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丹參種子采收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 種采收機,具體的說是一種丹參種子采收機。
背景技術:
目前丹參的種子的收獲多采用人工采摘,割斷花柄采摘的方法進行收集,然后再進行人工搓擦,分選,收集的方法進行,工作強度大,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丹參種子采收機,該采收機能有效解決人工采摘強度大、效率低的問題。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丹參種子采收機,它包括收割裝置、物料傳輸箱和收集箱,其特征是,所述物料傳輸箱內通過皮帶輪設有傳送帶,傳送帶上方設有第一膠輥和第二膠輥,所述的膠輥與傳送帶之間具有一定間隙,所述膠輥的線速度與傳送帶的線速度不同;所述收集箱內分為莖葉收集箱和種子收集箱,網狀的斜面振動分離篩設置于所述種子收集箱內且與所述傳送帶的輸出端相接;所述的莖葉收集箱位于斜面振動分離篩的底端一側。所述莖葉收集箱和種子收集箱的箱壁上分別設有種子卸料門和莖葉卸料門。工作時,將機架連接架與拖拉機相連,在拖拉機的推動下,丹參的花莖和葉莖被收割裝置切割后送入物料傳輸箱的傳送帶上,由于兩個膠輥與皮帶表面線速度不同,在物料經過兩個膠輥時,在膠輥與傳送帶差速摩擦作用下,種子和莖、葉分離,在到達振動的斜面振動分離篩后,剝離后種子從篩網孔落入種子收集箱內,莖、葉沿斜面滑入莖葉收集箱,待種子收集箱裝滿后,打開種子卸料門和莖葉卸料門分別將種子和莖、葉取出。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該采收機結構簡單、方便實用,快速分離并收集丹參種子,省時省力,提高采收效率。
圖I為丹參種子采收機的物料傳送箱和收集箱結構示意圖。圖中I收割裝置,2物料傳輸箱,3第一膠輥,4傳送帶,5第二膠輥,6第一皮帶輪,61第二皮帶輪,7分離篩,8種子收集箱,9種子卸料門,10連接架,11莖葉收集箱,12莖葉卸料門。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一種丹參種子采收機,它包括收割裝置I、物料傳輸箱2和收集箱等部分。收割裝置I與普通聯合收割機一致,為現有技術。物料傳輸箱2與收割裝置I的后端連接,接受來自收割裝置I收割下的丹參植株。物料傳輸箱2內通過第一皮帶輪6和第二皮帶輪61支撐有傳送帶4,傳送帶4上方設有第一膠輥3和第二膠輥5,所述的膠輥與傳送帶之間具有使丹參植株通過的間隙,所述膠輥的線速度與傳送帶的線速度不同,以達到揉搓的效果。所述收集箱內分為莖葉收集箱11和種子收集箱8,網狀的斜面振動分離篩7設置于所述種子收集箱8內且與所述傳送帶4的輸出端相接;所述的莖葉收集箱11位于斜面振動分離篩的底端一側,可有利于莖葉滑落。所述莖葉收集箱11和種子收集箱8的箱壁上分別設有種子卸料門9和莖葉卸料門12。當莖葉收集箱11和種子收集箱8內的物料滿時,可打開種子卸料門9和莖葉卸料門12,實現卸料。 工作時,將機架連接架與拖拉機相連,在拖拉機的推動下,丹參的花莖和葉莖被收割裝置切割后送入物料傳輸箱的傳送帶上,由于兩個膠輥與皮帶表面線速度不同,在物料經過兩個膠輥時,在膠輥與傳送帶差速摩擦作用下,種子和莖、葉分離,在到達振動的斜面振動分離篩后,剝離后種子從篩網孔落入種子收集箱內,莖、葉沿斜面滑入莖葉收集箱,待種子收集箱裝滿后,打開種子卸料門和莖葉卸料門分別將種子和莖、葉取出。
權利要求1.一種丹參種子采收機,它包括收割裝置、物料傳輸箱和收集箱,其特征是,所述物料傳輸箱內通過皮帶輪設有傳送帶,傳送帶上方設有第一膠輥和第二膠輥,所述的膠輥與傳送帶之間具有一定間隙,所述膠輥的線速度與傳送帶的線速度不同;所述收集箱內分為莖葉收集箱和種子收集箱,網狀的斜面振動分離篩設置于所述種子收集箱內且與所述傳送帶的輸出端相接;所述的莖葉收集箱位于斜面振動分離篩的底端一側。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丹參種子采收機,其特征是,所述莖葉收集箱和種子收集箱的箱壁上分別設有種子卸料門和莖葉卸料門。
專利摘要一種丹參種子采收機,屬于一種采收機,能有效解決人工采摘強度大、效率慢的問題。它包括收割裝置、物料傳輸箱和收集箱,其特征是,所述物料傳輸箱內通過皮帶輪設有傳送帶,傳送帶上方設有第一膠輥和第二膠輥,所述的膠輥與傳送帶之間具有一定間隙,所述膠輥的線速度與傳送帶的線速度不同;所述收集箱內分為莖葉收集箱和種子收集箱,網狀的斜面振動分離篩設置于所述種子收集箱內且與所述傳送帶的輸出端相接;所述的莖葉收集箱位于斜面振動分離篩的底端一側。該采收機結構簡單、方便實用,快速分離并收集丹參種子,省時省力,提高采收效率。
文檔編號A01D45/00GK202374711SQ20112056948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30日
發明者單成鋼, 張鋒, 朱彥威, 汝醫, 陳慶亮 申請人: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