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立式花生仁脫紅衣調質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花生仁脫紅衣設備,特別涉及一種立式花生仁脫紅衣調質機。
背景技術:
現使用的用于花生仁脫紅衣的調質設備主要為履帶式烘干機,利用履帶傳送過程中不同的區段設置不同的功能區域,但是此種設備為臥式結構,占地面積較大,加熱不均勻,調質效果較差,能源利用較低,生產產量較低,一旦建設完畢增加產量十分困難,這是存在的實際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從而提供一種使用方便的立式花生仁脫紅衣調質機。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立式花生仁脫紅衣調質機,包含有進料口,進料口下依次設有進料緩釋裝置,η級的加熱干燥裝置,m級的冷卻裝置,均勻下料器和出料口,均勻下料器下設有一個調質機支架,所述立式花生仁調質機為立式箱體疊加結構,所述加熱干燥裝置包含有上、下兩個獨立的箱體,兩個箱體均為上、下兩端開口結構,上箱體包含有至少兩排的縱向平行交錯排列的角狀盒結構,下箱體包含有至少兩排的橫向平行交錯排列的角狀盒結構,上下相鄰兩排的角狀盒結構交錯布置;所述冷卻裝置包含有一級或一級以上的冷卻器,冷卻器包含有一個箱體,箱體為上、下兩端開口結構,箱體內包含有至少兩排的縱向和橫向平行交錯排列的角狀盒結構;所述加熱干燥裝置和冷卻裝置中相鄰兩個的角狀盒結構之間留有物料下降間隙,角狀盒結構的一端為開放式,與加熱干燥裝置或冷卻器的箱體側壁上的的加熱或冷卻介質的入口或出口相連,另一端為封閉式,直接固定于加熱干燥裝置或冷卻器的箱體側壁上,加熱或冷卻介質從加熱或冷卻介質入口進入加熱干燥或冷卻裝置,從加熱或冷卻介質出口流出加熱干燥或冷卻裝置,物料從進料口進入調質機,然后經進料緩釋裝置和角狀盒結構間的間隙流入均勻下料器,最后流出出料口。一種立式花生仁脫紅衣調質機,包含有進料口,進料口下依次設有進料緩釋裝置,η級的加熱干燥裝置,m級的冷卻裝置,均勻下料器和出料口,均勻下料器下設有一個調質機支架,所述立式花生仁調質機為立式箱體疊加結構,所述加熱干燥裝置包含有一個箱體,所述箱體為上、下兩端開口結構,箱體內包含有至少兩排的縱向平行交錯排列的角狀盒結構,或橫縱交錯排列的角狀盒結構,上、下相鄰兩排的角狀盒結構交錯布置;所述冷卻裝置包含有一級或一級以上的冷卻器,冷卻器包含有一個箱體,所述箱體為上、下兩端開口結構,箱體內包含有至少兩排的縱向和橫向平行交錯排列的角狀盒結構;所述加熱干燥裝置和冷卻裝置中相鄰兩個的角狀盒結構之間留有物料下降間隙,角狀盒結構的一端為開放式,與加熱干燥裝置或冷卻器的箱體側壁上的的加熱或冷卻介質的入口或出口相連,另一端為封閉式,直接固定于加熱干燥裝置或冷卻器的箱體側壁上,加熱或冷卻介質從加熱或冷卻介質入口進入加熱干燥或冷卻裝置,從從加熱或冷卻介質出口流出加熱干燥或冷卻裝置,物料從進料口進入調質機,然后經進料緩釋裝置和角狀盒結構間的間隙流入均勻下料器,最后流出出料口。加熱干燥和冷卻裝置中上、下相鄰的箱體螺紋連接固定,或通過卡扣扣接固定,或焊接固定在一起。角狀盒結構包含有左、右兩塊豎板和連接于豎板上端的兩塊蓋板,兩塊蓋板沿兩塊豎板的對稱軸對稱分布,豎板的下端面低于加熱或冷卻介質入口或出口的底端。角狀盒結構包含有左、右兩塊折形板和連接于折形板上端的兩塊蓋板,兩塊蓋板沿兩塊折形板的對稱軸對稱分布,折形板的下端面低于加熱或冷卻介質入口或出口的底端。
n ≥2, m ≥I0出料口為截圓錐體或截正棱錐體結構。進料緩釋裝置為中空的圓錐體結構,通過連接桿固定連接于出料口所在的頂端結構箱體內壁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I.本發明將現廣泛使用的履帶式烘干機設計為立式花生脫紅衣調質機,占地面積小,功能區域明晰,針對性更強,效果明顯,能源節約顯著。2、本發明的設備為立式箱體疊加結構,加熱干燥裝置、冷卻裝置的具體級數可根據不同工藝參數調整確定,即使在設備完成建設后也可以通過增加或較少相應的加熱干燥器、冷卻器來完成對應生產產量的匹配。3、本發明的加熱干燥器和冷卻器內部采用空間交錯的角狀盒結構,使花生仁物料在下降過程中,在無動力的情況下完成翻轉、攪拌、混合,使物料的干燥、冷卻更加充分,調質均勻,消除了履帶式烘干機受熱干燥、冷卻不均勻的問題。4、本發明經過多級加熱干燥器的熱風可根據工作現場的空氣濕度、物料水分等因素來調整決定每一級加熱器使用后的熱風其排放掉部分與回收進入換熱器重復利用部分的比例,可以最大限度地循環利用熱空氣,節約能源。
圖I是本發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2是圖I的左視結構示意 圖3是本發明的角狀盒結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4是圖3的左視結構示意 圖5是圖3的俯視結構意 圖6是本發明的角狀盒結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7是本發明的原理示意 圖8是本發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9本發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之三。圖中標號I為進料口,標號2為進料緩釋裝置,標號3為固定進料緩釋裝置的支架,標號4為角狀盒結構,標號5為均勻下料器,標號6為出料口,標號7為調質機支架,標號8為冷卻介質入口,標號9為第η級加熱干燥介質入口,標號10為第(η-I)級加熱干燥介質入口,標號11為第二級加熱干燥介質入口,標號12為第一級加熱干燥介質入口,標號13為調質機頂端結構箱體,標號14為冷卻介質出口,標號15為第η級加熱干燥介質出口,標號16為第(η-I)級加熱干燥介質出口,標號17為第二級加熱干燥介質出口,標號18為第一級加熱干燥介質出口,標號19為物料提升架,標號20為換熱器,標號21為風量控制閥,標號22為引風機,標號23為物料移動棧架。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I :參見圖1,圖2,圖3,圖4,圖5,圖7,一種立式花生仁脫紅衣調質機,包含有進料口 1,進料口 I下依次設有進料緩釋裝置2,η級的加熱干燥裝置,m級的冷卻裝置(其中n ^ 2,m3 1,具體數值根據不同工藝參數調整確定),均勻下料器5和出料口 6,進料緩釋裝置為中空的圓錐體結構,通過連接桿3固定連接于出料口所在的頂端結構箱體內壁上。出料口為截圓錐體或截正棱錐體結構。均勻下料器5下設 有一個調質機支架。立式花生仁調質機為立式箱體疊加結構,所述加熱干燥裝置包含有上、下兩個獨立的箱體,上箱體包含有至少兩排的縱向平行交錯排列的角狀盒結構4,下箱體包含有至少兩排的橫向平行交錯排列的角狀盒結構4,上下相鄰兩排的角狀盒結構4交錯布置。所述冷卻裝置包含有一級或一級以上的冷卻器組成,冷卻器包含有一個箱體,箱體內包含有至少兩排的縱向和橫向平行交錯排列的角狀盒結構4 ;所述加熱干燥裝置和冷卻裝置中相鄰兩個的角狀盒結構4之間留有物料下降間隙,角狀盒結構4的一端為開放式,與加熱干燥裝置或冷卻器的箱體側壁上的的加熱或冷卻介質的入口或出口相連,另一端為封閉式,直接固定于加熱干燥裝置或冷卻器的箱體側壁上,加熱或冷卻介質從加熱或冷卻介質入口進入加熱干燥或冷卻裝置,從從加熱或冷卻介質出口流出加熱干燥或冷卻裝置,物料從進料口進入調質機,然后經進料緩釋裝置和角狀盒結構間的間隙流入均勻下料器,最后流出出料口。加熱干燥和冷卻裝置中上、下相鄰的箱體螺紋連接固定。角狀盒結構4包含有左、右兩塊豎板和連接于豎板上端的兩塊蓋板,兩塊蓋板沿兩塊豎板的對稱軸對稱分布,豎板的下端面低于加熱或冷卻介質入口或出口的底端,所述加熱干燥裝置和冷卻裝置的箱體均為上、下兩端開口結構。物料經物料移動棧架23和物料提升架19進入調質機,隨著立式花生脫紅衣調質機內物料的均勻下降,進入的物料首先經過緩釋裝置2,然后進入第一級加熱干燥器,第一級加熱干燥器使用通過引風機22,然后經第一級加熱介質入口 12直接通入加熱,熱風從下箱體的角狀盒結構4 一端開口處進入,另一端密閉不透風,熱風利用角狀盒結構4下部空間傳送到各個位置,在風壓的作用下熱風從角狀盒結構4底部溢出穿過物料間隙進行流動,對物料進行加熱干燥,加熱干燥后的熱風進入上箱體角狀盒結構4下部空間,經第一級加熱干燥介質出口 12部分排出,其余的進入換熱器20重復利用以節約能源,第一級加熱干燥介質出口 12處也可以增加引風機便于風的排出。經過一級加熱干燥的物料向下運動進入第二級加熱干燥器,二級加熱干燥器同樣使用熱風直接通入加熱,工作原理與一級加熱干燥器一致,同樣加熱干燥后的熱風部分排放掉,其余的部分進入換熱器重復利用以節約能源;經過二級加熱干燥的物料向下運動進入三級加熱干燥器,三級加熱干燥器工作原理與一級加熱干燥器一致,依此經過多級加熱干燥器的加熱干燥進入最后一級加熱干燥器,最后一級加熱干燥器的工作原理與一級加熱干燥器一致,不同的是最后一級加熱干燥器的功能為排潮,加熱干燥后的熱風全部排放掉;經過多級加熱干燥的物料向下運動進入冷卻裝置,冷卻裝置的冷卻介質入口 8與大氣相連,進入多組冷卻裝置的物料在引風機的作用下,吸入冷空氣,經進口開放端角狀盒結構4的下部空間進入的冷空氣通過物料間隙進行流動,對物料進行冷卻,穿過物料后的冷空氣進入出口開放端的角狀盒結構4的下部空間,由引風機22抽出送入換熱器20重復利用以節約能源。在通風管道上設有風量調速閥21,方便控制通入介質的流量。經過整個立式花生脫紅衣調質機上部加熱干燥使花生仁物料均勻達到了應有的溫度、水分,經過下部冷卻裝置的急冷作用,使花生仁物料經過了冷熱交變,使花生仁物料仁衣分離,易脫紅衣,調質好的花生仁物料經均勻下料器5送入出料口,完成整個調質過程。實施例2 :參見圖6,與實施例I基本相同,相同之處不重復,不同的是角狀盒結構4包含有左、右兩塊折形板和連接于折形板上端的兩塊蓋板,兩塊蓋板沿兩塊折形板的對稱軸對稱分布,折形板的下端面低于加熱或冷卻介質入口或出口的底端。實施例3 :參見圖8,與實施例I基本相同,相同之處不重復,不同的是所述加熱干燥裝置為一個獨立的箱體,箱體為上、下兩端開口結構,箱體內包含有至少兩排的縱向平 行交錯排列的角狀盒結構。每級的加熱介質入口和出口成180°,加熱介質從一端的加熱介質進入,從另一端的加熱干燥介質出口排出。實施例4 :參見圖9,與實施例3基本相同,相同之處不重復,不同的是所述加熱干燥裝置為一個獨立的箱體,箱體為上、下兩端開口結構,箱體內包含有至少兩排的橫縱交錯排列的角狀盒結構。
權利要求
1.一種立式花生仁脫紅衣調質機,包含有進料口,進料口下依次設有進料緩釋裝置,n級的加熱干燥裝置,m級的冷卻裝置,均勻下料器和出料口,均勻下料器下設有一個調質機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立式花生仁調質機為立式箱體疊加結構,所述加熱干燥裝置包含有上、下兩個獨立的箱體,兩個箱體均為上、下兩端開口結構,上箱體包含有至少兩排的縱向平行交錯排列的角狀盒結構,下箱體包含有至少兩排的橫向平行交錯排列的角狀盒結構,上下相鄰兩排的角狀盒結構交錯布置;所述冷卻裝置包含有一級或一級以上的冷卻器,冷卻器包含有一個箱體,箱體為上、下兩端開口結構,箱體內包含有至少兩排的縱向和橫向平行交錯排列的角狀盒結構;所述加熱干燥裝置和冷卻裝置中相鄰兩個的角狀盒結構之間留有物料下降間隙,角狀盒結構的一端為開放式,與加熱干燥裝置或冷卻器的箱體側壁上的的加熱或冷卻介質的入口或出口相連,另一端為封閉式,直接固定于加熱干燥裝置或冷卻器的箱體側壁上,加熱或冷卻介質從加熱或冷卻介質入口進入加熱干燥或冷卻裝置,從加熱或冷卻介質出口流出加熱干燥或冷卻裝置,物料從進料口進入調質機,然后經進料緩釋裝置和角狀盒結構間的間隙流入均勻下料器,最后流出出料口。
2.一種立式花生仁脫紅衣調質機,包含有進料口,進料口下依次設有進料緩釋裝置,n級的加熱干燥裝置,m級的冷卻裝置,均勻下料器和出料口,均勻下料器下設有一個調質機 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立式花生仁調質機為立式箱體疊加結構,所述加熱干燥裝置包含有一個箱體,所述箱體為上、下兩端開口結構,箱體內包含有至少兩排的縱向平行交錯排列的角狀盒結構,或橫縱交錯排列的角狀盒結構,上、下相鄰兩排的角狀盒結構交錯布置;所述冷卻裝置包含有一級或一級以上的冷卻器,冷卻器包含有一個箱體,所述箱體為上、下兩端開口結構,箱體內包含有至少兩排的縱向和橫向平行交錯排列的角狀盒結構;所述加熱干燥裝置和冷卻裝置中相鄰兩個的角狀盒結構之間留有物料下降間隙,角狀盒結構的一端為開放式,與加熱干燥裝置或冷卻器的箱體側壁上的的加熱或冷卻介質的入口或出口相連,另一端為封閉式,直接固定于加熱干燥裝置或冷卻器的箱體側壁上,加熱或冷卻介質從加熱或冷卻介質入口進入加熱干燥或冷卻裝置,從從加熱或冷卻介質出口流出加熱干燥或冷卻裝置,物料從進料口進入調質機,然后經進料緩釋裝置和角狀盒結構間的間隙流入均勻下料器,最后流出出料口。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立式花生仁脫紅衣調質機,其特征是所述加熱干燥和冷卻裝置中上、下相鄰的箱體螺紋連接固定,或通過卡扣扣接固定,或焊接固定在一起。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立式花生仁脫紅衣調質機,其特征是所述角狀盒結構包含有左、右兩塊豎板和連接于豎板上端的兩塊蓋板,兩塊蓋板沿兩塊豎板的對稱軸對稱分布,豎板的下端面低于加熱或冷卻介質入口或出口的底端。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立式花生仁脫紅衣調質機,其特征是所述角狀盒結構包含有左、右兩塊折形板和連接于折形板上端的兩塊蓋板,兩塊蓋板沿兩塊折形板的對稱軸對稱分布,折形板的下端面低于加熱或冷卻介質入口或出口的底端。
6.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立式花生仁脫紅衣調質機,其特征是所述n> 2,m > I。
7.根據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立式花生仁脫紅衣調質機,其特征是所述出料口為截圓錐體或截正棱錐體結構。
8.根據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立式花生仁脫紅衣調質機,其特征是所述進料緩釋裝置為中空的圓錐體結構,通過連接桿固定連接于出料口所在的頂端結構箱體內壁上。
全文摘要
一種立式花生仁脫紅衣調質機,為立式箱體疊加結構,加熱干燥裝置和冷卻裝置內部均由交錯排列的角狀盒構成,物料從進料口進入調質機,然后經進料緩釋裝置和角狀盒結構間的間隙流入均勻下料器,最后流出出料口。本發明將現廣泛使用的履帶式烘干機設計為立式花生脫紅衣調質機,占地面積小,交錯的角狀盒結構,使花生仁物料在下降過程中,在無動力的情況下完成翻轉、攪拌、混合,使物料的干燥、冷卻更加充分,調質均勻,消除了履帶式烘干機受熱干燥、冷卻不均勻的問題。
文檔編號A23N5/01GK102697153SQ201210169438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9日
發明者劉五奎, 吳俠, 孫旭東, 宋海軍, 張懷斌, 張生雨, 李曉東, 李普選, 杜長安, 王衛良, 王旭, 王殿軒, 鄭志成, 金玉明, 陳小軍 申請人:河南三源糧油食品有限責任公司, 河南工業大學, 鄭州工大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鄭州鼎盛機械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