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動微生物反應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全自動微生物反應機,它包括一儲料裝置,一混色機,所述儲料裝置具有一可盛裝原料的儲料腔,一可將所述儲料裝置中的原料送至所述混色機中的送料裝置;及一用于向所述混色機內噴水的灑水系統,所述混色機具有一可在其內部進行原料攪拌及反應的混料反應腔,混色機上設置有一用于將所述混色機內氣體排出的排氣系統;其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的全自動微生物反應機可將各種生物廢料轉化成可再次利用的有機肥料,轉化效率高,其轉化后的有機肥成分穩定,有效成分占比大等;此外,不會產生臭味,生產時間短,產量高且成本低,適用范圍廣。
【專利說明】全自動微生物反應機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生物肥料處理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全自動微生物反應機。
【【背景技術】】
[0002]節能環保已成為當下一個重要的研究主題,環境的污染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這些污染問題包括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農業中的生物廢料污染,生物廢料是指生物有機體在提供人類生產生活所需要的主產品后的殘余物。主要以固體形式存在,也包括擴散到水或土壤中的微小有機顆粒。根據其來源不同,可以將生物廢料分為各種類型。例如:農業生產廢棄物如秸桿、玉米芯、谷殼、菇渣、豆莢,椰子殼、核桃殼等。生物廢料存在于生產生活的各個環節且種類繁多,同時,生物廢料包含大量的有機物成分,這些有機物的利用價值往往易被忽略。
[0003]隨著可再生資源的減少和節能減排壓力的增大,合理有效地利用生物廢料顯得尤為迫切。現有農業中,大多數農業操作者將這些生物廢料利用堆積發酵等方式轉化成可被再次利用的肥料,這就是人們慣用的將生物廢料轉化為肥料的“堆肥”方式;然而,這種傳統的堆肥方式,由于其不是在密閉環境下進行,因此,易產生較大的惡臭,且容易滋生大量的細菌等,同時,釋放出的有害氣體直接排到空氣中,造成空氣污染;此外,人工“堆肥”方式難以控制其堆肥中的各種環境條件,堆肥時間長,堆肥的效率低,轉化后的肥料成分中有效成分占比低。
【
【發明內容】
】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有效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全自動微生物反應機,該反應機可將生物廢料轉化成有機肥料,進行再次利用,其轉換效率高、節能環保。
[000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全自動微生物反應機,它包括
[0006]一儲料裝置,所述儲料裝置具有一可盛裝原料的儲料腔;
[0007]一混色機,所述混色機具有一可在其內部進行原料攪拌及反應的混料反應腔,混色機上設置有一用于將所述混色機內氣體排出的排氣系統;
[0008]一可將所述儲料裝置中的原料送至所述混色機中的送料裝置;
[0009]及一用于向所述混色機內噴水的灑水系統。
[0010]下面對上述技術方案進一步闡述:
[0011]所述送料裝置包括螺旋送料機構及螺旋上料機構;其中,
[0012]所述螺旋送料機構包括第一螺旋桿驅動第一螺旋桿旋轉的第一驅動裝置,所述第一螺旋桿橫向設置于所述儲料裝置的底部,第一螺旋桿的兩端以可樞轉的方式與所述儲料裝置的兩側壁連接,所述第一螺旋桿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一延伸部,于所述延伸部上套設有一套筒,所述套筒固定于所述箱體的側壁,于所述套筒上設有卸料口 ;
[0013]所述螺旋上料機構包括料筒及設置于料筒內的第二螺旋桿和驅動所述第二螺旋桿旋轉的第二驅動裝置,所述料筒的一端設有一進料口,另一端設有一出料口,所述進料口與所述螺旋送料機構中的卸料口連通,所述出料口與所述混色機的混料反應腔相連通。
[0014]所述灑水系統包括儲水箱、水泵及導水管,所述水泵的進水口與所述儲水箱連通,水泵的出水口通過導水管連通至所述混料反應腔的上部,所述導水管上伸入混料反應腔的一端連接有至少一個噴頭或噴淋孔。
[0015]所述排氣系統包括與所述混料反應腔連通的管路及抽風機,所述管路的末端與所述抽風機的進風口連接。
[0016]還包括一用于向所述混色機內須添加微生物菌的添加裝置。
[0017]所述添加裝置包括一具有閥門的料倉及一第一稱重裝置上,所述料倉固定于所述第一稱重裝置上,所述第一稱重裝置固定于混色機頂部,料倉底部與所述混料反應腔相連通。
[0018]所述儲料裝置安裝于一第二稱重裝置上。
[0019]所述混料反應腔設有一回水管,所述回水管連接至所述儲水箱。
[0020]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及第二驅動裝置為電機。
[0021]所述儲料裝置為“V”型料筒 。
[002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本發明將混色機、儲料裝置及送料裝置組合形成全自動微生物反應機;該反應機可將各種生物廢料轉化成可再次利用的有機肥料,具體的,在儲料裝置中加入生物廢料,生物廢料通過儲料裝置中的螺旋送料機構將廢料送至卸料口,并由卸料口進入螺旋上料機的進料口,再通過螺旋上料機構將該生物廢料送入至所述混色機的混料反應腔內,通過混色機加溫、灑水、高溫殺菌及翻轉混合、發酵等,使得生物廢料最終轉化成有機肥料,整個過程全自動化控制完成,工作效率高,通過控制加熱溫度、灑水量、攪拌速度及時間等工作條件,可有效提高生物廢料的轉化率,其轉化后的有機肥成分穩定,有效成分占比大等;其二、由于整個發酵及反應過程在密閉的混料反應腔內進行,因此,生產過程中不會產生臭味等,產生的一些廢氣可通過排氣系統排出,通過廢氣處理后在排放至空氣中,可避免環境的污染;其三、整個生產時間短,2-3小時即可完成,產量高策成本低,此外,其整個反應機的結構簡單緊湊,占用空間小,可節約廠房投資成本;其四、儲料裝置上配置的第二稱重裝置,可加入的原料進行計重,便于控制加入廢料的添加量,有利于生產加工;其五、適用范圍廣,可適用于農、林、漁、生活等中產生的廢棄物,均可以將這些廢棄物轉化為有機肥,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其六、整機操作安全可靠、耐酸堿性、使用壽命長,消耗功率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中:儲料裝置I ;混色機2 ;螺旋上料機構3 ;料筒31 ;進料口 311 ;第二螺旋片32 ;第二轉動桿33 ;第二驅動裝置4 ;螺旋送料機構5 ;第一螺旋片51 ;第一轉動桿52 ;延伸部501 ;第一驅動裝置6 ;排氣系統7 ;抽風機71 ;管路72 ;儲水箱81 ;水泵82 ;導水管83 ;回水管84 ;粉料添加裝置9 ;料倉91 ;第一稱重裝置92 ;第二稱重裝置10 ;套筒11 ;卸料口111 ;操作平臺12 ;樓梯13。
【【具體實施方式】】[002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0026]參照圖1所示,本發明揭示了一種全自動微生物反應機,該反應機可將生物廢料轉化成有機肥料;它包括一儲料裝置1、一混色機2、一可將所述儲料裝置I中的原料送至所述混色機2中的送料裝置及一用于向所述混色機2內噴水的灑水系統;所述儲料裝置I具有一可盛裝原料的儲料腔,該原料一般可以為農業、林業、漁業、生活中的各種生物廢料等;所述混色機2具有一可在其內部進行原料攪拌及反應的混料反應腔,生物廢料在該混料反應腔內攪拌并反應轉化,混色機2上設置有一用于將所述混色機2內氣體排出的排氣系統7,用于排出轉化過程中產生的氣體等。
[0027]所述送料裝置包括螺旋送料機構5及螺旋上料機構3 ;其中,所述螺旋送料機構5包括第一螺旋桿驅動第一螺旋桿旋轉的第一驅動裝置6,第一螺旋桿包括一第一轉動桿52及一第一螺旋片51,所述第一螺旋片51環繞并固定于所述第一轉動桿52上,第一轉動桿52與所述第一驅動裝置6連接;所述第一螺旋桿橫向設置于所述儲料裝置I的底部,第一螺旋桿的兩端以可樞轉的方式與所述儲料裝置I的兩側壁連接,具體的,第一轉動桿52的兩端均可通過一軸承座及一軸承配合形成轉動連接方式,軸承嵌接于軸承座中,軸承座固定于儲料裝置I的側壁上。所述第一螺旋桿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一延伸部501,于所述延伸部501上套設有一套筒11,所述套筒11固定于所述箱體的側壁,于所述套筒11上設有卸料口 111。較佳的,該儲料裝置I為“V”型料筒,使得生物廢料堆積于儲料裝置I底部,有利于底部的第一螺旋桿送料;所述第一驅動裝置6為電機。
[0028]所述螺旋上料機構3包括料筒31及設置于料筒31內的第二螺旋桿和驅動所述第二螺旋桿旋轉的第二驅動裝置4,料筒31兩端分別設有一端 蓋,第二螺旋桿包括一第二轉動桿33及一第二螺旋片32,所述第二螺旋片32環繞并固定于所述第二轉動桿33上,第二轉動桿33的兩端以可樞轉的方式與所述料筒31兩端蓋連接,具體的,第二轉動桿33的兩端均可通過一軸承座及一軸承配合形成轉動連接方式。第二轉動桿33與所述第二驅動裝置4連接;所述料筒31的一端設有一進料口 311,另一端設有一出料口,所述進料口 311與所述螺旋送料機構5中的卸料口 111連通,所述出料口與所述混色機2的混料反應腔相連通;螺旋送料機構5中的卸料口 111中的生物廢料下落至螺旋上料機構3中的進料口 311,再通過第二螺旋桿傳送至所述混色機2上部,最后下落至混料反應腔中。較佳的,第二驅動裝置4為電機。
[0029]所述灑水系統包括儲水箱81、水泵82及導水管83,所述水泵82的進水口與所述儲水箱81連通,水泵82的出水口通過導水管83連通至所述混料反應腔的上部,所述導水管83上伸入混料反應腔的一端連接有至少一個噴頭,儲水箱81內的水,通過水泵82抽出后經噴頭均勻地噴射至混料反應腔中。所述排氣系統7包括與所述混料反應腔連通的管路72及抽風機71,所述管路72的末端與所述抽風機71的進風口連接,抽風機71將混料反應腔內生物肥料轉化過程中產生的氣體、蒸汽等抽出,對于有害氣體抽出后經處理再排放。
[0030]本發明還包括一用于向所述混色機2內添加粉料的粉料添加裝置9,所述粉料添加裝置9包括一具有閥門的料倉91及一第一稱重裝置92上,所述料倉91固定于所述第一稱重裝置92上,所述第一稱重裝置92固定于混色機2頂部,料倉91底部與所述混料反應腔相連通,通過第一稱重裝置92可以測量加入的粉料的添加量。
[0031]本實施例中,所述儲料裝置I安裝于一第二稱重裝置10上;可對加入的原料進行計重,便于控制加入廢料的添加量,有利于生產加工;該第二稱重裝置10可采用電子稱等。所述混料反應腔還設有一回水管84,所述回水管84連接至所述儲水箱81,可將混料反應腔內的水回收利用。所述混色機2采用現有的大型臥式混色機2,可以理解的是,本發明結構中的混色機2為現有技術,一般的包括箱體、加熱裝置及攪拌裝置等等,箱體具有所述的混料反應腔,在混料反應腔內設置的攪拌裝置對原料進行攪拌,通過對混合的原料進行加熱、灑水等,一定時間后,原料反應形成有機肥,其混色機2的結構在此不作詳述,該混色機2也可以采用現有技術中其他混色機,其混色機2具體可根據生產需要選擇。
[0032]更進一步的,所述反應機還包括一安裝于底面與混色機2之間的樓梯13及一設置混色機2上部的操作平臺12,所述樓梯13便于操作人員進入至混色機2上部的操作平臺12中。
[0033]綜上所述,本發明將混色機2、儲料裝置I及送料裝置組合形成全自動微生物反應機;該反應機可將各種生物廢料轉化成可再次利用的有機肥料,具體的,在儲料裝置I中加入生物廢料,螺旋送料機構5中的第一驅動裝置6驅動第一螺旋桿旋轉,生物廢料隨著第一螺旋桿的轉動由第一螺旋片51送至卸料口 111,并由卸料口 111進入螺旋上料機構3的進料口 311,再通過螺旋上料機構3中的第二螺旋桿將該生物廢料送入至所述混色機2的混料反應腔內,通過混色機2加溫、灑水、殺菌及翻轉混合、發酵等,使得生物廢料最終轉化成有機肥料,整個過程全自動化控制完成,工作效率高,通過控制加熱溫度、灑水量、攪拌速度及時間等工作條件,可有效提高生物廢料的轉化率,其轉化后的有機肥成分穩定,有效成分占比大等;其次、由于整個發酵及反應過程在密閉的混料反應腔內進行,因此,生產過程中不會產生臭味等,產生的一些廢氣可通過排氣系統7排出,通過廢氣處理后在排放至空氣中,可避免環境的污染;再次,整個生產時間短,約1-3小時即可完成,產量高策成本低,此外,適用范圍廣,可適用于農、林、漁、生活等中產生的廢棄物,均可以將這些廢棄物轉化為有機肥,具有極強的實用性;整機操作安全可靠、耐酸堿性、使用壽命長,消耗功率小。
[0034]以上所描述的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上述具體實施例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在本發明的技術思想范疇內,可以出現各種變形及修改,凡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以上描述所做的潤飾、修改或等同替換,均屬于本發明所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全自動微生物反應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儲料裝置,所述儲料裝置具有一可盛裝原料的儲料腔; 一混色機,所述混色機具有一可在其內部進行原料攪拌及反應的混料反應腔,混色機上設置有一用于將所述混色機內氣體排出的排氣系統; 一可將所述儲料裝置中的原料送至所述混色機中的送料裝置; 及一用于向所述混色機內噴水的灑水系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微生物反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裝置包括螺旋送料機構及螺旋上料機構;其中, 所述螺旋送料機構包括第一螺旋桿驅動第一螺旋桿旋轉的第一驅動裝置,所述第一螺旋桿橫向設置于所述儲料裝置的底部,第一螺旋桿的兩端以可樞轉的方式與所述儲料裝置的兩側壁連接,所述第一螺旋桿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一延伸部,于所述延伸部上套設有一套筒,所述套筒固定于所述箱體的側壁,于所述套筒上設有卸料口 ; 所述螺旋上料機構包括料筒及設置于料筒內的第二螺旋桿和驅動所述第二螺旋桿旋轉的第二驅動裝置,所述料筒的一端設有一進料口,另一端設有一出料口,所述進料口與所述螺旋送料機構中的卸料口連通,所述出料口與所述混色機的混料反應腔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微生物反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灑水系統包括儲水箱、水泵及導水管,所述水泵的進水口與所述儲水箱連通,水泵的出水口通過導水管連通至所述混料反應腔的上部,所述導水管上伸入混料反應腔的一端連接有至少一個噴頭或噴淋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微生物反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系統包括與所述混料反應腔連通的管路及抽風機,所述管路的末端與所述抽風機的進風口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微生物反應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用于向所述混色機內添加粉料的粉料添加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動微生物反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添加裝置包括一具有閥門的料倉及一第一稱重裝置上,所述料倉固定于所述第一稱重裝置上,所述第一稱重裝置固定于混色機頂部,料倉底部與所述混料反應腔相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微生物反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料裝置安裝于一第二稱重裝置上。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動微生物反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反應腔設有一回水管,所述回水管連接至所述儲水箱。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 微生物反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及第二驅動裝置為電機。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微生物反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料裝置為“V”型料筒。
【文檔編號】C05F9/04GK103508769SQ201210223301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9日
【發明者】陳裕泉 申請人:陳裕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