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插秧機聯合插秧施肥動力傳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03833閱讀:28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插秧機聯合插秧施肥動力傳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機械如水稻插秧機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本發明是關于具有來自發動機和接受來自該發動機的驅動動力的一種插秧機聯合插秧施肥動力傳動裝置。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水稻插秧機作為水稻插秧等農作物種植的農業機械,種類繁多,結構特點也不盡相同。總體說水稻插秧機等農業機械廣泛應用于農作物栽種如水稻插秧等農業生產中,具有省工省時,生產效率高等特點,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但是,大多數現有的水稻插秧機如乘坐式插秧機,其動力行走機構與插秧機構制作成為一體,不能拆卸。也就是說,現有水稻插秧機的插秧機構與動力行走機構是一一對應的不可分離的結構關系,其動力行走機構只能工作于對應的插秧機構,插秧機構也與對應的動力行走機構配合完成插秧工作。 這種水稻插秧機只能進行的插秧作業,而不能進行施肥作業,結構復雜、功能單一,制造與使用成本高;在不工作時,其動力行走機構也要閑置,而不能另作他用,浪費生產資源。公知的如日本特開平10-178831號公報所記載的水稻插秧機。由于在其左右栽苗部的每一個上都設置有栽植機構及載苗臺部,因此,必須采用可將傳動機構相對于這些機器分開的結構。 因此,在上述以往例子的水稻插秧機中,在其左右栽苗部上分別設置有把動力供給左右栽苗部的每一個上所設置的栽植機構及縱向輸送驅動機構等的供給箱。并且,配置有從行駛機體上所設置的原動力部相對于左右供給箱分配動力用的中繼分配箱,而且,還設置有架在該中繼分配箱和左右供給箱上的聯動桿機構,左右聯動桿機構相對于中繼分配箱可自由地裝卸,分開左右栽苗部時,從中繼分配箱卸下聯動桿機構。另外,在備有多道栽植機構的結構中,設置在各栽苗部上的栽植機構的個數設定成左右的個數相同。但是,上述以往構成的情況,必須對左右每個栽植部都設置供給箱,因此,結構大型化,同時,零部件數目繁多, 結構復雜,而且,由于分離、連接位置為兩個位置,所以,為了切換到儲存姿勢而進行分離的作業以及為了切換到作業姿勢而進行連接的作業的負擔都很大。因此,開發適用乘坐式插秧機,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并且帶有施肥功能,增加肥料駐留率和肥效,節省人力物力和生產成本,增加種植收入的一種插秧機聯合插秧施肥動力傳動裝置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的問題進行改進,設計提供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使用壽命長,在現有主傳動箱(主傳動鏈箱)上設置一套引出動力實現變向,減速的變速箱,設計結合使用大豆播肥盒或者施肥箱,實現插秧的同時可實施施肥作業,側深施肥于苗根側部,并同時將土覆蓋完全斷絕肥料與空氣間的接觸,提高肥料駐留率和肥效,節省人力物力和生產成本,提高種植收入的一種插秧機聯合插秧施肥動力傳動裝置。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插秧機聯合插秧施肥動力傳動裝置,包括主傳動箱4,主傳動箱4內通過軸承安裝的傳動軸和傳動鏈輪,其中,傳動軸上左、右傳動鏈輪分別和插秧部分和發動機部分連接,其特征是在主傳動箱4上設置動力傳動裝置,該動力傳動裝置由主傳動箱4內設置的傳動軸20,傳動軸20左、右和中間分別設置左鏈輪3、右鏈輪22和小圓柱齒輪2,以及設置在主傳動箱4上并且和小圓柱齒輪2嚙合傳動的變速傳動機構組成,其中,傳動軸20上設置的左鏈輪3和右鏈輪22分別和插秧部分的插秧傳動軸26上的傳動鏈輪25和發動機部分的傳動鏈輪連接,如圖1、2、3所示。所說的變速傳動機構由設置在主傳動箱4上部的變速箱5,變速箱5內依次通過軸承6和軸承12設置的變速箱一軸7和變速箱二軸17,變速箱一軸7和變速箱二軸17上設置的一軸大齒輪8及一軸小齒輪9和二軸大齒輪11組成,其中,變速箱二軸17左側伸出部分與施肥機構連接,變速箱一軸7上設置的一軸大齒輪8及一軸小齒輪9分別和主傳動箱4 內設置的小圓柱齒輪2和變速箱二軸17上設置的二軸大齒輪11嚙合,如圖1、2、3所示。所說的插秧傳動軸26與傳動軸20是并排設置在主傳動箱4內,并且插秧部分的插秧傳動軸26上的傳動鏈輪25與傳動軸20左、右設置的左鏈輪3及右鏈輪22的鏈條傳動中心線同傳動軸20中間設置的小圓柱齒輪2與變速箱5內變速箱一軸7上設置的一軸大齒輪8的嚙合傳動中心線相互垂直,如圖I、2、3所示。所說的變速傳動機構的變速箱5內變速箱一軸7上設置的一軸大齒輪8及一軸小齒輪9設計為整體結構,即一軸大齒輪8及一軸小齒輪9通過焊接工藝方法焊為整體,如圖 1、2、3所示。所說的變速傳動機構的變速箱5內變速箱一軸7上設置的一軸大齒輪8及一軸小齒輪9設計為整體結構,即一軸大齒輪8及一軸小齒輪9通過焊接工藝方法焊為整體,如圖 1、2、3所示。本技術工作過程及原理是,首先,由于本技術解決的關鍵問題是把在現有主傳動箱(主傳動鏈箱)上設置一套引出動力實現變向,減速的變速箱,設計結合使用大豆播肥盒或者施肥箱,實現插秧的同時可實施施肥作業。具體的說是在主傳動箱4上設置動力傳動裝置,即實現在來自發動機和接受來自該發動機的驅動動力的動力傳動裝置,該動力傳動裝置是在有主傳動箱4內的插秧傳動軸26的基礎上再設置傳動軸20,相當于通過一個動力源如發動機的驅動動力源引出兩個或者多個動力傳動機構來進行不同的作業需求,例如實現插秧和施肥不同的作業需求,該動力傳動裝置由主傳動箱4內設置的傳動軸20,傳動軸20左、右和中間分別設置左鏈輪3、右鏈輪22和小圓柱齒輪2,以及設置在主傳動箱4上并且和小圓柱齒輪2嚙合傳動的變速傳動機構組成,其中,傳動軸20上設置的左鏈輪3和右鏈輪22分別和插秧部分的插秧傳動軸26上的傳動鏈輪25和發動機部分的傳動鏈輪連接。具體是本技術主要在現有乘座式水稻插秧機上改進,如春苗2ZT—9356B型乘座式水稻插秧機該插秧機主要結構是包括發動機,行走傳動箱、機體架、操作手柄、過埂器、支壁管組合、行走輪(水田輪、膠輪)秧船、船板、工作傳動箱、栽植臂。目前插秧機是使用170F 型風冷柴油機、柴油機皮帶輪直徑85mm帶動行走箱,第一軸皮帶直徑155mm多次變速傳送到插秧部分的水田輪行走插秧,又通過操作手柄。插秧機操作手柄有以下三個檔位和一個空檔位、離合手柄、定位離合手柄和變速手柄。I、離合手柄有三個位置,通過磨擦離合器來控制柴油機動力的傳遞,切斷和機器制動。2、定位離合手柄有“離和合”兩個位置,可控制工作部分的運轉與否。3、變速手柄有三個不同速度檔位,三個檔位間的過渡位置(中間位置)為“空擋”,“快速”檔用于插秧機在公路上的行駛,株距“12厘米-14厘米”檔用于插秧作業和路面行駛,在空擋位置時插秧機不能前進,但可用于觀察插秧工作部分的運轉狀態。插秧機秧船是一塊長900mm、寬182mm、厚IOmm的硬塑組成,主要起載重承重作用。船板(起壟器)是鐵板冷壓而成,高30mm這兩種合起來通稱船板,船板300mm也是制約農藝要求(50mm--70mm)深施肥。當發動機動力傳送給行走傳動箱經輸出軸,在機體架的執撐下傳送給工作傳動箱內傳送軸,即主傳動箱4內的插秧傳動軸26并且由縱向變橫向,兩圓錐齒咬合,圓錐齒同體有9牙鏈輪帶動中鏈箱左鏈輪組合的左鏈輪3箱體外兩面各有一個栽植臂;左鏈箱體外兩面各有一個栽植臂;右鏈箱體外兩面各有一個栽植臂,總共是3對6個栽植臂。秧箱向左行程300mm向右行程300mm的動力由傳動輸出軸傳送給傳動軸的齒輪, 齒輪再帶動螺旋軸,螺旋軸旋轉,指銷左右移動300_,滑套同體移動向左移動到頂端,主動送秧凸輪打動移箱軸送秧凸輪,移箱軸波動,箱體外軸頭抬把兒撥動縱向送秧軸送秧皮帶, 送秧皮帶下行,秧苗下降,進行插秧,同樣向右移動也是同理。這樣就可以實現插秧和施肥同步,并且是側深施肥于苗根側部,并同時將土覆蓋完全斷絕肥料與空氣間的接觸,提高肥料駐留率和肥效,節省人力物力,提高生產效率。需要說明的是,水稻側深施肥技術不僅是一次水稻施肥技術的變革,也是一次整地,灌水,肥料選用等各項水稻栽培技術的變革。水稻側深施肥技術是在追肥(返青,分蘗,穗肥)以上幾種施肥的技術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總結出一套完整的水稻側深施肥技術。實踐證明,水稻側深施肥技術具有節省用肥、增產、增效、 剩苗(以插十四厘米為主)側深施肥可促進水稻前期爆發生長,返青活苗快、分蘗早、蘗位低、莖蘗增長快、發根力強、根量大、淺層根分布廣、出葉速度快等特點(耐水深,低溫)。水稻和其他農作物一樣,在苗根側部施肥,肥料可以緩釋長,長期供應秧苗生長所需養分,尤其在水田,化肥施于泥里,可以避免化肥被水稀釋蒸發和流失,從而提高化肥的利用率、降低成本、減少水質污染。此技術是一項省苗、省肥高產穩產栽培技術。本技術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設計合理實用,構思巧妙新穎,解決了插秧和施肥同步,實現插秧的同時可實施施肥作業,并側深施肥于苗根側部將土覆蓋,提高肥料駐留率和肥效,提高肥料駐留率和肥效,節省人力物力和生產成本,提高種植收入,使用方便,使用壽命長等特點。


圖I是本發明的主視圖。圖2是本發明的側視圖。圖3是圖2的A-A剖面圖。圖中I軸承,2小圓柱齒輪,3左鏈輪(或稱為9齒鏈輪,是連接發動機部分的傳動鏈輪),4主傳動箱(主傳動鏈箱),5變速箱,6軸承,7變速箱一軸,8 —軸大齒輪(與一軸小齒輪固定連接為一體的前小后大的齒輪,或稱為變速箱一軸大齒輪),9 一軸小齒輪(變速箱一軸小齒輪),10變速箱側蓋,11 二軸大齒輪(或稱為變速箱二軸大齒輪),12軸承, 13油封,14變速箱端蓋,15施肥箱主動鏈輪銷軸,16鍵,17變速箱二軸,18螺栓,19軸承, 20傳動軸(或稱主傳動軸,為主傳動箱或主傳動鏈箱的傳動軸),21鍵(主傳動軸20上的鍵21),22右鏈輪(或稱為9齒鏈輪,是連接插秧部分的傳動鏈輪),23鍵(插秧傳動軸上的鍵23),24軸承,25傳動鏈輪(插秧傳動鏈輪),26插秧傳動軸,27彈簧,28軸承。這里軸承1,6,12,19,24,28可以選擇應用軸承6302等。五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一種插秧機聯合插秧施肥動力傳動裝置, 包括主傳動箱4,主傳動箱4內通過軸承安裝的傳動軸和傳動鏈輪,其中,傳動軸上左、右傳動鏈輪分別和插秧部分和發動機部分連接,其特征是在主傳動箱4上設置動力傳動裝置, 該動力傳動裝置由主傳動箱4內設置的傳動軸20,傳動軸20左、右和中間分別設置左鏈輪
3、右鏈輪22和小圓柱齒輪2,以及設置在主傳動箱4上并且和小圓柱齒輪2嚙合傳動的變速傳動機構組成,其中,傳動軸20上設置的左鏈輪3和右鏈輪22分別和插秧部分的插秧傳動軸26上的傳動鏈輪25和發動機部分的傳動鏈輪連接,如圖1、2、3所示。所說的變速傳動機構由設置在主傳動箱4上部的變速箱5,變速箱5內依次通過軸承6和軸承12設置的變速箱一軸7和變速箱二軸17,變速箱一軸7和變速箱二軸17上設置的一軸大齒輪8及一軸小齒輪9和二軸大齒輪11組成,其中,變速箱二軸17左側伸出部分與施肥機構連接,變速箱一軸7上設置的一軸大齒輪8及一軸小齒輪9分別和主傳動箱4 內設置的小圓柱齒輪2和變速箱二軸17上設置的二軸大齒輪11嚙合,如圖1、2、3所示。所說的插秧傳動軸26與傳動軸20是并排設置在主傳動箱4內,并且插秧部分的插秧傳動軸26上的傳動鏈輪25與傳動軸20左、右設置的左鏈輪3及右鏈輪22的鏈條傳動中心線同傳動軸20中間設置的小圓柱齒輪2與變速箱5內變速箱一軸7上設置的一軸大齒輪8的嚙合傳動中心線相互垂直,如圖I、2、3所示。所說的變速傳動機構的變速箱5內變速箱一軸7上設置的一軸大齒輪8及一軸小齒輪9設計為整體結構,即一軸大齒輪8及一軸小齒輪9通過焊接工藝方法焊為整體,如圖 1、2、3所示。所說的變速傳動機構的變速箱5內變速箱一軸7上設置的一軸大齒輪8及一軸小齒輪9設計為整體結構,即一軸大齒輪8及一軸小齒輪9通過焊接工藝方法焊為整體,如圖
1、2、3所示。
權利要求
1.一種插秧機聯合插秧施肥動力傳動裝置,包括主傳動箱(4),主傳動箱(4)內通過軸承安裝的傳動軸和傳動鏈輪,其中,傳動軸上左、右傳動鏈輪分別和插秧部分和發動機部分連接,其特征是在主傳動箱(4)上設置動力傳動裝置,該動力傳動裝置由主傳動箱(4)內設置的傳動軸(20),傳動軸(20)左、右和中間分別設置左鏈輪(3)、右鏈輪(22)和小圓柱齒輪(2),以及設置在主傳動箱(4)上并且和小圓柱齒輪(2)嚙合傳動的變速傳動機構組成,其中,傳動軸(20)上設置的左鏈輪(3)和右鏈輪(22)分別和插秧部分的插秧傳動軸(26)上的傳動鏈輪(25)和發動機部分的傳動鏈輪連接。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插秧機聯合插秧施肥動力傳動裝置,其特征是所說的變速傳動機構由設置在主傳動箱(4)上部的變速箱(5),變速箱(5)內依次通過軸承(6)和軸承(12)設置的變速箱一軸7和變速箱二軸(17),變速箱一軸(7)和變速箱二軸(17)上設置的一軸大齒輪(8)及一軸小齒輪(9)和二軸大齒輪(11)組成,其中,變速箱二軸(17)左側伸出部分與施肥機構連接,變速箱一軸(7)上設置的一軸大齒輪(8)及一軸小齒輪(9)分別和主傳動箱(4)內設置的小圓柱齒輪(2)和變速箱二軸(17)上設置的二軸大齒輪(11)口四合。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插秧機聯合插秧施肥動力傳動裝置,其特征是所說的插秧傳動軸(26)與傳動軸(20)是并排設置在主傳動箱(4)內,并且插秧部分的插秧傳動軸(26)上的傳動鏈輪(25)與傳動軸(20)左、右設置的左鏈輪(3)及右鏈輪(22)的鏈條傳動中心線同傳動軸(20)中間設置的小圓柱齒輪(2)與變速箱(5)內變速箱一軸(7) 上設置的一軸大齒輪(8)的嚙合傳動中心線相互垂直。
4.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插秧機聯合插秧施肥動力傳動裝置,其特征是所說的變速傳動機構的變速箱(5)內變速箱一軸(7)上設置的一軸大齒輪(8)及一軸小齒輪(9)設計為整體結構,即一軸大齒輪(8)及一軸小齒輪(9)通過焊接工藝方法焊為整體。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插秧機聯合插秧施肥動力傳動裝置,其特征是所說的變速傳動機構的變速箱(5)內變速箱一軸(7)上設置的一軸大齒輪(8)及一軸小齒輪(9)設計為整體結構,即一軸大齒輪(8)及一軸小齒輪(9)通過焊接工藝方法焊為整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插秧機聯合插秧施肥動力傳動裝置,包括主傳動箱(4)及傳動軸和傳動鏈輪,其特征是在主傳動箱(4)上設置動力傳動裝置,其由主傳動箱(4)內設置的傳動軸(20),傳動軸(20)左、右和中間分別設置左鏈輪(3)、右鏈輪(22)和小圓柱齒輪(2),以及變速傳動機構組成,變速傳動機構由設置在主傳動箱(4)上部的變速箱(5),變速箱一軸7和變速箱二軸(17),一軸大齒輪(8)及一軸小齒輪(9)和二軸大齒輪(11)組成,其中,變速箱二軸(17)左側伸出部分與施肥機構連接,該技術具有結構簡單,解決了插秧和施肥同步進行,并側深施肥于苗根側部,提高肥料駐留率和肥效,節省人力物力和生產成本等特點。
文檔編號A01B71/00GK102598908SQ20121007830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3日
發明者王寶春 申請人:王寶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