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捕鼠/滅鼠電網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捕鼠/滅鼠電網裝置,特別是以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探測老鼠活動狀態控制電網加電的捕鼠/滅鼠裝置。
背景技術:
各類鼠患是人們生活中一直在解決并還會繼續延續下去的問題。為此,已有許多消滅鼠類的方法和器具被報道和/或使用,就滅鼠器具而言就包括有機械類、窒息類、電子類等。
在電子類捕鼠/滅鼠器具中,其基本設計思想都是通過接觸、紅外/可見光、超聲波等方式感知老鼠的存在,然后通過向捕鼠或滅鼠電網加高壓電方式將老鼠擊斃,或控制機械裝置將老鼠捕獲。但目前的這類捕鼠/滅鼠器具尚存在不同的缺陷,影響了其推廣使用及捕鼠/滅鼠的效果。例如,有的電網采用單導線布放組成的電網,用大地作為地線,其結果是老鼠被電擊后倒地,即脫離了電源,會立即或蘇醒后逃跑。又如,雖有采用由火線與零線交替布放組成的電網結構,但老鼠接觸了其中一根導線后,剛要接觸第二根線時,往往是胡須或鼻嘴先觸碰到第二根線,作為受電擊后的自然神經反應,是向后收縮脫離了與電源的接觸,從而逃脫。對于采用紅外/可見光以及超聲波感知有老鼠存在的方式中,其相應的探測電路往往為主動式,即由發射與配套接收的方式工作,利用發射信號是否被阻斷來感知老鼠的存在。由于其必需有收/發兩個電路,因而使系統復雜,探測距離受限,并容易受到其它干擾,降低系統的可靠性。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情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結構更為簡化的捕鼠/滅鼠電網裝置,使鼠只進入電網后難以逃脫而被擊斃,提高了捕鼠/滅鼠的效果,無需投放誘餌,可適用于各種有老鼠出沒的場所及其活動路徑上。
本發明中所稱的老鼠,如無特別聲明,均是指包括人們希望予以捕殺的各種有害鼠。
本發明的捕鼠/滅鼠電網裝置,結構中具有由分別與高壓導電回路的電源兩電極連接的導電體交替間隔排布并可經老鼠身體形成導電回路且與大地絕緣的電網結構,在電網結構的上方設置有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在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探測區域的至少一側方向的周邊外保留有電網結構的延伸擴展部。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的傳感信號通過其后的信號處理單元及電源控制單元,控制電網結構的加電。所說電網結構所接入的高壓導電回路, 可以是高壓的直流電回路,也可以是交流電回路。
在上述結構基礎上,更優選的方式,是在所說的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前還設有菲涅爾透鏡。
根據上述裝置在捕鼠/滅鼠時的布放場所和/或位置的特點及需要,結構中在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探測區域外保留的電網結構延伸擴展部的設置方式可作相應調整,例CN 102524235 A如,所說的延伸擴展部可以只設置在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探測區域的一側方向的周邊外, 也可以采用在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探測區域的兩個、三個不同方向的周邊外,甚至在其各向周邊外均保留有電網結構的延伸擴展部的方式,目的都是為防止老鼠受到電擊后因逃竄而脫離電網結構。因此,在電網結構布放區域、范圍允許的情況下,可優選采用在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探測區域的各向周邊外均保留有電網結構的延伸擴展部的方式。此外,改變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與電網結構間的距離,還可以調整其探測區域的大小,距離遠,則其探測區域覆蓋的電網結構面積大。與之相適應,探測區域增大后,其探測的靈敏度也可通過信號處理單元上的電位器進行相應調節。
試驗顯示,無論采用何種方式設置上述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的探測區域外的電網結構延伸擴展部,進一步的優選方式是使該電網結構延伸擴展部的延伸距離,至少等于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探測區域的半徑長度,以進一步保證和提高防止老鼠觸電后的逃竄和捕鼠/滅鼠效果的可靠性。
本發明上述捕鼠/滅鼠電網裝置的工作方式是,老鼠在雖進入了電網結構但尚未進入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的探測區域時,電網結構并未被加電。只有當老鼠進入到電網中部的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探測區域中活動時,老鼠身體發出的紅外信號才被探測到,并將所接收的傳感信號輸出至后續的信號處理單元,經處理后再送入電源控制單元,使電網結構處于加電狀態并維持一段時間,使老鼠觸電被電擊。老鼠觸電后,由于其周圍的電網結構同樣也已處于帶電狀態,因而無法逃竄和脫離電網。
特別是在采用了帶有菲涅爾透鏡的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后,由于菲涅爾透鏡是利用光的干涉及擾射原理在透鏡表面設置了許多紋理結構,從而在可使所接收到的熱釋紅外信號被聚焦的同時,還可以將其前方探測區域分為若干交替變化的“暗區”和“明區”,使進入探測區域活動的老鼠身體發出的紅外信號在傳感器上產生斷續和交替變化的熱釋紅外信號,一方面提高了探測接收的靈敏度,另一方面,活動的鼠與不動的鼠還可以在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中分別形成變化的或固定不變的熱釋紅外信號,并可分別轉換為交變或直流電信號,從而可以方便容易被信號處理單元識別和分別處理(這些處理已是目前容易實現的成熟技術)。
如上述,在上述結構中的該信號處理單元中設置了適當形式的直流信號隔離結構或單元(例如常用的電容性元器件等),將來自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的傳感信號中的交變與直流電信號分開,只將其中的交變信號繼續送入后續的放大、比較、狀態控制和輸出時長控制結構(或單元)進一步處理后,作為控制電網結構加電的控制信號向電源控制單元輸出。 此處理方式在目前是可有多種選擇且都已是十分成熟的技術。這樣就可以方便地實現對電網結構上的老鼠是因被擊暈或擊斃的還是后續進入的活動老鼠進行識別和區分,避免因前者釋放的紅外信號而啟動對電網結構繼續加電,既可以節電,還可以讓后續老鼠在繼續在不知不覺中進入電網結構被電擊捕獲或擊斃,實現連續的捕鼠/滅鼠。
通過控制信號實現對電路的加電,目前已是有廣泛使用的成熟技術。例如,一種可以選擇的方式,是在所說的電源控制單元中包括有由來自所說信號處理單元的信號控制的驅動電路,以及進一步由該驅動電路控制的繼電器,來控制對電網結構的加電與否。
試驗顯示,本發明上述結構形式捕鼠/滅鼠電網裝置中所說的電網結構,一般可優選由分別與220V交流電源的火線和零線連接的導電體平行交替布置構成,各相鄰導電體間的間距小于鼠體長的一半,之的優選間距為3 5cm,以利于使老鼠的身體在電網結構上,能同時與相鄰兩導電體接觸而形成導電回路,提高觸電擊斃的可靠性。
由于本發明的捕鼠/滅鼠電網裝置的電網結構中,在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探測區域外保留有電網結構的延伸擴展部,使老鼠進入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探測區域而啟動電網結構加電,且使其在觸電后又無法逃竄脫離電網結構而被擊暈或擊斃。特別是采用帶有菲涅爾透鏡的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后,通過能進一步識別和區分在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探測區域內的老鼠狀態,實現節電的目的,并能使后續的老鼠繼續進入電網結構,實現連續的捕鼠/滅鼠。該裝置結構簡單,可適用于農村、草原、食堂、餐館等多種有老鼠出沒的場所捕鼠和滅鼠,使用時只需將該捕鼠器放置在老鼠經常出沒的通道上,無需投放誘餌。
以下結合由附圖所示實施例的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的上述內容再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發明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以下的實例。在不脫離本發明上述技術思想情況下,根據本領域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做出的各種替換或變更,均應包括在本發明的范圍內。
圖I是本發明捕鼠/滅鼠電網裝置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捕鼠/滅鼠電網裝置一種傳感信號處理單元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捕鼠/滅鼠電網裝置的一種電源控制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I是本發明捕鼠/滅鼠電網裝置的一種結構,由分別與220V交流導電回路的火線和零線連接的高壓導電回路的電源兩電極連接的導電體構成電網結構5,各導電體平行交替間隔排布并與大地絕緣,各相鄰導電體間的間距小于鼠體長的一半,優選間距為 3 5cm。各相鄰導電體間可經其上的老鼠身體導通而形成導電回路,將老鼠擊暈或擊斃。在電網結構5的上方通過支架3設置有前帶有菲涅爾透鏡4的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PIR,在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探測區域b的一組相對方向兩側的周邊外(或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探測區域的四周邊界外),分別保留有延伸距離至少等于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探測區域b半徑長度的電網結構延伸擴展部a,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的傳感信號,經其后的信號處理單元2送 A電源控制單元I,通過其中的繼電器J控制對電網結構的加電與否。
圖2本發明捕鼠/滅鼠電網裝置一種傳感信號處理單元的電路結構。帶有菲涅爾透鏡4的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PIR中的菲涅爾鏡頭4,位于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PIR的正前方中央位置。其輸出端S的信號經Cl濾波后經電位器RPl輸入到紅外傳感信號處理器中 (圖中示出的BISS0001型集成電路,也可以選擇如CS9803、LP8072、M7612等類型的處理器, 或采用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分離元件電路)。在改變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到電網結構的距離來調整探測范圍的大小時,可通過調整電位器RPl來調整探測靈敏度;調整電位器RP2 則可用于調整輸出控制信號的高電平持續時間。由圖示集成電路的14腳輸入的信號經其第一級運放后從16腳輸出,其中的交流信號經電容C5后由13腳送入第二級運放,直流信號則不能通過C5。此后信號再經其比較判決電路和狀態控制器后從2腳向其后的電源控制單元I輸出控制信號U0。控制信號UO的高電平持續時間由RP2和C2組成的延遲時間定時器控制,調整RP2可調整2腳輸出高電平時間。R1、C3組成封鎖時間定時器,在此時間內,2 腳輸出的電平不受14腳輸入信號控制。R3、C4和R4、C6構成對高頻信號有抑制作用的低通濾波器。
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PIR前方的菲涅爾透鏡4,能將活動老鼠不同部位發出的緩慢變化的紅外線切割成斷續的紅外線,并具有匯聚紅外線的功能,使后面的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PIR能采集到在老鼠身體釋放的紅外信號,并將紅外信號轉換為電信號輸出。如果老鼠在活動,則輸出交流信號,如果老鼠不活動,則輸出直流信號。
圖3是一種可與圖2所示傳感信號處理單元配合的電源控制單元的結構。由傳感信號處理單元輸出的控制信號UO經由電阻R5和三極管Q構成的驅動電路,其輸出電流控制繼電器J工作。當有驅動信號輸出時,繼電器接點閉合,使電網結構5加電,即可使在電網結構5上活動的老鼠觸電后,被電擊暈或擊斃。限流電阻R6和發光二極管D可用于調試, 當電網結構5加電后二極管D亮,從而直觀了解電網上是否有電,方便捕鼠器安裝與調試。
權利要求
1.捕鼠/滅鼠電網裝置,由分別與高壓導電回路的電源兩電極連接的導電體交替間隔排布并可經老鼠身體形成導電回路且與大地絕緣的電網結構,其特征是在電網結構的上方設置有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在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探測區域的至少一側方向的周邊外保留有電網結構的延伸擴展部,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的傳感信號,經其后的信號處理單元送 A電源控制單元,用于控制電網結構的加電。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捕鼠/滅鼠電網裝置,其特征是在所說的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前設有菲涅爾透鏡。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捕鼠/滅鼠電網裝置,其特征是在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探測區域的各向周邊外均保留有電網結構的延伸擴展部。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捕鼠/滅鼠電網裝置,其特征是所說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的探測區域外的電網結構延伸擴展部的延伸距離,至少等于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探測區域的半徑長度。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捕鼠/滅鼠電網裝置,其特征是所說的信號處理單元中具有直流信號隔離結構或單元,只將輸入信號中的交變信號送入后續的放大、比較、狀態控制和輸出時長控制結構或單元進行處理后,向電源控制單元輸出。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捕鼠/滅鼠電網裝置,其特征是所說的電源控制單元中包括有由來自所說信號處理單元的信號控制的驅動電路,以及由該驅動電路控制的加電繼電器。
7.如權利要求I至6之一所述的捕鼠/滅鼠電網裝置,其特征是所說的電網結構由分別與高壓直流或交流導電回路的電源兩電極連接的導電體平行交替布置構成,各相鄰導電體間的間距小于鼠體長的一半。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捕鼠/滅鼠電網裝置,其特征是所說的電網結構中各相鄰導電體間的間距為3 5cm。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捕鼠/滅鼠電網裝置,其特征是所說的電網結構為分別與220V 交流導電回路的火線和零線連接的導電體平行交替布置構成。
全文摘要
捕鼠/滅鼠電網裝置,由分別與高壓導電回路的電源兩電極連接的導電體交替間隔排布并可經老鼠身體形成導電回路且與大地絕緣的電網結構,在電網結構的上方設置有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在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探測區域的至少一側方向的周邊外保留有電網結構的延伸擴展部,熱釋電紅外傳感裝置的傳感信號,經其后的信號處理單元送入電源控制單元,用于控制電網結構的加電。當有老鼠進入到該裝置電網中部的紅外探測區活動時,電網才開始加電,使老鼠無法逃脫電網而觸電擊斃,在無鼠活動或死鼠靜止在電網上時則不加電,從而達到節電目的,并使后續老鼠能繼續進入電網區域。該裝置可適用于各種有老鼠出沒的場所及其活動路徑上,且無需投放誘餌。
文檔編號A01M23/38GK102524235SQ201210042230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3日
發明者劉劍麗, 劉洋陽, 李站, 李菊, 王炬城, 王飛, 陳金鷹 申請人:成都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