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甲魚無介質孵化方法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甲魚的孵化系統,具體是涉及一種無介質孵化方法及孵化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人工孵化甲魚,主要利用仿生學原理,模仿甲魚卵天然孵化條件,從而使甲魚卵孵化。于是,各種孵化介質不斷的被開發運動,最原始的孵化介質為沙石,后來漸漸利用海綿、蛭石替代重量較大的沙石,孵化效率得到明顯提升,勞動強度減小。但是,采用多種孵化介質,勢必會造出較多不便,大型孵化工廠在批量孵化時,放置于同一孵化盒中的甲魚卵,若部分卵死亡,由于埋在孵化介質中,不易發現,可能導致其他甲魚卵感染細菌,甚至會造成大批量死亡的情況。目前,關于無介質類孵化,在國內外尚未見有報道,最主要的原因是技術偏見,對于各類動物卵的孵化,人們在談論或實施時,均第一時間考慮到采用某某介質進行掩埋,控制好孵化條件,從未考慮過在無介質的條件甲魚卵依舊能夠孵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傳統技術偏見,提供一種在無孵化介質的條件孵化甲魚卵的方法,同時,本發明還公開了實施該方法的孵化裝置。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甲魚無介質孵化方法,將甲魚卵置于溫度M 33°C、相對濕度80 90%條件自然孵化。實施所述孵化方法的孵化裝置,包括孵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箱底部設有方形盛水盒,盛水盒的上方設有多組甲魚卵限位裝置,所述孵化箱的頂部覆蓋有保持孵化箱內相對濕度的雙層濕毛巾。優選的是,所述甲魚卵限位裝置為表面開有多個小孔的平板。進一步,所述平板上小孔的孔徑為15 18mm。優選的是,所述平板的側邊至少設有一個向下傾斜的長槽。進一步,所述長槽的傾斜角度為45 60度。優選的是,所述相鄰甲魚卵限位裝置之間的間隔為6 8cm。利用上述孵化裝置對甲魚卵進行孵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受精甲魚卵放置在甲魚卵限位裝置的小孔中,每日將雙層毛巾淋濕1 2次至不滴水,保持55 60天,破殼的甲魚,隨長槽進入底部的盛水盒中,取出。進一步,受精甲魚卵的白色亮點背離盛水盒放置。本發明甲魚無介質孵化方法及裝置,克服了傳統孵化項目的技術偏見,開創了一種無任何孵化介質存在的孵化方法。本發明的有益效果表現在1、通氣性好,溫、濕度均恒,孵化效率高(接近100% )、操作簡便。2、充分利用空間,每立方米可以容納約10700枚甲魚卵。3、無需多余的介質材料成本。4、節能、省力、自然、環保、安全。本發明對甲魚養殖具有顯著的開創性意義,同時也給出了其他動物胚胎的無介質孵化相關技術啟發,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圖1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圖2是甲魚卵限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盛水盒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參閱圖1-3,甲魚無介質孵化裝置,包括孵化箱1,孵化箱底部設有方形盛水盒 5,盛水盒5的上方設有多組甲魚卵限位裝置2,孵化箱1的頂部覆蓋有保持孵化箱內相對濕度的雙層濕毛巾7。甲魚卵限位裝置2優選為表面開有多個小孔8的平板,平板上小孔的孔徑為15 18mm,甲魚卵3可以剛好放置在孔8中,不發生晃動。在平板的側邊至少設有一個向下傾斜的長槽6,長槽6的傾斜角度為45 60度, 長槽6供孵化出殼的甲魚爬出,使甲魚進入底部的盛水盒5,盛水盒5僅作為暫時存放甲魚所需,可以定時取出甲魚。為了滿足孵化箱1內空氣的流通,以及保持箱內各部位濕度一直,相鄰甲魚卵限位裝置2之間的間隔為6 8cm。甲魚卵限位裝置2可采用多種固定方式固定在箱體內壁,例如通過擋塊4,或抽插式均可。甲魚無介質孵化方法,步驟如下,將受精甲魚卵2放置在甲魚卵限位裝置2的小孔 8中,受精甲魚卵的白色亮點背離盛水盒放置,每日將雙層毛巾淋濕至不滴水(即保持相對濕度80 90% ),保持溫度M 33°C,自然孵化55 60天,破殼的甲魚,隨長槽6滑落, 并進入底部的盛水盒5中,取出。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發明結構所作的舉例和說明,所屬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發明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甲魚無介質孵化方法,將甲魚卵置于溫度M 33°c、相對濕度80 90%條件自然孵化。
2.一種實施權利要求1所述孵化方法的孵化裝置,包括孵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箱底部設有方形盛水盒,盛水盒的上方設有多組甲魚卵限位裝置,所述孵化箱的頂部覆蓋有保持孵化箱內相對濕度的雙層濕毛巾。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魚卵限位裝置為表面開有多個小孔的平板。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上小孔的孔徑為15 18mm。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的側邊至少設有一個向下傾斜的長槽。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長槽的傾斜角度為45 60度。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孵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鄰甲魚卵限位裝置之間的間隔為6 8cm。
8.利用權利要求2 7任一項所述孵化裝置對甲魚卵進行孵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受精甲魚卵放置在甲魚卵限位裝置的小孔中,每日將雙層毛巾淋濕1 2次至不滴水,保持 55 60天,破殼的甲魚,隨長槽進入底部的盛水盒中,取出。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受精甲魚卵的白色亮點背離盛水盒放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甲魚的孵化系統,具體是涉及一種無介質孵化方法及孵化裝置。甲魚無介質孵化方法,將甲魚卵置于溫度24~33℃、相對濕度80~90%條件自然孵化。本發明甲魚無介質孵化方法及裝置,克服了傳統孵化項目的技術偏見,開創了一種無任何孵化介質存在的孵化方法,該方法的通氣性好,溫、濕度均恒,孵化效率高(接近100%);充分利用空間,每立方米可以容納約10700枚甲魚卵;同時,無需多余的介質材料成本,并且節能、省力、自然、環保、安全、操作簡便。本發明對甲魚養殖具有顯著的開創性意義,同時也給出了其他動物的無介質孵化技術啟發,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文檔編號A01K67/02GK102487884SQ201110385149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8日
發明者侯冠軍, 孫明, 宋光同, 張冬麗, 張靜, 李松, 李翔, 蔣業林, 蔣婧玲, 蔣濤, 蔡鑫 申請人:蔣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