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茄果類種子引發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種子處理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茄果類種子的引發方法。
背景技術:
辣椒、番茄和茄子是我國重要的茄果類蔬菜作物。茄果類種子種皮均有較厚的角質層,種子發芽比較困難,發芽時間長,發芽不整齊。尤其是在逆境條件下,發芽問題更為突出。如在低溫和鹽潰化條件下,種子發芽率低,發芽時間延長,成苗率低,出苗不整齊,幼苗生長受到抑制,進而嚴重影響蔬菜產量和品質。
種子引發的基本原理是控制種子緩慢吸水,使其停留在吸脹的第二階段,讓種子進行預發芽的生理生化代謝和修復作用,促進細胞膜、細胞器、DNA的修復和酶的活化,使之處于發芽的代謝狀態但防止胚根的伸出。育苗前對種子進行引發處理,可以提高種子成苗率,加快出苗速度和整齊度,增加產量,提高抗逆性。種子活力提高,可以減少育苗中畝用種量,降低用種成本,減少由于種子出苗率差而進行補苗所花費的勞動力成本和基質成本,由于出苗速度加快,出苗整齊,育苗時間縮短,育苗效益提高。
我國對茄果類種子引發也有初步研究,但引發效果在不同種子批之間差異很大,引發后種子帶菌量大、不耐貯藏、種子壽命縮短,注重引發方法研究,而對種子引發后的回干方式影響未有深入研究。因此,引發技術在我國目前仍無法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成為我國茄果類種子引發技術研究的瓶頸。發明內容
本發明涉及一種種子引發方法,可以提高種子萌發特性,縮短平均出苗時間,提高出苗率,減少引發后種子帶菌率,特別是在低溫和鹽潰化條件下,提高幼苗素質,增強抗逆能力。一種茄果類種子引發方法,其特征在于,種子采用蛭石引發,在引發中應用生物農藥木霉菌,并回干。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子引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發條件為黑暗條件下,引發溫度為15°C 20°C。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子 引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蛭石引發,各成份的比例為種子:輕石:水=1: 3: 3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子引發方法,其特征在于引發時間為4-8天。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子引發方法,其特征在于種子引發中加入木霉菌,使用濃度為I X 106-4X IO7活孢子/L0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子引發方法,其特征在于引發結束于25°C回干1-2天。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子引發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用于番茄、辣椒、茄子種子處理。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是通過下列技術措施來實現的;
實例I
取種子5g,蛭石15g,水16g,引發中加入木霉菌,使用濃度為I X IO6活孢子/L,混勻,15°C黑暗條件下引發5天,25°C回干I天。
實例2
取種子5g,蛭石15g,水16g,弓丨發中加入木霉菌,使用濃度為I X IO7活孢子/L,混勻,15°C黑暗 條件下引發5天,25°C回干I天。
權利要求
1.一種茄果類種子引發方法,其特征在于,種子采用蛭石引發,在引發中應用生物農藥木霉菌,并回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子引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發條件為黑暗條件下,弓丨發溫度為15°C 20°C。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子引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蛭石引發,各成份的比例為種子:蛭石:水=1: 3: 3 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 種子引發方法,其特征在于引發時間為4-8天。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子引發方法,其特征在于種子引發中加入木霉菌,使用濃度為1 X 106-4X 107活孢子/L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子引發方法,其特征在于引發結束于25°C回干1-2天。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子引發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用于番茄、辣椒、茄子種子處理。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種子處理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茄果類種子的引發方法。所述的茄果類種子的引發方法為,運用蛭石引發(種子∶蛭石∶水=1∶3∶3~4),15℃~20℃黑暗條件下,引發4~8天,種子引發中加入木霉菌,使用濃度為1×106-4×107活孢子/L,于25℃回干1-2天。此引發方法可以用于番茄、辣椒、茄子種子處理。
文檔編號A01C1/00GK103155743SQ20111040479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8日
發明者吳凌云, 李明 申請人:上海市農業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