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商品魔芋的挖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作物栽培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商品魔芋的挖收方法。
背景技術:
魔芋別名筠篛,屬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性塊莖草本植物;主要產于東半球熱帶、亞熱帶,中國為原產地之一,四川、湖北、湖南、云南、貴州、陜西、廣東、廣西、安徽、福建、臺灣等省山區均有分布;魔芋種類很多,全世界有260多個品種,中國有21種,其中8種為中國特有。我國關于魔芋的應用歷史最早見于魏晉時期陶弘景的《名醫別錄》,首載魔芋作為藥物,以后歷代醫著均有輯錄,《本草綱目》詳細介紹了魔芋作為中藥的服用方法和加工、調制方法。魔芋是有益的堿性食品,對食用動物性酸性食品過多的人,搭配吃魔芋,可以達到食品酸、堿平衡,對人體健康有利;目前世界各地對魔芋的保健、醫療作用作了許多臨床試驗研究,結論基本一致,其中主要成分魔芋葡甘聚糖屬水溶性半纖維素,其突出的營養保健功能在于能發揮膳食纖維對營養不平衡的調節作用,它與白菜、芹菜等蔬菜類中所含非水溶性的纖維,進入人體后原形排出者不同,它能參與人體的代謝作用及影響腸道菌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變化;魔芋除含有大量葡甘聚糖外,還含有生物堿、果膠、17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和10種礦物質微量元素以及豐富的食物纖維,是生物界唯一含有大量葡甘聚糖的植物,對高血脂、高膽固醇、糖尿病、肥胖病、便秘癥等現代富貴病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是中老年人理想的健康食品,深受世界保健食品市場的青睞;在日本,魔芋早已成為席席必備的佳肴,被譽為“魔力食品”。魔芋葡甘聚糖還具有增稠、乳化、膠凝、粘結、保水等性能,其粉即可作為主料做成各種食品,也可作為食品添加劑以改善其它食品的品質,在食品工業中被用作增稠劑、懸乳劑、乳化劑、穩定劑、品質改良劑等食品添加劑,廣泛應用于糧食制品、肉制品、飲料、調味品、豆制品中;另外還可用于醫藥、化妝品、紡織業、建筑業、食用膜、環境保護、文物保護等領域。由于魔芋的廣泛用途以及世界各地對魔芋的認識,使得魔芋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目前已形成日本市場、韓國及東南亞市場、歐美市場等三大市場。2006年國內外需鮮魔芋90萬噸,而產量僅52萬噸,遠遠無法滿足需要。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魔芋開始了產業化發展,但因起步晚,種植技術一直沒有很大突破,特別是在商品魔芋的挖收方面,由于方法不當,致使商品魔芋產量不足,質量不穩,嚴重影響了魔芋產業的正常發展。專利號200610010884. 4公布了 “一種云南高原花魔芋優良品種的配套高效栽培方法”,該方法采取了一整套有效措施提高了魔芋的產量和品質,但是其具體操作方法仍存在一些問題,沒有考慮挖收時間,使魔芋球莖失去了進一步膨大的機會,同時也沒有考慮挖收時的處理方法,無法保證采收后的魔芋球莖不會受到病蟲害的影響,無法保證魔芋產品的整體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在適當的時間和條件下以及采取適當的方法挖收商品魔芋的方法,以提高商品魔芋的產量和質量。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商品魔芋的挖收方法,具體方法如下。I.挖收時間11月5日-25日期間,魔芋葉片倒伏后15-20天后開始挖收,挖收時間段為晴天上午9時-下午3時。2.挖收條件魔芋地上部分倒伏枯死,葉柄基部與球莖的離層老化,用手拔即可拔掉球莖上的葉柄,且脫落處光滑;土壤干燥。3.挖掘方法用鎬鋤在魔芋植株側外20-25cm處深挖25_30cm,細挖輕放。4.清理小心去掉球莖周圍的泥塊和根須。5.晾曬將球莖放置在畦上高處晾曬風干2-3天。6.收集按照好壞大小分級撿放,分開帶病、帶傷球莖,將300g以上的大球莖、 300g以下的小球莖、根狀莖分別收集運回貯藏或加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因為魔芋葉片倒伏后,根須仍能繼續吸收營養,所以適當的挖收時間和條件可以使養分充分向球莖集中,使球莖充分膨大和成熟,確保在成熟時開始挖收;同時土壤干燥以及晾曬可以適當降低球莖含水量,使球莖表皮木栓化,避免球莖發生腐爛;遠離植株側外深挖,可以避免挖收球莖;這樣一系列的挖收方法可以提高商品魔芋
的產量和質量。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I。2010年,重慶市彭水縣天嬌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彭水縣棣棠鄉四坪村的商品魔芋種植園中,選取10畝地于10月28日開始挖收,即魔芋葉片倒伏后7天開始挖收,當天晴天, 在植株側外20cm處深挖25cm,取出魔芋球莖,清除泥土根須后晾曬2天,分揀收集后稱量獲得商品芋22. 5噸,畝產2. 25噸;其余的90畝于11月7日開始挖收,即魔芋葉片倒伏后 15天開始挖收,當天晴天,土壤干燥,魔芋葉片與球莖已老化脫離,用鎬鋤在植株側外20cm 處深挖25cm,取出魔芋球莖,清除泥土根須后晾曬2天,分揀收集后稱量獲得商品芋216. 9 噸,畝產2. 41噸,畝產量增加了 7%。實施例2。2010年,重慶市彭水縣天嬌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彭水縣龍射鎮水溝子村的商品魔芋種植園中,選取10畝地于10月30日開始挖收,即魔芋葉片倒伏后7天開始挖收,當天晴天,在植株側外20cm處深挖25cm,取出魔芋球莖,清除泥土根須后晾曬2天,分揀收集后稱量獲得商品芋22. 6噸,畝產2. 26噸;其余的150畝于11月12日開始挖收,即魔芋葉片倒伏后18天開始挖收,當天晴天,土壤干燥,魔芋葉片與球莖已老化脫離,用鎬鋤在植株側外 20cm處深挖25cm,取出魔芋球莖,清除泥土根須后晾曬2天,分揀收集后稱量獲得商品芋 373. 5噸,畝產2. 49噸,畝產量增加了 10%。
實施例3。2010年,重慶市彭水縣天嬌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彭水縣走馬鄉龍勝村的商品魔芋種植園中,選取10畝地于11月2日開始挖收,即魔芋葉片倒伏后7天開始挖收,當天晴天, 在植株側外20cm處深挖25cm,取出魔芋球莖,清除泥土根須后晾曬2天,分揀收集后稱量獲得商品芋22. 3噸,畝產2. 23噸;其余的100畝于11月15日開始挖收,即魔芋葉片倒伏后 20天開始挖收,當天晴天,土壤干燥,魔芋葉片與球莖已老化脫離,用鎬鋤在植株側外20cm 處深挖25cm,取出魔芋球莖,清除泥土根須后晾曬2天,分揀收集后稱量獲得商品芋243噸, 畝產2. 43噸,畝產量增加了 9%。
權利要求
1.商品魔芋的挖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方法如下a.挖收時間11月5日-25日期間,魔芋葉片倒伏后15-20天后開始挖收,挖收時間段為晴天上午9時-下午3時;b.挖收條件魔芋地上部分倒伏枯死,葉柄基部與球莖的離層老化,用手拔即可拔掉球莖上的葉柄,且脫落處光滑;土壤干燥;c.挖掘方法用鎬鋤在魔芋植株側外20-25cm處深挖25_30cm,細挖輕放;d.清理小心去掉球莖周圍的泥塊和根須;e.晾曬將球莖放置在畦上高處晾曬風干2-3天;f.收集按照好壞大小分級撿放,分開帶病、帶傷球莖,將300g以上的大球莖、300g以下的小球莖、根狀莖分別收集運回貯藏或加工。
全文摘要
商品魔芋的挖收方法,通過掌握對挖收時間和條件,以及對挖掘過程的控制,來提高產量和質量,其有益效果是因為魔芋葉片倒伏后,根須仍能繼續吸收營養,所以適當的挖收時間和條件可以使養分充分向球莖集中,使球莖充分膨大和成熟,確保在成熟時開始挖收;同時土壤干燥以及晾曬可以適當降低球莖含水量,使球莖表皮木栓化,避免球莖發生腐爛;遠離植株側外深挖,可以避免挖收球莖;這樣一系列的挖收方法可以提高商品魔芋的產量和質量。
文檔編號A01D91/02GK102577762SQ20121007431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1日
發明者周麟 申請人:重慶市彭水縣天嬌農業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