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沙棗種子催芽及育苗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植物種苗繁殖技術,特別涉及一種沙棗種子催芽及育苗方法。
背景技術:
沙棗(Elaeag皿s spp.),屬胡頹子科胡頹子屬落葉喬木或灌木,是集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經濟型樹種,目前在我國被廣泛應用于食品、藥物、造紙、飼料、木材、家具等方面。沙棗的枝、葉、花、果都具有開發和利用價值。沙棗樹又具抗風沙、耐鹽漬、耐干旱、耐高溫、耐瘠薄、易繁殖、適應性強的特點,是改造干旱、沙地、荒地、鹽漬地造林的優良樹種之一。沙棗為非豆科固氮植物,其根瘤菌在固氮和改良土壤方面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沙棗種皮堅硬致密,無法用機械脫皮的方法將種皮脫去,導致種子發芽率低,出苗參差不齊,苗木質量也得不到保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沙棗種子催芽及育苗方法,該方法可大大提高了其發芽率與發芽指數,提高了苗木質量,這對以后沙棗的生產和利用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如上構思,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沙棗種子催芽及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依照下列步驟進行①選擇均勻、飽滿、無病蟲害的果實,脫水使含水量低于15%,并密封保存;②種子前處理將果實取出后,放入清水中浸泡16-24小時,裝入尼龍紗袋中,用水揉搓,去除外果皮,清水洗凈撈出; 進行催芽處理,使種子的發芽率達到85%以上; 人工
育苗待60%芽露白,開始置于沙床中播種育苗;育苗選用穴盤或花盆,基質是河沙蛭
石草炭土=1 : i : i,正常肥水管理;⑤移栽定植待沙棗苗長至第二年,一般在2月下
旬至3月上旬,帶土坨移栽,移栽前施足基肥,以667m2施廄肥5000kg, 10kg 二銨,50kg磷肥,10kg尿素為宜,移栽后,立即灌水;⑥撫育管理移栽后半個月內每2-3天灌水一次,待緩苗后,在3月下旬至5月中旬期間,10-15天灌水1次。5月底以后,可結合灌水按照每畝5kg撒施尿素,土壤肥力較低的可以在第二次灌水后結合中耕除草按照每畝10kg追施一次二銨。 上述催芽處理的方法可選用種皮刻傷、低溫處理、溫水浸泡、98 %濃硫酸處理和層積處理這些方法中的一種或多種。 上述催芽處理的方法是用鑷子或其他工具將沙棗種子胚根一端刻傷,置于沙床中培養7-10天,培養溫度在20-25t:之間。 上述催芽處理的方法是低溫處理將種子與濕沙按照1 : 2_1 : 3的比例混合,在3—6t:的低溫條件下保存3個月以上。 上述催芽處理的方法是溫水浸泡將種子置于40_8(TC的溫水中,待到自然冷卻后浸泡24小時,然后置于沙床中催芽10-40天,溫度在20-25t:之間。 上述催芽處理的方法是將種子晾干水分,放入98%的濃硫酸中浸泡3-5min,迅速撈出,用清水清洗3-5遍,然后清水浸泡24小時后置于沙床中催芽,溫度在20-25°C之間。
上述催芽處理的方法是層積處理每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將種子和濕沙1:5-1: 6的比例混合,裝在蛇皮袋中,埋于0-5t:溝中,然后上面覆土16cm成脊形,并插上1-2根秸稈,層積天數以60-80天為宜。 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包括種子的選擇、保存、多種種子催芽技術、人工育苗技術,提高了沙棗本身發芽率,使發芽率達到85%以上,可使苗木生長良好。本發明節約成本、簡單易行,易于推廣。
具體實施例方式
—種沙棗種子催芽及育苗方法,依照下列步驟進行 (1)種子的選擇及保存。選擇比較均勻、飽滿、無病蟲害的果實。保存需待暴曬晾
干后,使含水量低于5%,保存于干燥的容器中,封好口,達到密閉的條件,減少種子呼吸及
蟲害的發生,有條件最好保存于-2(TC冷凍室中,防止種子生活力降低。 (2)種子前處理。將果實取出后,于清水中浸泡16-24小時,裝入尼龍紗袋中,用水
揉搓,去除外果皮,清水洗凈撈出。 (3)催芽處理。通過種皮刻傷、低溫處理、溫水浸泡、98%濃硫酸處理和層積處理這些方法中的一種或多種進行種子處理使種子的發芽率到達85%以上,而且促進其發芽勢和發芽指數。 ①種皮刻傷。用鑷子或其他工具,將沙棗種子胚根一端刻傷,置于沙床中培養,溫度以25°。為宜,可以在7-10天內發芽率達到85%以上。此方法較費工,但對于短時間內需要播種并且需要迅速出苗的生產比較適用,適于小面積栽培。
②低溫處理。將種子與濕沙i : 2-i : 3比例混合,置于4t:冰箱中保存3個月以
上,播種后發芽率可達90%以上,并且出苗率整齊,此方法簡便,適于大面積育苗。濕沙的濕度以60 %為宜,期間要補充水分。 ③溫水浸泡。將種子置于40-8(TC的溫水中,待到自然冷卻,浸泡24小時,然后置于沙床中催芽,溫度25t:,大約10-40天發芽率可以達到85%以上。此法簡單方便、經濟,適于大面積播種。
98%濃硫酸。將種子晾干水分,放入98%的濃硫酸中浸泡3-5min,迅速撈出,用清水清洗3-5遍,然后清水浸泡24h,置于沙床中催芽,溫度25°C。
權利要求
一種沙棗種子催芽及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依照下列步驟進行①選擇均勻、飽滿、無病蟲害的果實,脫水使含水量低于15%,并密封保存;②種子前處理將果實取出后,放入清水中浸泡16-24小時,裝入尼龍紗袋中,用水揉搓,去除外果皮,清水洗凈撈出;③通過催芽處理方法使種子的發芽率達到85%以上;④人工育苗待60%芽露白,開始置于沙床中播種育苗;育苗選用穴盤或花盆,基質是河沙∶蛭石∶草炭土=1∶1∶1,正常肥水管理;⑤移栽定植待沙棗苗長至第二年,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帶土坨移栽,移栽前施足基肥,以667m2施廄肥5000kg,10kg二銨,50kg磷肥,10kg尿素為宜,移栽后,立即灌水;⑥撫育管理移栽后半個月內每2-3天灌水一次,待緩苗后,在3月下旬至5月中旬期間,10-15天灌水1次,5月底以后,可結合灌水按照每畝5kg撒施尿素,土壤肥力較低的可以在第二次灌水后結合中耕除草按照每畝10kg追施一次二銨。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沙棗種子催芽及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催芽處理 的方法可選用種皮刻傷、低溫處理、溫水浸泡、98 %濃硫酸處理和層積處理這些方法中的一 種或多種。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沙棗種子催芽及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催芽處理的方法是用鑷子或其他工具將沙棗種子胚根一端刻傷,置于沙床中培養7-10天,培養溫度在20-25。C之間。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沙棗種子催芽及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催芽處理的方法是低溫處理將種子與濕沙按照i : 2-i : 3的比例混合,在3—6t:的低溫條件下保存3個月以上。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沙棗種子催芽及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催芽處理的方法是溫水浸泡將種子置于40-8(TC的溫水中,待到自然冷卻后浸泡24小時,然 后置于沙床中催芽10-40天,溫度在20-25t:之間。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沙棗種子催芽及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催芽 處理的方法是將種子晾干水分,放入98%的濃硫酸中浸泡3-5min,迅速撈出,用清水清洗 3-5遍,然后清水浸泡24小時后置于沙床中催芽,溫度在20-25t:之間。
7.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沙棗種子催芽及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催芽 處理的方法是層積處理。每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將種子和濕沙按1 : 5-1 : 6的比 例混合,裝在蛇皮袋中,埋于0-5t:溝中,然后上面覆土 16cm成脊形,并插上l-2根秸稈,層 積天數以60-80天為宜。
全文摘要
一種沙棗種子催芽及育苗方法,依照下列步驟進行①選擇均勻、飽滿、無病蟲害的果實,脫水使含水量低于15%,并密封保存;②種子前處理將果實取出后,放入清水中浸泡16-24小時,裝入尼龍紗袋中,用水揉搓,去除外果皮,清水洗凈撈出;③通過催芽處理方法使種子的發芽率達到85%以上;④人工育苗;⑤移栽定植;⑥撫育管理。本發明包括種子的選擇、保存、多種種子催芽技術、人工育苗技術,提高了沙棗本身發芽率,使發芽率達到85%以上,可使苗木生長良好。本發明節約成本、簡單易行,易于推廣。
文檔編號A01C1/00GK101790912SQ20101030018
公開日2010年8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11日
發明者于瑋瑋, 馮濤, 李慧, 閻國榮 申請人:天津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