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雞舍自動補光控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子控制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雞舍自動補光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實踐已經證明為了提高養雞場的蛋雞產蛋率,養雞場除了必須的飼料、嚴格的防 疫管理之外,還要保證雞舍內充足的光照時間。增加光照時間一是為了適應蛋雞的生理、生 長需要;二是為了增加雞的進食時間有利于提高產蛋率。由于雞天生膽小,且眼睛對光線極 為敏感,且光線一暗視力迅速變差,進食的欲望變弱,而歸巢意識增強。所以研究采取人工 補充光照方法很有必要。以下詳細說明這種用時基電路制作的多用延時電源插座制作的相關技術。
實用新型內容發明目的及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雞舍自動補光控制裝置,能在白天的陰 雨天或晚間雞舍內光照不足時,自動將白熾燈點亮以補充雞舍的光照時間,特別適合小規 模的養雞場或家庭分散養雞使用。技術特征雞舍自動補光控制裝置由光控電路、功率驅動電路、工作狀態指示電 路、直流電源及濾波電路、市電交流電源、白熾燈照明電路組成,其特征是光控電路中的集 成電路選用時基電路NE555 (ICl),功率驅動電路的驅動元件使用晶體管(VT)。各部分電路組成及其元器件相互間的連接關系1.光控電路由時基集成電路NE555(IC1)、光敏電阻RG、電位器(RPl)、電阻Rl R2、電容Cl和電容C3組成,光敏電阻RG的一端接電阻Rl、R2的一端,電阻Rl另一端接電 路地(GND),光敏電阻RG的另一端接電位器(RPl)的一端,電位器(RPl)另一端和電位器 (RPl)的活動臂同接電源正極(VCC),R2的另一端與時基電路NE555 (ICl)的2腳、6腳、電 容Cl的正極相連,電容Cl的負極與時基電路NE555 (ICl)的1腳接電路地(GND),時基電路 NE555 (ICl)的4腳與8腳接電源正極(VCC),時基電路NE555 (ICl)的5腳接電容C3的一 端,電容C3的另一端接電路地(GND)。2.功率驅動電路由晶體管(VT)、電阻R5 R6、直流繼電器(J)和硅二極管Dl組 成,電阻R5的一端接時基電路NE555(IC1)的3腳,電阻R5的另一端分別接晶體管(VT)的 基極與電阻R6的一端,電阻R6的另一端接電路地(GND),晶體管VT的集電極接直流繼電器 (J)線圈的一端和保護二極管Dl的正極,直流繼電器(J)線圈的另一端和保護二極管(Dl) 的負極與電源正極(VCC)相連,晶體管(VT)的發射極接電路地(GND)。3.白熾燈照明電路由市電交流電源、直流繼電器J的常開觸頭(J-I)和白熾燈 (Hl Hn)組成,市電的火線端(L)接直流繼電器J的常開觸頭(J-I) 一端,所有白熾燈 (Hl Hn)的一端接直流繼電器J的常開觸頭(J-I)的另一端,所有白熾燈(Hl Hn)的另 一端與接市電的零線端(N)相連。4.工作狀態指示電路由發光二極管LED 1和降壓電阻R3、發光二極管LED2與降壓電阻R4組成,時基電路NE555(IC1)的3腳分別接發光二極管LEDl的負極和發光二極管 LED2的正極,發光二極管LEDl的正極串接降壓電阻R3后接電源正極(VCC),發光二極管 LED2的負極串接降壓電阻R4后接電路地(GND)。工作原理雞舍自動補光控制裝置的電路實際上是一個單穩態電路。白天,由于自然光照較 強,電路中的光敏電阻RG呈低阻狀態,時基電路NE555 (ICl)的2腳、6腳為高電平,時基電 路NE555 (ICl)的3腳輸出低電平,晶體管VT截止,直流繼電器J不吸合,白熾燈Hl Hn均 不亮。在白天遇到陰雨天光照不足時,光敏電阻RG的阻值變大,使時基電路NE555(IC1)的 2腳、6腳變為低電位,3腳輸出高電平,使晶體管VT導通;直流繼電器J的常開觸頭(J-I) 吸合,使白熾燈Hl Hn通電點亮,為雞舍補充光照。當自然光又增強、使雞舍內光照度達 到一定標準時,時基電路NE555 (ICl)又輸出低電平,使直流繼電器J的常開觸頭(J-I)釋 放,白熾燈Hl Hn熄滅。調節電路中電位器RPl的阻值,可以改變光控電路的靈敏度(即 起控點)。
附圖是雞舍自動補光控制裝置的電路工作原理圖。附圖中ICl為時基電路集成電路,型號為NE555。時基集成電路NE555 (ICl)為8腳為DIP封裝,各腳功能1腳為電路地GND ;2腳 為觸發端;3腳輸出端;4腳復位端;5腳為控制電壓;6腳門限(閾值);7腳為放電端;8腳 接電源正極(VCC)。直流繼電器(J)共有5個引腳,其中直流繼電器(J)的線圈有2個引腳,其功率 輸出有3個引腳,3個引腳分別是公共觸點(動觸點)、靜觸點有常開觸點和常閉觸點,本 例使用常開觸點(J-I)。
具體實施方式
按照附圖所示雞舍自動補光控制裝置電路工作原理圖和附圖說明及以下所述的 技術要求實施,即可實現本實用新型。元器件的選擇及其技術參數RG為光敏電阻,選用MG45-32型;Dl為保護二極管,選用1N4003型硅整流二極管;LEDl為紅色發光二極管,LED2為綠色發光二極管;VT 選用 2CS8050 或 3DG8050NPN 型晶體管;ICl選用NE555型時基集成電路;電解電容Cl的容量為IyF ;電解電容C2為電源濾波電容,容量為1000 μ F/25V ; C3為滌綸電容,容量為0. 01 μ F ;電位器RPl的值為68Κ Ω ;Rl R6用1/4W金屬膜電阻或碳膜電阻,電阻Rl的值為68Κ Ω ;電阻R2、R6均為 IOK Ω ;R3、R4為降壓電阻,其阻值為910 Ω ;電阻R5的阻值為5. IK Ω ;J選用JQX-10型工業用直流繼電器,控制觸點電流容量為10Α,本例使用常開觸點(J-I);Hl Hn選用40-60W的白熾燈,可根據雞舍的間數增、減白熾燈的數量。制作要點及電路調試雞舍自動補光控制裝置電路只要是元器件性能完好,安裝、焊接無誤通電后即可 正常工作。調節電路中的電位器RPl的阻值,可以改變光控的靈敏度,即對光線變暗裝置電 路翻轉動作的起控點。需要注意的是雞舍自動補光控制裝置中的光敏電阻應放置在雞舍內或窗戶邊有 代表性的采光位置。
權利要求1.雞舍自動補光控制裝置,由光控電路、功率驅動電路、工作狀態指示電路、直流電源 及濾波電路、市電交流電源、白熾燈照明電路組成,其特征是光控電路中的集成電路選用 時基電路NE555 (ICl),功率驅動電路的驅動元件使用晶體管(VT)。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雞舍自動補光控制裝置,光控電路由時基集成電路 NE555 (ICl)、光敏電阻(RG)、電位器(RPl)、電阻Rl、電阻R2、電解電容Cl和電容C3組成,其 特征是光敏電阻(RG)的一端接電阻Rl和電阻R2的一端,電阻Rl另一端接電路地(GND), 光敏電阻(RG)的另一端接電位器(RPl)的一端,電位器(RPl)另一端和電位器(RPl)的 活動臂同接電源正極(VCC),電阻R2的另一端與時基電路NE555 (ICl)的2腳與6腳、電容 Cl的正極相連,電容Cl的負極與時基電路NE555(IC1)的1腳接電路地(GND),時基電路 NE555 (ICl)的4腳與8腳接電源正極(VCC),時基電路NE555 (ICl)的5腳接電容C3的一 端,電容C3的另一端接電路地(GND)。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雞舍自動補光控制裝置,功率驅動電路由晶體管(VT)、電 阻R5、電阻R6、直流繼電器(J)和硅二極管Dl組成,其特征是電阻R5的一端接時基電路 NE555 (ICl)的3腳,電阻R5的另一端分別接晶體管(VT)的基極與電阻R6的一端,電阻R6 的另一端接電路地(GND),晶體管(VT)的集電極接直流繼電器(J)線圈的一端和硅二極管 Dl的正極,直流繼電器(J)線圈的另一端和硅二極管Dl的負極與電源正極(VCC)相連,晶 體管(VT)的發射極接電路地(GND)。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雞舍自動補光控制裝置,白熾燈照明電路由市電交流電源、 直流繼電器(J)的常開觸頭(J-I)和所有白熾燈(Hl Hn)組成,其特征是市電的火線端 (L)接直流繼電器(J)的常開觸頭(J-I) 一端,所有白熾燈(Hl Hn)的一端接直流繼電器 (J)的常開觸頭(J-I)的另一端,所有白熾燈(Hl Hn)的另一端與接市電的零線端(N)相 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雞舍自動補光控制裝置,工作狀態指示電路由發光二極管 LEDl和電阻R3、發光二極管LED2與電阻R4組成,其特征是時基電路NE555 (ICl)的3腳分 別接發光二極管LEDl的負極和發光二極管LED2的正極,發光二極管LEDl的正極串接電阻 R3后接電源正極(VCC),發光二極管LED2的負極串接電阻R4后接電路地(GND)。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子控制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雞舍自動補光控制裝置。雞舍自動補光控制裝置由光控電路、功率驅動電路、工作狀態指示電路、直流電源及濾波電路、市電交流電源、白熾燈照明電路組成,其特征是光控電路中的集成電路選用時基電路NE555(IC1),功率驅動電路的驅動元件使用晶體管(VT)。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雞舍自動補光控制裝置,能在白天的陰雨天或晚間雞舍內光照不足時,自動將白熾燈點亮以補充雞舍的光照時間,特別適合小規模的養雞場或家庭分散養雞使用。
文檔編號A01K31/18GK201917837SQ201020621720
公開日2011年8月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23日
發明者劉家發 申請人:劉家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