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雙履帶式微耕機動力底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大田微型中耕管理機,尤其是涉及一種雙履帶式微耕機動力底盤。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微耕機普遍采用輪式行走機構,分為兩大類一、運輸時采用輪胎,工作時將輪胎拆下換成旋耕刀或者除草輪等工作部件;二、采用前輪后刀或前刀后輪的結構。輪式行走機構具有滑轉率大、通過性能差等缺點,而且現有微耕機多采用鑄鐵變速箱兼做機器的動力底盤,即在變速箱上直接布置旋耕工作部件的安裝位置與行走輪的聯接,造成了變速箱易變形、機器壽命短以及微耕機功能單一、可擴展聯接工作部件少的難題。另外有少數機型采用單履帶作為行走機構,工作時由于旋耕刀受土壤反作用力,機器橫向平穩性能差,操作者靠體力保持機身平衡,操縱困難。由于缺乏成型的微耕機動力底盤,農機具與微耕機動力匹配性能差,經常會有功率不足、機具牽引阻力大等現象的發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不足,提供一種雙履帶式微耕機動力底 盤,該裝置提高了微耕機的作業穩定性,減輕了機手的操縱難度,其次還具有爬坡能力強,轉向靈活,牽引力大,滑轉率小的優點。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履帶式微耕機動力底盤,包括發動機和機架,還設有帶傳動機構、變速箱、鏈傳動機構和設置在機架底部的履帶行走機構,發動機的動力輸出通過帶傳動機構將動力輸送至變速箱,經變速箱變速后動力分為兩路輸出,一路動力輸出至履帶行走機構中的履帶驅動輪并帶動整個底盤行走,另一部分動力輸送至鏈傳動機構,經鏈傳動主動輪驅動外設的工作部件。所述的帶傳動機構由主動帶輪、從動帶輪及內嵌摩擦片式離合器組成。所述的變速箱主要由變速箱殼體、輸出軸鏈輪、輸出軸齒輪、齒輪軸、換擋雙聯齒輪、換擋齒輪和倒擋齒輪組成。所述的履帶行走機構主要由橡膠履帶、履帶罩、履帶從動輪、履帶驅動輪及轉向離合器組成。在履帶行走機構上還設有支重輪組。在機架上還設有扶手和扶手平臺。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發明設計了一種雙履帶式微耕機動力底盤提高了微耕機的作業穩定性,減輕了機手的操縱難度,同時還具有爬坡能力強,轉向靈活,牽引力大,滑轉率小的優點。其二、采用雙輪平履帶行走機構,較之三角型及傳統梯形履帶機構底盤更低,穩定性能更好。其三、在微耕機動力底盤上預留了豐富的輸出軸接口,通過掛接不同作業機具可完成旋耕、培土、起壟、移栽、除草、覆膜及噴藥等多項作業,顯著提高作業效率及勞動強度,實現了結構緊湊、一機多用的功能。
圖I是本發明的主視圖。圖2是本發明的俯視圖。圖3是本發明的變速箱主視圖。圖4是本發明的變速箱展開剖視圖。附圖標記1、扶手,2、變速箱,201、變速箱殼體,202注油塞,203、輸出軸鏈輪,204、輸出軸齒輪,205、雙聯齒輪,206、齒輪軸,207、換擋雙聯齒輪,208、換擋齒輪,209、倒擋齒輪,3、鏈傳動機構,4、扶手平臺,5、帶傳動機構,6、發動機,7、機架,8、履帶罩,9、履帶從動輪,10、橡膠履帶,11、支重輪組,12、履帶驅動輪及轉向離合器,13、主動帶輪,14、從動帶輪及內嵌摩擦片式離合器,15、鏈傳動主動輪。
具體實施例方式通過結合附圖和下面的實施例可以更詳細地解釋本發明,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下面實施例的組合方式。如圖所示,一種雙履帶式微耕機動力底盤,包括發動機6和機架7,在機架7上還設有扶手I和扶手平臺4,還設有帶傳動機構5、變速箱2、鏈傳動機構3和設置在機架7底部的履帶行走機構,發動機6的動力輸出通過帶傳動機構將動力輸送至變速箱2,經變速箱2變速后動力分為兩路輸出,一路動力輸出至履帶行走機構中的履帶驅動輪并帶動整個底盤行走,另一部分動力輸送至鏈傳動機構3,經鏈傳動主動輪15驅動外設的工作部件。
所述的帶傳動機構由主動帶輪13、從動帶輪及內嵌摩擦片式離合器14組成。所述的履帶行走機構由橡膠履帶10、支重輪組11、履帶罩8、履帶從動輪9、履帶驅 動輪及轉向離合器12組成。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的變速箱2由變速箱殼體201和設置在變速箱殼體201內的輸出軸鏈輪203、輸出軸齒輪204、雙聯齒輪205、齒輪軸206、換擋雙聯齒輪207、換擋齒輪208及倒擋齒輪209組成,在變速箱殼體201上還設有注油塞202。本發明,為了過載保護變速箱2及發動機6的安全使用,第一級采用帶傳動機構,從動帶輪及內嵌摩擦片式離合器14負責發動機6與變速箱2的動力的接合與斷開,較之使用牙嵌式離合器、張緊輪式離合器而言,該結構更加緊湊,操作簡單方便;變速箱2采用三級直齒圓柱齒輪傳動,分前進檔一檔、二檔、空檔和倒檔四級檔位;動力經過變速箱后分成兩路一部分動力輸出至履帶行走機構的驅動輪帶動底盤行走,在履帶驅動輪上布置了轉向離合器,當底盤需要左轉向時,經拉線裝置通過扶手左端的操縱桿即可切斷左履帶驅動輪的動力,右履帶驅動輪獨立工作不受影響,從而實現向左轉彎,向右轉彎時切斷右履帶驅動輪的離合器動力即可;另一部分動力輸送至鏈傳動主動輪15,可在底盤掛接不同工作部件時驅動工作刀軸完成旋耕、培土、除草等工作,或牽引作業時該傳動軸空轉,不對外輸出動力。以上實施例僅適用于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進行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相同或者相似修改,而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換 均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
權利要求
1.一種雙履帶式微耕機動力底盤,包括發動機(6)和機架(7),其特征在于還設有帶傳動機構(5 )、變速箱(2 )、鏈傳動機構(3 )和設置在機架(7 )底部的履帶行走機構,發動機(6)的動力輸出通過帶傳動機構(5)將動力輸送至變速箱(2),經變速箱(2)變速后動力分為兩路輸出,一路動力輸出至履帶行走機構中的履帶驅動輪并帶動整個底盤行走,另一部分動力輸送至鏈傳動機構(3),經鏈傳動主動輪(15)驅動外設的工作部件。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履帶式微耕機動力底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帶傳動機構(5)由主動帶輪、從動帶輪及內嵌摩擦片式離合器組成。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履帶式微耕機動力底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變速箱(2)主要由變速箱殼體(201)、輸出軸鏈輪(203)、輸出軸齒輪(204)、齒輪軸(206)、換擋雙聯齒輪(207 )、換擋齒輪(208 )和倒擋齒輪(209 )組成。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履帶式微耕機動力底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履帶行走機構主要由橡膠履帶、履帶罩、履帶從動輪、履帶驅動輪及轉向離合器組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雙履帶式微耕機動力底盤,其特征在于在履帶行走機v構上還設有支重輪組(11)。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履帶式微耕機動力底盤,其特征在于在機架(7)上還設有扶手(I)和扶手平臺(4)。
全文摘要
一種雙履帶式微耕機動力底盤,包括發動機和機架,還設有帶傳動機構、變速箱、鏈傳動機構和設置在機架底部的履帶行走機構,發動機的動力輸出通過帶傳動機構將動力輸送至變速箱,經變速箱變速后動力分為兩路輸出,一路動力輸出至履帶行走機構中的履帶驅動輪并帶動整個底盤行走,另一部分動力輸送至鏈傳動機構,經鏈傳動主動輪驅動外設的工作部件。該裝置提高了微耕機的作業穩定性,減輕了機手的操縱難度,其次還具有爬坡能力強,轉向靈活,牽引力大,滑轉率小的優點。
文檔編號A01B33/08GK102812798SQ20121027228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日
發明者姬江濤, 杜新武, 賀智濤, 杜蒙蒙, 鄭治華, 何亞凱, 劉劍君, 馬俊偉 申請人:河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