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林木保苗高效滴灌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灌溉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應用于苗木移栽后,給予苗木持續、定量給水灌溉的林木保苗高效滴灌桶。
背景技術:
在林業生產、園林綠化或進行生態恢復過程中,苗木因移栽后缺乏有效地給水灌 溉是死亡的重要原因。常規做法是移栽后,給予一次澆水后,一般就不再澆水。因為多次澆 水需要有穩定的水源,林區或生態園區多處于山區或是人煙稀少的區域,為幼苗移栽而興 建永久性灌溉設施缺乏經濟可行性,并且人工消耗很大,因此,移栽的苗木主要是依賴土壤 的墑情和栽后降水,嚴重制約了苗木的成活率。另外,新移栽的苗木根系覆蓋范圍小,傳統 澆水灌溉的方式多是采取間歇澆水或噴水,大量的水分被蒸發或滲入苗木根系以外,導致 水資源的嚴重浪費,無疑也在浪費人力資源,而且灌溉的效果也不理想。為此,本設計人經 過潛心研究,開發出一種可應用于苗木移栽后,給予苗木持續、定量給水灌溉的林木保苗高 效滴灌桶,經過應用,效果良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的技術不足,提供一種可應用于苗木移栽后,給 予苗木持續、定量給水灌溉的林木保苗高效滴灌桶。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包括桶體、桶蓋,所述的桶體側壁上接近桶底的
位置設置一滴灌管,并設置水量控制閥。本實用新型結果簡單,制作成本低廉,搬移方便,可重復使用;能夠有效節約水資 源,降低生產成本,適用于苗木移栽過程中的持續供給養苗水,保苗效果顯著。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工作狀態半剖示意圖。圖中1-桶體,2-桶蓋,3-把手,4-水量控制閥,5-滴灌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加以 限制,基于本實用新型教導所作的任何變更或改進,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桶體1、桶蓋2,所述的桶體1側壁上接近桶底的位置設 置一滴灌管5,并設置水量控制閥4。所述的桶蓋2上設有可封閉的通氣孔。所述的桶體1上設有把手3,以方便搬移。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先將桶內裝滿水后,將其搬運至目標苗木旁,可利用地勢放置,以保證桶底的水能更好地流出。打開滴灌管5的水量控制閥4,根據苗木的情況調整出水量,實現持續、控量滴灌。桶體的大小可根據樹苗的規格變動,多數林業幼苗移栽后的有效根的分布范圍在 直徑15-20cm,深度10-20cm范圍內,如果按30%的田間持水量(土壤最大吸水量占土壤重 量的百分比),則充分灌溉一次需水0. 58kg-2. 07kg。考慮到運輸、灌水并搬運到山區幼苗 移栽區的成本等因素,桶體容量以3-5kg為宜本實用新型的特點1、制作簡便,移動方便,可反復利用于不同批次的苗木的給水灌溉;2、節約水資源,降低成本;3、可持續給予移栽苗木適量的水分,保苗效果好。
權利要求一種林木保苗高效滴灌桶,包括桶體(1)、桶蓋(2),其特征是所述的桶體(1)側壁上接近桶底的位置設置一滴灌管(5),并設置水量控制閥(4)。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林木保苗高效滴灌桶,其特征是所述的桶蓋(2)上設有可封 閉的通氣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林木保苗高效滴灌桶,其特征是所述的桶體(1)上設有把手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林木保苗高效滴灌桶。包括桶體、桶蓋,所述的桶體側壁上接近桶底的位置設置一滴灌管,并設置水量控制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廉,搬移方便,可重復使用;能夠有效節約水資源,降低生產成本,適用于苗木移栽過程中的持續供給養苗水,保苗效果顯著。
文檔編號A01G27/02GK201700220SQ20102019670
公開日2011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0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20日
發明者沈有信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