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海參養殖飼料添加劑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產品養殖領域,尤其涉及海參養殖飼料技術。
背景技術:
海參養殖飼料中,都需要添加活性污泥添加劑,又稱底泥。現有技術中活性污泥添加劑主要是從海洋退潮露出的灘涂表層收集的污泥狀物質,收集的方法主要是刮取或挖取。收集的污泥狀物質主要是海產品的排泄物、海藻類物質、其他雜物和一定量的泥沙。現有技術的不足是活性污泥添加劑不能工業化標準化生產,質量不穩定、不可控,使海參飼料不可控,從而導致養殖的海參品質差異也很大;不同海域的活性污泥品質不同,由于環境的不同,收集方法不同,使活性污泥的品質差異很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海參養殖飼料添加劑生產方法,使活性污泥添加劑可標準化工業化生產。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海參養殖飼料添加劑生產方法,包括水產品循環養殖系統中機械過濾裝置過濾出的廢棄物和生物凈化裝置產生的廢棄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參飼料添加劑生產方法包括一下步驟1、收集水產品循環養殖系統中機械過濾裝置過濾出的廢棄物和生物凈化裝置產生的廢棄物;2、將收集的水產品循環養殖系統中機械過濾裝置過濾出的廢棄物和生物凈化裝置產生的廢棄物混合后氧化;3、檢測廢棄物混合后氧化過程中廢棄物中氨氮含量和亞硝酸鹽含量;4、廢棄物中氨氮含量和亞硝酸鹽含量達到標準規定的安全濃度后取出;5、將經過步驟4的廢棄物濃縮后干燥即得海參養殖飼料活性污泥添加劑。本發明所述的海參養殖飼料添加劑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混合后廢棄物氧化是在流化床氧化裝置中氧化。本發明所述的海參養殖飼料添加劑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經過氧化的廢棄物的濃縮方法是離心濃縮或過濾濃縮。本發明所述的海參養殖飼料添加劑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經過濃縮的廢棄物的干燥是加熱干燥或負壓干燥。本發明的原理是循環水養殖系統中機械過濾裝置過濾出的廢棄物和生物凈化裝置產生的廢棄物主要是養殖水產品的排泄物、餌料殘物和各種微生物,沒有其他雜物,是活性污泥的最好原料,將這些廢棄物收集并經過氧化處理,降低廢棄物中的氨氮含量,使之達到標準要求,再經濃縮干燥即可作為海參養殖飼料的活性污泥添加劑,該方法可以實現標準化工廠化生產,可制定相應的標準,使活性污泥添加劑的品質可控。
3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有以下優點1、方法簡單,生成的產品可替代傳統的海灘收集的底泥。2、該方法生產的海參養殖飼料活性污泥添加劑的質量穩定,并可實現標準化和工業化生產。3使循環水養殖系統的廢棄物得到充分利用,并使循環水養殖系統的廢棄物達到零排放。4、成本低,方法簡單,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本發明有附圖一幅,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示意圖。附圖中,1、循環水養殖系統機械過濾裝置過濾出的廢棄物,2、循環水養殖系統生物凈化裝置產生的廢棄物,3、流化床氧化裝置,4、濃縮干燥裝置,5、成品海參養殖飼料活性污泥添加劑。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將收集的水產品循環養殖系統中機械過濾裝置過濾出的廢棄物1和生物凈化裝置產生的廢棄物2 —起放入流化床氧化裝置3內氧化,使廢棄物中的氨氮含量和亞硝酸鹽含量達到標準規定的安全濃度,然后將經過氧化的廢棄物再經濃縮干燥裝置4的濃縮,減少其水含量,再干燥成粉料,即成為成品海參養殖飼料的活性污泥添加劑5。
權利要求
1.一種海參養殖飼料添加劑生產方法,包括水產品循環養殖系統中機械過濾裝置過濾出的廢棄物和生物凈化裝置產生的廢棄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參飼料添加劑生產方法包括一下步驟1)收集水產品循環養殖系統中機械過濾裝置過濾出的廢棄物和生物凈化裝置產生的廢棄物;2)將收集的水產品循環養殖系統中機械過濾裝置過濾出的廢棄物和生物凈化裝置產生的廢棄物混合后氧化;3)檢測廢棄物混合后氧化過程中廢棄物中氨氮含量和亞硝酸鹽含量;4)廢棄物中氨氮含量和亞硝酸鹽含量達到標準規定的安全濃度后取出;5)將經過步驟4的廢棄物濃縮后干燥即得海參養殖飼料活性污泥添加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參養殖飼料添加劑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混合后廢棄物氧化是在流化床氧化裝置中氧化。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參養殖飼料添加劑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經過氧化的廢棄物的濃縮方法是離心濃縮或過濾濃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參養殖飼料添加劑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經過濃縮的廢棄物的干燥是加熱干燥或負壓干燥。
全文摘要
一種海參養殖飼料添加劑生產方法,包括將收集的水產品循環養殖系統中機械過濾裝置過濾出的廢棄物和生物凈化裝置產生的廢棄物混合后氧化;待廢棄物中氨氮含量和亞硝酸鹽含量;達到標準規定的安全濃度后取出;濃縮后干燥即得海參養殖飼料活性污泥添加劑。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是方法簡單,生成的產品可替代傳統的海灘收集的底泥;該方法生產的海參養殖飼料活性污泥添加劑的質量穩定,并可實現標準化和工業化生產;使循環水養殖系統的廢棄物得到充分利用,并使循環水養殖系統的廢棄物達到零排放;成本低,方法簡單,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A23K1/18GK102406072SQ20111034653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4日
發明者吳垠, 吳斌, 孫建明, 黃磊 申請人:大連匯新鈦設備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