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行走輪內置式谷物播種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1675閱讀:24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行走輪內置式谷物播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播種機,尤其涉及行走輪內置式谷物播種機。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現有的非自走式播種機驅動都是靠鋼制行走地輪來完成,該結構的播種機存在如下的缺陷一是鋼制行走輪沒有彈性,行走過程中行走速度慢、長期顛簸容易造成機械損壞;二是鋼制行走輪表面光滑在作業過程中容易發生打滑(漏播);三是該種行走輪安裝位于播種機兩側,造成作業過程中機械不能靠邊,極大的浪費了耕地資源。

發明內容
發明的目的為了提供一種技術構思完全不同的行走輪內置式谷物播種機,其可大大提高耕地利用率,解決耕地邊緣無法播種的難題,解決播種機構必須提升后才能不實施播種的難題, 并可增加了播種機使用壽命、降低維修成本。為了達到如上目的,本發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行走輪安裝于機架下部,行走輪后側安裝了后置開溝器、外側安裝了前置開溝器。本發明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還包括傳動鏈條或傳動軸,傳動鏈條或傳動軸的上端連接在下料箱側邊的排種軸上安裝的排種被動鏈輪,下端連接在機架下部安裝的傳動軸外側的被動傳動鏈輪上,傳動軸內側安裝了鏈輪,該鏈輪與機架下部安裝的行走輪外側安裝的鏈輪在同一垂直面上,鏈輪與其之間用鏈條連接。本發明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還包括機架、機架上部的下種機構、機架下部的播種機構、機架前部的牽引或懸掛機構、機架外側的傳動機構、機架下部的行走機構;下種機構包括種子下料箱、底部設置的排種盒和播籽輪,播種機構包括輸種管、開溝器深淺調節架。本發明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牽引或懸掛機構安裝在機架前部,牽引拖把平行與機架底部,用U形卡卡在機架前部和中部橫梁上,懸掛架垂直于機架用U形卡卡在機架前大梁上部。本發明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傳動軸上安裝離合器。用如上技術方案的行走輪內置式谷物播種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行走輪安裝于機架下部,行走輪后側和外側都安裝了播種機構的開溝器。因此播種機播種時行走輪所走過的痕跡被開溝鏟鏟開,消除了被行走輪碾壓過的地面硬殼;在行走過程中不再鋼性顛簸;行走輪行走通過傳動機構傳遞動力給排種機構,轉動排種軸實施排種,排種器于行走輪之間用離合器進行分離,離合器安裝在傳動機構下部的傳動軸上。可以不用提升,實施開始與停止播種。傳動機構采用了鏈條或傳動軸,杜絕了因齒輪咬合不到位造成的斷種空跑現象。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進行說明;圖1為行走輪內置式谷物播種機輪廓圖;圖2為行走輪內置式谷物播種機正視平面圖;其中1-下料箱,2-排種盒,3-傳動機構防護罩,4-機架,5-開溝器升降拉桿, 6-開溝器深淺調整架,7-前置開溝器,8-行走輪,9-調種器,10-開溝器升降及離合器分離器,11-牽引拖把,12-拖把榔頭,13-播籽輪,14-排種被動鏈輪,15-下料斗,16-輸種管, 17-被動傳動鏈輪,18-傳動軸,19-鏈輪,20-后置開溝器,21-懸掛架,22-傳動鏈條或傳動
軸ο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圖1和圖2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說明,因為撰寫的非窮舉,實施例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行走輪8安裝于機架4下部,行走輪8后側安裝了后置開溝器20、外側安裝了前置開溝器7。本發明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還包括傳動鏈條或傳動軸22,傳動鏈條或傳動軸22 的上端連接在下料箱1側邊的排種軸上安裝的排種被動鏈輪14,下端連接在機架4下部安裝的傳動軸18外側的被動傳動鏈輪17上,傳動軸18內側安裝了鏈輪19,該鏈輪19與機架 4下部安裝的行走輪8外側安裝的鏈輪在同一垂直面上,鏈輪19與其之間用鏈條連接。本發明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還包括機架4、機架上部的下種機構、機架下部的播種機構、機架前部的牽引或懸掛機構、機架外側的傳動機構、機架下部的行走機構;下種機構包括種子下料箱1、底部設置的排種盒2和播籽輪13,播種機構包括輸種管16、開溝器深淺調節架6。本發明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牽引或懸掛機構安裝在機架前部,牽引拖把11平行與機架4底部,用U形卡卡在機架4前部和中部橫梁上,懸掛架21垂直于機架4用U形卡卡在機架4前大梁上部。傳動軸18上安裝離合器。使用的過程中,動力通過行走輪8外側安裝的鏈輪傳動到鏈輪19上,鏈輪19與被動傳動鏈輪17均在傳動軸上,動力傳到排種被動鏈輪14,從而帶動排種軸工作。動力傳輸主動系統與被動系統之間采用傳動軸18上安裝離合器來完成分離。很明顯,因為撰寫的非窮舉,不可能一一列出本發明的全部實施方式,類似的實施方式也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行走輪內置式谷物播種機,其特征在于行走輪(8)安裝于機架(4)下部,行走輪 (8)后側安裝了后置開溝器(20)、外側安裝了前置開溝器(7)。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輪內置式谷物播種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傳動鏈條或傳動軸(22),傳動鏈條或傳動軸0 的上端連接在下料箱(1)側邊的排種軸上安裝的排種被動鏈輪(14),下端連接在機架(4)下部安裝的傳動軸(18)外側的被動傳動鏈輪(17)上,傳動軸(18)內側安裝了鏈輪(19),該鏈輪(19)與機架(4)下部安裝的行走輪⑶外側安裝的鏈輪在同一垂直面上,鏈輪(19)與其之間用鏈條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輪內置式谷物播種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機架、機架上部的下種機構、機架下部的播種機構、機架前部的牽引或懸掛機構、機架外側的傳動機構、機架下部的行走機構;下種機構包括種子下料箱(1)、底部設置的排種盒( 和播籽輪 (13),播種機構包括輸種管(16)、開溝器深淺調節架(6)。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行走輪內置式谷物播種機,其特征在于牽引或懸掛機構安裝在機架前部,牽引拖把(11)平行與機架(4)底部,用U形卡卡在機架(4)前部和中部橫梁上,懸掛架垂直于機架(4)用U形卡卡在機架(4)前大梁上部。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行走輪內置式谷物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軸(18)上安裝尚合器ο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播種機,尤其涉及行走輪內置式谷物播種機。本發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行走輪安裝于機架下部,行走輪后側安裝了后置開溝器、外側安裝了前置開溝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行走輪安裝于機架下部,行走輪后側和外側都安裝了播種機構的開溝器。因此播種機播種時行走輪所走過的痕跡被開溝鏟鏟開,消除了被行走輪碾壓過的地面;在行走過程中不再鋼性顛簸;行走輪行走通過傳動機構傳遞動力給排種機構,轉動排種軸實施排種,排種器于行走輪之間用離合器進行分離,離合器安裝在傳動機構下部的傳動軸上。可以不用提升,實施開始與停止播種。傳動機構采用了鏈條或傳動軸,杜絕了因齒輪咬合不到位造成的斷種空跑現象。
文檔編號A01C7/00GK102523793SQ20111043157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1日
發明者丁守華, 劉紹軍, 劉繼澤, 李潤紅 申請人:永昌縣恒源農機制造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