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大白菜在栽培和采后貯運過程中的物理防護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有機大白菜栽培及采后貯運技術設施,具體涉及的是大白菜在栽培和采后貯運過程中的物理防護裝置。二、背景技術大白菜是北方人冬春季的主要蔬菜之一,需用量非常大,在秋季主要作新鮮蔬菜, 在冬季主要是用來貯藏或腌制酸菜等加工產品。大白菜栽培成功與否,關鍵在于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是否能科學到位。大白菜從幼苗期直到收獲,病蟲害的發生始終比較嚴重。經常發生、危害比較嚴重的病害有細菌性軟腐病、黑腐病、病毒病、霜霉病和大白菜干燒心病等; 發生極為普遍、危害嚴重的蟲害有地老虎、菜青蟲、小菜蛾、蚜蟲、黃曲條跳甲及夜蛾類幼蟲等,所以病蟲害防治的好壞直接影響大白菜豐產豐收。為有效防治大白菜病蟲害,雖然倡導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農業防治為基礎,提倡生物防治、物理防治,配合科學合理地使用化學防治措施。但是,目前在大多數白菜產區,對生產中病蟲害的防治除了部分農業防治之外,仍以化學防治為主,因為化學防治見效快、成本低,然而隨著病蟲耐藥性的產生,用藥量越來越大,作物易發生藥害,產品藥殘量越來越高。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并保證消費者的健康,要達到生產安全、優質、無公害、綠色,甚至有機白菜產品的目的,就必須禁止或限制一些化學物質的使用,加強研究和推廣應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在有機作物生產的病蟲害防治措施中,物理防治措施限制極少,生物防治較少,而化學防治限制最多。因為,利用害蟲的趨光性、趨化性以及器械的屏障隔離作用,以物理器械直接防治害蟲具有安全、省工、簡便、低成本的優點,同時亦間接防治一些通過害蟲傳播的病害(如蚜蟲傳播病毒病,黃條跳甲、菜螟、菜青蟲和一些地下害蟲的口腔和體內均帶有軟腐病病菌),盡可能減少或不使用化學藥物防治措施。但目前使用的物理器械防治措施只注重在生產中從整體上對作物病蟲害進行防治保護,由于受諸多方面的影響,有時效果并不佳,而從作物個體(單棵大白菜)的角度來防治病蟲害,同時對作物產品在采后貯運過程又具有保護功能的物理器械還未見。三、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提供大白菜在栽培和采后貯運過程中的物理防護裝置, 用于解決目前使用的大白菜物理器械不能對單棵大白菜單獨防治病蟲害的問題。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種大白菜在栽培和采后貯運過程中的物理防護裝置由支撐架和紗網袋連接而成,支撐架為圓形的,支撐架由支桿及支桿頂端的頂圈固定連接而成,紗網袋頂端封閉,底端開放,紗網袋套在支撐架外,紗網袋的底端設置有連接扣,支桿的下端與紗網袋的底端相對應處設置有連接帶,紗網袋通過連接帶和連接扣與支桿固定。上述方案中的支桿的底端為尖狀的,這樣比較容易插入地里。上述方案中紗網袋為銀灰色,其網眼大小在18目 30目之間。有益效果[0012]本實用新型中的紗網罩在單棵大白菜外,支撐架插入地里起到支撐固定作用,能在采前防治單棵大白菜的常見病蟲害,尤其是地上部分的蟲害,又能使大白菜菜心壯實,免去采前束菜(幫菜/捆菜)操作,還能起到單棵大白菜采后的外包裝的作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支撐架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紗網袋的結構示意圖。1支撐架 2紗網袋3支桿 4連接帶5連接扣五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如圖1所示,這種大白菜在栽培和采后貯運過程中的物理防護裝置由支撐架1和紗網袋2連接而成,支撐架1為圓形的,紗網袋2套在支撐架1外。參閱圖2所示,支撐架 1由支桿3及支桿頂端的頂圈固定連接而成,本實施方式中支桿3為四根,四根支桿3沿頂圈圓周面均勻布置,當然,支桿3還可以設計為三根。參閱圖3所示,紗網袋2頂端封閉,底端開放,紗網袋2的底端設置有連接扣5,支桿3與紗網袋2的底端相對應處設置有連接帶 4,紗網袋2通過連接帶4與連接扣5與支桿3固定,將連接帶4系扣在連接扣5上時,紗網袋2與支桿3固定,當需要將紗網袋2與支撐架1拆開時,將連接帶4從連接扣5上解開即可。本實用新型中紗網袋為銀灰色,其網眼大小在18目 30目之間,紗網袋應重量輕、韌性好、耐腐蝕、具有良好的通氣和透光性能。本實用新型的支桿3的底端設計為尖狀的,用于將支撐架1牢固地插入地里,支撐架1插入地里后,紗網袋2罩在地面上,并將大白菜罩住,紗網袋2可將害蟲阻隔在外,使害蟲無法接近白菜,為大白菜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生長環境,有效地防止了病蟲害的發生。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將紗網袋2安裝在支撐架1外,再將紗網袋2罩在白菜外,最后將支撐架1插入地里即可。當大白菜長成后,可在采收大白菜時,將支撐架1、紗網袋2與大白菜一同收起來, 對大白菜在貯運時起到保護作用。
權利要求1.一種大白菜在栽培和采后貯運過程中的物理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這種大白菜在栽培和采后貯運過程中的物理防護裝置由支撐架(1)和紗網袋(2)連接而成,支撐架(1)為圓形的,支撐架(1)由支桿(3)及支桿(3)頂端的頂圈固定連接而成,紗網袋(2)頂端封閉, 底端開放,紗網袋(2)套在支撐架(1)外,紗網袋(2)的底端設置有連接扣(5),支桿(3)的下端與紗網袋(2)的底端相對應處設置有連接帶(4),紗網袋(2)通過連接帶(4)和連接扣 (5)與支桿(3)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白菜在栽培和采后貯運過程中的物理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紗網袋(2)為銀灰色,其網眼大小在18目 30目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白菜在栽培和采后貯運過程中的物理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桿(3)的底端為尖狀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大白菜在栽培和采后貯運過程中的物理防護裝置,這種大白菜在栽培和采后貯運過程中的物理防護裝置由支撐架和紗網袋連接而成,支撐架為圓形的,支撐架由支桿及支桿頂端的頂圈固定連接而成,紗網袋頂端封閉,底端開放,紗網袋套在支撐架外,紗網袋的底端設置有連接扣,支桿與紗網袋的底端相對應處設置有連接帶,紗網袋通過連接帶和連接扣與支桿固定。本實用新型能在采前防治單棵大白菜的常見病蟲害,又能使大白菜菜心壯實,免去采前束菜操作,還能起到單棵大白菜采后的外包裝的作用。
文檔編號A01G13/02GK202232360SQ2011203324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6日
發明者周睿, 牛廣財, 賈建, 魏文毅, 鹿寶鑫 申請人: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