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低溫液氧貯槽自升壓余氣再利用裝置的制作方法
低溫液氧貯槽自升壓余氣再利用裝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液氧應用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應用于水產工廠化養殖中應用低溫液氧貯槽自生壓余氣的再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水產養殖中,溶解氧是影響魚蝦攝食量、生長速度、餌料系數以及健康狀況的重要因素,據有關資料顯示,魚類在魚類在溶氧3毫克/升時的餌料系數,要比4ppm時增大一倍,生長在溶氧7ppm中的魚生長速度比生長在溶氧4ppm中的魚快20% 30%,而餌料系數低30% 50%。當水中溶氧量達到4. 5ppm以上時,魚的食欲增強極為明顯。為此,我國《漁業水質標準》中規定養殖用水的溶解氧(DO)在一天24小時中,必須有16個小時以上時間至少應保持在5mg/L,任何時間不得低于3mg/L。工廠化養殖中,水中溶解氧主要來源靠人工增氧,目前的方式主要有二種,其一為羅茨鼓風機配合氣石將空氣中的氧氣溶解到水中,當魚池中魚的密度較大時,溶氧量一般只有5. Oppm左右,不能達到魚類快速生長要求;其二是將低溫液體貯槽內的液氧,通過汽化器、氧氣管路系統等,將氧氣分子均勻地分散到池水中,使魚池溶氧量達到10. Oppm左右。后者因溶氧含量高可進行高密度養殖而被逐漸采用。低溫液氧貯槽是結構緊湊的夾套式真空粉末絕熱壓力容器,其內容器溫度為-196 °C,而外殼為常溫狀態。雖然貯槽有自動增壓調節系統,但也需每天手動排放因溫差大貯槽自升壓力大于設定的最高工作壓力而產生的余氣,其排氣量占總氣量的約10%左右,特別是在炎炎夏季,可達到20%。這樣,就造成了液氧的很大浪費問題。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設計一種能夠利用低溫液氧貯槽自生壓余氣的再利用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方法實現的在低溫液氧貯槽的自動安全閥和余氣排放閥處,另外再用同徑同材質的管路與液氧截止閥和汽化器間的管路連通,并安裝一余氣截止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當貯槽自升壓力大于設定的最高工作壓力時,關閉液氧截止閥,打開余氣截止閥,使原來排到空氣中的氧氣余氣,進入汽化器,最終達到養殖池中。與現有低溫液氧貯槽余氣排入空氣中相比,本裝置不僅解決了向空氣中排放大量純氧余氣而造成的安全問題,而且提高了液氧的利用效率10% 20%,相應地降低了養殖成本。
說明書附圖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_低溫液氧貯槽、2-液氧截止閥、3-液氧截止閥、4-自動安全閥、5-余氣截止閥、6-余氣排放閥、7-加裝的管道、8-汽化器。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詳細敘述本發明低溫液氧貯槽自生壓余氣再利用裝置的結構及使用方法本裝置是由加裝的管道和余氣截止閥構成。是在低溫液氧貯槽的自動安全閥和余氣排放閥處,另外再用同徑同材質的管道與液氧截止閥和汽化器間的管路連通,并安裝一余氣截止閥,安裝時需具資質的工人進行,并在安裝后進行安全檢測。具體操作如下當低溫液氧貯槽因自升壓力大于設定的最高工作壓力時,關閉液氧截止閥,打開余氣截止閥,使原來排到空氣中的氧氣余氣,進入汽化器,最終達到養殖池中。與現有低溫液氧貯槽的余氣排放到空氣中相比,這不僅解決了向空氣中排放大量純氧余氣而造成的安全問題,而且提高了液氧的利用效率10% 20%,相應地降低了養殖成本。2010年,天津鑫永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應用此裝置進行半滑舌鰨養殖,節能效果 顯著。5月28日安裝了一臺15m3低溫液氧貯槽,貯存液氧13噸,供應132個共7000m2養殖池的溶氧45天,溶解氧保持在9ppm左右。7月12日安裝本裝置,同樣罐裝液氧13噸,供應同等面積的養殖池的溶氧是到9月4日結束,溶解氧的標準也是9ppm,本槽供氧時間是53天,較未應用本裝置前多了 9天,也就是說,本裝置可節約液氧20 %。第三槽液氧是從9月5日起罐裝,到10月27日用盡,共52天,較未應用本裝置前多了 8天,也就是說,可節約液氧17.8%。以后各槽液氧分別用了 50 53天不等。
權利要求
1.一種低溫液氧貯槽自升壓余氣再利用裝置,其特征是在低溫液氧貯槽的自動安全閥和余氣排放閥處,另外再用同徑同材質的管路與液氧截止閥和汽化器間的管路連通,并安裝一余氣截止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溫液氧貯槽自升壓余氣再利用裝置,是由加裝的管道和余氣截止閥構成。是在低溫液氧貯槽的自動安全閥和余氣排放閥處,另外再用同徑同材質的管道與液氧截止閥和汽化器間的管路連通,并安裝一余氣截止閥。當貯槽自升壓力大于設定的最高工作壓力時,關閉液氧截止閥,打開余氣截止閥,使原來排到空氣中的氧氣余氣,進入汽化器,最終達到養殖池中。與現有低溫液氧貯槽結構相比,可提高液氧利用率10%~20%。
文檔編號A01K63/04GK102948389SQ20111023639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8日
發明者徐福柱, 張井增 申請人:天津鑫永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