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井下用選擇性破碎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適用于井下開采后毛煤的煤矸分離用的井下用選擇性破碎機。
背景技術:
在采煤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矸石、鐵器等雜物,近年來,隨著采煤技術的發展, 特別是綜采、連采及放頂煤技術的運用,在采煤過程中混入大量頂底板和夾矸,使得煤質變 差,給煤炭洗選加工系統造成了巨大壓力和危害,礦井的提升運力也被極大地消耗和浪費, 更由于毛煤直接升井,使得地面矸石量不斷增加而形成了大量的“矸石山”。不僅占用大量 耕地,而且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地面塌陷等問題。對于煤炭生產來說,為了減少矸石山的環境危害,減輕地面煤炭洗選壓力,提升運 輸效率,在井下對原煤進行排矸除雜處理,實現井下煤、矸分離,使矸石不升井是現實煤炭 潔凈生產、綠色生產的必由之路。但是目前在地面上應用成熟的煤、矸分離設備,受到井下 條件和環境的影響,不適合在井下使用。因此必須結合井下工礦實際,提出新的適合煤礦井 下煤、矸分離的工藝,研制安全可靠、分選能力大、運行壽命長的井下分選設備。通過研究毛煤組成可知,毛煤是由煤、夾矸石、巖石、礦物、雜物等組成的,而不同 物質的硬度差別很大,因此可以考慮利用毛煤中不同組分的力學性能的差異對毛煤進行選 擇性分選。選擇性破碎分選是對混合物料施加適當的作用力,使硬度較大的巖石、物料不破 碎或較少破碎,而使硬度較小的巖石、礦物完全破碎或基本破碎,利用巖石、礦物強度差異, 達到強化破碎和分選的目的。根據巖石礦物具有抗壓強度大、抗拉強度小的特點,用恰當的 方法對其破碎,可以使破碎更加有效。例如對于硬物料應采用折斷配合沖擊來破碎;對于 煤這樣的脆性物料,則以采用劈裂破碎較為合適。根據毛煤中煤與矸石、雜物的強度差異進行選擇性破碎來實現井下毛煤排矸除雜 是一個非常有效毛煤處理途徑,可以實現矸石就地排放不升井的目的。但是到目前為止,還 沒有成熟的、適用于井下毛煤排矸的選擇性破碎設備。1994年2月23日國家專利局公布了一種滾筒式井下用選擇性破碎機的專利,其專 利號為ZL 93228113. 3。此發明是用于原煤初選和塊煤分選,鋼、鐵渣破碎,具有打擊件轉子 的滾筒式井下用選擇性破碎機,由回轉部分、防塵罩及卸料部、廢料排出部、基礎框架及托 輥部、轉子驅動部、滾筒驅動部等組成。它的主要特征是回轉部是由滾筒和置于滾筒內部 的帶有打擊件的轉子組合而成,滾筒和轉子分別驅動同向旋轉,使物料的破碎、篩分和異物 分離通過滾筒一次完成,且成品粒度均勻,過粉碎小,能耗低。此發明的優勢在于,其滾筒內置帶有打擊件的轉子,且滾筒和轉子分別驅動同向 旋轉,可以有效地將進入滾筒的物料破碎,實現破碎、篩分和分離一體化。但是此發明也存在部分缺陷第一,動力由一端傳入,鏈傳動系統,機體受扭矩大, 噪聲大,大鏈輪加固比較困難;其次,機體安裝時軸線與水平沒有夾角,不利于矸石或者雜 物的推進,機器沒有較大的軸向力,固機器的部件故障多;第三,排料裝置比較單一等。
同時,此發明缺少井下工礦的考量,不合適井下毛煤排矸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正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結構更為 合理的新型井下用選擇性破碎機。該破碎機依據井下毛煤的破碎物理特性來合理確定施以 物料的破碎力,實現有選擇的破碎物料,并減少物料的過粉碎,達到成品粒度均勻的要求。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實現
本發明的井下用選擇性破碎機包括支撐機架、設置在支撐機架上的支撐輥輪機構、通 過環繞其筒體設置的與支撐輥輪機構中的支撐輥輪相配合的滾圈水平安裝在支撐輥輪機 構上的回轉筒體;所述回轉筒體包括滾筒和環包在滾筒外的防塵罩;所述滾筒內腔由進料 端向后依次分段設置為預篩分段、推進篩分段、破碎篩分段、排料段,在預篩分段下方設置 有預篩分段排料口,在破碎篩分段的下方設置有卸料溜槽;在滾筒內以與滾筒共軸線的方 式安裝有由動力源驅動其旋轉的中心軸,在與預篩分段相配合段的中心軸軸體上設置有打 擊板,在與破碎篩分段相配合段的中心軸軸體段上設置有斜齒形轉子,在與排料段相配合 段的中心軸軸體段上設置有螺旋排料絞龍;所述預篩分段和破碎篩分段的筒壁均為篩筒結 構,其篩孔的孔徑為30-150mm,且在破碎篩分段的篩筒內壁上間隔安裝有多個軸向設置的 提升板和安裝有若干根劈裂劈裂釘的釘板;在所述推進篩分段內壁上以均布的方式安裝有 多個軸向設置的提升板。本發明中所述提升板和釘板均以與滾筒筒體軸向成3° —15°的夾角設置,呈螺 旋狀排列,且角度可調,其偏轉方向與滾筒的轉動方向一致。本發明中所述破碎劈裂釘的橫截面呈棱錐體結構,從破裂破碎釘與釘板的接觸面 沿著棱錐體的棱線斜向上直至齒釘頂部均勻設置四條加強肋,四條加強肋在釘的頂部相 交,釘長為70——400mm,劈裂破碎釘的軸向間距從入料口到出料口逐漸稀疏,入料端釘間 距與篩孔大小一致,出料端釘間距為篩孔間距的2— 3倍。本發明中所述斜齒形轉子、打擊板以及螺旋排料絞龍分別通過軸套36安裝在中 心軸相應位置處,并通過鍵連接的方式與中心軸相結合;所述打擊板每組4塊,間隔90°, 相鄰兩組成交錯排布,交錯角度為45°。本發明中所述防塵罩與支撐機架相結合,在防塵罩頂部設置有除塵管15,除塵管 15與外部的除塵器相連;在除塵管的下管口處設置有由清掃毛刷33構成的清掃裝置。本發明中所述支撐輥輪機構包括沿支撐機架長度方向排列設置的兩組分別由主 動支撐輪和從動支撐輪組成的支撐輥輪組,每組支撐輥輪組中的主動支撐輪和從動支撐輪 分別通過相對傾斜設置的斜支撐座與固定安裝在支撐機架上的相應支撐底座結合,且位于 支撐機架同側的以共軸線方式設置的兩個主動支撐輪通過傳動軸與驅動機構相結合;所述 主動支撐輪和從動支撐輪的輪緣斷面形狀為與滾圈斷面形狀相配合的圓形內凹槽結構;且 兩組支撐輥輪組為不對稱布置,其中入料端支撐輥輪間距S1小于出料端輥輪間距S2(這 一結構使得滾筒順料流方向產生一定傾角,從而便于物料自流排料),其中一組支撐輥輪之 間設置有用于調節間距的調節機構;所述支撐機架下方裝有用于實現整機移動的滑動軌 輪。本發明中所述推進篩分段和破碎篩分段的篩筒的橫截面均為多邊形結構。
本發明中所述的清掃裝置采用隨動毛刷裝置,也可以采用驅動式毛刷裝置;推進 篩分段和破碎篩分段橫截面可設計成十二邊形結構——即可設計成十二面體;破碎提升板 的數目是所述多面體邊數的0. 5倍;推進篩分段和破碎篩分段多面體可采用條狀篩板焊接 而成,在結合邊處安裝有釘板,并用螺栓加固。本發明的設備是利用毛煤中煤與矸石、雜物的硬度不同,在一定的高度下跌落摔 碎,煤易于破碎而被篩分出來,矸石不易破碎而被排出,同時木頭、鐵器等雜物均被排出。所 以,本使用新型由回轉筒體、防塵罩、卸料溜槽、清掃裝置、斜支撐座、軸承座、傳動輪、跑道、 滾筒驅動裝置、轉子驅動裝置等組成。本發明工作時,物料由篩筒的一端給入,筒內物料靠篩筒內側的提升板將煤提升 到最高點,拋落后從轉子的上方進入打擊件的回轉區。對于軟性物料,轉子上的打擊件施以 沖擊,使其加速后以更大的速度撞擊在滾筒的內壁上而破碎;對于硬性物料,轉子上的打擊 施以擊打、碾壓等作用,使物料強制破碎。由于重力與離心力的作用,物料跌落到提升板下方的劈裂破碎釘上。由于尖釘的 劈裂作用,可以使物料繼續破碎,尤其是大塊物料的破裂。充分破碎后,在提升板的螺旋作 用力和物料自身沿篩筒傾角方向重力分力共同作用下,物料沿篩筒向前運動。物料在篩筒 內重復提升一跌落一破碎一篩分的過程,經篩分作用,使粒度小于篩孔的煤塊透過篩面而 與大塊矸石、金屬雜物等分離,煤塊從井下用選擇性破碎機的下端的出煤口排出。大塊矸石 或金屬雜物等從篩筒的排料端經排料葉輪或者螺旋排料絞龍排出。物料在隨滾筒返回滾筒底部時,有充分的篩分過程。細粒物料經滾筒眼篩分,通過 防塵罩下部的卸料溜槽排放到卸料皮帶上,為了保證篩分排出暢通,篩眼的孔型設計具有 清理功能,不易堵塞。這樣物料在通過滾筒一次即可完成破碎和篩分,而異物由于沒有足夠 的破碎力不能破碎,經滾筒出料口排出,并通過廢料排出部分收集起來。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耐磨損,入料粒度大300mm),有利于簡化分級;
2、由于滾筒篩和帶打擊件的轉子的結合使物料的破碎、篩分和異物的分離一次完成;
3、通過改變轉子的轉速和滾筒所處的位置,達到不同物料的破碎要求;
4、由于滾筒篩分迅速充分,物料的成品粒度均勻,過粉碎極低,對于原煤等軟性物料, 其處理能力大而能耗比較低;
5、可以通過調節筒體軸線與水平面的夾角的大小改變滾筒的斜度,從而改變物料的受 力大小和運動方向,改善篩分效果;
6、運行方式簡單,易于加工制造,載荷過大時,主動支撐輪和從動支撐輪、可打滑,實現 自動保護;
7、滾筒內壁上劈裂破碎釘從進料端到排料端逐漸稀疏,進料端釘間距與篩孔大小一 致,出料端釘間距為篩孔間距的2—3倍。這樣可以保證物料初始時能夠得到充分的篩分破 碎作用,而在排料階段則可使物料被迅速排出去。8、物料被提升板提升到一定高度后,依靠重力下落使其破碎,減少破碎時的能量 消耗,節約能源;
9、通過添加劈裂破碎釘,在劈裂破碎作用下使煤和矸石的結合體更易解離,提高工作 效率;10、通過底部的滑動軌輪實現整機移動,從而自由調整機器位置,尤其適合在井下使
用。
圖1為本發明的外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結構的結構圖。圖3為圖2的橫剖圖。圖4為本發明中打擊板回轉半徑從進料端到出料端逐步增大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的轉子結構示意圖。圖6為破碎篩分段結構示意圖(多邊形結構)。圖7為破碎篩分段結構示意圖(圓形)。圖8為劈裂破碎釘和釘板立體結構示意圖。圖9為圖8的后視圖。圖10為圖8的縱剖圖。圖11螺旋排料絞龍段的結構示意圖。圖中序號
1-回轉筒體 2-預篩分段 3-推進篩分段4-進料端5-進料口
6_卸料溜槽 7-排料端8-傳動軸9-破碎篩分段10-滾筒 11-曲面
滾筒篩板 12-滾圈13-提升板 14-防塵罩 15-除塵管16-主動支撐
輪17-從動支撐輪 18-橫梁 19-轉子 20-輻條狀三角支架21-斜支撐座 22-支撐底座23-支撐支架24-滑動軌輪25-驅動電機 26-聯軸器 27-減速器 28-預篩分段排料口 29-劈裂破碎釘30-釘板31-平面滾筒篩板 32-緊固螺栓
33-清掃裝置 34-螺旋排料絞龍 35-打擊板 36-軸套段37-篩孔 38-中心 軸。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以下將結合實施例(附圖)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圖2、圖3所示,本發明的井下用選擇性破碎機包括支撐機架23、設置在支撐機 架上的支撐輥輪機構、通過環繞其筒體設置的與支撐輥輪機構中的支撐輥輪相配合的滾圈 12水平安裝在支撐輥輪機構上的回轉筒體1 ;所述回轉筒體1包括滾筒10和環包在滾筒外 的防塵罩14 ;所述滾筒10內腔由進料端4向后依次分段設置為預篩分段2、推進篩分段3、 破碎篩分段9、排料段7,在預篩分段2下方設置有預篩分段排料口 28,在破碎篩分段9的下 方設置有卸料溜槽6 ;在滾筒10內以與滾筒共軸線的方式安裝有由動力源驅動其旋轉的中 心軸38,在與預篩分段2相配合段的中心軸軸體上設置有打擊板35(參見圖4),在與破碎 篩分段9相配合段的中心軸軸體段上設置有斜齒形轉子19 (參見圖5、6),在與排料段7相 配合段的中心軸軸體段上設置有螺旋排料絞龍34 (參見圖11);所述預篩分段2和破碎篩 分段9的筒壁均為篩筒結構,其篩孔的孔徑為30-150mm,且在破碎篩分段9的篩筒內壁上間隔安裝有多個軸向設置的提升板13和安裝有若干根劈裂劈裂釘29的釘板30 ;在所述推進 篩分段3內壁上以均布的方式安裝有多個軸向設置的提升板13 (參見圖6);所述提升板13 和釘板30均以與滾筒筒體軸向成3° —15°的夾角設置,呈螺旋狀排列,且角度可調,其偏 轉方向與滾筒10的轉動方向一致。如圖8、9、10所示,本發明中所述破碎劈裂釘29的橫截面呈棱錐體結構,從破裂破 碎釘29與釘板30的接觸面沿著棱錐體的棱線斜向上直至齒釘頂部均勻設置四條加強肋, 四條加強肋在釘的頂部相交,釘長為70——400mm,劈裂破碎釘29的軸向間距從入料口到 出料口逐漸稀疏,入料端釘間距與篩孔大小一致,出料端釘間距為篩孔間距的2— 3倍。如圖4、5、11所示,本發明中所述斜齒形轉子19、打擊板35以及螺旋排料絞龍34 分別通過軸套36安裝在中心軸38相應位置處,并通過鍵連接的方式與中心軸38相結合; 所述打擊板35每組4塊,間隔90°,相鄰兩組成交錯排布,交錯角度為45°。本發明中所述防塵罩14與支撐機架23相結合,在防塵罩14頂部設置有除塵管 15,除塵管15與外部的除塵器相連;在除塵管的下管口處設置有由清掃毛刷33構成的清掃
直ο本發明中所述支撐輥輪機構包括沿支撐機架23長度方向排列設置的兩組分別由 主動支撐輪16和從動支撐輪17組成的支撐輥輪組,每組支撐輥輪組中的主動支撐輪16和 從動支撐輪17分別通過相對傾斜設置的斜支撐座21與固定安裝在支撐機架23上的相應 支撐底座22結合,且位于支撐機架23同側的以共軸線方式設置的兩個主動支撐輪16通過 傳動軸8與驅動機構相結合;所述主動支撐輪16和從動支撐輪17的輪緣斷面形狀為與滾 圈12斷面形狀相配合的圓形內凹槽結構;且兩組支撐輥輪組為不對稱布置,其中入料端支 撐輥輪間距S1小于出料端輥輪間距S 2 (這一結構使得滾筒順料流方向產生一定傾角,從 而便于物料自流排料),在所述的主動支撐輪16及從動支撐輪17外設置有有輪罩,其中一 組支撐輥輪之間設置有用于調節間距的螺桿調節機構,可使該組支撐輥輪(主動支撐輪16 及從動支撐輪17)之間的間距變小或變大,從而使筒體軸線與水平面的夾角增大或縮小; 所述支撐機架23下方裝有用于實現整機移動的滑動軌輪24。本發明中所述推進篩分段3和破碎篩分段9的篩筒的橫截面均為多邊形結構。更具體說本發明中所述滾圈12是整體鑄鋼件,沿滾圈12的圓周,每隔30°用槽 鋼組合梁及角鋼組合梁交替排列并鉚接形成縱向結構的橫梁18,與進料端4、排料端7的環 形端框一起構成了籠型滾筒框架;沿籠型滾筒框架的軸向,將其分為數等份,在籠型筒狀框 架的內腔等距安裝四個輻射狀三角支架20,用以支撐中心軸38與滾筒10分別同向旋轉,用 以將進入回轉區的物料打碎。構成所述推進篩分段3和破碎篩分段9的篩筒的平面滾筒篩板31或曲面滾筒篩 板11與筒狀籠型框架用埋頭螺栓固定,構成多邊形滾筒篩或曲面滾筒篩(參見圖6、圖7); 在滾筒內壁的橫梁18對應位置通過緊固螺栓32將提升板13固定;平面滾筒篩板31或曲 面滾筒篩板11采用耐磨的高錳鋼或高強度鋼板制成,鋼板厚度20-40毫米,篩孔30-150毫 米間。在篩筒內壁每隔60°軸向安裝6塊提升板13,提升板13采用型鋼制作,高度300毫 米左右。預篩分段2是由曲面滾筒篩構成,下面開有卸料口 28用于預先篩分段的物料排 出。另外,所述推進篩分段3和破碎篩分段9篩筒的橫截面為十二邊形結構——即由十二塊平面滾筒篩板拼接而成(參見圖6),每塊曲面滾筒篩板均上布滿篩孔。所述打擊板35每組4塊,間隔90°,相鄰兩組成交錯排布,交錯角度為45°。所述防塵罩14和卸料溜槽6將筒體的外部密封,可以防止粉塵外溢。卸料溜槽6 底部為運輸皮帶,運輸皮帶的寬度和卸料溜槽6的寬度相當。為了方便維修,防塵罩14的 底部應該開有維修口。本發明中的滾筒驅動裝置、中心軸驅動裝置共同構成了井下用選擇性破碎機的驅 動部件,滾筒驅動由驅動電機25通過聯軸器26帶動減速器27轉動,減速器27帶動傳動軸 8轉動,主動支撐輪16與滾筒10兩端的滾圈12接觸,靠摩擦傳動帶動滾筒10旋轉。中心 軸38采用鏈條傳動,由電機帶動鏈條進而帶動中心軸38轉動;滾筒10和中心軸38的轉動 方向為同向驅動。本發明的工作過程如下
物料由滾筒10—側給入進入回轉筒體的進料端4的進料口 5,先進入預先篩分段,一部 分粒度小的物料穿過底部的預篩分段排料口 28排出。其余大部分物料被推進到推進篩分 段3和破碎篩分段9,在推進提升板13和破碎提升板13的提升作用下,筒內物料被提升到 最高點,拋落后從中心軸38的上方進入打擊件35的回轉區。物料在進行了多次摔落而破 碎,同時受到轉子19上打擊件35的打擊而破碎,對于軟性物料,如煤,中心軸38上的打擊 件35施以沖擊,使其加速后以更大的速度撞擊在滾筒10的內壁上而破碎;對于硬性物料, 中心軸38上的打擊件35施以擊打、碾壓等作用,使物料強制破碎。物料跌落到提升板13 下方的劈裂破碎釘29上被進一步破碎,尤其是大塊物料被充分破碎,然后在提升板13的螺 旋作用力和物料自身沿篩筒傾角方向重力分力共同作用下,物料沿滾筒10軸向向前運動。 物料在篩筒內重復提升一跌落一破碎一篩分的過程,物料隨滾筒10返回滾筒10底部時得 到了充分篩分,細粒物料經滾筒10上所開的篩孔37透出,通過防塵罩14下部的卸料溜槽6 排放到卸料皮帶上被運走,進入下道工序。而大塊物料如矸石、金屬雜物等在滾筒10轉動 推進作用下,從篩筒10的排料端7經螺旋排料絞龍34或者排料葉輪排出。這樣就實現了 物料的分離。實施例1
本發明中所涉及提升板13,其高度為300 500mm,采用型鋼制作,為使物料順著滾筒 向前轉動、調節物料在滾筒內10的下落次數及停留時間,在保證物料跌落次數的同時,使 物料盡快排出筒外。提升板13安裝有如下形式
1、提升板13與滾筒10軸向平行,筒體軸線和水平面有一定夾角(3°左右)。2、提升板13與滾筒10軸線有一定夾角(3°左右),排列成螺旋狀,而筒體軸線可 與水平面平行,也有一定夾角(3° —5°左右)。3、提升板13與滾筒10軸線在一平面內,筒篩為圓錐狀,進料端4直徑小,排料端 7直徑大。4、提升板13在滾筒10內壁每隔60°軸向安裝6塊,或者每隔45°軸向安裝8塊。實施例2
滾筒10由進料端4、排料端7、橫梁18和平面滾筒篩板31拼接組成,其篩面的形狀為 正十二邊形,在滾筒10內壁的橫梁18對應的位置通過緊固螺栓32將具有徑向傾角的提升板13固定。實施例3
本發明的結構可有以下不同幾種形式,根據不同物料的性質和要求而不同。1、對于軟性物料的破碎,每組打擊板35可增至6——8件,均勻分布,同時中心軸 的轉速可以降低。2、根據礦物裂紋的產生規律,大塊物料在較小的沖擊力下產生裂紋,而中小 物料在較大的沖擊力下產生裂紋破碎,因此中心軸上的打擊板35回轉半徑可以沿軸向進 料端4到排料端7逐漸增大,以符合破碎規律要求。如圖4所示。3、視物料的破碎性,中心軸上的打擊板35可縱向傾斜3°——5°,以加快物料的 軸向移動速度,使物料不至于過粉碎。實施例4
滾筒10的篩孔37設計原則
1、對于軟性物料,可在篩板上設計長圓形篩孔,其形狀比為/ 2,在一般情況 下d值比成品粒度稍大。2、對于硬性物料,直接由篦條交替焊接形成篩孔,在交接點處用緊固螺栓32固定 劈裂破碎釘29。見圖7所示。實施例5
滾筒10篩板的設計原則
滾筒10篩板可以采用特質不銹鋼篦條篩板,也可以采用60Si2Mn優質彈性桿篩板, 彈性桿篩板隨物料沖刷產生自旋,使物料利于松散透篩,使篩面有很好的清潔能力,不易堵
O實施例6
物料排出端可以采用螺旋排料,也可以采用葉輪排料。螺旋排料不容易損壞,且結構簡 單,但是葉輪排料更快捷。本發明結構簡單,運行可靠,維修量小,能有效去除大塊矸石、金屬及木塊等雜物, 非常適合井下毛煤分選排矸作業使用。雖然以上雖然列出了部出了較少的實施例,但對于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其對本發明所做的任何改動、改型、該進、替換、重新組合等都在本發明 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一種井下用選擇性破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機包括支撐機架(23)、設置在支撐機架上的支撐輥輪機構、通過環繞其筒體設置的與支撐輥輪機構中的支撐輥輪相配合的滾圈(12)水平安裝在支撐輥輪機構上的回轉筒體(1);所述回轉筒體(1)包括滾筒(10)和環包在滾筒外的防塵罩(14);所述滾筒(10)內腔由進料端(4)向后依次分段設置為預篩分段(2)、推進篩分段(3)、破碎篩分段(9)、排料段(7),在預篩分段(2)下方設置有預篩分段排料口(28),在破碎篩分段(9)的下方設置有卸料溜槽(6);在滾筒(10)內以與滾筒共軸線的方式安裝有由動力源驅動其旋轉的中心軸(38),在與預篩分段(2)相配合段的中心軸軸體上設置有打擊板(35),在與破碎篩分段(9)相配合段的中心軸軸體段上設置有斜齒形轉子(19),在與排料段(7)相配合段的中心軸軸體段上設置有螺旋排料絞龍(34);所述預篩分段(2)和破碎篩分段(9)的筒壁均為篩筒結構,其篩孔的孔徑為30 150mm,且在破碎篩分段(9)的篩筒內壁上間隔安裝有多個軸向設置的提升板(13)和安裝有若干根劈裂劈裂釘(29)的釘板(30);在所述推進篩分段(3)內壁上以均布的方式安裝有多個軸向設置的提升板(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用選擇性破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板(13)和釘板 (30)均以與滾筒筒體軸向成3° —15°的夾角設置,呈螺旋狀排列,且角度可調,其偏轉方 向與滾筒(10)的轉動方向一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用選擇性破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劈裂釘(29)的 橫截面呈棱錐體結構,從破裂破碎釘(29)與釘板(30)的接觸面沿著棱錐體的棱線斜向上 直至齒釘頂部均勻設置四條加強肋,四條加強肋在釘的頂部相交,釘長為70——400mm,劈 裂破碎釘的軸向間距從入料口到出料口逐漸稀疏,入料端釘間距與篩孔大小一致,出料端 釘間距為篩孔間距的2— 3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用選擇性破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齒形轉子(19)、打 擊板(35)以及螺旋排料絞龍(34)分別通過軸套(36)安裝在中心軸(38)相應位置處,并 通過鍵連接的方式與中心軸相結合;所述打擊板(35)每組4塊,間隔90°,相鄰兩組成交 錯排布,交錯角度為4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用選擇性破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塵罩(14)與支撐 機架(23)相結合,在防塵罩(14)頂部設置有除塵管(15),除塵管(15)與外部的除塵器相 連;在除塵管的下管口處設置有由清掃毛刷(33)構成的清掃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用選擇性破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輥輪機構包括 沿支撐機架(23)長度方向排列設置的兩組分別由主動支撐輪(16)和從動支撐輪(17)組 成的支撐輥輪組,每組支撐輥輪組中的主動支撐輪(16)和從動支撐輪(17)分別通過相對 傾斜設置的斜支撐座(21)與固定安裝在支撐機架(23)上的相應支撐底座(22)結合,且位 于支撐機架(23)同側的以共軸線方式設置的兩個主動支撐輪(16)通過傳動軸(8)與驅動 機構相結合;所述主動支撐輪(16)和從動支撐輪(17)的輪緣斷面形狀為與滾圈(12)斷 面形狀相配合的圓形內凹槽結構;且兩組支撐輥輪組為不對稱布置,其中入料端支撐輥輪 間距S1小于出料端輥輪間距δ 2,且其中一組支撐輥輪之間設置有用于調節間距的調節機 構;所述支撐機架(23)下方裝有用于實現整機移動的滑動軌輪(24)。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用選擇性破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進篩分段(3)和 破碎篩分段(9)的篩筒的橫截面均為多邊形結構。
全文摘要
一種井下用選擇性破碎機,包括支撐機架、設置在支撐機架上的支撐輥輪機構、通過環繞其筒體設置的與支撐輥輪機構中的支撐輥輪相配合的滾圈水平安裝在支撐輥輪機構上的回轉筒體;所述滾筒內腔由進料端向后依次分段設置為預篩分段、推進篩分段、破碎篩分段、排料段,在預篩分段下方設置有預篩分段排料口,在破碎篩分段的下方設置有卸料溜槽;在滾筒內以與滾筒共軸線的方式安裝有由動力源驅動其旋轉的中心軸,在與預篩分段相配合段的中心軸軸體上設置有打擊板,在與破碎篩分段相配合段的中心軸軸體段上設置有斜齒形轉子,在與排料段相配合段的中心軸軸體段上設置有螺旋排料絞龍;在破碎篩分段的篩筒內壁上間隔安裝有多個軸向設置的提升板和釘板。
文檔編號B02C13/26GK101947481SQ20101051621
公開日2011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22日
發明者焦紅光, 馬曉楠, 高艷陽 申請人:河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