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面粉加工系統及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面粉加工系統及エ藝,更具體的說,尤其涉及ー種第一皮磨粉機采用70 90目的篩絹進行取面的面粉加工系統及エ藝。
背景技術:
面粉粗細度面粉的粗細度表示了小麥加工過程研磨的程度。一般來說,面粉越細,其損傷程度也越大。目前,我國不少面粉廠為了降低灰分,増加白度,配備篩絹較密,所生產的面粉細度高,因此淀粉損傷程度也隨之上升,高損傷淀粉的面粉會明顯改變面粉特性,降低面粉原有的營養價值,應引起我們注意。
現有小中大型面粉機加工設備普遍存在一、ニ、三B,一、ニ、三M篩絹疏密分布不合理,以及中大型一、ニ、三B皮磨不出粉或出粉少的不合理現象,以致造成面粉產量低、電耗高及面粉精度低,精粉出率少,麩皮碎等現象。再者,現有的中大型面粉機加工設備,常用密篩絹來控制麩皮的獲取,其實這是一個較大的誤區。實踐證明,篩絹越密,麩皮越碎,麥皮與麥心分離的就越輕;相反地,篩絹偏疏,麥麩就會越大,麥皮與麥心分離的就越完好。現有的面粉生產系統,為了出精粉、細粉,首先考慮的是如何造出高質量的脫皮麥心。一般的エ藝是采用在第一皮磨粉機之后采用較密篩絹(大于110目)取面,使得該步驟取面僅為面粉總量的8%左右;在第二皮、第三皮磨粉機也采用較密的篩絹取面。這樣,使得面粉的提取更多的放在了第二皮、第三皮、第一、第二心磨粉機上;經過這樣的エ藝步驟,使得大部分物料經過多次碾壓之后,才將面粉取出,不僅增加了后續各個裝置的功耗,而且還使加工出來的面粉十分細膩,増加了面粉中損傷淀粉的含量,生產出來的面粉吸水性差、亮度低、壯度差。上述傳統的“先造好麥心,在出好面粉”的加工理念,其實存在較大的認知誤區,認為只有先將麥麩與麥心完善地脫離,才能加工出高質量、營養好的面粉,其實是不正確的。如果保證了第一皮磨粉機就對麥粒進行了良好碾磨的情況下,然后再采用較疏的篩絹來取面粉,不僅會使取出的面粉具有粒度大、淀粉損傷小、營養成分不流失的特點,而且還減少了后序設備的加工量,有效地降低了能量消耗。在第一皮磨粉機之后就采用較疏篩絹來取面粉的情況下,還有效地提高了面粉加工效率;那么現有面粉加工系統上的斗式提升機就不能滿足要求;因為在依靠增加電機轉速來提高進料速率時,現有的進料筒不能滿足進料需求,容易造成出料筒堵塞,部分物料被提升后又重新落回進料ロ,造成斗式提升機的實際工作效率低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的缺點,提供了ー種第一皮磨粉機采用70 90目的篩絹進行取面的面粉加工系統及エ藝。本發明的面粉加工エ藝,其特別之處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 IB取面,利用第一皮磨粉機IB對小麥物料進行重研快磨,在經第一皮磨粉機IB加工之后,利用70 90目型號的篩絹取面,將面粉送入面粉絞龍。重研快磨是指增加磨粉機的壓力、提高磨粉機的轉速。小麥物料經過第一皮磨粉機IB的碾磨之后,會經過多層篩絹過篩,但取面時利用70 90目的篩絹,以便將大量的、淀粉顆粒未破壞的面粉取出。改變了以往中大型第一皮磨粉機IB不出面或者采用110目以上的篩絹很少出面的弊端,減少了進入到后續加工エ序中的物料,減少了面粉中淀粉顆粒的損傷,保證了面粉的質量;而且還可有效降低能耗。
本發明的面粉加工エ藝,還包括以下加工步驟b.2B取面,在經第二皮磨粉機2B加工之后,利用80 100目型號的篩絹取面,將面粉送入面粉絞龍;c. 3B取面,在經第二皮磨粉機3B加工之后,利用90 110目型號的篩絹取面,將面粉送入面粉絞龍。物料經過第ニ皮磨粉機2B、第三皮磨粉機3B的研磨處理之后,分別利用80 100目、90 110目的篩絹取面,亦可取出較多分量的面粉,有效減小了后續設備的負擔,節約了能耗。本發明的面粉加工エ藝,還包括以下加工步驟d. IM取面,在經第一心磨粉機IM加工之后,利用70 90目型號的篩絹取面,將面粉送入面粉絞龍;e. 2M取面,在經第二心磨粉機2M加工之后,利用80 100目型號的篩絹取面,將面粉送入面粉絞龍ば.3M取面,在經第三心磨粉機3M加工之后,利用90 110目型號的篩絹取面,將面粉送入面粉絞龍。本發明的面粉加工エ藝,所述第一皮磨粉機IB加工物料的壓カ范圍為0.55 O. 70MPa,第二皮磨粉機2B加工物料的壓カ范圍為O. 50 O. 60MPa,第三皮磨粉機3B加工物料的壓カ范圍為O. 50 O. 60MPa。現有的皮磨粉機一般采用O. 50MPa左右的壓力,第一皮磨粉機IB采用O. 55 O. 70MPa的壓力,可有效實現對小麥物料的重研效果。本發明的面粉加工エ藝,所述第一皮磨粉機IB加工物料的壓カ范圍為O. 65MPa,第二皮磨粉機2B加工物料的壓カ范圍為O. 55MPa,第三皮磨粉機3B加工物料的壓カ范圍為O. 55MPa。第一皮磨粉機1B、第二皮磨粉機2B和第三皮磨粉機3B分別采用O. 65MPa、O. 55MPa和O. 55MPa的壓力,可實現較佳的研磨效果。本發明的面粉加工系統,包括第一皮磨粉機1B、第二皮磨粉機2B (2)和第三皮磨粉機3B,其特別之處在于,第一皮磨粉機IB之后設置的第一出面篩絹為70 90目。本發明的面粉加工系統,所述第二皮磨粉機2B之后設置的第二出面篩絹為80 100目,第三皮磨粉機3B之后設置的第三出面篩絹為90 110目。本發明的面粉加工系統,還包括斗式提升機,斗式提升機包括提料塔筒、設置于提料塔筒內部的傳動皮帶和將物料送至第一皮磨粉機IB的下料筒,所述下料筒通過出料部與提料塔筒相連通;所述傳動皮帶上均勻固定有若干提料斗,提料塔筒上設置有進料ロ ;所述出料部的橫截面積為提料塔筒橫截面積的O. 8 I. 2倍。通過將出料部的橫截面積設置為提料塔筒橫截面積的O. 8 I. 2倍,有效地解決了現有提升機“小麥物料提升快、但小麥物料下不去”的缺點。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發明的面粉加工エ藝,通過在第一皮磨粉機IB之后,采用70 90目的篩絹獲取面粉,有效地解決了現有中大型面粉加工エ藝在第一皮磨不出面或者出面很少的弊端,減少了設備對小麥物料的多次重磨,最大限度地保證了面粉中淀粉完整性的同吋,還有效地節約了能源;使面粉營養成分不流失,面粉的光澤度更好、壯度更佳、吸水性更強。(2)通過在第二皮磨粉機2B、第三皮磨粉機3B之后分別采用80 100目、90 110目的篩絹取面,進ー步増加了皮磨中的出面率,減少了對面粉中淀粉的損傷,進ー步節約了能源。(3)本發明的面粉加工系統,通過將出料部的橫截面積設置為提料塔筒橫截面積的O. 8 I. 2倍,有效地解決了現有提升機“小麥物料提升快、但小麥物料下不去”的缺點,有效地提高了面粉加工效率。本發明的面粉加工エ藝和方法,克服了現有“先造好麥心、再出好面粉”的認識誤區和技術缺陷,通過數十年的實踐經驗積累,總結出IB “重研快磨,面粉早出”的面粉加工方針,實現了不僅出面粉率高、能耗低,而其還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小麥的原有營養成分。本發明的面粉加工エ藝和系統,具有結構簡潔合理、有益效果顯著和便于應用推廣的優點。再者,避免了利用密篩絹來控制麩皮的獲取認知誤區,利用偏疏的篩絹,產生較大的麥麩,實現麥皮與麥心的完好分離。
圖I為現有第一、ニ、三皮磨出面粉的原理圖;
圖2為本發明的第一、ニ、三心磨出面粉的原理圖3為本發明的面粉加工系統及エ藝的原理圖4為本發明中斗式提升機的結構原理圖5為以四皮五心一洛一尾面粉加工系統為例的原理圖。圖中I第一皮磨粉機1B,2第二皮磨粉機2B,3第三皮磨粉機3B,4第一出面篩絹,5第二出面篩絹,6第三出面篩絹,7麥粒,8第一心磨粉機1M,9第二心磨粉機2M,10第三心磨粉機3M,11提料塔筒,12出料部,13下料筒,14傳動皮帶,15提料斗,16進料ロ,17臥式提心打麩機,18離心卸料器,19多層篩絹。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ー步說明。如圖I所示,給出了現有第一、ニ、三皮磨出面粉的原理圖,其包括第一皮磨粉機1B、第二皮磨粉機2B、第三皮磨粉機3B、第一出面篩絹4、第二出面篩絹5、第三出面篩絹6 ;對于皮磨的整個流程來說,中大型磨的第一皮磨粉機基本不出面或很少出面,第二、第三皮磨粉機有少量出面。在實際的設置中,第一出面篩絹4 一般采用130目以上,幾乎不出面。現有的面粉加工系統和エ藝,一般均采用如圖I所示的原理,為了追求加工出精粉面粉,其出粉率僅為20 30%。發明人在八九十年代,曾歷任過多屆鄉鎮糧所的所長,始終負責小麥面粉的加工和管理技術;離職后又自己開辦面粉加工廠,從未間斷過對小麥加工エ藝的研究。歷經數十載,終于總結出如圖2所示的面粉加工原理,其不但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加工出來的面粉的質量,使面粉的營養成分不流失,而且具有加工效率高、能耗低的優點。圖3為本發明的面粉加工系統及エ藝的原理圖;圖2為本發明的第一、ニ、三皮磨出面粉的原理圖,第一皮磨粉機IB對面粉采用重研快磨處理,然后第一出面篩絹4采用70 90目出面,使得第一出面篩絹4的出面率達到總面粉量的20%之上。第二皮磨粉機2B之后的第二出面篩絹5采用80 100目的篩絹,使得第二出面篩絹5的出面率達到總面粉量的10%之上。第三皮磨粉機3B之后的第三出面篩絹6采用90 110目的篩絹,使得第三出面篩絹6的出面率接近總面粉量的10%。這樣,經過第一出面篩絹4、第二出面篩絹5和第三出面篩絹6進入面粉絞龍的精面占到面粉總量的40%以上。心磨粉機之后采用同樣目數的篩絹,在經第一心磨粉機IM加工之后,利用70 90目型號的篩絹取面,將面粉送入面粉絞龍;在經第二心磨粉機2M加工之后,利用80 100目型號的篩絹取面,將面粉送入面粉絞龍;在經第三心磨粉機3M加工之后,利用90 110目型號的篩絹取面,將面粉送入面粉絞龍。如圖4所示,給出了本發明中斗式提升機的結構原理圖,如果采用了上述步驟的加工エ藝,將大大提高面粉的加工效率,斗式提升機僅僅依靠現有的結構,很難滿足供料需求。所示的斗式提升機包括提料塔筒11、出料部12、下料筒13、傳動皮帶14、提料斗15、進料ロ 16 ;提料塔筒11的內部為空腔,傳動皮帶14設置在提料塔筒11的內部空腔中,提料斗15均勻的固定在傳動皮帶14上。出料部12設置在提料塔筒11的頂部,提料塔筒11的出口與下料筒13相連通,進料ロ 16設置在提料塔筒11的底端。為了保證被提料斗15提升上去的小麥物料能全部進入下料筒13中,采取了増加出料部12橫截面積的做法,將出料 部的橫截面積設置為提料塔筒橫截面積的O. 8 I. 2倍,有效地解決了現有提升機“小麥物料提升快、但小麥物料下不去”的缺點。如圖5所示,給出了四皮五心ー渣一尾面粉加工系統的原理圖,當然,本發明的加エエ藝和系統不僅僅局限于這種系統,還可為四皮八心ニ尾ニ渣、五皮八心ニ尾ニ渣系統。其包括四個皮磨粉機、三個心磨粉機、多個臥式提心打麩機17、多個離心卸料器18和多個多層篩絹19。通過對采用本發明的面粉加工エ藝的面粉系統,以日產120噸面粉加工系統為列,第一、第二、第三皮磨粉機以及第一、第二、第三心磨粉機的出面量進行稱量統計,得出如下數據
權利要求
1.一種面粉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IB取面,利用第一皮磨粉機IB (I)對小麥物料進行重研快磨,在經第一皮磨粉機IB(I)加工之后,利用70 90目型號的篩絹取面,將面粉送入面粉絞龍。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面粉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以下步驟 b.2B取面,在經第二皮磨粉機2B (2)加工之后,利用80 100目型號的篩絹取面,將面粉送入面粉絞龍; c.3B取面,在經第二皮磨粉機3B (3)加工之后,利用90 110目型號的篩絹取面,將面粉送入面粉絞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面粉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以下步驟 d.IM取面,在經第一心磨粉機IM (8)加工之后,利用70 90目型號的篩絹取面,將面粉送入面粉絞龍; e.2M取面,在經第二心磨粉機2M (9)加工之后,利用80 100目型號的篩絹取面,將面粉送入面粉絞龍; f.3M取面,在經第三心磨粉機3M( 10)加工之后,利用90 110目型號的篩絹取面,將面粉送入面粉絞龍。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面粉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磨粉機IB(I)力口工物料的壓力范圍為0. 55 0. 70MPa,第二皮磨粉機2B(2)加工物料的壓力范圍為0. 50 0.60MPa,第三皮磨粉機3B (3)加工物料的壓力范圍為0. 50 0. 60MPa。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面粉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磨粉機IB(I)加工物料的壓力范圍為0. 65MPa,第二皮磨粉機2B (2)加工物料的壓力范圍為0. 55MPa,第三皮磨粉機3B (3)加工物料的壓力范圍為0. 55MPa。
6.一種面粉加工系統,包括第一皮磨粉機IB (I)、第二皮磨粉機2B (2)和第三皮磨粉機3B (3),其特征在于,第一皮磨粉機IB之后設置的第一出面篩絹(4)為70 90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面粉加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皮磨粉機2B之后設置的第二出面篩絹(5)為80 100目,第三皮磨粉機3B之后設置的第三出面篩絹(6)為90 110 目。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面粉加工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斗式提升機,斗式提升機包括提料塔筒(11)、設置于提料塔筒內部的傳動皮帶(14)和將物料送至第一皮磨粉機IB (I)的下料筒(13),所述下料筒通過出料部(12)與提料塔筒相連通;所述傳動皮帶上均勻固定有若干提料斗(15),提料塔筒上設置有進料口(16);所述出料部(12)的橫截面積為提料塔筒(11)橫截面積的0. 8 I. 2倍。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面粉加工系統及工藝,包括a.1B取面,利用第一皮磨粉機1B對小麥物料進行重研快磨,在經第一皮磨粉機1B加工之后,利用70~90目型號的篩絹取面,將面粉送入面粉絞龍。還可包括b.2B取面,在經第二皮磨粉機2B加工之后,利用80~100目型號的篩絹取面;c.3B取面,在經第二皮磨粉機3B加工之后,利用90~110目型號的篩絹取面。本發明的面粉加工工藝,解決了現有面粉加工工藝在第一皮磨不出面或者出面很少的弊端,避免了對物料的過多碾壓,降低了能源消耗,避免了由于小麥淀粉的破壞而導致的營養成分的流失,且生產出來面粉的白度、亮度、壯度均得到提高;精粉出面率由30%提高到60%。本發明具有結構簡潔合理、有益效果顯著和便于應用推廣的優點。
文檔編號B02C9/04GK102806114SQ20121029182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6日
發明者楊成寬 申請人:楊成寬