,前胸背板側緣及鞘翅端緣黃褐色,其余部分黑色,雌蟲體黑色,分布海南、遼寧、北京、 陜西、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山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香港;國外分布在日 本、印度、斯里蘭卡、馬里亞納群島、密克羅尼西亞群島。2、龐氏方頭甲(Cybocephalus pangi Yu Tian,1995),體長 0. 90 1. 20mm 寬 0. 70 0. 90mm,較小體型種類,與日本方頭甲相似,分布海南、貴州。
3、深裂方頭甲(Cybocephalus dissectus Yu,1994),個體大小差異較大.體長 1. 25 1. 80mm,寬0. 80 1. 20mm,黑色種類,體極橫拱,分布海南、廣東、四川、廣西。4、凹莖方頭甲(Cybocephalus concavus Yu et Tian,1995),體長 1. 10 1. 30mm, 寬0.8mm。體黑色,分布海南、廣東。5、膨節方頭甲(Cybocephalus exlansus Yu, 1994),異名南嶺方頭甲 (Cybocephalusnanlingensis Tnan,1994),體長 1. 10 1. 40mm,體黑色,分布海南、廣東。(Cybocephalus chinwnsis YuCybocephalus, 1995), 1. 2 ~ 1.5讓,寬0. 8mm,體黑色,分布海南、浙江、廣東、廣西、四川、貴州。7、馬山方頭甲(Cybocephalus mashanus Yu, 1994),體長 1. 08 1. 22mm,寬 0. 90 1.00mm,體黑色,觸角11節,分布海南、廣東、廣西。8、桂林方頭甲(Cybocephalus guilinensis Yu,1995),體長 1. 00 1. 10mm,寬 0. 8mm,體型較小,體黑色,分布海南、廣西。李鴻筠等人,不同條件下日本方頭甲對矢尖蚧捕食功能的反應。植物保護學報, 36 (6),2009。在室內條件下,定量研究了不同溫度、濕度和光照條件下日本方頭甲成蟲對不 同密度矢尖蚧1齡雄若蟲的捕食功能反應和尋找效應,結果表明,溫度為25°C、相對濕度為 70 90%、光照強度120001X、L D = 14 10時,最有利于日本方頭甲成蟲捕食。理論 最大捕食量為308. 86頭,最佳尋找密度為95. 18頭。冉春等人,溫度對日本方頭甲生長發育及繁殖的影響。植物保護學報,30(4), 2003。該文根據溫度與日本方頭甲實驗種群變動的相關性,擬合各蟲態的發育歷期、存活 率以及成蟲產卵量與溫度之間的數學模型,基本反應了種群各項生態特征隨溫度變化的趨 勢,可供室內大量飼養繁殖日本方頭甲提供參考。研究探討了 18 30°C范圍內日本方頭甲 對溫度的反應,而該蟲對極端溫度的反應尚未測定。從王氏模型的測定結果看出,卵、一齡幼蟲、二齡幼蟲、三齡幼蟲、蛹和產卵前期對 高溫的臨界發育溫度分別為37. 1,36.2,35.3,41.3,45. 1,43. 1°C,說明日本方頭甲較耐高 溫,這與實際情況是否相符,有待進一步研究。采用低溫貯藏日本方頭甲繭和卵的辦法可以延遲成蟲羽化和卵孵化的時間,為有 計劃的室內大規模飼養和釋放日本方頭甲防治害蟲提供方便。貯藏在8°C時,日本方頭甲蛹 的羽化率和卵的孵化率最高。故8°C是低溫貯藏日本方頭甲蛹和卵比較理想的溫度,而王氏 模型擬合出各蟲態的低溫臨界發育溫度介于3. 5 6. 2°C之間,兩組數據比較接近,所以低 溫臨界發育溫度可作為室內低溫保存日本方頭甲的參考依據。日本方頭甲成蟲只能在低溫中保存15天以內,15天后死亡率急劇增加,故不宜用 日本方頭甲成蟲進行低溫貯存。冉春等人,一種室內飼養日本方頭甲的方法。植物醫生,16 (6),2003。該文介紹了 對日本方頭甲室內飼養的方法1、桑白盾蚧的飼養桑白盾蚧的寄主較多,如椿樹、桑樹、桃樹、李樹等,很容易采 得。待桑白盾蚧進入產卵孵化盛期,用解剖針挑開成蟲蚧殼,用0號毛筆將卵和初孵若蟲移 至表面皿中,取回室內接種到馬鈴薯上,讓其孵化、生長、發育和繁殖。以后可采用同樣的方 法在室內馬鈴薯上獲取蟲源。接種到其他未接種的馬鈴薯上,進一步擴大桑白盾蚧飼養繁 殖,為日本方頭甲的飼養提供大量飼料。室內相對濕度維持在70 80%之間,溫度在28°C,每日光照不少于12h時,桑白盾蚧生長、發育、繁殖比較適宜。2、日本方頭甲的飼養桑白盾蚧尚未發育至成蟲這段時間里,不宜接種日本方頭甲,否則,日本方頭甲很 快吃完馬鈴薯上的桑白盾蚧,這對日本方頭甲的大量飼養是不利的。為了讓相同數量的桑 白盾蚧飼養更多的日本方頭甲,等桑白盾蚧發育到成蟲期后接種日本方頭甲最理想。每個 馬鈴薯上的日本方頭甲不宜接種過多,否則也會在短時間內吃完桑白盾蚧,桑白盾蚧和日 本方頭甲按50 1的比例接種比較合適。待日本方頭甲在馬鈴薯上產卵發育后,定期檢查 日本方頭甲產生的后代,按需要將其后代釋放到田間控制桔全爪螨和矢尖蚧等盾蚧害蟲, 或進行低溫貯存,以備后用。日本方頭甲室內適宜的飼養溫度為23. 2 27. 1°C。3、日本方頭甲的低溫貯藏室內飼養的日本方頭甲不一定馬上釋放至田間,為了需要有時須保存一些時間。 低溫可以延緩昆蟲的生長和發育進度,可以積累日本方頭甲的種源,供適時繁殖和田間釋 放用于防治害蟲的危害。低溫貯存日本方頭甲卵和蛹是保存日本方頭甲的有效途徑。在 相同貯藏條件下,8°C為蛹和卵最適宜的低溫貯藏溫度。日本方頭甲卵、蛹和成蟲分別置 于 2°C,4°C,6°C,8°C,10°C,25d 后的卵孵化率分別^J 72. 1 %, 76. 5 %, 79. 4 %,82. 7 %和 68. 7% ;蛹的羽化率分別是62. 3%,69. 5%,73. 5%,80. 7%,61. 1%。而15d后的成蟲存活 率分別為52. 1%,53. 1%,52. 7%,52.9%,50. 3%,到15d時,各溫度下的存活率均不高于 53. 5%,到25d時存活率最高的也不到4. 0%,故日本方頭甲成蟲不宜在低溫中保存15d以 上,因而不能用日本方頭甲的成蟲進行低溫長期保存蟲種。雷艷梅等人,日本方頭甲的生物學特性及其利用。植物保護,30(4),2004。本文介 紹用南瓜或馬鈴薯薯塊在溫室內飼養桑白盾蟻、梨圓蚧,待其在南瓜或薯塊上生長相當多 時,可將有蟲南瓜或薯塊移于細鐵紗網罩內,接種繁殖日本方頭甲,待成蟲羽化時,釋放于 果園。綜上所述,方頭甲的室內繁殖技術研究僅冉春等人有報道,該研究僅處于實驗室 階段,不能大規模的飼養,存在如下問題一是方頭甲的中間寄主選擇不合適,桑白蚧在馬 鈴薯上的繁殖率低,導致接種過早時蚧蟲就滿足不了方頭甲的取食,方頭甲的繁殖效率也 低;二是方頭甲成蟲歷期長,產卵周期長,導致世代重疊,不利于野外釋放研究,該研究沒有 涉及批量繁殖生產的研究。而方頭甲的人工飼料研究也處于實驗室階段,以雞蛋黃、蜂蜜 (5 5)為基質的無論加與不加微量鮮矢尖蚧體液或者按5 5 2配制的雞蛋黃+蜂蜜 +蜂乳(每毫升含蜂王漿40毫升)的人工代飼料,成蟲均能取食。此外成蟲還可取食玉米 或絲瓜鮮花粉的汁液,不取食干玉米花粉和貯存的茶葉花粉。但成蟲喂飼人工飼料后,死亡 率大大增加,且不能產卵,一旦改用喂矢尖蚧雌蟲飼料后,即可正常產卵,表明用人工代飼 料僅能維持生命。因此,要解決方頭甲繁殖效率低,不能實現周年性的批量生產,首先要收 集并篩選出一種能大規模繁殖、適應溫濕度范圍廣的盾蚧,而且用于繁殖盾蚧的繁殖材料 易得;其次是繁殖容器、接蟲比例及盾蚧齡期的選擇使方頭甲的產卵量最大化;最后是方 頭甲野外釋放方法的簡單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方頭甲的繁殖效率低、不能實現周年性的批量生產的問
5題,提供一種能大批量生產的方頭甲的室內繁育及野外釋放方法。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先在野外采集方頭甲種源和中間寄主盾蚧種源,將中間寄主盾蚧種源接種到經消 毒的培養材料表面上,在自然條件下培育,培育20 30天時間后,將培養材料1 2個放 入帶蓋的一次性紙杯中,接入方頭甲種源雌雄各一個,10 15天取出方頭甲種源移入另一 紙杯中,直至方頭甲種源死亡,然后將培養材料從杯中取出,集中平排放入底部放有兩塊與 底部同樣大小的蛹收集材料的培養盒中,10 15天后待幼蟲全部化蛹,即可將帶蛹的收集 材料野外釋放,或者放入成蟲收集籠中培育方頭甲成蟲,再野外釋放。以上所述的中間寄主盾蚧種源,是東方腎盾蚧。以上所述的培養材料,是馬鈴薯。以上所述的自然條件,是溫度為15 35°C,相對濕度為50 80 %,濕度超過80 % 需用抽濕機抽濕。以上所述的蛹收集材料,是醫用紗布。以上所述的培養盒,包括塑料盒、塑料紗布盒、化纖紗布盒、木盒和紙盒中的一種 或多種培養盒。以上所述的收集籠,是由鋁框架、玻璃板、塑料或化纖紗布、漏斗、試管、棉塞、圓孔 和黑布罩組成,籠體為正方型或長方型,籠體長寬高都為30 60cmX30 60cmX30 60cm,上下兩面是玻璃板,四周邊用塑料或化纖紗布固定,頂上的玻璃開一圓孔,直徑約 4 6cm ;黑布罩的形狀與籠體相似,稍大,頂部也開一直徑約6 10cm的圓孔,將漏斗倒 立,罩住籠上圓形孔,接口處用膠水粘牢;使用時,將蛹收集材料放于籠中后,即將黑色布罩 套于籠體上,漏斗通過黑布罩的圓形開孔露出,試管套于漏斗小口上,接觸的地方用棉塞密 封,將籠子放于光線較好的地方即可。以上所述的野外釋放,包括蛹釋放和成蟲釋放。具體繁育及野外釋放方法步驟是(1)方頭甲和中間寄主盾蚧種源的采集野外采集的方頭甲和中間寄主盾蚧的成蟲或幼蟲或卵或蛹,帶回室內作為種源備用。(2)中間寄主盾蚧的繁殖首先將馬鈴薯洗凈,噴灑消毒水后晾干備用,然后將剛孵化的東方腎盾蚧若蟲用 毛筆掃到馬鈴薯的表面上,再將帶有若蟲的馬鈴薯置于溫度為15 35°C,相對濕度為50 80%的條件下,讓其發育,20 30天后取出備用,留下一部分作為種源繁殖下一代東方腎 盾蚧。(3)方頭甲的繁殖首先,將1個帶有已發育20天東方腎盾蚧的馬鈴薯放入帶蓋的一次性紙杯中,接 入方頭甲種源雌雄各一個。10 15天后取出方頭甲種源移入另一紙杯中,直至方頭甲種源 死亡;然后,將馬鈴薯從杯中取出,集中平排放入塑料盒或木盒或紙盒中,放入前在其底 部放入兩塊與底部同樣大小的重疊的醫用紗布,待幼蟲全部化蛹后及時取出馬鈴薯;最后, 將醫用紗布放入成蟲收集籠,收集成蟲。
(4)方頭甲的野外釋放方頭甲的釋放有兩種方法1、蛹釋放將帶有方頭甲蛹的醫用紗布直接掛在帶有盾蚧的植株上,成蟲羽化后 即可自行爬到受害植株上尋找并取食害蟲。2、成蟲釋放將收集到的成蟲放入一次性紙杯中掛于受害植株上,一次性紙杯內 放入若干碎紙條,以利于成蟲的攀爬尋找并取食害蟲。本發明方法的優點和積極效果1、可以大批量生產繁育方頭甲,用于防治農業、林業及園林植物的盾蚧害蟲如松 突圓蚧、考氏白盾蚧、紅圓蚧、褐圓蚧等。2、用東方腎盾蚧作為繁殖方頭甲的中間寄主,東方腎盾蚧的世代短,寄主適應性 廣,可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繁殖材料。本發明是以馬鈴薯為繁殖材料,東方腎盾蚧在馬鈴 薯上成活率高、產卵量大,易于大規模繁殖,使方頭甲的規模繁育潛力大幅提高;適應的溫 濕度范圍廣,因此,即使在冬季也能繁殖。3、方頭甲繁殖采用一次性紙杯代替大型木盒,降低繁殖成本;采用單對接蟲繁殖 的方式,可大幅提高方頭甲的產卵量,1對方頭甲一次性產卵最多可達到60頭以上。4、采用固定方頭甲的產卵時間即10天即移走成蟲的方式,可使下一代各個體的 蟲態整齊,達到批量生產的目的。5、采用雙層紗布可有效吸引方頭甲幼蟲在其上化蛹,起到收集蛹的作用。6、采取野外放蛹的方式代替野外釋放成蟲,可極大地節約人力和物力。


圖1 為本發明方頭甲大規模繁殖方法工藝流程圖;圖2 為成蟲收集籠示意圖。圖2標識1-玻璃板、2-鋁框架、3-塑料或化纖紗布、4-黑布罩、5-圓孔、6-試管、 7-棉塞、8-漏斗。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方法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但應該理解本發明并不受這 些內容所限制。實施例1 (1)方頭甲和中間寄主盾蚧種源的采集在受盾蚧害蟲危害的柑橘果園中的植株上,分別收集方頭甲和中間寄主東方腎盾 蚧的卵或幼蟲或蛹或成蟲,帶回室內作為種源備用。(2)中間寄主的繁殖首先將馬鈴薯洗凈,噴灑消毒水或在消毒水中清洗后晾干備用,然后將剛孵化的 東方腎盾蚧若蟲用毛筆掃到馬鈴薯上,每個馬鈴薯上的若蟲180 200只,再將帶有若蟲的 馬鈴薯置于溫度27 30°C,濕度65 70%的條件下,讓其自由發育,20天后取出備用,留 下一部分作為種源繁殖下一代東方腎盾蚧。(3)方頭甲的繁殖
首先,將1個帶有已發育20天東方腎盾蚧的馬鈴薯放入經過處理的帶蓋的一次性 紙杯中,接入方頭甲種源雌雄各一個,讓其自由取食和產卵。一次性的紙杯的杯蓋需經過一 定的處理,即將中間部分剪掉,以利于透氣。為防方頭甲逃出,應先在杯口蓋一層50目的紗 布,再蓋上蓋子。15天后用吸管取出方頭甲種源移入另一帶蓋的紙杯中,直至方頭甲種源死 亡,如在移動的過程中發現其中一只死亡,可補充一只同性的方頭甲成蟲。然后,將馬鈴薯從杯中取出,集中平鋪地放入大的塑料盒中,大小不限,馬鈴薯不 能重疊放置。放入前在容器底部墊上兩塊與底部同樣大小的醫用紗布,待幼蟲全部在紗布 中化蛹后及時取出馬鈴薯,以防馬鈴薯腐爛污染紗布。最后,將帶蛹的紗布放入成蟲收集器中。(4)方頭甲的野外釋放將帶有方頭甲蛹的紗布掛在受盾蚧危害的植株上,羽化的成蟲即可自行爬到受害 植株上尋找并取食害蟲,從而起到防治害蟲的作用。實施例2 (1)方頭甲和中間寄主盾蚧種源的采集在受盾蚧害蟲危害的松樹林中的植株上,分別收集方頭甲和中間寄主東方腎盾蚧 的卵或幼蟲或蛹或成蟲,帶回室內作為種源備用。(2)中間寄主的繁殖首先將馬鈴薯洗凈,噴灑消毒水或在消毒水中清洗后晾干備用,然后將剛孵化的 東方腎盾蚧若蟲用毛筆掃到馬鈴薯上,每個馬鈴薯上的若蟲約190 210只,再將帶有若蟲 的馬鈴薯置于溫度25 28°C,濕度72 75%的條件下,讓其自由發育,25天后取出備用, 留下一部分作為種源繁殖下一代東方腎盾蚧;(3)方頭甲的繁殖首先,將1個帶有已發育20天東方腎盾蚧的馬鈴薯放入經過處理的帶蓋的一次性 紙杯中,接入方頭甲種源雌雄各一個,讓其自由取食和產卵。一次性的紙杯的杯蓋需經過一 定的處理,即將中間部分剪掉,以利于透氣。為防方頭甲逃出,應先在杯口蓋一層50目的紗 布,再蓋上蓋子。12天后用吸管取出方頭甲種源移入另一帶蓋的紙杯中,直至方頭甲種源死 亡,如在移動的過程中發現其中一只死亡,可補充一只同性的方頭甲成蟲。然后,將馬鈴薯從杯中取出,集中平鋪地放入大的紙盒中,大小不限,馬鈴薯不能 重疊放置。放入前在容器底部墊上兩塊與底部同樣大小的醫用紗布,待幼蟲全部在紗布中 化蛹后及時取出馬鈴薯,以防馬鈴薯腐爛污染紗布。最后,將帶蛹的紗布放入成蟲收集器中,收集成蟲,野外釋放應用或作為下一代方 頭甲的種源。(4)方頭甲的野外釋放將收集到的成蟲放入一次性紙杯中掛于受害植株上,一次性紙杯內放入若干碎紙 條,以利于成蟲的攀爬尋找并取食害蟲,從而起到防治害蟲的作用。實施例3 (1)方頭甲和中間寄主盾蚧種源的采集在受盾蚧害蟲危害的園林植物蘇鐵或仙人掌植株上,分別收集方頭甲和中間寄主 東方腎盾蚧的卵或幼蟲或蛹或成蟲,帶回室內作為種源備用。
8
(2)中間寄主的繁殖首先將馬鈴薯洗凈,噴灑消毒水或在消毒水中清洗后晾干備用,然后將剛孵化的 東方腎盾蚧若蟲用毛筆掃到馬鈴薯上,每個馬鈴薯上的若蟲200只,再將帶有若蟲的馬鈴 薯置于溫度27 30°C,濕度76 80%的條件下,讓其自由發育,28天后取出備用,留下一 部分作為種源繁殖下一代東方腎盾蚧;(3)方頭甲的繁殖首先,將1個帶有已發育20天東方腎盾蚧的馬鈴薯放入經過處理的帶蓋的一次性 紙杯中,接入方頭甲種源雌雄各一個,讓其自由取食和產卵。一次性的紙杯的杯蓋需經過一 定的處理,即將中間部分剪掉,以利于透氣。為防方頭甲逃出,應先在杯口蓋一層50目的紗 布,再蓋上蓋子。10天后用吸管取出方頭甲種源移入另一帶蓋的紙杯中,直至方頭甲種源死 亡,如在移動的過程中發現其中一只死亡,可補充一只同性的方頭甲成蟲。然后,將馬鈴薯從杯中取出,集中平鋪地放入大的木盒中,大小不限,馬鈴薯不能 重疊放置。放入前在容器底部墊上兩塊與底部同樣大小的醫用紗布,待幼蟲全部在紗布中 化蛹后及時取出馬鈴薯,以防馬鈴薯腐爛污染紗布。最后,將帶蛹的紗布放入成蟲收集器中,收集成蟲。(4)方頭甲的野外釋放將收集到的成蟲放入一次性紙杯中掛于受害植株上,一次性紙杯內放入若干碎紙 條,以利于成蟲的攀爬尋找并取食害蟲,從而起到防治害蟲的作用。
權利要求
一種方頭甲的室內繁育及野外釋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野外采集方頭甲種源和中間寄主盾蚧種源,將中間寄主盾蚧種源接種到經消毒的培養材料表面上,在自然條件下培育,培育20~30天時間后,將培養材料1~2個放入培養容器中,接入方頭甲種源雌雄各一個,10~15天取出方頭甲種源移入另一容器中,直至方頭甲種源死亡,然后將培養材料從杯中取出,依次放入培養盒中,10~15天后待幼蟲全部化蛹,即可將帶蛹的收集材料野外釋放,或者放入成蟲收集籠中培育方頭甲成蟲,再野外釋放。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頭甲的室內繁育及野外釋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中間寄主盾蚧種源是東方腎盾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頭甲的室內繁育及野外釋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培養材料是馬鈴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頭甲的室內繁育及野外釋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自然條件是溫度為15 35°C,相對濕度為50 80%,濕度超過80%需用抽濕機抽濕。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頭甲的室內繁育及野外釋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蛹收集材料是醫用紗布。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頭甲的室內繁育及野外釋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培養容器,包括透氣帶蓋的紙杯、金屬罐、玻璃杯和塑料杯中的一種或多種培養容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頭甲的室內繁育及野外釋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培養盒,包括采用塑料、紗布、金屬網、木材和紙制成透氣帶蓋的培養盒或盤中的一種或 多種培養盒。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頭甲的室內繁育及野外釋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收集籠,是由鋁框架、玻璃板、塑料或化纖紗布、漏斗、試管、棉塞、圓孔和黑布罩組成,籠 體為正方型或長方型,籠體長寬高都為30 60cmX 30 60cmX 30 60cm,上下兩面是玻 璃板,四周邊用塑料或化纖紗布固定,頂上的玻璃開一圓孔,直徑約4 6cm;黑布罩的形狀 與籠體相似,稍大,頂部也開一直徑約6 10cm的圓孔,將漏斗倒立,罩住籠上圓形孔,接口 處用膠水粘牢;使用時,將蛹收集材料放于籠中后,即將黑布罩套于籠體上,漏斗通過黑布 罩的圓形開孔露出,試管套于漏斗小口上,接觸的地方用棉塞密封,將籠子放于光線較好的 地方即可。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頭甲的室內繁育及野外釋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野外釋放,包括蛹釋放和成蟲釋放。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方頭甲的室內繁育及野外釋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蛹釋放是將帶有方頭甲蛹的醫用紗布直接掛在帶有盾蚧的植株上,成蟲羽化后即可自行 爬到受害植株上尋找并取食害蟲;成蟲釋放是將收集到的成蟲放入一次性紙杯中掛于受害 植株上,一次性紙杯中放入若干碎紙條,以利于成蟲的攀爬尋找并取食害蟲。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農林害蟲生物防治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天敵昆蟲的室內繁殖及野外釋放方法。本發明是以馬鈴薯為中間寄主的繁殖材料,室內繁育易于大量繁殖、溫濕度適應范圍廣的東方腎盾蚧作為中間寄主,在帶蓋的一次性紙杯中放入發育20~30天左右的中間寄主并以雌雄比1∶1的比例接種繁育方頭甲種源,10~15天以后取出方頭甲種源并轉接至另一杯中,直至種源死亡,將余下的馬鈴薯平排放入底層墊有雙層紗布的塑料盒中收集蛹,再將收集到的蛹放入成蟲收集籠中或野外釋放防治盾蚧害蟲,也可將收集到的成蟲野外釋放。本發明可做到批量生產方頭甲,而且克服方頭甲的繁殖效率低、不能實現周年性生產的問題。
文檔編號A01K67/033GK101940193SQ20101028831
公開日2011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21日
發明者吳耀軍, 楊舒婷, 秦元麗, 蔣學建, 鄧艷, 陳崇征, 黃華艷 申請人: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