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適用于油田的新型殺菌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田回注水的殺菌劑,尤其是篩選與改型,獲取的產品具有較強的殺菌性能,良好的水溶性,對金屬具有較強的緩蝕效果。
背景技術:
注水采油是我國普遍采用的提高原油產量的措施,但采油注水中的細菌問題帶有普遍性,特別是硫酸鹽還原菌(SRB)和腐生菌(TGB),經常引起注水設備的腐蝕,嚴重時造成地層堵塞。因此,在采油注水過程中殺菌防腐變得較為重要。常用方法是在回注水中投加殺菌劑,該法簡單、見效快,但只采用一種殺菌劑其投加量大,使用一定時間后,微生物往往能對其產生抗藥性,致使其殺菌能力逐漸降低,使水質變的復雜。現階段使用的殺菌劑多為單一氯系殺菌劑或是季銨鹽殺菌劑,如專利申請號為021296 . 4的一種水處理用復方殺菌劑及其制法中講述的即為現如今所大量使用的殺菌劑,長期使用不但使得細菌產生抗藥性,并且由于大量的氯離子引入,將加劇設備管線的腐蝕等問題;同時如申請號為 99114321.3的殺菌劑改性季銨鹽(2)及其制備方法中所述的殺菌劑不但制作方法復雜,成本高,并且單一的藥劑容易使細菌產生抗藥性。目前,我國油田中廣泛使用的殺菌劑是十二烷基二甲基芐基氯化銨,S卩1227殺菌劑,其使用時間已近30年,使用劑量也在不斷的加大,其成本呈逐年上升趨勢;特別是細菌的抗藥性大大增強,對硫酸還原菌的抗藥性最大。本發明克服上述的弊端,研制的換代產品,是由1227、雙十季銨鹽、溴硝醇,戊二醛復配而成,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殺菌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的油氣開采回注水所用殺菌劑為換代產品,其藥性穩定, 殺菌性能好,達到了原設計要求。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適用于油田的新型殺菌劑,原料以重量份數配制,由55-65份十二烷基二甲基芐基氯化銨(即1227)、18-22份的水、8_12份雙十季銨鹽、 4-6份溴硝醇、4-7份戊二醛組成;其最佳配制是60份1227、20份水,10份雙十季銨鹽、5 份溴硝醇和5份戊二醛;經制備在常溫常壓下依次將1227和水置于反應釜中,在攪拌下添加雙十季銨鹽,混合均勻后緩慢加入溴硝醇和戊二醛,再攪拌20-30分鐘即得成品。所述的新型殺菌劑,選用的雙十季銨鹽的有效含量> 30. 0%。所述的新型殺菌劑,產品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并對金屬具有極好的緩蝕作用,其殺菌率在95%以上。所述的新型殺菌劑,選用的原料均為市售產品。本發明產品按照石油標準SY/T 5890- 93 “殺菌劑性能評價方法”跟1227、異噻唑啉酮做對比,驗證其殺菌性能
1、殺菌劑水溶性
用3組同量的水樣分別加入3種殺菌劑,并配制成濃度為100 mg / L的溶液,充分搖勻后在常溫下恒溫靜置5min觀察殺菌劑水溶性,評價其結果見表1。從上表可看出,3種殺菌劑水溶性均良好。2、殺菌效果評價
①油田用新型殺菌劑、U27、異噻唑啉酮針對SRB殺菌效果評價,見表2。
從上表可看出,在投加量相同的情況下,油田用新型殺菌劑對SRB的殺菌能力比1227、 異噻唑啉酮好,且能較長時間的保持殺菌能力。 ②油田用新型殺菌劑、1227、異噻唑啉酮針對TGB殺菌效果評價,見表3。
權利要求
1.一種適用于油田的新型殺菌劑,其特征在于原料以重量份數配制,由55-65份十二烷基二甲基芐基氯化銨(即1227)、18-22份的水、8_12份雙十季銨鹽、4_6份溴硝醇、4_7份戊二醛組成;其最佳配制是60份1227、20份水,10份雙十季銨鹽、5份溴硝醇和5份戊二醛;經制備在常溫常壓下依次將1227和水置于反應釜中,在攪拌下添加雙十季銨鹽,混合均勻后緩慢加入溴硝醇和戊二醛,再攪拌20-30分鐘即得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殺菌劑,其特征在于選用的雙十季銨鹽的有效含量彡 30. 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殺菌劑,其特征在于產品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并對金屬具有極好的緩蝕作用,其殺菌率在95%以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殺菌劑,其特征在于選用的原料均為市售產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一種適用于油田的新型殺菌劑,原料以重量份數配制,由55-65份十二烷基二甲基芐基氯化銨(即1227)、18-22份的水、8-12份雙十季銨鹽、4-6份溴硝醇、4-7份戊二醛組成;經制備在常溫常壓下依次將1227和水置于反應釜中,在攪拌下添加雙十季銨鹽,混合均勻后緩慢加入溴硝醇和戊二醛,再攪拌20-30分鐘即得成品。選用的雙十季銨鹽的有效含量≥30.0%。產品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并對金屬具有極好的緩蝕作用,其殺菌率在95%以上。本產品按照石油標準SY/T5890-93“殺菌劑性能評價方法”評定為達標產品。
文檔編號A01P1/00GK102342275SQ20101058441
公開日2012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3日
發明者唐倩倩, 曾凡付, 田孝敬 申請人:新疆德藍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