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堅果碎殼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堅果碎殼機,主要用于破碎堅果的外殼,方便人們食用,特別 適用于手剝山核桃的制作。
背景技術:
堅果好吃殼難剝,但是隨著手剝堅果的入市,這一難題迎刃而解,它不僅方便了消 費者,而且拓展了堅果市場,提高了堅果的附加值。手剝堅果的制作是先將堅果果殼敲破, 再進行烘烤,這樣制作的堅果殼脆仁肉松,又不失堅果原香味,而且只要用手輕輕一剝,堅 果仁就顯露出來,享用十分方便。但是其中的難點就是如何將果殼敲破而又不損傷果仁, 眾所周知,堅果的果殼比較硬,用力太小無法敲碎果殼,用力過大會連果仁一起敲碎。過去 人們主要是人工采用特制的木榔頭來敲,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效率十分低下,此外敲打過 程中由于用力不均,容易造成成品率低且不衛生。于是人們逐漸發明了一些用于堅果破殼 的機器,例如專利號為200710138910. 6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氣動式核桃破殼機,其 結構復雜,體積大,不適于家庭作坊使用。專利號為01243081. 1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 了一種白果脫殼機,它包括進料機構、剝殼機構、分離機構,剝殼機構由一個支承座固裝在 機架上的搓擦輥和安裝在機架上的可調搓擦弧板組合而成,搓擦輥與可調搓擦弧板兩表面 之其中一面為具有凹槽與凸齒的堅硬表面,另一面為包覆在硬質基底上的彈性柔韌材料構 成的彈性表面。該脫殼機存在如下缺點1、剝殼機構利用搓擦輥和可調搓擦弧板對堅果的 擠壓將果殼壓破進行破殼,破殼過程中,搓擦輥和可調搓擦弧板與堅果的接觸面較小,甚至 是點接觸形式,破殼形式與人們常用的核桃夾相似,從而導致經搓擦輥和可調搓擦弧板擠 壓后的堅果只裂開2-3道裂縫,無法實現手剝即可食用的目的;2、各部件之間連接不夠緊 密,導致整機結構不緊湊,另外無封閉外殼,工作時容易發生碎果殼四處飛濺的現象,也不 衛生;3、采用1/4圓弧狀鋼板作為可調搓擦弧板,不僅降低了整機剛度,而且縮短了擠壓通 道(搓擦輥和可調搓擦弧板之間的空隙),以致擠壓不充分,果殼碎裂程度達不到手剝的要 求。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 整體性強、剛度大且碎殼方便衛生的堅果碎殼機,工作時堅果與機器的擠壓接觸面大,以保 證堅果受擠壓后的碎裂程度能夠達到方便手剝的要求。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堅果碎殼機,具有相互連通的進料倉和碎殼機 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殼機構包括環形機體,以及同軸安裝于機體內且可繞軸線轉動的滾 輪,其中機體上分別開設進料口和出料口,機體內壁上沿圓弧開設連接進料口和出料口的 過料通道,所述滾輪的圓柱面上開設與之同軸布置的環形滾壓槽,且該滾壓槽的槽口正對 過料通道,所述過料通道的直徑為漸變結構,其入口處的直徑大于等于堅果直徑,最小直徑 處的直徑小于堅果的直徑。[0005]所述過料通道為一橫截面呈半圓形且直徑漸變的凹槽,由分別與進料口和出料口 連接的破殼通道和下落通道連接而成,所述破殼通道和下落通道均為1/4圓狀。所述破殼通道的直徑按進料方向逐漸變小,其入口端的直徑等于進料口直徑,出 口端的直徑小于堅果的直徑。所述破殼通道表面制有增磨壓花。所述下落通道的直徑按出料方向逐漸變大,其入口端直徑與破殼通道出口端直徑 相同,出口端直徑等于出料口直徑。所述滾壓槽為一橫截面呈半圓形的凹槽,其直徑等于進料口直徑,表面制有增磨 壓花。所述進料口和出料口分別位于機體頂部和底部的正中央,其中進料口的直徑大于 等于堅果的直徑,僅能讓一個堅果通過,出料口的直徑大于堅果的直徑。所述滾輪的兩端面上分別設有與之同軸的手動軸和電機動力軸。所述進料倉通過螺栓安裝于機體上方,其下端出口與進料口對齊,且兩者直徑相 同。所述機體的兩端面上通過螺栓安裝兩個端蓋,形成一封閉殼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在機體和滾輪上分別開設橫截面均為半圓形的破殼 通道和滾壓槽,并利用直徑漸變的破殼通道與滾壓槽相配合來擠壓堅果,整個擠壓過程中, 破殼通道和滾壓槽與堅果的擠壓接觸面較大,相對現有技術結構中擠壓面較小的情況,使 得果殼在各個面上均受到擠壓,從而保證了果殼的碎裂程度能夠達到手剝的要求;2、破殼 通道下接下落通道,該下落通道的直徑按出料方向逐漸變大,其入口端直徑與破殼通道出 口端直徑相同,對出料有導向作用,此外,對于直徑較大的堅果,經破殼通道擠壓后,經過下 落通道時還會再次被擠壓,從而大大提高了果殼的碎裂程度,保證了碎殼的成功率;3、過料 通道和滾壓槽位于機體和滾輪之間,且機體兩端安裝端蓋,形成一封閉殼體,避免了碎果殼 的四處亂濺,同時保證了果實的衛生;4、擠壓時的受力體為環形機體和圓形滾輪,剛度大, 此外,整機結構緊湊,整體性強。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爆炸圖。[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全剖視圖。[0018]圖4是本實用新型機體的立體圖。[0019]圖5是本實用新型機體的剖視圖。[0020]圖6是本實用新型滾輪的立體圖。[0021]圖7是本實用新型滾輪的主視圖。[0022]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手動狀態立體圖。[0023]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電機驅動狀態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3所示,本實施例包括相互連通的進料倉3和碎殼機構,其中碎殼機構包括圓環形機體1,以及同軸安裝于機體1內且可繞軸線轉動的滾輪2,所述機體1的兩端 面上通過螺栓安裝兩個端蓋4 (端蓋中心設有軸孔,用于安裝滾輪),形成一封閉殼體,滾輪 2的兩端面上分別設有與之同軸的手動軸22和電機動力軸23,兩根軸(手動軸和電機動力 軸)通過軸承分別與兩個端蓋4連接,將滾輪2架設于兩端蓋4之間。所述機體1頂部和 底部的正中央分別開設進料口 11 (其直徑大于等于堅果的直徑,僅能讓一個堅果通過)和 出料口 15 (其直徑大于堅果的直徑,使破殼后的堅果能順利下滑流出),機體1內壁上沿圓 弧開設連接進料口 11和出料口 15的過料通道,所述滾輪2的圓柱面上開設與之同軸布置 的環形滾壓槽21,且該滾壓槽的槽口正對過料通道,兩者相互配合實現破殼和出料,所述過 料通道的直徑為漸變結構,其入口處的直徑大于等于堅果直徑,最小直徑處的直徑小于堅 果的直徑,堅果經過直徑小于其自身直徑的部分時,被擠壓致裂,實現碎殼。所述進料倉3 通過螺栓安裝于機體1上方,其下端出口與進料口 11對齊,且兩者直徑相同,使得堅果只能 一顆一顆的通過進料口 11進入破殼通道12內,逐顆進行碎殼。如圖4、圖5所示,所述過料通道為一橫截面呈半圓形且直徑漸變的凹槽,由均為 1/4圓形的破殼通道12和下落通道14連接而成,其中破殼通道12的直徑按進料方向逐漸 變小,其入口端與進料口 11連接,且直徑與進料口 11相同,其出口端與下落通道14連接, 且直徑小于堅果的直徑;下落通道14的直徑按出料方向逐漸變大,其入口端與破殼通道12 出口端連接,且連接處直徑相同,其出口端與出料口 15連接,且直徑與出料口 15直徑相同。 為了增加摩擦力,在破殼通道12表面制有增磨壓花。如圖6、圖7所示,所述滾壓槽21為一橫截面呈半圓形的凹槽,其直徑等于進料口 11直徑,表面制有增磨壓花,起增大摩擦力的作用,使滾輪2帶動堅果進入破殼通道12,實 現破殼,然后進入下落通道14,完成加工。如圖8、圖9所示,在實際應用中,可根據使用需要,在滾輪2的手動軸22端安裝上 手動轉柄,實現手動操作,使堅果破殼更為容易方便,又節省能源;也可在滾輪2的電機動 力軸23端安裝上可調速電機,實現電動操作,不僅降低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而且大幅提 高了加工效率。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將需要碎殼的堅果放入進料倉3中,通過其下端 的出口使堅果逐一經進料口 11后進入破殼通道12和滾壓槽21內,此時手動或電機帶動滾 輪2旋轉,堅果在破殼通道12和滾壓槽21表面的增磨壓花以及自身重力作用下,逐漸向 破殼通道12末端移動,移動過程中由于增磨壓花的作用使得堅果不斷滾動,更換擠壓接觸 面,使得堅果在各個面上均能受到擠壓,從而保證了果殼的碎裂程度;由于破殼通道12的 直徑按進料方向逐漸變小,當堅果進入直徑小于其自身直徑的部分時,會受到滾壓槽21和 破殼通道12的共同擠壓,從而實現破殼;此時滾輪2繼續轉動,帶動堅果進入下落通道14, 由于下落通道14的直徑按出料方向逐漸變大,其入口端直徑與破殼通道12出口端直徑相 同,對于直徑較大的堅果,經破殼通道12擠壓后,經過下落通道14時還會再次被擠壓,從而 大大提高了果殼的碎裂程度,經擠壓后的堅果進入直徑大于其自身直徑的部分時,在滾壓 槽21和自身重力作用下,堅果會沿下落通道14滾落,并經出料口 15排出即可。
權利要求1.一種堅果碎殼機,具有相互連通的進料倉(3)和碎殼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殼機 構包括環形機體(1),以及同軸安裝于機體(1)內且可繞軸線轉動的滾輪(2),其中機體(1) 上分別開設進料口(11)和出料口(15),機體(1)內壁上沿圓弧開設連接進料口(11)和出 料口(15)的過料通道,所述滾輪(2)的圓柱面上開設與之同軸布置的環形滾壓槽(21),且 該滾壓槽的槽口正對過料通道,所述過料通道的直徑為漸變結構,其入口處的直徑大于等 于堅果直徑,最小直徑處的直徑小于堅果的直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堅果碎殼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料通道為一橫截面呈半圓 形且直徑漸變的凹槽,由分別與進料口(11)和出料口(15)連接的破殼通道(12)和下落通 道(14)連接而成,所述破殼通道(12)和下落通道(14)均為1/4圓狀。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堅果碎殼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破殼通道(12)的直徑按進料 方向逐漸變小,其入口端的直徑等于進料口(11)直徑,出口端的直徑小于堅果的直徑。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堅果碎殼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破殼通道(12)表面制有 增磨壓花。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堅果碎殼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落通道(14)的直徑按出 料方向逐漸變大,其入口端直徑與破殼通道(12)出口端直徑相同,出口端直徑等于出料口 (15)直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堅果碎殼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滾壓槽(21)為一橫截面呈半 圓形的凹槽,其直徑等于進料口(11)直徑,表面制有增磨壓花。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堅果碎殼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口(11)和出料口 (15)分別位于機體(1)頂部和底部的正中央,其中進料口(11)的直徑大于等于堅果的直 徑,僅能讓一個堅果通過,出料口(15)的直徑大于堅果的直徑。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堅果碎殼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滾輪(2)的兩端面上分別設 有與之同軸的手動軸(22)和電機動力軸(23)。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堅果碎殼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倉(3)通過螺栓安裝于 機體(1)上方,其下端出口與進料口(11)對齊,且兩者直徑相同。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堅果碎殼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體(1)的兩端面上通過螺 栓安裝兩個端蓋(4),形成一封閉殼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堅果碎殼機。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碎殼方便衛生的堅果碎殼機,保證堅果受擠壓后的碎裂程度能夠達到方便手剝的要求。解決該問題的技術方案是堅果碎殼機,具有相互連通的進料倉和碎殼機構,其特點是碎殼機構包括環形機體,以及同軸安裝于機體內且可繞軸線轉動的滾輪,機體上分別開設進料口和出料口,機體內壁上沿圓弧開設連接進料口和出料口的過料通道,滾輪的圓柱面上開設與之同軸布置的環形滾壓槽,且該滾壓槽的槽口正對過料通道,過料通道的直徑為漸變結構,其入口處的直徑大于等于堅果直徑,最小直徑處的直徑小于堅果的直徑。本實用新型主要用于破碎堅果外殼,特別適用于制作手剝山核桃。
文檔編號A23N5/00GK201878728SQ2010206208
公開日2011年6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17日
發明者崔梁萍, 江有永, 項春 申請人: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