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多功能磨豆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磨豆機,具體是一種多功能磨豆機。
背景技術:
常見的磨豆機是單一磨豆功能,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更不能實現綠色環保和達到節能的目的,造成地球不可再生資源不斷消耗和流失,節能是人類首要問題,人類不僅要從大型產品汽車、飛機等節能,更需要從小的方面入手,比如磨豆機,磨豆機能實現多一種功能就可以避免另個產品資源的浪費,因此,有必要作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使用便捷多功能磨豆機,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多功能磨豆機,由電機、粉碎容器和主體外殼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軸轉動連接粉碎容器組件和磨刀裝置,主體外殼上設置有磨刀開口。所述磨刀裝置與電機軸同心設置或由傳動裝置偏心設置。所述磨刀裝置設置為打磨輪,打磨輪為粗顆粒面金剛砂、陶瓷、金屬材料。所述磨刀裝置對應主體外殼設置磨刀開口。所述磨刀開口設置在主體外殼的下部。所述主體內粉碎容器組件與磨刀裝置同時被電機驅動。所述磨刀裝置、電機軸之間設置減速齒輪組件或減速皮帶組件。所述磨刀裝置上的打磨輪,轉速小于6000轉每分鐘。所述磨刀裝置與粉碎容器組件同時被一個開關控制。所述主體內設置粉碎容器組件、電機、磨刀裝置,磨刀裝置由減速齒輪組件或減速皮帶組件、磨刀開口、打磨輪組成。本發明結構簡單合理,通過電機軸轉動連接粉碎容器組件和磨刀裝置,主體外殼上設置有磨刀開口,實現多功能磨豆、磨刀功能,提高了多功能磨豆機的適用性。
圖I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多功能磨豆機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多功能磨豆機結構分解示意圖。圖中I為主體外殼,2為上蓋,3為粉碎容器組件,3-1為粉碎容器,4為粉碎刀,5為電機,6為磨刀裝置,7為齒輪,8為磨刀開口,9為底蓋,10為打磨輪,11為轉軸,12為皮帶,13為電機軸,14為傳動齒輪,15為開關。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I-圖2,一種多功能磨豆機,包括主體外殼I、上蓋2、底蓋9組成大身,粉碎容器組件3由粉碎容器3-1、粉碎刀4組成,粉碎容器3-1被粉碎容器3-1上環固定在主體外殼I內,上蓋2旋扣密封粉碎容器組件3形成一個粉碎密封腔體,粉碎刀4與電機5上端軸連接旋轉,電機5設置在粉碎容器組件3下部,懸掛固定在主體外殼I內,主體外殼I內設置磨刀裝置6,磨刀裝置6與電機5下部固定連接,電機軸13與傳動齒輪14固定,傳動齒輪14與齒輪7減速耦合傳動或傳動齒輪14通過皮帶12連接齒輪7減速耦合傳動,齒輪7中心設置轉軸11,轉軸11 一端在磨刀裝置6主體上,另一端活動連接齒輪7,齒輪7下部固定連接打磨輪10,打磨輪10與主體外殼I上磨刀開口 8相對于設置,打磨輪10與主體外殼I上磨刀開口 8設置成傾斜開口角度,主體外殼I下部設置底蓋9將磨刀裝置6、電機5、粉碎容器組件3、開關15關閉在主體外殼I內,開關15連接電機5,固定在主體外殼I上,驅動開關15電機5旋轉時,磨刀裝置6、粉碎容器組件3同時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在不脫離本發明精髓的條件下,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做的任何變動,都屬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功能磨豆機由電機、粉碎容器和主體外殼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軸轉動連接粉碎容器組件和磨刀裝置,主體外殼上設置有磨刀開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多功能磨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刀裝置與電機軸同心設置或由傳動裝置偏心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一種多功能磨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刀裝置設置為打磨輪,打磨輪為粗顆粒面金剛砂、陶瓷、金屬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多功能磨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刀裝置對應主體外殼設置磨刀開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多功能磨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刀開口設置在主體外殼的下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一種多功能磨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內粉碎容器組件與磨刀裝置同時被電機驅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一種多功能磨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刀裝置、電機軸之間設置減速齒輪組件或減速皮帶組件。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一種多功能磨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刀裝置上的打磨輪,轉速小于6000轉每分鐘。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一種多功能磨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刀裝置與粉碎容器組件同時被一個開關控制。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一種多功能磨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內設置粉碎容器組件、電機、磨刀裝置,磨刀裝置由減速齒輪組件或減速皮帶組件、磨刀開口、打磨輪組成。
全文摘要
一種多功能磨豆機由電機、粉碎容器和主體外殼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軸轉動連接粉碎容器組件和磨刀裝置,主體外殼上設置有磨刀開口,所述磨刀裝置與電機軸同心設置或由傳動裝置偏心設置,實現多功能磨豆、磨刀功能。
文檔編號B02C18/12GK102671744SQ20121018916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1日
發明者周林斌 申請人:周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