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利用反性信息素干擾交配防治綠盲蝽的方法

文檔序號:340223閱讀:51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利用反性信息素干擾交配防治綠盲蝽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仿生防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反性信息素干擾交配防治綠盲蝽的方法。
背景技術
綠盲蝽(Lygocoris lucorum)屬半翅目,盲蝽科。別名花葉蟲、小臭蟲等,我國各棉區均有分布,是我國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為害棉花的多種蝽象的優勢種。綠盲蝽成、若蟲刺吸植物頂芽、嫩葉、花蕾及幼鈴上汁液,葉片受害形成具大量破孔、皺縮不平的“破葉瘋”; 腋芽、生長點受害造成腋芽叢生,形成掃帚苗;危害花蕾則引起落花;危害果實形成畸形果和粗皮果。近年來,在我國轉基因棉花的廣泛推廣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背景下,綠盲蝽種群數量急劇上升,呈現災變性趨勢,成為我國棉花、棗、葡萄和櫻桃等多種重要經濟作物的重大害蟲。目前對于綠盲蝽的防治手段主要依靠化學農藥防治,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應用很少。由于綠盲蝽對農藥的抗藥性很強,化學防治效果越來越差,同時農藥的大量使用會帶來各種環境問題。因此,根據綠盲蝽種內化學信息素通訊原理,利用信息素阻斷、 干擾其正常交配的防控方法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反性信息素干擾交配防治綠盲蝽的方法。性信息素干擾交配防治綠盲蝽的方法,是將含有反信息素的緩釋裝置直接纏繞或者用細線固定在作物枝條上,每公頃田間設置的緩釋裝置數量為300-1000個,100-150天收起或換用新的緩釋裝置。所述反信息素為丁酸乙酯。所述含有反信息素的緩釋裝置為常規的PVC毛細管,在毛細管內裝載5_15mg的丁酸己酯,然后將毛細管兩端封口。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找到了具有高活性的綠盲蝽反性信息素,并發明了利用反性信息素干擾交配防治綠盲蝽的方法。該方法專一性強,對自然天敵無影響;無毒,無殘留,環境友好;不會產生抗藥性;緩釋裝置原料易得,簡單可行;受自然條件影響小;干擾交配能力強;持效期長。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以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采用常規的PVC毛細管,在毛細管內裝載6mg的丁酸己酯,然后將毛細管兩端封口,制成含有反信息素的緩釋裝置。將該緩釋裝置直接纏繞或者用細線固定在作物枝條上,每公頃田間設置釋放裝置 500個,100-150天后收起。
實施例2采用常規的PVC毛細管,在毛細管內裝載8mg的丁酸己酯,然后將毛細管兩端封口,制成含有反信息素的緩釋裝置。將該緩釋裝置直接纏繞或者用細線固定在作物枝條上,每公頃田間設置釋放裝置 500個,100-150天后收起。實施例3采用常規的PVC毛細管,在毛細管內裝載IOmg的丁酸己酯,然后將毛細管兩端封口,制成含有反信息素的緩釋裝置。將該緩釋裝置直接纏繞或者用細線固定在作物枝條上,每公頃田間設置釋放裝置 500個,100-150天后收起。實施例4采用常規的PVC毛細管,在毛細管內裝載12mg的丁酸己酯,然后將毛細管兩端封口,制成含有反信息素的緩釋裝置。將該緩釋裝置直接纏繞或者用細線固定在作物枝條上,每公頃田間設置釋放裝置 500個,100-150天后收起。實施例5采用常規的PVC毛細管,在毛細管內裝載Hmg的丁酸己酯,然后將毛細管兩端封口,制成含有反信息素的緩釋裝置。將該緩釋裝置直接纏繞或者用細線固定在作物枝條上,每公頃田間設置釋放裝置 500個,100-150天后收起。實施例6采用常規的PVC毛細管,在毛細管內裝載15mg的丁酸己酯,然后將毛細管兩端封口,制成含有反信息素的緩釋裝置。將該緩釋裝置直接纏繞或者用細線固定在作物枝條上,每公頃田間設置釋放裝置 300個,100-150天后收起。實施例7采用常規的PVC毛細管,在毛細管內裝載15mg的丁酸己酯,然后將毛細管兩端封口,制成含有反信息素的緩釋裝置。將該緩釋裝置直接纏繞或者用細線固定在作物枝條上,每公頃田間設置釋放裝置 400個,100-150天后收起。實施例8采用常規的PVC毛細管,在毛細管內裝載15mg的丁酸己酯,然后將毛細管兩端封口,制成含有反信息素的緩釋裝置。將該緩釋裝置直接纏繞或者用細線固定在作物枝條上,每公頃田間設置釋放裝置 500個,100-150天后收起。實施例9采用常規的PVC毛細管,在毛細管內裝載15mg的丁酸己酯,然后將毛細管兩端封口,制成含有反信息素的緩釋裝置。將該緩釋裝置直接纏繞或者用細線固定在作物枝條上,每公頃田間設置釋放裝置600個,100-150天后收起。實施例10采用常規的PVC毛細管,在毛細管內裝載15mg的丁酸己酯,然后將毛細管兩端封口,制成含有反信息素的緩釋裝置。將該緩釋裝置直接纏繞或者用細線固定在作物枝條上,每公頃田間設置釋放裝置 800個,100-150天后收起。實驗結果表明,反性信息素緩釋裝置在田間設置的越密集,對交配率的抑制效果越好(如表1所示),當每公頃設置超過400個時,能夠抑制90%以上的交配率;同時,反性信息素載入越多,抑制效果越明顯。一般采用反性信息素5-15mg,田間反性信息素緩釋裝置不少于300個即可顯著降低綠盲蝽交配率,減少綠盲蝽種群數量。利用本發明反性信息素干擾交配防治綠盲蝽,可以在對環境不產生任何不良后果的前提下達到綜合防治綠盲蝽的效果,尤其適合大面積推廣應用。表1反性信息素干擾交配防治綠盲蝽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利用反性信息素干擾交配防治綠盲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含有反信息素的緩釋裝置直接纏繞或者用細線固定在作物枝條上,每公頃田間設置的緩釋裝置數量為 300-1000個,100-150天收起或換用新的緩釋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利用反性信息素干擾交配防治綠盲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信息素為丁酸乙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利用反性信息素干擾交配防治綠盲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反信息素的緩釋裝置為常規的PVC毛細管,在毛細管內裝載5-15mg的丁酸己酯,然后將毛細管兩端封口。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屬于仿生防治技術領域的一種利用反性信息素干擾交配防治綠盲蝽的方法。本發明適用于綠盲蝽的綜合防治,通過信息素緩釋裝置釋放后,干擾阻斷綠盲蝽的交配,降低60%以上交配率,達到減少綠盲蝽后代的效果。本發明的專一性強,對自然天敵無影響;無毒,無殘留,環境友好;不會產生抗藥性;釋放裝置原料易得,簡單可行;受自然條件影響小;干擾交配能力強;持效期長。
文檔編號A01G13/00GK102273390SQ20111012913
公開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8日
發明者吳孔明, 寧君, 張濤, 梅向東, 陸宴輝 申請人: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