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花生脫紅衣的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花生米去紅衣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花生脫紅衣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花生是人們非常喜歡的一種食物,在花生的深加工過程中,尤其是在壓榨花生油時,花生外表面的紅衣會對花生油的品質產生嚴重的影響,導致花生油品質的降低,增加二次深處理的工序,提高生產成本,所以需要在準備榨取階段之前,需要將花生外表面的紅衣處理干凈。傳統的方式時通過手工去除花生的紅衣,并將紅衣當做垃圾廢棄。
[0003]花生紅衣能抑制纖維蛋白的溶解,增加血小板的含量,改善血小板的質量,改善凝血因子的缺陷,加強毛細血管的收縮機能,促進骨髓造血機能。所以對各種出血及出血引起的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有明顯效果。因此傳統的去除紅衣的方式存在效率低下,對花生紅衣收集困難的缺點。現在急需一種去除花生紅衣效率高、能對紅衣進行收集的用于花生脫紅衣的裝置。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去除花生紅衣效率高、能對紅衣進行收集的用于花生脫紅衣的裝置。
[0005]本方案提供的基礎方案為:用于花生脫紅衣的裝置,包括機架、滾筒、收集槽、電機和研磨球;滾筒分為內筒和外筒,內筒和外筒同軸,外筒固定在機架上,內筒鉸接在機架上,內筒的一端上設有齒圈,內筒另一端設有進料口,外筒上設有與進料口配合的料斗,電機的轉軸上設有與齒圈相匹配的齒輪,電機固定在機架上;外筒的筒體側壁上設有沿筒徑向的下料口,內筒上設有出料口,內筒上位于出料口處設有篩網,篩網與內筒鉸接,收集槽位于下料口下方;研磨球包括鋼制的內球和硅膠材質的外球,外球將內球包裹住,外球與內球緊密粘接在一起;研磨球放置在內筒中。
[0006]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優點在于:首先將花生放在料斗內,花生經過進料口進入到內筒中,然后,關閉內筒上的進料口。接下來,啟動電機,電機的轉軸開始旋轉,電機的轉軸帶動齒輪轉動,齒輪帶動內筒開始轉動。
[0007]此時內筒中存在花生和研磨球,在重力的作用下,應位于內筒的側壁的底部,但是由于內筒在電機的作用下開始旋轉,因此,花生和研磨球會在內筒側壁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隨著隨著內筒運動,在運動到一定高度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又會向下掉落。花生和研磨球不停的重復運動過程,在運動過程中,由于研磨球包括鋼制內球,因此研磨球的密度較大,在和花生運動的過程中,能夠對花生表面施加更大的摩擦力,花生表面的紅衣在研磨球的摩擦下會和花生脫離。
[0008]研磨球還包括硅膠制的外球,在研磨球和花生運動的過程中,一方面外球能夠對花生起到緩沖作用,另一方面,外球能夠增大研磨球與花生直接的摩擦力,達到高效去除花生的紅衣的目的。
[0009]花生的紅衣與花生脫離之后,由于內筒一直在旋轉,紅衣會從內筒的出料口出來,出料口設置的篩網可防止花生和研磨球從內筒中出來,實現對紅衣的分離。紅衣從內筒的出料口出來之后,進入到外筒與內筒的加層中,外筒可防止紅衣四處飄散,在重力的作用下,經過外筒的下料口掉落到收集槽中,達到對紅衣進行收集的目的。
[0010]優選方案一:作為基礎方案的優選方案,研磨球的直徑為5_8cm。花生的直徑在
l-3cm,采用5-8cm的研磨球,一方面能夠更好的將花生和研磨球分離,另一方面,研磨球能夠對花生起到一定的擠壓作用,提高去除花生紅衣的效率。
[0011]優選方案二:作為優選方案一的優選方案:篩網上的篩孔的直徑為0.3-0.5cm。采用帶有0.3-0.5cm的篩孔的篩網能夠更好的將花生與紅衣分離,方便對紅衣進行收集。
[0012]優選方案三:作為優選方案二的優選方案:還包括收集框,收集框與收集槽活動連接,收集框的底部均勻設置有多個3-4cm直徑的通孔。收集框方便將紅衣與研磨球分離。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發明用于花生脫紅衣的裝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內筒1、外筒2、下料口 21、篩網11、收集槽3、收集框4、料斗5、研磨球6、電機7、齒圈12。
[0015]實施例基本如附圖1所示:用于花生脫紅衣的裝置,包括機架、滾筒、收集槽3、電機7和研磨球6 ;滾筒分為內筒I和外筒2,內筒I和外筒2同軸,外筒2固定在機架上,內筒I鉸接在機架上,內筒I的一端上設有齒圈12,內筒I另一端設有進料口,外筒2上設有與進料口配合的料斗5,電機7的轉軸上設有與齒圈12相匹配的齒輪,電機7固定在機架上;外筒2的筒體側壁上設有沿筒徑向的下料口 21,內筒I上設有出料口,內筒I上位于出料口處設有篩網11,篩網11與內筒I鉸接,收集槽3位于下料口 21下方;研磨球6包括鋼制的內球和硅膠材質的外球,外球將內球包裹住,外球與內球緊密粘接在一起;研磨球6放置在內筒I中;研磨球6的直徑為6cm ;篩網11上的篩孔的直徑為0.3cm ;收集槽3上設有收集框4,收集框4與收集槽3螺栓連接,收集框4的底部設置有3cm直徑。
[0016]具體使用時:首先將花生放在料斗5內,花生經過進料口進入到內筒I中,然后,關閉內筒I上的進料口。接下來,啟動電機7,電機7的轉軸開始旋轉,電機7的轉軸帶動齒輪轉動,齒輪帶動內筒I開始轉動。
[0017]此時內筒I中存在花生和研磨球6,在重力的作用下,應位于內筒I的側壁的底部,但是由于內筒I在電機7的作用下開始旋轉,因此,花生和研磨球6會在內筒I側壁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隨著隨著內筒I運動,在運動到一定高度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又會向下掉落。花生和研磨球6不停的重復運動過程,在運動過程中,由于研磨球6包括鋼制內球,因此研磨球6的密度較大,在和花生運動的過程中,能夠對花生表面施加更大的摩擦力,花生表面的紅衣在研磨球6的摩擦下會和花生脫離。
[0018]研磨球6還包括硅膠制的外球,在研磨球6和花生運動的過程中,一方面外球能夠對花生起到緩沖作用,另一方面,外球能夠增大研磨球6與花生直接的摩擦力,達到高效去除花生的紅衣的目的。
[0019]花生的直徑在l_3cm,米用6cm的研磨球6,一方面能夠更好的將花生和研磨球6分離,另一方面,研磨球6能夠對花生起到一定的擠壓作用,提高去除花生紅衣的效率。采用帶有0.3cm的篩孔的篩網11能夠更好的將花生與紅衣分離,方便對紅衣進行收集。收集框4方便將紅衣與研磨球6分離。
[0020]花生的紅衣與花生脫離之后,由于內筒I 一直在旋轉,紅衣會從內筒I的出料口出來,出料口設置的篩網11可防止花生和研磨球6從內筒I中出來,實現對紅衣的分離。紅衣從內筒I的出料口出來之后,進入到外筒2與內筒I的加層中,外筒2可防止紅衣四處飄散,在重力的作用下,經過外筒2的下料口 21掉落到收集槽3中,達到對紅衣進行收集的目的。
[0021]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
【主權項】
1.用于花生脫紅衣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滾筒、收集槽、電機和研磨球;滾筒分為內筒和外筒,內筒和外筒同軸,外筒固定在機架上,內筒鉸接在機架上,內筒的一端上設有齒圈,內筒另一端設有進料口,外筒上設有與進料口配合的料斗,電機的轉軸上設有與齒圈相匹配的齒輪,電機固定在機架上;外筒的筒體側壁上設有沿筒徑向的下料口,內筒上設有出料口,內筒上位于出料口處設有篩網,篩網與內筒鉸接,收集槽位于下料口下方;研磨球包括鋼制的內球和娃膠材質的外球,外球將內球包裹住,外球與內球緊密粘接在一起;研磨球放置在內筒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花生脫紅衣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研磨球的直徑為5_8cm0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花生脫紅衣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篩網上的篩孔的直徑為 0.3-0.5cm。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花生脫紅衣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收集框,收集框與收集槽活動連接,收集框的底部均勻設置有多個3-4cm直徑的通孔。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花生米去紅衣裝置領域,具體公開了用于花生脫紅衣的裝置,包括機架、滾筒、收集槽、電機和研磨球;滾筒分為內筒和外筒,內筒和外筒同軸,外筒固定在機架上,內筒鉸接在機架上,內筒的一端上設有齒圈,內筒另一端設有進料口,外筒上設有與進料口配合的料斗,電機的轉軸上設有與齒圈相匹配的齒輪,電機固定在機架上;外筒的筒體側壁上設有沿筒徑向的下料口,內筒上設有出料口,內筒上位于出料口處設有篩網,篩網與內筒鉸接,收集槽位于下料口下方;研磨球包括鋼制的內球和硅膠材質的外球,外球將內球包裹住,外球與內球緊密粘接在一起。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去除花生紅衣效率高、能對紅衣進行收集的用于花生脫紅衣的裝置。
【IPC分類】A23N5/00, A23N5/01
【公開號】CN105341956
【申請號】CN201510902021
【發明人】鐘宏炎
【申請人】重慶蜂糖妹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2月24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