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海參增養殖池行船輔助繩索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88392閱讀:36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海參增養殖池行船輔助繩索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產養殖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海參增養殖池行船輔助繩索。
背景技術
海參養殖是近年來我國沿海地區逐漸發展起來的新興水產養殖產業,養殖產值不斷增大。海參的人工養殖除了小部分為在自然海域增養殖外,其余大部分養殖分布于沿海有適合水力條件的潮間帶圍堰池塘養殖和灘涂地區池塘養殖,池塘養殖目前已占據了我國海參養殖面積的絕大部分。池塘養殖的優勢是可通過養殖池塘的日常管理,人工控制海參生長條件,創造出更適宜海參生長的環境。而工作量較大的日常管理措施包括監測巡池、餌料投喂、藥物施用等都需要操作人員在池中行船完成,目前大多海參增養殖池的行船方式是兩人操作模式,一人負責人工劃船,另一人負責投喂餌料、藥物等作業,這種行船操作模式占用了兩個人員的勞動時間,操作方式不合理,消耗了較高人工成本。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解決目前海參增養殖池內日常管理中行船操作模式不合理,消耗較高人工成本的問題,提供一種海參增養殖池行船輔助繩索。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提供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海參增養殖池有相對平行的長邊壩體和短邊壩體,平行于長邊壩體的長邊輔助繩索和平行于短邊壩體的短邊輔助繩索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于壩體。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提供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長邊輔助繩索間隔20-30m,短邊輔助繩索間隔40_50m,最外側的長邊輔助繩索與長邊壩體和短邊輔助繩索與短邊壩體間距均不小于15m ;長邊輔助繩索與短邊輔助繩索相互連接成網格狀;長邊輔助繩索與短邊輔助繩索是直徑為5-8mm的尼龍繩。使用時,操作人員從池邊上船,沿著最靠近池邊的長邊輔助繩索的一端開始行船, 行至最遠端的短邊輔助繩索時轉彎至沿著短邊輔助繩索行船,行至長邊輔助繩索時再次轉彎,再次沿著長邊輔助繩索行船,如此反復,直至行船操作面覆蓋至整個養殖池。行船作業時操作人員用一只手拉輔助繩索牽引工作船行進,另一只手投喂餌料、噴灑藥品,餌料和藥品可灑射到輔助繩索兩側10-15m的范圍內,養殖池內基本沒有投餌施藥盲區。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1、海參增養殖池的日常管理中一個人即可在池內行船進行餌料投喂、藥物施用等操作管理,實現一人行船操作模式。2、本實用新型可降低海參增養殖池的操作人員配置數量,節省50%的人力成本。3、此行船輔助設施結構簡單,搭設簡便,成本低廉,日常操作方便使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原理圖。圖中[0016]1-海參增養殖池,2-壩體,3-長邊輔助繩索,4-短邊輔助繩索。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平行于海參增養殖池1長邊的長邊輔助繩索3間隔20-30m布置,平行于海參增養殖池1短邊的短邊輔助繩索4間隔40-50m布置,長邊輔助繩索3和短邊輔助繩索4兩端固定連接于海參增養殖池1相對的兩側壩體2上。相交的長邊輔助繩索3和短邊輔助繩索4 相互連接,形成網格狀,覆蓋海參增養殖池1內工作船所有行走軌跡。長邊輔助繩索3和短邊輔助繩索4距離平行的池邊最近距離不小于15m,長邊輔助繩索3和短邊輔助繩索4距離水面平均距離1. 2m,輔助繩索采用結實耐用的尼龍繩,直徑5-8mm。使用時,操作人員從海參增養殖池池邊上船,沿著最靠近池邊的長邊輔助繩索3 的一端開始行船,行至最遠端的短邊輔助繩索4時轉彎至沿著短邊輔助繩索4行船,行至長邊輔助繩索3時再次轉彎,再沿著長邊輔助繩索3行船,如此反復,直至行船操作面覆蓋至整個海參增養殖池1。行船作業時操作人員用一只手拉長邊輔助繩索3或短邊輔助繩索4 牽引工作船行進,另一只手投喂餌料、噴灑藥品,餌料和藥品可灑射到長邊輔助繩索3和短邊輔助繩索4兩側10-15m的范圍內,養殖池內基本沒有投餌、施藥盲區。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海參增養殖池行船輔助繩索,其特征是海參增養殖池有相對平行的長邊壩體和短邊壩體,平行于長邊壩體的長邊輔助繩索和平行于短邊壩體的短邊輔助繩索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于壩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海參增養殖池行船輔助繩索,其特征是長邊輔助繩索間隔20-30m,短邊輔助繩索間隔40-50m,最外側的長邊輔助繩索與長邊壩體和短邊輔助繩索與短邊壩體間距均不小于15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海參增養殖池行船輔助繩索,其特征是長邊輔助繩索與短邊輔助繩索相互連接成網格狀。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海參增養殖池行船輔助繩索,其特征是長邊輔助繩索與短邊輔助繩索是直徑為5-8mm的尼龍繩。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海參增養殖池行船輔助繩索,海參增養殖池有相對平行的長邊壩體和短邊壩體,平行于長邊壩體的長邊輔助繩索和平行于短邊壩體的短邊輔助繩索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于壩體,長邊輔助繩索間隔20-30m,短邊輔助繩索間隔40-50m,最外側的長邊輔助繩索與長邊壩體和短邊輔助繩索與短邊壩體間距均不小于15m,長邊輔助繩索與短邊輔助繩索相互連接成網格狀,長邊輔助繩索與短邊輔助繩索是直徑為5-8mm的尼龍繩。它解決了海參增養殖池內日常管理中行船操作模式不合理、消耗較高人工成本的問題,適于海參增養殖。
文檔編號A01K61/00GK201952782SQ20112012758
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7日
發明者劉錦, 吳德壽, 張汶緒, 韓豐波 申請人:青島恒生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