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實驗鼠捕捉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捕鼠器,具體的是一種實驗鼠捕捉器。
背景技術:
小白鼠作為一種實驗動物,被廣泛應用到醫學、生物等領域。小白鼠一般為籠養, 一個鐵籠內有多只小白鼠。目前,當實驗人員取小白鼠進行實驗,一般采用直接用手抓取的方式,這種方式非常容易造成人員傷害,而膽小的女生更是不敢操作。因此,需要發明一種可以替代人工抓取小白鼠的捕鼠裝置。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實驗鼠捕捉器,解決目前醫學、 生物實驗過程中沒有相應的捕鼠裝置,容易造成人員傷害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實驗鼠捕捉器,包括左把手、右把手和夾持片,左把手和右把手之間軸連接;夾持片為兩個,分別為弧形,固定在左把手和右把手的前端。夾持片側面分別安裝有卡頭,兩個夾持片的卡頭能夠相互咬合。夾持片長度為8 12cm。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積極效果本實用新型用弧形的夾持片對實驗用小白鼠進行捕捉,左把手和右把手合并后,夾持片扣合,夾住小白鼠;夾持片側面分別安裝有卡頭,兩個夾持片的卡頭能夠相互咬合,使得捕捉到小白鼠后,夾持片側面通過卡頭咬合,即使實驗人員沒有用力,小白鼠也不可能逃脫;夾持片長度為8 12cm,主要是防止小白鼠轉頭,對實驗人員造成傷害。四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卡頭的俯視圖。圖中1左把手,2右把手,3a、北夾持片,4a、4b卡頭。五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實驗鼠捕捉器,包括左把手1、右把手 2、夾持片3a和夾持片北,左把手1和右把手2之間軸連接,使得左把手1和右把手2可以通過連接軸張開或者閉合。夾持片為兩個,即夾持片3a和夾持片北,分別為弧形,固定在左把手1和右把手2的前端,當左把手1和右把手2通過連接軸閉合時,帶動夾持片3a和夾持片北也發生閉合,夾持片3a和夾持片北分別為弧形,夾持片3a和夾持片北之間的空間用于放置捕捉到的小白鼠。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卡頭的俯視圖,如圖所示,由于小白鼠被捕捉后,身體發生扭動,為了防止小白鼠逃脫,在夾持片3a和夾持片北的側面分別安裝有卡頭如和卡頭4b,夾持片3a和夾持片北的卡頭如和卡頭4b能夠相互咬合,這樣使得夾持片3a和夾持片北閉合后,卡頭如和卡頭4b相互咬合,即使實驗人員不再用力,小白鼠也無法逃脫,增加了本實用新型的安全系數。實驗過程中,小白鼠經常轉頭,咬傷實驗人員,為了能夠防止小白鼠轉頭,夾持片 3a和夾持片北長度為8 12cm,將小白鼠的整個身體籠罩住,防止轉頭傷人。如果實驗過程中,為了捕捉比小白鼠體型大很多的大白鼠,可適當的改變夾持片的長度和弧度,使其更加適應大白鼠的體型,方便應用。使用時,實驗人員先把左把手1和右把手2打開,將本實用新型伸進鼠籠,選取小白鼠后,對左把手1和右把手2施力,使其閉合,同時帶動前端的夾持片3a和夾持片北相互閉合,夾持片3a和夾持片北側面的卡頭如和卡頭4b相互咬合即可。最后將夾住小白鼠的本實用新型從鼠籠取出即可,捕鼠完畢。
權利要求1.一種實驗鼠捕捉器,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左把手(1)、右把手(2)和夾持片(3a、 北),左把手(1)和右把手(2)之間軸連接;夾持片(3a、!3b)為兩個,分別為弧形,固定在左把手(1)和右把手(2)的前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驗鼠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夾持片(3a、!3b)側面分別安裝有卡頭(4a、4b),兩個夾持片(3a、!3b)的卡頭(4a、4b)能夠相互咬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驗鼠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夾持片(3a、3b)長度為 8 12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實驗鼠捕捉器,該捕捉器包括左把手(1)、右把手(2)和夾持片(3a、3b),左把手(1)和右把手(2)之間軸連接;夾持片(3a、3b)為兩個,分別為弧形,固定在左把手(1)和右把手(2)的前端。本實用新型可用于解決目前醫學、生物實驗過程中沒有相應的捕鼠裝置,容易造成人員傷害的問題,并且,捕捉到小白鼠后,即使實驗人員沒有用力,小白鼠也不可能逃脫。
文檔編號A61D3/00GK202223382SQ20112037270
公開日2012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8日
發明者商宇, 朱秋雙, 楊玉, 王云峰, 程浩, 董福軍 申請人:朱秋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