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背負式可控施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在農田中進行施肥作業的裝置,具體是一種背負式可控施肥
直O
背景技術:
受各種條件影響,目前國內外還沒有專業的“施肥機”,講究精耕細作的地方,都是依靠人工操作。農民們在給農田施肥時,都是端著盆子、提著袋子,彎著腰,往農作物根部一把把撒化肥,不僅速度慢,還累得腰酸腿疼,眼睛也被熏得發澀、發酸。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撒播均勻且效率高的背負式可控施肥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背負式可控施肥裝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料箱、背帶、排料管和控料開關構成,所述料箱的頂部設有加料口,料箱的底部設有排料口,所述排料管與料箱底部的排料口相連接,控料開關設在排料管上;所述背帶設有兩條,分別設在料箱的兩側。所述排料管為蛇皮管。所述加料口處設有蓋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的結構,本實用新型的施肥速度比傳統施肥方法快兩三倍,撒播還均勻;該裝置還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且便于制造,實用性極強, 有利于在田間推廣應用的特點。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料箱;2、背帶;3、排料管;4、控料開關;5、加料口; 6、排料口;7、
ο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所示,背負式可控施肥裝置,它是由料箱1、背帶2、排料管3和控料開關4 構成,所述料箱1的頂部設有加料口 5,加料口 5處設有蓋子7,料箱1的底部設有排料口 6, 所述排料管3與料箱1底部的排料口 6相連接,控料開關4設在排料管3上;所述背帶2設有兩條,分別設在料箱1的兩側。述排料管3采用傳統所用的蛇皮管。工作原理施肥時,把本實用新型背在身上,一手捏住蛇皮管出口,掌握撒播量,邊走邊撒,不用低頭看,半天可以施肥5畝多地,速度比傳統施肥方法快兩三倍,撒播還均勻。 采用該裝置不僅減小了勞動強度,也大大加快了施肥速度。本實用新型可以用廢舊的噴霧器進行改裝,改裝時,先把原來的噴霧器箱體上的出水口塞住,然后在底部鉆一個眼,接上一根蛇皮管即可,改裝時,幾乎不需要什么成本,能將廢舊的噴霧器變廢為寶。
權利要求1.一種背負式可控施肥裝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料箱、背帶、排料管和控料開關構成,所述料箱的頂部設有加料口,料箱的底部設有排料口,所述排料管與料箱底部的排料口相連接,控料開關設在排料管上;所述背帶設有兩條,分別設在料箱的兩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負式可控施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管為蛇皮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負式可控施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口處設有蓋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背負式可控施肥裝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料箱、背帶、排料管和控料開關構成,所述料箱的頂部設有加料口,料箱的底部設有排料口,所述排料管與料箱底部的排料口相連接,控料開關設在排料管上;所述背帶設有兩條,分別設在料箱的兩側。所述排料管為蛇皮管。由于采用上述的結構,本實用新型的施肥速度比傳統施肥方法快兩三倍,撒播還均勻;該裝置還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且便于制造,實用性極強,有利于在田間推廣應用的特點。
文檔編號A01C15/02GK202232129SQ2011203415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3日
發明者宋德慶, 張勁, 薛忠, 陳進平 申請人: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業機械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