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組合式立體耕作聯合整地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的一種組合式立體耕作聯合整地機。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農業機具如耕耘機、聯合耙、旋耕機等功能單一,作業時 需要先耕地深松再耙地后旋耕等重復性耕作,作業效率低,耕作效果差,浪費能源,增加了 農戶的作業成本。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組合式立體耕作聯合 整地機,它主要解決了現有的農業機具功能單一,重復性耕作,作業效率低,耕作效果差等 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組合式立體耕作聯合整地機由第一道主梁、第二 道主梁、卡子、龍門架、懸掛架、耙片、深松鏟、旋耕機、旋耕機動力傳輸箱、第三道主梁、第四 道主梁、框架構成。第一道主梁、第二道主梁、第三道主梁、第四道主梁與框架連接成一體, 第一道主梁上通過卡子裝有數個耙片,第二道主梁上通過卡子分別裝有數個耙片和深松 鏟,第三道主梁上通過卡子裝有數個深松鏟,旋耕機安裝在第三道主梁和第四道主梁上,旋 耕機動力傳輸箱與旋耕機相連接,龍門架裝在框架上,龍門架的前端裝有懸掛架。該產品它 可將耙地、深松,旋耕同時進行作業,無需重復性耕作,作業效率高,耕地效果好,可達到直 接作苗床播種的要求,節約了能源,減少了農戶的作業成本。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組合式立體耕作聯合整地機的俯視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組合式立體耕作聯合整地機的側視圖。1-第一道主梁2-第二道主梁3-卡子4-龍門架5-懸掛架6-耙片7-深松鏟8-旋耕機9-旋耕機動力傳輸箱10-第三道主梁11-第四道主梁12-框架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組合式立體耕 作聯合整地機由第一道主梁1、第二道主梁2、卡子3、龍門架4、懸掛架5、耙片6、深松鏟 7、旋耕機8、旋耕機動力傳輸箱9、第三道主梁10、第四道主梁11、框架12構成。第一道主 梁1、第二道主梁2、第三道主梁10、第四道主梁11與框架12連接成一體,第一道主梁1上 通過卡子3裝有數個耙片6,第二道主梁2上通過卡子3分別裝有數個耙片6和深松鏟7, 第三道主梁10上通過卡子3裝有數個深松鏟7,旋耕機8安裝在第三道主梁10和第四道主 梁11上,旋耕機動力傳輸箱9與旋耕機8相連接,龍門架4裝在框架12上,龍門架4的前 端裝有懸掛架5。工作原理前面的兩排組合耙片,把上層土壤耙開,中間的組合深松鏟把下層土壤 全方位松動,后邊的旋耕機將耙開的上層土壤打碎,達到可直接作苗床播種的要求。
權利要求一種組合式立體耕作聯合整地機,它由第一道主梁(1)、第二道主梁(2)、卡子(3)、龍門架(4)、懸掛架(5)、耙片(6)、深松鏟(7)、旋耕機(8)、旋耕機動力傳輸箱(9)、第三道主梁(10)、第四道主梁(11)、框架(12)構成,其特征在于第一道主梁(1)、第二道主梁(2)、第三道主梁(10)、第四道主梁(11)與框架(12)連接成一體,第一道主梁(1)上通過卡子(3)裝有數個耙片(6),第二道主梁(2)上通過卡子(3)分別裝有數個耙片(6)和深松鏟(7),第三道主梁(10)上通過卡子(3)裝有數個深松鏟(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立體耕作聯合整地機,其特征在于旋耕機(8)安裝 在第三道主梁(10)和第四道主梁(11)上,旋耕機動力傳輸箱(9)與旋耕機⑶相連接,龍 門架⑷裝在框架(12)上,龍門架⑷的前端裝有懸掛架(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組合式立體耕作聯合整地機,它由第一道主梁、第二道主梁、卡子、龍門架、懸掛架、耙片、深松鏟、旋耕機、旋耕機動力傳輸箱、第三道主梁、第四道主梁、框架構成。第一、二、三、四道主梁與框架連接成一體,第一道主梁上裝有耙片,第二道主梁上分別裝有耙片和深松鏟,第三道主梁上裝有深松鏟,旋耕機安裝在第三道主梁和第四道主梁上,旋耕機動力傳輸箱與旋耕機相連接,龍門架裝在框架上。該產品它可將耙地、深松,旋耕同時進行作業,無需重復性耕作,作業效率高,耕地效果好,可達到直接作苗床播種的要求,節約了能源,減少了農戶的作業成本。
文檔編號A01B49/02GK201700143SQ20102023740
公開日2011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2日
發明者李曉偉 申請人:李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