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大蒜播種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997820閱讀:728來源:國知局
大蒜播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農用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大蒜播種機。
【背景技術】
[0002]大蒜現有的種植方式是人工蹲在地里用手把蒜種一瓣一瓣的插進土壤,一天下來就會累的腰酸腿疼,手指磨出毛刺,干活快的3個人一天只能栽種一畝地,到了大蒜栽種季節人工需求率非常大,而且工人工資會急劇增漲。目前市面上的大蒜播種機漏播率即蒜根朝上率很高,達不到大蒜播種的要求。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了一種節約人工、效率高、蒜根朝上率高的大蒜播種機。
[0004]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大蒜播種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發動機、傳動總成、氣栗、氣缸、履帶底盤總成、土壤整平器、以及位于履帶底盤總成上方的操作臺、微電腦電控系統,所述土壤整平器位于履帶底盤總成的前方的機架上,所述操作臺的前方設有給料倉,所述給料倉與提料裝置連接,所述提料裝置上方均勻安裝有若干分料器,所述每個分料器下方連接分料管,所述分料管底部與導向料杯總成連接,導向料杯總成固定在第一定位板上,導向料杯總成的下方為調整料杯總成,所述調整料杯總成安裝在第二定位板上,調整料杯總成下方為點插播種器總成,所述點插播種器總成安裝在開合處理支撐架上,所述導向料杯總成、調整料杯總成和點插播種器總成分別通過氣缸控制開合,所述點插播種器總成通過點插升降裝置控制升降,通過行走系統控制步進幅度。
[0006]所述傳動總成包括安裝在機架內部的傳動主軸、以及安裝在傳動主軸上的第一主動鏈輪和第二主動鏈輪,第一主動鏈輪與行走系統的第一傳動鏈輪連接的第一傳動鏈條,第二主動鏈輪與點插升降裝置上的傳動軸連接的第二傳動鏈條,傳動軸與升降軸連接的第三傳動鏈條,升降軸兩端的第二傳動鏈輪,傳動軸的一端設有第三傳動鏈輪,所述第三傳動鏈輪與給料倉內的第三傳動軸通過第三傳動鏈條連接,第三傳動軸通過第四傳動鏈條帶動第四傳動軸,所述第一傳動鏈輪與第二傳動鏈輪上均安裝有偏心軸,分別控制行走系統的步進幅度和點插升降裝置的升降高度。
[0007]所述提料裝置包括對稱安裝在給料倉上、下兩端的第三傳動軸和第四傳動軸,第三傳動軸和第四傳動軸兩端的鏈輪,以及環形安裝于第三傳動軸和第四傳動軸之間的給料鏈板,所述給料鏈板上均勻交錯安裝有若干列提料盒,所述每列提料盒與分料器一一對應設置。
[0008]所述提料盒為下凹的弧形槽結構,使用高強度材料注塑成型,便于安裝更換,空間為一粒?種的體積,保證每個提料盒每次提取一粒#示種。
[0009]所述分料器分為η組,呈“U”型槽結構,η組分料器長短間隔交錯分布,所述每個U型槽的下方有漏種孔,漏種孔與分料管連接,使得每粒從提料盒內輸送到分料器的蒜種進入分料管,沿分料管進入導向料杯總成。
[0010]所述導向料杯總成包括η排導向料杯,以及固定在每排導向料杯兩側邊沿上的轉軸,所述每排上導向料杯與分料管--對應,所述導向料杯為兩個四分之一球殼體對接成的碗狀結構,左、右杯沿分別固定在轉軸上,轉軸兩端穿過第一定位板與分別于齒輪連接,所述齒輪在氣缸的帶動下轉動,從而帶動轉軸轉動,導向料杯完成張開、閉合動作
[0011]所述調整料杯總成包括上、下分布的兩級調整料杯,所述第一級調整料杯包括η排與導向料杯上下一一對應的料杯,所述第一級調整料杯為兩片殼體對接成的漏斗形結構;第二級調整料杯包括η排與第一級調整料杯上下一一對應的調整料杯,所述第二級調整料杯也為兩片殼體對接成的漏斗形結構,底部設有錐形漏種管,所述第一級調整料杯和第二級調整料杯的上下杯沿分別固定在轉軸上,轉軸兩端穿過第二定位板與分別于齒輪連接,第一級調整料杯和第二級調整料杯分別在氣缸的帶動下,依次完成張開、閉合動作,將蒜種方向調整為根部朝下。
[0012]所述點插播種器總成上均勾分布有η排與第二級調整料杯對應的點插播種器,所述點插播種器為兩側殼體對接成的中空柱狀結構,上端開口大于下端開口,所述點插播種器的上下沿固定在開合處理支撐架上,所述開合處理支撐架通過氣缸直接控制開合,將蒜種播種到土壤里。
[0013]所述點插升降裝置包括安裝在機架前端的平行設置的傳動軸、升降軸、以及升降軸兩端與其垂直連接的升降桿,傳動主軸通過第二傳動鏈條帶動傳動軸,傳動軸通過另一側的第三傳動鏈條帶動升降軸,升降軸兩端通過偏心軸與升降桿連接,所述升降桿底部與點插播種器總成固定連接,上部設有輪盤,輪盤與升降桿螺紋連接,通過控制輪盤在升降桿上的位置可以控制點插深度,輪盤向上移動,點插深度加深,輪盤向下移動,點插深度變淺,升降桿與氣缸連接,當大蒜播種機停止使用時,氣缸通過升降桿將點插播種器總成抬離地面,防止點插播種器損傷。
[0014]所述行走系統包括第一傳動鏈輪、固定在第一傳動鏈輪上的偏心軸、以及連接偏心軸與點插升降裝置的連桿,第一傳動鏈輪在第一主動鏈輪的帶動下轉動,偏心軸通過連桿控制點插升降裝置的步進幅度,偏心軸的軸長決定了步進幅度的大小。
[001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大蒜播種機使用方便,操作簡單,節省了大量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蒜根朝上率高,為使用者帶來良好的實用效果和經濟收益,適宜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7]附圖1為本發明一種大蒜播種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8]附圖2為本發明一種大蒜播種機的傳動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0019]附圖3為本發明一種大蒜播種機導向料杯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0020]附圖4為本發明一種大蒜播種機提料盒的結構示意圖;
[0021]附圖5為本發明一種大蒜播種機分料器的結構示意圖;
[0022]附圖6為本發明一種大蒜播種機導向料杯、第一級調整料杯、第二級調整料杯和點插播種器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中,I機架,2給料倉,3履帶底盤總成,4微電腦控制系統,5發動機,6操作臺,7土壤整平器,8提料裝置,9分料器,10分料管,11第一定位板,12第二定位板,13點插播種器總成,14點插升降裝置,15提料盒,16氣缸,17點插升降裝置,18輪盤,19升降桿,20傳動主軸,21第一傳動鏈條,22第二傳動鏈條,23第一傳動鏈輪,24第二主動鏈輪,25第一主動鏈輪,26第三傳動鏈條,27第二傳動鏈輪,28第三傳動鏈輪,29第三傳動軸,30第四傳動鏈條,31第五傳動鏈條,32第四傳動軸,33偏心軸,34連桿,35轉軸,36第一主動齒輪,37第二主動齒輪,38第三主動齒輪,39第一從動齒輪,40第二從動齒輪,41第三從動齒輪,42漏種孔,43傳動軸,44升降軸,45給料鏈板,46導向料杯,47第一級調整料杯,48第二級調整料杯,49點插播種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24]附圖為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例。如附圖1所示,大蒜播種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1、發動機5、傳動總成、氣栗、氣缸16、履帶底盤總成3、土壤整平器7、以及位于履帶底盤總成3上方的操作臺6、微電腦電控系統4,所述土壤整平器7位于履帶底盤總成3的前方的機架I上,所述操作臺6的前方設有給料倉2,所述給料倉2與提料裝置8連接,所述提料裝置8上方均勻安裝有若干分料器9,所述每個分料器9下方連接分料管10,所述分料管10底部與導向料杯總成連接,導向料杯總成固定在第一定位板11上,導向料杯總成的下方為調整料杯總成,所述調整料杯總成安裝在第二定位板上12,調整料杯總成下方為點插播種器總成13,所述點插播種器總成13安裝在開合處理支撐架上,所述導向料杯總成、調整料杯總成和點插播種器總成13分別通過氣缸16控制開合,所述點插播種器總成13通過點插升降裝置控制升降,通過行走系統控制步進幅度。
[0025]如附圖2所示,傳動總成包括安裝在機架I內部的傳動主軸20、以及安裝在傳動主軸20上的第一主動鏈輪25和第二主動鏈輪24,第一主動鏈輪25與行走系統的第一傳動鏈輪23連接的第一傳動鏈條21,第二主動鏈輪24與點插升降裝置上的傳動軸43連接的第二傳動鏈條22,傳動軸43與升降軸44連接的第三傳動鏈條26,升降軸44兩端的第二傳動鏈輪27,傳動軸43的一端設有第三傳動鏈輪28,所述第三傳動鏈輪28與給料倉2內的第三傳動軸29通過第四傳動鏈條30連接,第三傳動軸29通過第五傳動鏈條31帶動第四傳動軸32,所述第一傳動鏈輪23與第二傳動鏈輪27上均安裝有偏心軸33,分別控制行走系統的步進幅度和點插升降裝置的升降高度。
[0026]所述提料裝置8包括對稱安裝在給料倉2上、下兩端的第三傳動軸29和第四傳動軸32,第三傳動軸29和第四傳動軸32兩端的鏈輪,以及環形安裝于第三傳動軸29和第四傳動軸之間32的給料鏈板45,所述給料鏈板45上均勻交錯安裝有若干列提料盒15,如附圖4所示,所述提料盒15為下凹的弧形槽結構,使用高強度材料注塑成型,便于安裝更換,空間為一粒蒜種的體積,保證每個提料盒每次提取一粒蒜種,每列提料盒15與分料器9一一對應設置。所述機架I上還安裝有調整鏈輪,所述調整鏈輪與第五傳動鏈條31嚙合,通過控制傳動鏈條的張緊程度控制給料鏈板的角度,從而調整提料盒15上蒜瓣的下落方位,保證蒜瓣準確落入分料器9中,如附圖5所示,所述分料器9分為η組,呈“U”型槽結構,η組分料器9長短間隔交錯分布,所述每個U型槽的下方有漏種孔42,漏種孔42與分料管10連接,使得每粒從提料盒15內輸送到分料器9的蒜種進入分料管10,沿分料管10進入導向料杯總成。
[0027]如附圖3所示,所述導向料杯總成包括η排導向料杯46,以及固定在每排導向料杯
46兩側邊沿上的轉軸35,所述每排上導向料杯46與分料管10--對應,所述導向料杯4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