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木霉菌高粱顆粒劑的制備方法

文檔序號:205227閱讀:44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木霉菌高粱顆粒劑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ー種木霉菌生防制劑的制備方法,具體是將ー種拮抗木霉菌吸附在一種載體并以其它營養物質包裹為其提供營養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生產上常用的木霉菌劑多為孢子制劑。將木霉發酵制成的孢子制劑進行種子包衣或土壌處理。國內外已登記的木霉菌制劑多達11種.其中包括哈茨木霉菌5個制齊Li,如美國的 Topshield (T. harzinum T-22 菌株)。以色列的 Trichodex (T. harzinum T-39菌株)等。Lewis等(1983)研究了木霉菌在各種固體培養基上產生的孢子量。玉米粉和花生殼粉在刺激木霉菌產孢方面與麥麩皮的效果是相同的,趙培潔等,在這方面作過淺層液體培養方面的研究,他們應用蟲草頭孢廢液,添加幾種中草藥(青蒿、黃芩、貫眾和板蘭根)作為培養基,接種哈茨木霉的分生孢子進行培養,可獲得I. 67X 108個孢子/皿。每皿含 20mL培養基。陳捷等通過控制液體發酵條件制出可以產生厚垣孢子的木霉菌液,并加入硅藻土,稻草粉等載體,經攪拌,二次發酵,粉碎,可獲得60目含量為IO7個/g的木霉菌粉劑。由于木霉的孢子制劑多為活菌制劑,因此在土壌中容易受到復雜因素的影響,同時土壤中提供營養有限,往往不能為木霉菌萌發,大量繁殖提供足夠的營養,并且在現在機械化生產的大環境下,原始的一些劑型很難適應機械化施肥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能夠有效承載木霉菌的生防顆粒劑制備方法,實現在土壌中提供獨立營養,防止外部因素干擾,以及適應于機械化施肥的三重目的。本發明方法對木霉菌在土壤中產孢效果高、成本低、生產エ藝簡單、對環境友好,因此具有很高的田間使用價值。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涉及一種拮抗木霉菌株,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SH2303).
本發明涉及一種木霉菌生防顆粒劑的制備方法,通過上述拮抗木霉菌株制備的發酵菌液,浸泡高粱種子,然后取出浸泡后的高粱種子,包成膜劑和營養體,制備好的顆粒劑經過干燥后貯藏。所述的發酵菌液是指將木霉菌菌株接種在PDA培養基上,培養3d后,用打孔器(直徑O. 5cm)從菌落邊緣打取菌片3 5個,接種到H)液體培養基中,28°C、140r / min搖床條件下培養5d,得到木霉菌發酵液。所述的高粱種子是指經去除表皮后直徑3_左右白高粱種子。所述成膜劑是指盈泰農業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disco成膜劑。所述營養體是指玉米粉。所述包成膜劑是指浸泡后的高粱種子,控干表面水分,以高粱種子和成膜劑的比例為1:1 (g/mL)將成膜劑均勻包裹在高粱種子表面。
所述包營養體是指以包裹好成膜劑的高粱種子與玉米粉的比例1:0. 4 (g/g)將玉米粉均勻包裹在成膜劑表面。所述的顆粒劑干燥是指將制備好的顆粒劑在40°C下干燥3h。本發明通過上述拮抗木霉菌株可以實現防治土傳病害及促進作物生長的目的。本發明客服了土壌中營養不足,環境復雜容致使木霉菌受到影響及,無法施行機械化施肥的缺點,提供拮抗木霉菌大量擴繁的營養,提高木霉菌在土壌中的競爭カ。本發明還可用于其它生防菌顆粒劑的制備,井能實現不同生防菌之間進行復配,協同防治病蟲害的目的。


圖I為不同質量木霉菌高粱顆粒劑對玉米株高和出苗率的影響 圖2為木霉菌顆粒劑與滿適金顆粒劑復配對玉米株高和出苗率的影響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實施例I
由本發明方法制備出木霉菌高粱顆粒劑,取28°C下黑暗條件催芽2-3d的玉米種子(鄭單958),與顆粒劑一同施入花盆中,姆盆10粒玉米種子,分別接種lg、2g、3g顆粒劑三個處理,每個處理5個重復,以不接顆粒劑為對照,待玉米長到三葉期檢測玉米的出苗率和株聞。結果顯示,顆粒劑lg、2g、3g三個處理對株高和出苗率都有促進作用,均高于CK。處理用量為lg,2g時,出苗率相同并且促進作用明顯,而Ig處理用量株高低于2g處理用量。得出結論,木霉菌高粱顆粒劑對玉米生長具有促生作用,而對玉米的最佳用量是2g。(圖I)
實施例2
由本發明方法制備出的木霉菌高粱顆粒劑與化學農藥滿適金顆粒劑復配,按以下比例1:1 (g/g) >5:1 (g/g) ,10:1 (g/g)作為三個處理進行實驗。取28°C下黑暗條件催芽2-3d的玉米種子(鄭單958),與復配顆粒劑一同施入花盆中,每盆10粒玉米種子,每個處理5個重復,以不接顆粒劑為對照,待玉米長到三葉期檢測玉米的出苗率和株高。結果顯示,復配比例為1:1 (g/g) >5:1 (g/g)時對株高和出苗率都有促進作用,均高于CK。復配比例為10:l(g/g)時,對株高有促進作用但對出苗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結果看出復配比例為1:1 (g/g)對株高和出苗率都達到最佳促進效果。(圖2)
以上公開的僅為本申請的幾個具體實施例,但本申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在本申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木霉菌生防顆粒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拮抗木霉菌株,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SH2303)制備的發酵菌液,浸泡高粱種子,然后取出浸泡后的高粱種子,包成膜劑和營養體,制備好的顆粒劑經過干燥后貯藏。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發酵菌液進ー步包括將木霉菌菌株接種在PDA培養基上,培養3 d后,用打孔器從菌落邊緣打取菌片3 5個,接種到H)液體培養基中,28°C、140 r / min搖床條件下培養5 d,得到木霉菌發酵液。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粱種子是指經去除表皮后直徑3mm左右白高粱種子。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劑是指盈泰農業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disco成膜劑。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營養體是指玉米粉。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成膜劑是指浸泡后的高粱種子,控干表面水分,以高粱種子和成膜劑的比例為l:l(g/mL)將成膜劑均勻包裹在高粱種子表面。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營養體是指以包裹好成膜劑的高粱種子與玉米粉的比例1:0.4 (g/g)將玉米粉均勻包裹在成膜劑表面。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顆粒劑干燥是指將制備好的顆粒劑在40°C下干燥3h。
全文摘要
一種木霉菌生防顆粒劑的制備方法,通過拮抗木霉菌株,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 SH2303)制備的發酵菌液,浸泡高粱種子,然后取出浸泡后的高粱種子,包成膜劑和營養體,制備好的顆粒劑經過干燥后貯藏。本發明通過上述拮抗木霉菌株可以實現防治土傳病害及促進作物生長的目的。本發明客服了土壤中營養不足,環境復雜容致使木霉菌受到影響及,無法施行機械化施肥的缺點,提供拮抗木霉菌大量擴繁的營養,提高木霉菌在土壤中的競爭力。本發明還可用于其它生防菌顆粒劑的制備,并能實現不同生防菌之間進行復配,協同防治病蟲害的目的。
文檔編號A01P3/00GK102696688SQ20121017464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0日
發明者孫瑞艷, 李雅乾, 林振亞, 衣思瑤, 陳捷 申請人:上海交通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