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紙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出一種碎紙機,包括一上蓋與一壓紙結構,其中壓紙結構包括一板體以及伸縮體,而伸縮體包括一推桿、一第一套筒以及一彈性元件。第一套筒具有一第一中空部,且推桿穿設于第一套筒的第一中空部。彈性元件設置于第一套筒的第一中空部。當紙疊接觸板體而推動推桿時,推桿通過第一套筒的第一中空部,推桿推抵彈性元件而產生一彈性勢能,用以下壓紙疊。本發明的碎紙機中無須設置額外空間供伸縮體進行位移,亦能實現壓紙的功能,進而使得碎紙機達到小型化的目的。
【專利說明】碎紙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碎紙機,尤其涉及ー種具有壓紙用的伸縮體的碎紙機。
【背景技術】
[0002]請參閱圖1所示,圖1為現有碎紙機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現有碎紙機10包括ー上蓋11以及ー壓紙結構12。為了使紙疊能夠順利進入碎紙機10,現有碎紙機10的上蓋11通常設置壓紙結構12,以將紙張壓入碎紙機10。
[0003]請參閱圖2所示,圖2為現有碎紙機的壓紙結構的示意圖。如圖2所示,壓紙結構12包括一板體13、多個凸柱14、ー框體15以及ー弾性元件16,其中框體15包括多個孔洞17。框體15設置于上蓋11的下表面,多個凸柱14設置于板體13的上表面,且多個凸柱14分別穿設于框體15的多個孔洞17。弾性元件16套設于凸柱14,且彈性元件16的一端抵頂于板體13的上表面,另一端抵頂于框體15的下表面。
[0004]當紙張接觸并推動板體13時,板體13帶動多個凸柱14相向于框體15位移,凸柱14通過框體15的孔洞17,而進入框體15與上蓋11之間的空間,使得板體13與框體15之間的距離縮小。
[0005]由于彈性元件16的另一端抵頂于框體15的下表面,因此當板體13相對于框體15位移時,板體13推抵彈性元件16使得弾性元件16形變而產生彈性勢能,用以下壓紙疊,借以達到壓紙的目的。
[0006]雖然現有的壓紙結構12能夠輔助碎紙機10進行壓紙動作,使得紙疊更容易進入碎紙機10,然而,框體15與上蓋11之間必須設置額外的空間,用以容納凸柱14并供凸柱14進行位移。如此設計増加上蓋11的體積,并且不易碎紙機10小型化。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ー種節省空間的碎紙機。
[0008]于ー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碎紙機,包括上蓋以及壓紙結構,其中壓紙結構位于上蓋的下方,包括:
[0009]板體,用以接觸紙疊;以及
[0010]伸縮體,連接于板體與上蓋,包括:
[0011]推桿;
[0012]第一套筒,具有第一中空部,且推桿穿設于第一套筒的第一中空部;以及
[0013]弾性元件,設置于第一套筒的第一中空部,當紙疊接觸板體而推動推桿時,推桿通過第一套筒的第一中空部,推桿推抵弾性元件而產生彈性勢能,用以下壓紙疊。
[0014]于ー較佳實施例中,伸縮體更包括第二套筒,其中第二套筒包括第二中空部,且第ー套筒穿設于第二套筒的第二中空部,當紙疊接觸板體而推動推桿時,推桿通過第一套筒的第一中空部,第一套筒通過第二套筒的第二中空部,推桿推抵弾性元件而產生彈性勢能,用以下壓紙疊。[0015]于ー較佳實施例中,第二中空部的直徑大于第一套筒的直徑。
[0016]于ー較佳實施例中,弾性元件為彈簧。
[0017]于ー較佳實施例中,伸縮體設置于板體的上表面的四角。
[0018]于ー較佳實施例中,第一中空部的直徑大于推桿的直徑。
[0019]于ー較佳實施例中,弾性元件的一端固設于推桿的一端,弾性元件的另一端固設于上蓋。
[0020]于ー較佳實施例中,推桿包括容置空間,且彈性元件穿設于推桿的容置空間。
[0021 ] 于ー較佳實施例中,更包括:
[0022]殼體;
[0023]刀具組,設置于殼體內部;
[0024]置紙平臺,位于刀具組上方,用以承載紙疊;以及
[0025]進紙滾輪組,設置于置紙平臺與刀具組之間,并顯露于置紙平臺,用以饋送紙疊至刀具組。
[0026]本發明的碎紙機中,伸縮體裝設于上蓋與板體之間,當紙疊接觸板體而推動推桿時,推桿通過第一套筒的第一中空部,使得伸縮體的整體高度減少。同時,推抵彈性元件而產生ー彈性勢能,用以下壓紙疊。如此設計,無須設置額外空間供伸縮體進行位移,亦能實現壓紙的功能,進而使·得碎紙機達到小型化的目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7]圖1為現有碎紙機的示意圖。
[0028]圖2為現有碎紙機的壓紙結構的示意圖。
[0029]圖3為本發明的碎紙機的示意圖。
[0030]圖4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利的壓紙結構的示意圖。
[0031]圖5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利的壓紙結構的示意圖。
[0032]圖6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利的壓紙結構的示意圖。
[0033]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0034]20 碎紙機21 殼體
[0035]22 刀具組23 置紙平臺
[0036]24 進紙滾輪組 25 上蓋
[0037]26 壓紙結構31 板體
[0038]311 上表面32 伸縮體
[0039]33 推桿331 —端
[0040]P容置空間E—端
[0041]34 第一套筒 35 第一中空部
[0042]36 彈性元件 361 —端
[0043]362 另一端37 第二套筒
[0044]38 第二中空部 A 方向
[0045]B 方向Rl 直徑
[0046]R2 直徑R3 直徑[0047]R4 直徑【具體實施方式】
[0048]請參照圖3,圖3為本發明的碎紙機的示意圖。如圖3所示,碎紙機20包括ー殼體21、一刀具組22、一置紙平臺23、一進紙滾輪組24、一上蓋25以及一壓紙結構26。
[0049]刀具組22設置于殼體21內部,用以切碎紙張。置紙平臺23位于刀具組22的上方,用以承載待碎紙疊。進紙滾輪組24設置于置紙平臺23與刀具組22之間,并顯露于置紙平臺23,用以饋送紙疊至刀具組22以進行碎紙作業。由于本發明的碎紙機20的碎紙原理與機構與現有碎紙機無異,因此以上關于碎紙機構的敘述僅為說明所需,并不以此為限。
[0050]請繼續參閱圖3,上蓋25位于置紙平臺23的上方,并且樞接于碎紙機20的殼體21,而相對于碎紙機20旋轉。壓紙結構26設置于上蓋25的下方,當上蓋25相對于置紙平臺23旋轉,而使得壓紙結構26接觸放置于置紙平臺23的紙疊時,壓紙結構26下壓紙疊,以將紙張壓入碎紙機20之中。
[0051]關于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壓紙結構26的詳細說明如下所示。請參閱圖4,圖4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利的壓紙結構的示意圖。如圖4所示,壓紙結構26包括一板體31以及一伸縮體32,其中板體31設置于上蓋25的下方,用以接觸紙疊,而伸縮體32連接板體31與上蓋25。于本較佳實施例中,伸縮體32分別設置于板體31的上表面311的四個角落,用以兼顧成本與壓紙效果,但伸縮體32的數量與設置位置并不以此為限。
[0052]請繼續參閱圖4。伸縮體32包括一推桿33、一第一套筒34以及ー弾性元件36,其中第一套筒34包括一第一中空部35,且彈性元件36設置于第一套筒34的第一中空部35。如圖4所示,推桿33穿設于第一套筒34的第一中空部35,且推桿33可相對于第一套筒34進行移動。為了使得推桿33可順利的相對于第一套筒34進行移動,第一中空部35的直徑Rl大于推桿33的直徑R3。
[0053]于本較佳實施例中,弾性元件36為ー彈簧,例如壓縮彈簧(compressionspring)。推桿33為實心的塑膠桿體,因此彈性元件36的一端361抵頂于推桿33的一端331,彈性兀件36的另一端362抵頂于上蓋25的下表面。
[0054]當紙疊接觸板體31而推動推桿33往ー方向A移動時,推桿33通過第一套筒34的第一中空部35,使得伸縮體32的整體高度減少至第一套筒34的高度。同時,推桿33推抵彈性元件36,導致彈性元件36形變而產生一彈性勢能,其中彈性勢能的方向B相反于方向A,用以下壓紙疊,以達到壓紙的目的。
[0055]為了避免弾性元件36被壓縮時產生非預期的形變,例如彎曲或傾斜等,于本較佳實施例中將利用常見的固定手段,例如通過粘膠進行粘附,將彈性元件36的一端361固設于推桿33的一端331,并將彈性元件36的另一端362固設于上蓋25的下表面,但并不以固定與否以及固定手段為限。
[0056]接下來說明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請參閱圖5,圖5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利的壓紙結構的示意圖。如圖5所示,壓紙結構26包括一板體31以及一伸縮體32,其中板體31設置于上蓋25的下方,用以接觸紙疊,而伸縮體32連接板體31與上蓋25。伸縮體32包括一推桿33、一第一套筒34、一第二套筒37以及ー弾性元件36,其中第一套筒34包括一第一中空部35,第二套筒37包括一第二中空部38。[0057]如圖5所示,推桿33穿設于第一套筒34的第一中空部35,且推桿33可相對于第ー套筒34進行移動。第一套筒34穿設于第二套筒37的第二中空部38,且第一套筒34可相對于第二套筒37進行移動,使得伸縮體32的整體高度減少至第二套筒37的高度。弾性元件36設置于第一中空部35以及第二中空部38。如圖5所示,推桿33穿設于第一套筒34的第一中空部35,且推桿33可相對于第一套筒34進行移動。
[0058]為了使得推桿33可順利的相對于第一套筒34進行移動,第一中空部35的直徑Rl大于推桿33的直徑R3。此外,為了使得第一套筒34可順利的相對于第二套筒37進行移動,第二中空部38的直徑R2大于第一套筒34的直徑R4。
[0059]當紙疊接觸板體31而推動推桿33往ー方向A移動時,推桿33首先通過第一套筒34的第一中空部35,接著通過第二套筒37的第二中空部38,并帶動第一套筒34通過第二套筒37的第二中空部38。此時推桿33推抵彈性元件36,導致彈性元件36形變而產生一彈性勢能,其中彈性勢能的方向B相反于方向A,用以下壓紙疊,以達到壓紙的目的。
[0060]第二實施例與圖4的第一實施例的作動原理相同,不同之處在于第二實施例的伸縮體32包括第二套筒37。當伸縮體的套筒個數愈多時,伸縮體被完全壓縮時的整體高度愈小。因此,于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中,伸縮體32設置第二套筒37以減少伸縮體32被壓縮時的整體高度,借以增加置紙平臺23與上蓋25之間的距離,進而増加置紙平臺23所能容納的紙疊數量。
[0061]接下來說明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請參閱圖6,圖6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利的壓紙結構的示意圖。如圖6所示,壓紙結構26包括一板體31以及一伸縮體32,其中板體31設置于上蓋25的下方,用以接觸紙疊,而伸縮體32連接板體31與上蓋25。伸縮體32包括一推桿33、一第一套筒34以及ー弾性元件36,其中推桿33包括一容置空間P,第一套筒34包括一第一中空部35。彈性元件36設置于容置空間P以及第一中空部35。
[0062]第三實施例與圖4的第一實施例的作動原理相同,不同之處在于第三實施例的推桿33包括容置空間P,而彈性元件36的一端361抵頂于容置空間P的一端E,彈性元件36的另一端362抵頂于上蓋25的下表面。
[0063]為了避免弾性元件36被壓縮時產生非預期的形變,例如彎曲或傾斜等,于本較佳實施例中將利用常見的固定手段,例如通過粘膠進行粘附,將彈性元件36的一端361固設于容置空間P的一端E,并將彈性元件36的另一端362固設于上蓋25的下表面,但并不以固定與否以及固定手段為限。
[0064]根據以上較佳實施例的說明可知,伸縮體裝設于上蓋與板體之間,當紙疊接觸板體而推動推桿時,推桿通過第一套筒的第一中空部,使得伸縮體的整體高度減少。同時,推抵彈性元件而產生一彈性勢能,用以下壓紙疊。如此設計,無須設置額外空間供伸縮體進行位移,亦能實現壓紙的功能,進而使得碎紙機達到小型化的目的。
[0065]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因此凡其他未脫離本發明所掲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于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碎紙機,包括一上蓋以及ー壓紙結構,其中該壓紙結構位于該上蓋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該碎紙機包括: 一板體,用以接觸一紙疊;以及 一伸縮體,連接于該板體與該上蓋,該伸縮體包括: 一推桿; 一第一套筒,具有一第一中空部,且該推桿穿設于該第一套筒的該第一中空部;以及一弾性元件,設置于該第一套筒的該第一中空部,當該紙疊接觸該板體而推動該推桿吋,該推桿通過該第一套筒的該第一中空部,該推桿推抵該彈性元件而產生一彈性勢能,用以下壓該紙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碎紙機,其中該伸縮體還包括一第二套筒,其中該第二套筒包括一第二中空部,且該第一套筒穿設于該第二套筒的該第二中空部,當該紙疊接觸該板體而推動該推桿吋,該推桿通過該第一套筒的該第一中空部,該第一套筒通過該第二套筒的該第二中空部,該推桿推抵該彈性元件而產生該彈性勢能,用以下壓該紙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碎紙機,其中該第二中空部的一直徑大于該第一套筒的一直徑。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碎紙機,其中該彈性元件為ー彈簧。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碎紙機,其中該伸縮體設置于該板體的一上表面的四角。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碎紙機,其中該第一中空部的該直徑大于該推桿的ー直徑。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碎紙機,其中該彈性元件的一端固設于該推桿的一端,該彈性元件的ー另一端固設于該上蓋。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碎紙機,其中該推桿包括一容置空間,且該弾性元件穿設于該推桿的該容置空間。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碎紙機,其中還包括: ー殼體; 一刀具組,設置于該殼體內部; 一置紙平臺,位于該刀具組上方,用以承載該紙疊;以及 ー進紙滾輪組,設置于該置紙平臺與該刀具組之間,并顯露于該置紙平臺,用以饋送該紙疊至該刀具組。
【文檔編號】B02C18/00GK103586113SQ201210290156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5日
【發明者】張兵懷 申請人: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