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帶須式罩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03816閱讀:25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帶須式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拉簑筋中使用的捕魚用具,傳統的捕魚罩捕捉的魚非死即傷,帶須式罩捕捉的魚體無傷。
背景技術
拉簑筋是260年前我們李氏先人所創,它的原有配置因捕魚效果良好,而一直沿用至今。拉簑筋捕魚的原理是利用冬天水溫低,鯉魚怕冷而沉伏水底。用直徑6厘米粗的繩子,繩子每間隔一段安裝竹竿,漁民根據繩子竹竿在水前進時振動而判斷魚的位置,然后用罩將魚罩住,用旁篙探到魚,用魚叉叉住魚。所捕的魚皆有損傷,影響出售,200多年來未有改良,本人經斟酌再三予以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利用鯉魚的習性,提供一種帶須式罩。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帶須式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個罩圈(I)和罩網衣(2),罩圈和罩網衣相連,罩圈還通過四根罩桿(3)和罩合子(5)相連接,罩網衣上還有罩留繩(4)與罩合子連接;在罩網衣邊緣開一個直徑15-30厘米的洞,洞邊緣連接一筒體為外須(7),筒體另一端封實,洞邊緣向筒體內還連接一個筒狀網衣為內須(8),外須底部還有須留繩(6)和罩合子相連。輔助用的是旁篙(9)。為了加快捕魚速度,可以在罩網衣設置1-4組內須和外須,以 2組為佳。上述材料中,罩合子使用木料或塑料制作,罩桿使用直徑3-4厘米竹竿制作,罩網衣和外須使用塑料網片制作,內須使用筒形粘膠塑料網衣(塑料網片的一種)制作,罩留繩、須留繩使用塑料繩制作。功效益果當魚被罩住,并用旁篙探試時,魚會繞罩圈不斷游動,以尋出口,急想逃脫。當魚見到洞口,就會奮力向內沖去,沖開內須進入外須,這時內須閉合,魚再也無法回逃,便與漁民活捉。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捕魚鮮活,魚體無傷損。


圖I是本發明的帶須式罩直觀2是本發明的旁篙直觀3是本發明的帶須式罩仰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圖2、圖3所示的,一種帶須式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個罩圈(I)和罩網衣(2),罩圈和罩網衣相連,罩圈還通過四根罩桿(3)和罩合子(5)相連接,罩網衣上還有罩留繩(4)與罩合子連接;在罩網衣邊緣開一個直徑15-30厘米的洞,洞邊緣連接一筒體為外須(7),筒體另一端封實,洞邊緣向筒體內還連接一個筒狀網衣為內須(8),外須底部還有須留繩(6)和罩合子相連。輔助用的是旁篙(9)。為了加快捕魚速度,可以在罩網衣設置
1-4組內須和外須,以2組為佳。上述材料中,罩合子使用木料或塑料制作,罩桿使用直徑 3-4厘米竹竿制作,罩網衣和外須使用塑料網片制作,內須使用筒型粘膠塑料網衣(塑料網片的一種)制作,罩留繩、須留繩使用塑料繩制作。帶須式罩在常規制作中,罩圈的直徑在
I.4-1. 6米之間,其圈的寬度以5-6厘米為宜。罩桿宜選用較直較堅固的淡竹其長應是3-4 米。罩合子宜選用自然彎曲的桑、槐木料制作,粘膠塑料網衣在一般魚網店都可買到,它的特性平常緊縮在一起,只有理開或撐開,外力消失它又恢復常常態。
權利要求
1.一種帶須式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個罩圈⑴和罩網衣(2),罩圈和罩網衣相連, 罩圈還通過四根罩桿(3)和罩合子(5)相連接,罩網衣上還有罩留繩(4)與罩合子連接;在罩網衣邊緣開一個直徑15-30厘米的洞,洞邊緣連接一筒體為外須(7),筒體另一端封實, 洞邊緣向筒體內還連接一個筒狀網衣為內須(8),外須底部還有須留繩(6)和罩合子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一種帶須式罩,其特征在于罩合子使用木料或塑料制作, 罩桿使用直徑3-4厘米竹竿制作,罩網衣和外須使用塑料網片制作,內須使用筒形粘膠塑料網衣制作,罩留繩、須留繩使用塑料繩制作。
全文摘要
一種帶須式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個罩圈(1)和罩網衣(2),罩圈和罩網衣相連,罩圈還通過四根罩桿(3)和罩合子(5)相連接,罩網衣上還有罩留繩(4)與罩合子連接;在罩網衣邊緣開一個直徑15-30厘米的洞,洞邊緣連接一筒體為外須(7),筒體另一端封實,洞邊緣向筒體內還連接一個筒狀網衣為內須(8),外須底部還有須留繩(6)和罩合子相連。輔助用的是旁篙(9)。功效益果當魚被罩住,并用旁篙探試時,魚會繞罩圈不斷游動,以尋出口,急想逃脫。當魚見到洞口,就會奮力向內沖去,沖開內須進入外須,這時內須閉合,魚再也無法回逃,便與漁民活捉。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捕魚鮮活,魚體無傷損。
文檔編號A01K73/12GK102599121SQ20121007633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4日
發明者李萬民 申請人:李萬民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